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组成。根据老年人口迁入和迁出情况将人口迁移类型由上到下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种。图为1995年至2020年我国各省(不含港澳台)老年人口迁移分型及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 维持老年人口迁移Ⅲ型的省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 均衡性B. 分散性C. 临近性D. 集中性
2. 与1995年相比,2020年老年人口迁移分型向上的省份,多数( )
A. 空间位置邻近B. 经济发展模式相似
C 产业部门接近D. 位于中西部地区
3. 影响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份老年人口迁移分型的主要原因是( )
①自然环境优美②地理条件的限制③基础设施条件好④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维持老年人口迁移Ⅲ型省份的占比最高,包含山西、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等12个省区,主要且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中性,D选项正确,ABC错。故选D。
【2题详解】
与1995年相比,2020年老年人口迁移分型向上的省份为Ⅱ型→I型的宁夏、Ⅲ型→I型的浙江和海南、IV型→I型的重庆、Ⅳ型→Ⅲ型的江西、IV型→Ⅱ型的内蒙古,六个省区中有宁夏、重庆和内蒙古位于西部地区,江西位于中部地区,因此多数位于中西部地区,D选项正确;六省区在空间位置上相距很大,A选项错误;六省区中有东部经济发展程度高的浙江省,也有西部落后省区,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大,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B、C选项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份老年人口迁移分型属于Ⅲ型,也就是老年人口迁移的活跃度低,四省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和西北地区,距中东部地理位置较偏远,地形复杂,影响人口迁入和迁出,②正确;四省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老年人收入水平低,没有条件进行外迁,④正确;若当地的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条件好,就会吸引大量外来老年人迁入,与现状不符,①和③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3、文化教育事业;4、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等。
油樟,成年植株可达高度20米,胸径50cm,喜温喜暖,抗虫性较强,耐寒性较差,适宜深厚疏松、肥沃的酸性至中性土壤,三年即可郁闭成林。叙州区位于宜宾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现有人工种植油樟林35万亩。人工种植的油樟林种群密度大于野生油樟林密度。一般野生油樟林内杂草丛生,但叙州区油樟林内几乎无杂草。每年叙州区村民定期收集油樟落叶,并利用简易蒸馏器蒸煮樟叶获取樟油,蒸煮后的樟叶及枯枝还可作为薪柴燃烧。图为叙州区油樟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当地居民上山收集油樟落叶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5. 该地油樟树主要种植在( )
A. 山谷B. 平地C. 坡地D. 河岸
6. 叙州区油樟林内几乎无杂草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油樟林种群密度大②油樟生长速度较快③林下水土流失较强④人类活动的影响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4. A 5. C 6. B
【解析】
【4题详解】
宜宾位于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油樟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春季升温,新叶发芽,落叶量大;春季多大风,老叶易脱落;春季樟油含量大,蒸煮出油率高,落叶易收集,A选项正确,BCD错。故选A。
【5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叙州区位于宜宾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因此在山谷、平地和河流两侧人口多,多被开发为农田和建筑用地,油樟树主要种植在坡地上,C选项正确,ABD错。故选C。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油樟为人类种植,人工种植的油樟林种群密度大于野生油樟林密度,油樟林种群密度大,遮阴效果好,林下光照弱,①正确;油樟根深叶茂,三年即可郁闭成林,生长速度较快,对土壤中水、肥的消耗量大,导致自然生长的杂草较少,②正确;油樟林高大茂密,林下水土流失较弱,③错误。同时为减少杂草与油樟树争肥争水,同时便于收集落叶,农民人工除草减少了杂草数量,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自然带的名称以气候、植被为标志,全球从低纬到高纬存在着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草原带 、极地冰原带。
泛亚铁路是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新通道,深刻影响着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开发水平,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泛亚铁路开通对中南半岛的交通优势格局和区域开发结构具有深刻影响。图为泛亚铁路规划图和泛亚铁路对中南半岛区域开发结构的影响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中南半岛区域开发结构以点状集聚为主的国家是( )
A. 缅甸老挝B. 老挝柬埔寨
C. 柬埔寨越南D. 越南马来西亚
8. 泛亚铁路开通对中南半岛区域开发结构的主要影响有( )
①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②强化国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
③增强各轴带城市间联系强度④利于城市群等功能区域的发育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中南半岛区域开发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缅甸初步形成了曼德勒—内比都—仰光的发展轴线,越南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河内—岘港—胡志明市发展轴线,马来西亚形成了成熟的新加坡—吉隆坡—槟城发展轴线;老挝的主要城市是首都万象,柬埔寨的主要城市是首都金边,由于其他城市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首位度高,所以老挝和柬埔寨以围绕中心城市的点状集聚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泛亚铁路开通可以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中南半岛区域枢纽节点城市增多,①正确;弱化国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②错误;促进沿海和沿海—内陆轴带的发育,增强沿海和沿海—内陆轴带城市间联系强度,③正确;支撑环泰国湾区域开发结构的网络化,有利于都市圈和城市群等功能区域的发育,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泛亚铁路的形成,东南亚各国可以通过昆明进入我国西部地区,并连通第二亚欧大陆桥。这是一座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最大的“桥梁”和通道;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最为壮观的大陆桥。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自上而下厚度变化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图为南迦巴瓦峰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和北坡相比( )
A. 南坡为阳坡雪线高B. 南坡坡度小雪线高
C. 南坡坡度大雪线低D. 南坡为迎风坡雪线低
10. 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的特点为( )
A. 冰川表层冰碛物厚度渐厚大颗粒物渐多
B. 冰川表层冰碛物厚度渐薄大颗粒物渐多
C. 冰川表层冰碛物厚度渐厚大颗粒物渐少
D. 冰川表层冰碛物厚度渐薄大颗粒物渐少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南迦巴瓦峰为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南坡为西南风迎风坡,且沟谷多,有利于水汽深入,降水多,因此雪线低,D选项正确;南坡为阳坡,温度高,会导致雪线升高,但南坡为迎风坡,雪线高低的主导因素为降水,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南坡坡度小,利于积雪,故雪线低于北坡,B和C选项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自上而下冰川消融增多,冰内物质出露增多;山体两侧基岩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掉落至冰川表面,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低海拔处堆积,冰川表碛物厚度渐厚,同时导致大的颗粒物在更低海拔处堆积,因此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渐厚,低海拔处大颗粒物多。A选项正确。故选A。
【点睛】雪线高低与降水量和气温有关: ①气温 气温高,雪线低;纬度高低影响温度不同,影响雪线; ②降水 根据当地气候特征情况,降水多的,雪线低;干旱地区,降水少的雪线高。 ③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原湖泊发生明显变化。科研人员基于青藏高原湖泊遥感数据,分析了1970~2021年青藏高原大于1km²的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湖泊面积变化趋势与整个青藏高原变化趋势相似,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更好,青海省湖泊面积变化则与降水的相关性较高。青藏高原以内流湖为主,内流湖一年内的面积变化剧烈,科研人员在研究内流湖年际变化时优先选用10、11月的遥感影像作为分析对象。图为青藏高原湖泊面积与年降水、气温过程线。完成下面小题。
11. 有关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海省湖泊面积呈现增加的态势
B. 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呈现增加的态势
C. 青海省湖泊面积先减少后波动增加
D. 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先波动增加后减少
12. 西藏自治区湖泊面积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更高的原因是( )
①降水量呈减少趋势②冰川面积更大③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增温更明显④多年冻土面积分布广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13. 科研人员在研究内流湖年际变化时优先选用10、11月的遥感影像作为分析对象,其原因是该时段( )
A. 晴天多,云层对遥感影像影响小
B. 内流湖水量收支大体平衡
C. 气温适宜,适合进行野外考察
D. 湖面开始结冰容易获取图像
【答案】11. C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1976年至1996年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之后又开始波动增加,材料中提到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湖泊数量变化趋势与整个青藏高原变化趋势相似,所以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的湖泊面积均是先减少后波动增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西藏自治区近年来降雨量呈增加趋势,①错误;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均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而导致气温升高;西藏自治区冰川面积和多年冻土面积分布广,气温升高导致青藏高原冰川加速融化,冰雪融水增多,湖泊水量增加,同时气温升高引起多年冻土退化,在多年冻土区会产生大量的热融湖塘,②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10月和11月为秋季,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冰雪融水对于内流湖的补给基本上停止,同时由于此时气温不高,蒸发量也相对较小,湖水的收支情况大体上平衡,有助于排除湖水的补给和蒸发对湖泊面积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研究数据,B正确;青藏高原春季晴天最多,并不是只有10月和11月晴天多,A错误;使用遥感进行面积监测时不需要进行野外考察,而且从气温角度青藏高原夏季更适合进行野外考察,C错误;湖水结冰不利于面积变化的监测,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系统中有17个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的地区,分别是北极夏季海冰、格陵兰冰盖、海洋甲烷水合物、多年冻土、喜马拉雅冰川、南极西部冰盖、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北美西南部干旱、印度夏季风、西非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变化、北半球(北美)森林、北半球(欧亚大陆)森林、亚马孙森林、冷水区珊瑚礁、热带珊瑚礁、南大洋海洋生物碳泵。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图左)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图右)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岛的主导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少风,冬季西北风
B. 夏季西北风,冬季少风
C. 夏季西南风,冬季西北风
D. 全年西北风
15. 甲、乙两地海浪作用相对大小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大,甲地海平面低
B.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大,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差
C.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小,甲地砂岩层厚度较小
D.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小,甲地风力较小
16. 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情况是( )
A. 持续上升B. 持续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D. 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14. A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地为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读图,该岛位于30°—40°N,根据已学知识和该岛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结合岛屿上山脉的走向和风频玫瑰图信息提示,该岛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主,夏季无盛行风向,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甲乙两地海平面是一样的,A错误;从图甲及上一问可知甲地位于迎风海岸,风力较大因此甲地的海浪作用较强,CD错误;从图乙可以看到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差,同样说明侵蚀作用较强,B正确。故选B。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读图乙,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中,最上层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岩层往下出现含珊瑚藻化石的石灰岩,珊瑚藻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可知,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是处于海洋环境的,推测海平面先上升;再到现阶段地层出露于当前海平面之上,推测海平面后下降。故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先上升后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珊瑚藻主要发挥三类重要作用:作为海洋生物种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海洋生物生产力和钙化作用贡献巨大;在珊瑚礁的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诱导海洋无脊椎动物幼虫附着和变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境内,始建于1411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经历多次整修后,其主体部分自北向南形成了高低不同、可实现分级漫水的三个坝段,分别为玲珑坝、乱石坝、滚水坝。戴村坝以上为大汶河,以下是大清河,在戴村坝与南旺镇制高点之间开挖小汶河连接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起到了“引汶济运”的作用,保障了京杭大运河的畅通,被誉为华北“都江堰”。1822年,当地民众在戴村坝主体部分的东北方向增建了泄洪坝,1904年,又在戴村坝主体部分和泄洪坝之间修建了窦公堤。图为戴村坝景观示意图。
(1)分析戴村坝调节大汶河河水的基本过程。
(2)简述枯水期时与小汶河相比大清河的水文特征。
(3)推测泄洪坝和窦公堤对戴村坝主体部分的主要作用。
【答案】(1)当大汶河进入枯水期时,其水位低于戴村坝的主体部分,此时河水会顺着小汶河向南补充京杭大运河;随着大汶河水位的上涨,一部分水流仍会由小汶河注入京杭大运河,另一部分则会越过最低的滚水坝,流入大清河;若大汶河水位继续上涨,部分水流将进入小汶河,另一部分会越过滚水坝和乱石坝,最终流入大清河;若大汶河水位持续上升,部分水流会注入小汶河,另一部分则越过整个戴村坝的主体部分,流入大清河。
(2)大清河水量较小;流速慢;河水较清澈(含沙量小)。
(3)泄洪坝:在大汶河发洪水时能够起到分流泄洪的作用,减轻戴村坝主体部分的压力。窦公堤:位于河流凹岸,在大汶河发生洪水时能够减缓流速,有利于保障戴村坝主体部分的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戴村坝"为背景设置习题,涉及到河流的开发,河流水文特征、防洪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当大汶河进入枯水期时,河流补给减少,大汶河的水位会低于戴村坝的主体部分,水由高出往低处流,此时河水会顺着小汶河向南补充京杭大运河,对京杭大运河起到补给的作用;当丰水季慢慢来临时,随着大汶河补给增多,大汶河的水位会慢慢上涨,其中一部分水流仍会由小汶河注入京杭大运河,而另一部分则会越过最低的滚水坝,慢慢流入大清河;随着大汶河补给继续增多,大汶河的水位会继续上涨,其中部分水流仍将进入小汶河,而另一部分会逐渐越过滚水坝和乱石坝,最终流入大清河;若大汶河的补给还在增多,大汶河的水位会继续上升,其中部分的水流仍会注入小汶河,而另一部分则可越过整个戴村坝的主体部分,流入大清河。
【小问2详解】
枯水期时,大清河的补给较少,河流的水量较小;水量少,河流的流速也比较慢;河流的搬运和侵蚀能力较弱,此时河水较清澈,含沙量小。
【小问3详解】
泄洪坝:由材料可知,泄洪坝修在戴村坝主体部分东北方向,在大汶河发洪水,水位增高时能够起到分流泄洪的作用,减轻戴村坝主体部分的压力,起到防洪的作用。窦公堤主要修建在戴村坝主体部分和泄洪坝之间,位于河流凹岸,在大汶河发生洪水,水位高涨时有利于减缓流速,减轻流水的侵蚀作用,有利于保障戴村坝主体部分的安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子湖,其季节性的水位变化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发育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维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鄱阳湖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环境,其中雁类是优势种群。针对近年来鄱阳湖枯水季水位持续偏低、枯水季延长的现象,江西省提出了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提议。图1是越冬期不同阶段鸿雁空间分布图,图2是鄱阳湖水鸟栖息地面积与水位变化关系示意图。
(1)描述鸿雁越冬期在鄱阳湖的分布特征。
(2)分析鸿雁越冬期主要分布在子湖的原因。
(3)为保障鄱阳湖候鸟的栖息环境,判断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在冬季的控制水位不超过多少米并说明理由。
【答案】(1)数量分布空间不均;总体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子湖;在不同阶段下,高峰期分布范围最广,其次是到达期,迁飞期分布范围最小。
(2)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大面积湖难裸露,缺少候鸟食物;子湖湖盆深,枯水期存在湖水,为候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3)不宜超过13。鄱阳湖水鸟栖息地面积与水位变化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到,鄱阳湖水位维持在13m时,栖息地面积较大,若水位继续升高,超过13m时,适宜水鸟栖息和取食的面积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会导致候鸟栖息地和食物减少。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鄱阳湖候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湖泊的水文特征、生态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图1中可知,鸿雁越冬期在鄱阳湖的数量分布具有空间不均的特征;总体来说,分布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分布在子湖的周围;具体来看,在不同阶段的阶段分布的特征有所差异,高峰期时,鸿雁的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其次是到达期,而迁飞期时的分布范围是最小的。
【小问2详解】
鄱阳湖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因此湖泊的水位季节也相应的变化大,枯水期时,鄱阳湖的的补给变少,水位下降,使得湖泊面积缩小,大面积的湖难裸露出来,水环境减少,使得候鸟缺少食物,候鸟数量少;子湖由于湖盆比周围更深,因此枯水期存在湖水,湖水较深,可以为候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因此鸿雁越冬期主要分布在子湖。
【小问3详解】
不宜超过13。由图3鄱阳湖水鸟栖息地面积与水位变化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到,鄱阳湖水位在7-13米时,此时的候鸟栖息地面积比较大,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超过13m时,此时适宜水鸟栖息和取食的面积反而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适合候鸟的栖息地减少,这时会导致候鸟栖息地和食物减少,从而不利于候鸟来此越冬。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地处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穆特赛大坝位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海拔近2500米处,瑞士在水坝壁上建造高海拔光伏电站,光伏面板安装角度较大,且与水坝壁保持一定距离。据瑞士可再生能源部负责人介绍,相较于该系统,瑞士相对平坦的低地位置,类似规模的发电厂冬季发电量只有全年的约四分之一。图1、图2分别为瑞士地形图和图勒湖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景观图。
(1)说明地形对瑞士太阳能资源开发的不利影响。
(2)指出水坝壁的朝向,并分析光伏面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较大的主要原因。
(3)推测穆特赛大坝光伏发电站建成后输送电力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4)分析穆特赛大坝光伏发电站发电效率高的原因。
【答案】(1)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平地少,制约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地形崎岖造成施工难度和输电难度大;西风受地形抬升多阴雨天气,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减弱。
(2)朝南。光伏电站建于海拔2500米处,冬季降雪量大,光伏面板与水平地面之间夹角较大可以减少积雪;瑞士纬度较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安装角度较大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量大。
(3)冬季。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弱,冬季发电能力较强,发电量较多;瑞士冬季气温低,消耗的电量多,电力需求量大。
(4)发电站位于高海拔地区,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弱,光照强;海拔高,气温低,太阳能电池板在低温下发电的效益会更高;冬季地面积雪反射太阳光,增强发电效率。
【解析】
【分析】本题以瑞士的地形图与勒湖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景观图为背景材料,涉及能源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多山内陆国,地处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平地少,制约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建设难度大;地形崎岖造成施工难度和输电难度大,不利于太阳能资源开发;地处西风带,西风受地形抬升多阴雨天气,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减弱,太阳能资源不稳定。
【小问2详解】
瑞士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为了获取最大的太阳辐射,光伏面板要朝南,读图可知,光伏面板贴着大坝壁,故该大坝壁朝南。由材料可知,该光伏电站建于海拔2500米处,冬季气温低,地表有积雪覆盖,光伏面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较大可以减少积雪,安装时离地面保持少许距离,雪就不会在滑落的时候堆积在底部,以至于慢慢地积累覆盖整个电池组件;瑞士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安装角度较大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量大,发电效率高。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穆特赛大坝光伏发电站位于海拔近2500米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丰富,冬季发电量较多。瑞士纬度高,冬季气温低,能源需求量大,在冬季消耗的电量远超过其发电量,发电需求量大,故穆特赛大坝光伏发电站建成后输送电力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小问4详解】
由材料可知,穆特赛大坝光伏发电站位于海拔近2500米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丰富;穆特赛大坝光伏发电站海拔高,气温低,这也有助于提高发电效益;当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雪多,冬季地面积雪反射太阳光,增强发电效率;双面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利用水面的反射光,使得产生的电力更高,提高发电效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综合自主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综合自主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综合自主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地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