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展开本节课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图文资料,认识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对比资源数据,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探讨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对学生而言,环保教育的成果应落实在行动上。此节内容启发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关注社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资料,归纳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并说出其类型。
2.结合实例,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提出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难点: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说一说生活中你知道的哪些物质属于自然资源。
二、学习任务
三、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自然资源,也知道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希望大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平常的生活实践中,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时时讲环保,处处当节约。
五、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节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
模块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地大物博”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到了“地大”。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物博”,让我们一起去认识我们物产丰富的伟大祖国。
从词语入手,让学生自觉地从教材中探寻出问题的答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认识自然资源
教师:铁矿石、小麦、甘蔗和闪电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学生:铁矿石属于自然资源,它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小麦、甘蔗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而是经过人类的培育和加工而产生的。
闪电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还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
教师点拨:判断物质是不是自然资源时,要看是不是同时具备“自然”和“经济”两个属性。
学生根据概念,分析判断地理事物的种类划分,在指图描述的过程中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并能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学生: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教师:读教材第62页图3.1、第63页图3.2,比较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的差异。屏幕上展示图3.1和图3.2,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和煤炭资源分别属于什么资源。
学生: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人们把秧苗种入土地,收割水稻后,在耕地上种植一季绿肥作物。来年春天,将绿肥犁入农田。这样不仅增加了肥源,恢复了稻田的肥力,还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因此,土地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我们把像这样循环周期较短的自然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煤炭是由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成泥炭,泥炭长期被埋入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及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这一过程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煤炭资源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小练习:完成教材第63页“活动”1。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纠错。
教师:可再生资源有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理由是树木、草地、藏羚羊、海鱼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温泉、潮汐能、风能可以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有核能、天然气、花岗岩。理由是它们用一点就少一点,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再生的。
过渡: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结合两个实例,完成教材第64页“活动”2。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
(1)从可以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明确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性发展意识,培养读图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3)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及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可以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针对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呢?
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你知道地大物博是什么意思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自然资源的特点。
总
量
丰
富
,
人
均
不
足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教师:出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材料。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我国资源的状况。
学生: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为什么又会出现人均不足的情况呢?
学生:我国人口众多。
总结: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也是我国国情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我们既要看到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更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减少。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本国资源的承载力相平衡。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因此,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保障资源供给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讨论面对我国这样的资源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通过对比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问题的严峻性,为引出我国资源的保障供给措施作铺垫。
总
量
丰
富
,
人
均
不
足
5.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小组讨论: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
(1)垃圾分类回收。(废弃物再利用,垃圾也是宝)
(2)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一次性消费品既浪费资源,又制造垃圾,污染环境)
(3)不用或少用贺卡。(每制作4 000张贺卡,就意味着砍掉一棵树)
教师补充: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定义、所含内容及投放要求。
通过开展合作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爱护资源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构建动场,讲授新课,综合建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