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 第5课 雷雨(节选) (3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70960/0-17266673323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 第5课 雷雨(节选) (3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70960/0-17266673323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讨论,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通过表演再现、品味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品读法、表演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七十一年前,还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创作了震惊文坛的四幕话剧《雷雨》。从此揭开了中国戏剧史崭新的一页,也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进一步了解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曹禺。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分析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初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
二、看课文,了解文章情节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第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第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斗争冲突。
三、解读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冲突)
1.学生观看《雷雨》片段,直观感受名家演绎
2.学生揣摩、酝酿,自选片段进行表演,并试着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表演(揣摩人物性格、心理及潜台词)。
3.学生活动:(1)尝试表演,解读人物
(2)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补充、质疑
教师预设,适时引入问题:
(1)问:周朴园为什么向一个自以为是“下人”问起三十年前的旧事?
分析要点:
1)课文的两段舞台说明: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一说明文字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熟悉,从而引起了周朴园的疑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因而让她“站一站”,并追问她贵姓。
2)周朴园听出鲁侍萍的无锡口音,而且三十年前就在无锡长大,因而进一步问起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3)三十年前的旧事,旧情使周朴园的心情时时不能平静。周朴园说“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许多”突出了问人之多,“派人”说明事情之重大。房间的东西是原来的,室内的布置也保持原样,就连穿衣也要“我的旧雨衣”,“旧衬衣”。在周朴园看到这个“下人”的身影,关窗的习惯动作和听到她那熟悉的无锡口音,使周朴园陷入对往事的沉思,进而向这个“很奇怪”的“底下人”问起了三十年前的旧事。
(2)问:周朴园在谈到三十年前的侍萍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很贤慧,也很规矩?” 而鲁侍萍为什么要否定三十年前的自己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呢?
分析要点:
1)维周朴园是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三十年前,他对梅妈女儿侍萍的凌辱与他今天的身份、地位不相称。周朴园认为侍萍已经投河死了,因此极力美化侍萍,并且从各方面表示出他对“第一个妻子”的纪念,以掩盖他的丑恶灵魂。
2)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那曾经被他凌辱的“很贤慧”的侍萍。以此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自我解脱。
3)鲁侍萍这时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上揭露周朴园的阴私。一方面揭露周朴园的伪善的阶级本性,一方面又诉说出多年来郁结在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怨恨。
(3)问: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分析要点:
1)表现:
“惊愕”——吃惊而发愣。
“忽然立起”——已坐立不安。
“连忙”“不,不,不用。”——害怕与侍萍见面。
“你先下去吧。”——毫无要帮助侍萍的意思。
2)周朴园的这些表现和他在前边所表现出来的对侍萍的怀念、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一言一行都暴露出他的资产阶级本性。周朴园关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个人的私利,他的社会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严。他害怕自己与侍萍的关系再次暴露,害怕别人从这种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使他身败名裂。
(鲁侍萍认清了周朴园的阶级本性,“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以一件绣着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衬衣,巧妙地亮相;周朴园也认出了眼前这个“下人”就是三十年前被他凌辱和抛弃的侍萍。)
(4)面对着侍萍,周朴园又如何表现呢?(学生朗读课文。从“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到“可是你——”)
分析要点:
1)态度陡变,“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来是不是要敲诈我?”当鲁侍萍说“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又责问“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从他的阶级本能出发,“冷冷地”说出“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言外之意是“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这儿来究竟怎么样呢?”
2)当鲁侍萍怀着满腔“怨愤”哭诉周家给她造成的三十多年的苦难时,周朴园唯恐将事情闹大,则又极力淡化事态的发展,一再说“你可以冷静点。”“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3)当鲁侍萍说“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时,周朴园则又再施他那虚伪的骗局,想再以那“为着纪念你”,“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等虚假的旧情来软化侍萍。
4)当鲁侍萍识破周朴园的骗局说“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的时候,周朴园还是怕丑事外露,尤其怕“很不老实的”鲁贵知道而影响他的荣誉、地位。因此又提出“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言外之意是“找出一个双方面都好的办法了结这件事情。”
周朴园却想以金钱来平息侍萍对他怨愤,了结他的罪恶。最后决定辞退鲁贵和四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小结:周朴园面对被他凌辱的侍萍时的表现,进一步暴露了他冷酷、虚伪、自私的本性。
(5)问:通过这一场戏,你初步认为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援引曹禺的原话“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的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能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指出,曹禺是站在悲悯的角度上看待《雷雨》中的人物。鼓励和要求学生尽量多角度、多方位,以自己的观点解读人物。)
分析要点:
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
4.归纳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和奸诈。
作家本人谈《雷雨》:“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鲁侍萍:勤劳、善良、正直、有尊严、刚强、备受屈辱、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四、讨论、探究
周朴园到底爱不爱侍萍?
曹禺: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经过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曾花天酒地地放荡过,但从来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回忆。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的确有真诚的成分,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五、布置作业
品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感受人物性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速读课文,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5 雷雨(节选)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