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1 内容概括分析(共82张ppt).pptx
    • 学案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1 内容概括分析(含答案).DOCX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1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2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3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4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5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6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7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8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1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2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03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文件包含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1内容概括分析共82张pptpptx、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1内容概括分析含答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内容概述题常见的设误角度。2.掌握确定选项表述错误的方法。
    一、分析综合题6大比对角度角度一 比对观点,注意评价细节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1.(比对人物观点是否正确)(2023·新课标Ⅱ卷)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选项] 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答案 忽略观点细节。“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错误。根据原文可知,苻坚战例是失,吴汉战例是得,唐太宗认为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的是这两个战例的得失。
    【参考译文】靖说:“苻坚统帅着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因为兵力能够集中但不能分散所致。而吴汉讨伐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散驻扎,相隔二十里,当公孙述进攻汉中时,刘尚出击合击,大破敌军,这是因为兵力分散但又能够集中所致。”太宗说:“是的。得失的事例足以为后代提供借鉴。”
    2.(比对人物与观点是否对应)(2023·潍坊5月模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节选自《说苑·尊贤》)
    [选项] 赵简主虽然认为杨因品行差、对国君不忠诚,但还是接见了杨因并授给相位。
    答案 错解人物与观点的照应。“品行差”“对国君不忠”是近臣的看法,而非赵简主的看法。
    【参考译文】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角度二 比对人物,避免张冠李戴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3.(比对人物语言细节)(2023·唐山三模)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寡人之过也。如何其辱诸大夫也?”大夫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晋伐楚,是臣之罪也。请击之。”庄王俛泣而起,拜诸大夫。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君下其臣犹如此,所谓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未可攻也。”乃夜还师。(节选自《新序·杂事四》)
    [选项] 晋国讨伐楚国,楚庄王和大夫都将自身与先君对比,争着承担犯错的责任;晋国人认为楚国上下同心,三军协力,难以战胜,于是撤兵。
    答案 忽略细节、张冠李戴。“楚庄王和大夫都将自身与先君对比”概括有误,根据原文,楚庄王将自身与先君进行对比,而楚国大夫应是与先君之时的楚国大夫对比。
    【参考译文】庄王说:“先父穆王在世时,晋国不攻打楚国,到我执政时,晋国来进攻楚国,这是我的过失造成的。怎么好委屈各位大夫呢!”大夫们说:“先君穆王在世时,晋国不攻打楚国,到臣下辅政时,晋国来进攻楚国,这是臣下的过失造成的。请下令出击晋军。”庄王低下头流了泪,站起来,拜谢各位大夫。晋国人听到这件事,说:“楚国君臣争着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况且君主对他的臣子是如此谦恭,这就是所谓上下同心,三军协力,我们不能攻打他们啦。”就趁着黑夜撤兵。
    4.(比对人物与建议是否对应)(2023·张家口二模)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对曰:“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七月,邯郸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选项] 齐王善于纳谏,他听从段干纶一定要救邯郸并将军队驻扎在邯郸城郊的建议,趁着魏兵疲惫之时在桂陵打败魏军。
    答案 人物建议张冠李戴。根据原文,段干纶建议救邯郸,而提出将军队驻扎在邯郸城郊的人是齐王。
    【参考译文】在邯郸危难的时候,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田侯)召集大臣谋划。段于纶说:“不救援赵国,那对我们是不利的。”齐威王说,“为什么呢?”段干纶说:“如果魏国兼并邯郸,难道这对齐国有什么利益呀?”齐威王说:“好”。于是就出兵,齐威王说:“把军队驻扎在邯郸的郊外!”七月,邯郸被魏国占领。齐国乘魏军疲劳之机进攻,在桂陵把魏国军队打得大败。
    角度三 比对时间地点,避免时序错乱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5.(比对时间先后)(2023·南京4月模拟)高宗时,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会有破渳河蛮之功,乃赂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昱为之奏请,朝廷许之,仍赐名归义。于是以兵威胁服群蛮,不从者灭之,遂击破吐蕃,徒居大和城。其后卒为边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
    [选项] 皮逻阁先用武力威胁,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他的管理,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他击破吐蕃后移居到了大和城。
    答案 事件时间顺序颠倒。“皮逻阁先用……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错误。根据原文,应是先“求合六诏为一”,再“以兵威胁服群蛮”。
    【参考译文】高宗时,皮逻阁南诏逐渐强大,而其余五诏力量衰微。恰巧皮逻阁立有击败渳河蛮的功劳,于是他贿赂王昱,请求把六诏合而为一。王昱为他向朝廷奏请,朝廷准许了他的请求,仍然赠皮逻阁以归义的名号。自此他用武力威胁来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有不服从的就将其消灭,接着又击败了吐蕃,移居到大和城。最终成为唐边境的祸患。
    6.(比对地点是否正确)(2023·山东5月预测)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杜)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沧)州无水灾。(节选自《新唐书·杜中立传》)
    [选项] 杜中立妥善治水,保障治所安全。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多地发生水灾,他亲自巡视,运用导引之法治水,使徐、兖、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
    答案 空间错位。“使徐、兖、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错误。由原文可知,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于徐、兖、青、郓四州,而沧州地势低洼,杜中立亲自巡视,将水引入毛河,向东注入大海,沧州没有发生水灾。根据文意,不是徐、兖、青、郓四州免遭水灾,而是沧州免遭水灾。
    【参考译文】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于徐、兖、青、郓四州,而沧州地势低洼,杜中立亲自巡视,将御水引入毛河,向东注入大海,沧州没有发生水灾。
    角度四 比对关键词语,避免曲解文意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7.(2022·全国甲卷)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选项] 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答案 曲解文意。“秦王就会……六百里”错,原文为“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说法错误。原文“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而不是“得到秦国的恩惠”。
    【参考译文】张仪向南行见楚怀王,说:“现在对秦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十分深重的,秦国准备征讨齐国,然而楚国跟齐国交好。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邦交,我会劝说秦王献上商于的土地,方圆六百里。如果这样,楚国就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且获得了商于六百里土地,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上策。”
    8.(2020·全国Ⅱ卷)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选项] 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答案 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金人前来归顺”说法错误,原文“金人来归燕”的意思是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
    【参考译文】宣和元年,王安中拜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金人来归还燕山旧地,朝廷考虑帅臣的人选,王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在皇上面前称赞他,于是授任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靖康初年,谏官弹劾他勾结王黼、童贯以及没能预先察觉郭药师背叛(皇命),他被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贬任为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
    角度五 比对内容,避免增减内容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9.(2023·新课标Ⅰ卷)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选项] 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答案 “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范围扩大。根据原文可知,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争取民众信任的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
    【参考译文】子鲋回答说:“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好事而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像诸子的著作,其中的义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10.(2023·山东威海三模)(烛过)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节选自《吕氏春秋·贵直》)
    [选项] 烛过在劝说简子时,直言献公、惠公、文公用了同样的士卒,都成就了一番事业,以此来督促简子自省。
    答案 “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范围扩大。原文是用惠公纵情声色、打了败仗的事例从反面督促简子自省,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只有献公和文公。
    【参考译文】烛过回答说:“以前我的先君晋献公即位五年就兼并了十九个国家,用的就是这些士兵。惠公即位二年耽于美色残暴傲慢,喜欢美女,秦国人袭击我国,逃离国都七十里,用的是这些士兵!文公即位二年,用勇敢砥砺士兵,因此三年士卒都十分果敢,城濮之战,五次打败楚国人,包围卫国攻取曹国,攻克石社,稳定了天子之位,声名显赫于天下,用的是这些士兵。只是君主有做不到的地方罢了,士兵们有什么过错呢?”
    角度六 比对句间关系,避免关系混乱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11.(比对因果关系是否得当)(2023·日照三模)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故农战之民日寡,而游食者愈众。则国乱而地削,兵弱而主卑。此其所以然者,释法制而任名誉也。故明主慎法制。(节选自《商君书·君臣》,有删改)
    [选项] 商鞅列举了三种没有功劳而得到好处的人,指出他们才是造成国家混乱、国土削减、兵力衰弱、国君地位卑微等问题的罪魁祸首。
    答案 错置原因。根据原文可知,造成国家混乱、国土削减、兵力衰弱、国君地位卑微等问题的原因是“释法制而任名誉”,而不是选项中说的“三种没有功劳而得到好处的人”。
    【参考译文】凭瞪眼睛、撸胳膊而表现勇武的人获利,垂拱无为而只知高谈阔论的人得利,成年累月依附权贵的人得利。尊崇以上三种人,他们没有功劳而得到好处,那么,人民就要放弃农战而搞这些事情了,或者用空谈去求得爵禄,或者依附权贵而祈求好处,或者用悍勇去争得利益。所以从事农战的人民日益减少,而游荡吃闲饭的人越来越多。那样,就会国家混乱,国土割削,兵力弱而国君地位卑微。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君抛开法度,而相信虚名。所以,明主应重视法度。
    12.(比对关系是否混淆)(2023·河南名校5月联考)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节选自《国语·晋语》,有删改)
    [选项] 韩宣子为贫而忧,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先指出祝贺他的原因,再举栾武子和郤昭子的事例来说明,正反对比,说服力强。
    答案 “先指出祝贺他的原因,再举栾武子和郤昭子的事例来说明”混淆关系,根据选项表述,两件事是先后承接关系,但根据原文,应该是叔向举栾武子和郤昭子的事例来说明祝贺韩宣子的原因,两者是举例说明的关系。
    【参考译文】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
    二、抓好3个步骤,定位区间推断概述文意这类试题,从宏观的角度看,要全面把握文意;从微观角度看,要理顺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落实好下面三个步骤。1.审读文本,把握文意。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要弄清文本的局部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的中心意思。2.细读选项,定位区间。首先要看各选项所表述的内容,在文中能否找到信息点对应的区间或者分析的根据;再核查表述的内容与原文是否完全相符。选项信息量如果较大,可能是文中多处文句意思的综合,可将选项切片,逐一攻破。3.比对文本,推断确定。选项往往从时间、地点、人物、关系、范围、关键词义等角度进行设误,要细加比对,找准问题,再确定答案。
    (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A项区间☞】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B项区间☞】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C项区间☞】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D项区间☞】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
    【解题思路】这类概述题,可逐项对照原文,切片比对分析。
    比对分析:选项可以切为三片,与原文三个信息点比对:第一点,邓禹推荐了吴汉;第二点,皇帝任命吴汉为大将军;第三点,吴汉不负使命,斩杀了幽州牧苗曾,皇上认为邓禹知人。整体看,A项概述正确。
    比对分析:选项可以切为两片:一是伐蜀之初,设南北两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二是吴汉兵守成都之后,被延岑袭击,吴汉落入水中,缘马尾得出。选项几乎是对原文的翻译,概述符合文意。
    比对分析:此项可以切为两个片段:第一个是对吴汉品格的概括,第二个是对具体表现的概括。这个选项几乎是对译原文。概述正确。
    比对分析:此项信息对文意稍有整合,可以切为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对吴汉品行的概括,“恭敬”“谨慎”“不起巷第”都正确;第二个片段“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曲解文意。原文是“尽以分与昆弟外家”,“昆弟”是家族兄弟,“外家”是母亲、妻子的娘家人。
    【参考译文】吴汉,字子颜,是南阳人。韩鸿担任使者,拿着符节出使,降服河北,有人跟他说:“吴子颜是奇才,可以和他谋划事情。”吴汉为人质朴宽厚但缺少文采,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邓禹和众将领们多次推举他,(皇上)多次召见他,之后他勤苦不倦常在官署,皇上也因为他是南阳人,渐渐亲近他。皇上已经攻破邯郸,杀了王郎,召见邓禹留宿,晚上(和邓禹)说:“我打算向北调发幽州精锐骑兵,众将领中谁可以派遣呢?”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强悍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皇上于是让吴汉担任大将军。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皇上认为邓禹善于赏识人才。吴汉和苏茂、周建打仗,吴汉亲自穿上盔甲拿着戟,命令众将士说:“听到鼓声都大声呼喊一起前进,后到者杀。”于是击鼓进军,大败敌军。(吴汉)向北攻打清河、长垣和平原五里的敌人,都平定了。
    吴汉征伐蜀地,分别在水南和水北扎营,北边的军营战事不顺利,于是在口中横衔着枚带领士兵去往水南边的军营会合,大败公孙述。吴汉的军队守在成都,公孙述的将领延岑派遣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的后面,偷袭打败了吴汉,吴汉掉落水中,拉着马尾得以逃出来。吴汉性情忠诚宽厚,忠诚地侍奉皇上,从最开始跟着皇上征战,常在(皇上)身边,皇上没有安寝,他便侧身屏住气息(小心地陪伴),皇上安寝以后他才离开。兵器不锋利,军营不充实,吴汉常常自己修理调整弓戟,视察兵卒战马,激励振奋官兵。皇上时常派人看看吴汉在做什么,(被派去的人)回来说(吴汉)正在修整作战进攻的工具,皇上常常说:“吴公非常令人满意,稳重得可以匹敌一个国家了。”封吴汉做广平侯。吴汉
    曾经出兵征战,妻子儿女们在他走后置买了田产。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最后把田产宅业全分给了兄弟和外家。吴汉的爵位俸禄赏赐最尊贵显要,然而(他)只修造内宅,不另建巷第。妻子先他去世,只埋葬在一个小的坟墓,没有设祠堂(供奉),恭敬节俭到这种地步。(吴汉)病重,皇上亲自前来,问他想说什么。(他)回答说:“我愚笨,没有什么见识,只希望(您)千万不要大赦天下罢了。”因病而亡,(官员)上奏给他定谥号时说:“官员们商议应该为‘武’。”(皇上)下诏特意赐予(他)谥号为“忠侯”。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13.(比对人物与事件是否对应)(2023·山东3月联评)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又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节选自《宋史·苏辙传》)
    [选项] 王安石私自设《诗经新义》《尚书新义》来考试天下士人,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对此持不同意见。
    答案 人物事件张冠李戴。“王安石……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光又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可知,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的应是司马光。
    【参考译文】宣仁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马光因王安石私自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试天下士人,于是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说:“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多少日子了,而议论没有及时决定。诗赋虽然是小技,但要讲究声律,用的功夫不浅。至于治经书,诵读和讲解,尤其不是轻易的事。总之,来年都还不能实行。请求来年的考试,一切还照旧。”
    14.(曲解人物评价)(2023·郑州外国语学校5月调研)史臣曰: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岳飞规复中原》)
    [选项] 史官对岳飞评价极高,认为他与西汉时期的韩信、彭越、周勃和灌婴一样,文武全才,仁智并用,是不可多得的、有所作为的人才。
    答案 注意评价细节。史官认为像韩信、彭越、周勃和灌婴这样的人是代代都有的,而岳飞是文武全才,他仁智并用,是难得的人才。
    【参考译文】史臣说:西汉以下,像韩信、彭越、周勃、灌婴这样担任将军的人,历朝历代部不缺乏,探求那些像宋朝岳飞一样文武全才、仁智并施的人,一个朝代难道多见吗!
    15.(比对作者观点是否正确)(2023·浙江适应性联考)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洎,自疏远而卒委钩衡。尝试论之: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梼杌、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选项] 臣子遇到不同的君王会有不同的结果,相较于马周、刘洎等能被唐太宗重用,而同样贤能的伊尹、吕尚却不能把握时机,实在可惜。
    答案 误解作者观点。“伊尹、吕尚却不能把握时机”错误,原文“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是说“伊尹、吕尚不能辅佐夏桀、殷辛而使国家昌盛”,根据文意可知,是说这两人没有遇到好的君主,并不是“不能把握时机”。
    【参考译文】所以屈突通、尉迟敬德,从仇敌转而倾心交结愿作心腹;马周、刘洎,从疏远的关系而终于委任他们评量人才。现在我试着论述一下:即使尧、舜这样的圣人,不能用梼杌、穷奇这样凶恶的人治理平定天下;伊尹、吕尚的贤能,不能辅佐残暴的君王夏桀、殷纣而使国家昌盛。君臣的良好关系,遭遇是这样难啊!以至于挖眼、剖心、抽筋、喂蛇,确实是由于遭遇的君王不同啊。
    16.(比对时间地点是否正确)(2019·全国Ⅰ卷)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答案 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选项中的“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错,由原文“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可知,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非常满意,且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没过多久,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在“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之前,选项表述颠倒了时间顺序,故错误。
    【参考译文】一年多以后,贾谊被皇帝召见。汉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因此详细说明了这里面的道理。一直谈到半夜时分,文帝(听得很入神,)向前移动座席,靠近了贾谊。问完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谊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让贾谊做他的老师。
    17.(比对原因分析是否得当)(2023·南阳、信阳等五市模考)子赣之承,或在涂,见道侧巾弊布拥蒙而衣衰,其名曰丹绰。子赣问焉,曰:“此至承几何?”嘿然不对。子赣曰:“人问乎己而不应,何也?”屏其拥蒙而言曰:“望而黩人者,仁乎?睹而不识者,智乎?轻侮人者,义乎?”子赣下车曰:“赐不仁,过问,三言可复闻乎?”曰:“是足于子矣,吾不告子。”(摘编自《说苑·敬慎》)
    [选项] 子赣向丹绰问路时没有下车,丹绰认为子赣不知礼敬,轻慢自己,没有回答;子赣承认自己不够仁厚,再次请教时,丹绰余怒未消,故不肯回答。
    答案 “丹绰余怒未消,故不肯回答”错置原因。子赣承认自己不够仁厚,发问不当,请求丹绰将方才说的那三句话再讲一讲,丹绰认为这些对子赣来说就足够了,所以不再告诉子赣,而不是因为“余怒未消”。
    【参考译文】子赣到承地去,在路上,看见旁边一个戴着破头巾、裹着破布、穿着丧服的人,他的名字叫丹绰。子赣向他问路,说:“从这里到承地还有多远?”那人沉默不答。子赣又说:“有人问到自己却不回答,这是为什么?”那人掀开裹身的破布说道:“老远看见一个人就轻慢他,这算仁厚吗?走近见了面却不了解他,这算明智吗?轻视侮弄别人,这算道义吗?”子赣下车说:“是我不仁厚,发问不当。方才说的三句话,可以再讲来听听吗?”那人说:“这些对于您就足够了,我不再告诉您什么。”
    18.(比对表现手法是否正确)(2023·湖南名校4月联考)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摘编自《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选项] 檄文这一层申明大义,对王公大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出号召。从正面痛陈利害得失,以此让百官自惭自励。
    答案 “从正面痛陈利害得失,以此让百官自惭自励”有误。根据原文,作者借助“若其……”从反面论证了“留恋目前的既得利益”的严重后果,痛陈利害得失。选项漏掉了“反面论证”。
    【参考译文】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侍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皇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暂时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
    测 评 练 案(满分:35分)
    一、专项练注:1~5题每小题3分。1.(比对地点是否正确)(2023·盐城3月统考)(世宗)诏开寿州仓赈饥民。上自至泗州城下,禁军中刍荛者毋得犯民田,民皆感悦,争献刍粟。既克泗州,无一卒敢擅入城者。(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
    [选项] 世宗下诏在泗州城开仓赈济百姓,并禁止军中之人侵犯农民田地,这让泗州百姓感激喜悦,他们争相献送粮草。答案 空间错位。“世宗在泗州城开仓赈济百姓”错误。根据原文“诏开寿州仓赈饥民”可知,世宗下诏在寿州开仓赈济百姓,在泗州禁止军中之人侵犯农民田地。
    【参考译文】世宗诏令打开寿州粮仓救济饥民。后周世宗亲自抵达泗州城下,(下令)军中负责割草打柴的人不得侵犯农民田地,农民都感激喜悦,争相献送粮草。攻克泗州以后,没有一名士兵敢擅自入城。
    2.(比对因果关系是否准确)(2023·太原4月质检)(张)巡行兵不依古法教战陈,令本将各以其意教之。人或问其故,巡曰:“今与胡虏战,云合鸟散,变态不恒,数步之间,势有同异。临机应猝,在于呼吸之间,而动询大将,事不相及,非知兵之变者也。故吾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将相习,人自为战,不亦可乎!”(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选项] 张巡行兵不依照古代兵法,而让将领们各依本人的想法指挥作战,因为他觉得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且士兵们各自为战更好。答案 “且士兵们各自为战更好”因果失当,张巡让将领各自训练自己的士兵,是为了让将领和士兵互相熟悉,以快速应对战场上的突发事件,“士兵们各自为战更好”并非原因。
    【参考译文】张巡练兵不按照古人的兵法作战布阵,而是命令部下的将领各自按照自己的战略教习战法。有人问其中的原因,张巡说:“现在是与反叛的胡人作战,他们忽散忽合,变化不定,有时在数步之内,军势都不同。所以需要将领们在很短的时间内面对时机应对突发的事件,如果让他们动不动就要请示大将,那事情就来不及处理了,这样做是不知道作战用兵的变化。所以我让士卒了解将领的心意,将领熟悉士卒的情况,这样将领指挥士卒作战,就如手使用自己的指头一样自如。兵与将都相互熟悉,部队各自为战,不是很好吗!”
    3.(比对表达效果是否正确)(2023·珠海5月预测)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节选自《梓人传》,有删改)
    [选项] 文中对施工现场描述简练生动,语无虚设,含蓄地为下文张本。随后连串的质疑,为揭示正题蓄势。答案 “随后一连串的质疑”错误,原文运用几个反问句、推测句表达肯定语气,并非质疑。【参考译文】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他)估量房屋的规格,观察哪根木头可以选用,然后挥着手里的那根木棒说:“砍!”那些拿斧头的工人们就奔向右边;回过头去指着(木料)说:“锯!”那些拿锯
    子的工人们就奔向左边。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脸色,等他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他在墙上画了一座房屋的图样,只有一尺见方的面积,却可以把房屋结构丝毫不差地全部勾画出来,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我向四周一看大吃一惊,这才明白那个木匠师傅的技术确实是十分高超。接着我感叹道: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我听说用脑力的人指挥(役使)人,用体力的人被人指挥(役使),他大概(也许、恐怕)就是用脑力的人吧!有手艺的人使用他的技能,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也许就是有智慧的人吧!这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近似的了。
    4.(比对关键词是否曲解文意)(2023·江苏仪征联考)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有删改)[选项] 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在东海边上竖巨石,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答案 “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错误。原文“皆复不事十岁”是免除了他们十年的赋税和徭役。选项的说法曲解文意。
    【参考译文】始皇认为咸阳城里人口太多,而先王的宫廷又窄小,便令人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建造宫殿,先建前殿阿房宫,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殿上可容纳一万人,殿下可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周围架起阁道通行车马,从阿房宫的前殿下直达南山,以南山的顶峰作为宫阙的标志。又建筑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河连接咸阳,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与阁道星相连,横穿银河抵达营室星。征发判处宫刑和因犯罪服刑罚劳役的罪犯七十万人,分别建造阿房宫和骊山秦始皇陵墓。并开凿挖掘用作棺椁的北山石料,砍伐蜀地与楚地的木材,全部运到这里。在关中共计兴建三百座宫殿,在关外建造四百座,于是在东海边的上朐界内竖巨石,作为秦国的东方大门。又迁三万家民户到骊邑,迁移五万家民户到云阳,他们全都被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
    5.(比对内容是否无中生有)(2023·唐山摸底检测)赵豹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节选自《战国策·赵一》)
    [选项] 平阳君赵豹坚决反对赵王接受上党,他对比了秦、赵的国力,客观地分析了形势,但他的建议惹怒了赵王,赵王还是派遣赵胜前去接受了上党之地。答案 “他对比了秦、赵的国力”无中生有。原文“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是分析秦赵的形势,告诫赵王甚祸无故之利。
    【参考译文】赵豹回答说:“臣下听说圣人认为无故获利是最大的祸患。”赵王说:“人们怀恋我的恩义,怎么说是‘无故’呢?”赵豹说:“秦国蚕食吞并韩国土地,从中切断要道不使它们相通,所以自以为可坐得上党。秦国付出了攻打上党的辛劳,而赵国却得到了利益,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不能从弱小的国家得到这种好处,而弱小的国家却能从强大的国家手中得到吗?如今君王得到上党,可以说是有缘故吗?况且秦国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将士都列阵在上党,法令严格,政务推行顺利,不可以和他们作战,君王还是认真考虑一下。”
    二、综合练(2024广东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材料一:
    材料二:晋文公伐原,与大夫期五日,五日而原不降,文公令去之。军吏曰:“原不过三日将降矣,君不如待之。”君曰:“得原失信,吾不为也。”原人闻之曰:“有君义若此,不可不降也。”遂降。温人闻之,亦请降,故曰:“伐原而温降。”此之谓也。于是诸侯归之,退侵曹伐卫,为践土之会,温之盟。后南破强楚,尊事周室遂成霸功上次齐桓本信由伐原也。
    (选自《新序》,有删改)【注】 ①秦伯:秦穆公。②怀嬴:秦穆公女儿。晋国公子子圉入秦为质时,秦穆公把她嫁给了子圉。③公子: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④挥之:挥手甩干水。此为不礼貌的行为。⑤適:同“嫡”。⑥晋侯:晋文公。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   ■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尊敬侍奉周王室,成为诸侯中的霸主,功绩和齐桓公并列,其根本是在攻打原时所建立起来的信用啊。“周室”作“事”的宾语,故“周室”后B处需断开;“霸功”,称霸的业绩,作“成”的宾语,故“霸功”后D处需断开;“本信由伐原也”为完整的判断句,故应在“本”的前面F处断开。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卑,指轻视、小看,与《师说》中“位卑则足羞”的“卑”含义不同。B.离,同“罹”,遭受,与《出师表》中“今当远离”的“离”含义不同。C.币,指礼物,与《屈原列传》中“厚币委质事楚”的“币”含义不同。D.勤王,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时,臣子发兵救援。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项正确。轻视、小看/低贱、低下。句意:你凭什么看不起我?/以地位低下的人为师,就会感到羞耻。B项正确。“离”,同“罹”,遭受/离开。句意:怕您遭到恶名。/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C项错误。“币”,都是礼物的意思。句意:于是重耳将怀嬴送回,然后下聘礼。/拿着丰厚的礼物进献给楚国表示愿意侍奉楚王。D项正确。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子重耳在用怀嬴捧着的水洗完手后,有不礼貌的举动。怀嬴不满,指责重耳,重耳由于寄人篱下,感到害怕,不得不屈服。B.秦穆公对重耳表示,怀嬴才华出众,曾嫁给子圉,受到子圉侮辱,希望重耳好好对待她,并对待命请罪的重耳表示歉意。C.晋文公讨伐原地,在约定日期内没有攻下,下令撤兵,原人和温人听闻后先后主动投降,而诸侯也归顺晋国,其后晋文公得以称霸。D.周襄王的弟弟太叔作乱,周襄王求救于晋国等三国,晋文公听取建议,平定叛乱,救了周襄王,以此建立威信,最终成就霸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受到子圉侮辱,希望重耳好好对待她”错,原文“子圉之辱”是指子圉在秦国做人质,是子圉受到侮辱。“子圉之辱,备嫔墙焉,欲以成婚,而惧离其恶名”,秦穆公的意思是怀嬴曾是公子子圉的妻子,从而遭受不好的名声,再不敢用正式的婚礼把她嫁给重耳。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受好以爱之,听从以德之,惧其未可也,又何疑焉?(4分)(2)晋侯辞秦师而下,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4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爱”,珍爱;“德”,感激;“惧”,怕;“又何疑焉”,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又疑何焉”。(2)“辞”,辞退;“次”,驻扎;“逆”,迎接。答案 (1)接受别人的好意而加以珍爱,听从别人的安排而表示感激之情,这样做尚且怕不够,您又怀疑什么呢?(2)晋文公辞退秦军顺流而下,驻扎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温城,左翼部队去迎接周襄王。
    10.材料一中,司空季子和子犯劝谏重耳的话有何相同点?请简要概括。(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公子欲辞,司空季子曰:‘今子于子圉,道路之人也,取其所弃,以济大事,不亦可乎?’公子谓子犯曰:‘何如?’对曰:‘将夺其国,何有于妻,唯秦所命从也。’”意思是:公子重耳想辞去怀嬴,司空季子说:“现在您与子圉的关系,形同道路之人,娶子圉所抛弃的妻子,来成就大事,不是可以吗?”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怎么办?”子犯回答说:“准备夺取子圉的国家,娶他的妻子又有什么呢,只听从秦国的命令就行。”可知,司空季子和子犯在劝谏重耳时都认为应先考虑国家后考虑个人,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希望公子重耳能够接受这门婚事。答案 都认为应先考虑国家后考虑个人,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希望公子重耳能够接受这门婚事。
    【参考译文】材料一:秦穆公将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其中有女儿怀嬴。公子重耳让怀嬴捧着水盆,浇水给自己洗手,洗完之后,挥手甩干。怀嬴发怒说:“秦、晋是对等的国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我?”公子害怕了,他脱下上衣,自囚请罪,听从怀嬴命令。秦穆公会见公子,说:“我的正妻所生的女儿当中,这个女儿最有才德。子圉在秦国做人质期间,怀嬴曾经是他的嫔妃,如今我想让她与您成婚,但又怕您遭到恶名。除了这一点,没有其他的缘故。我不敢让她以正式婚礼嫁给您,是由于喜欢她。公子蒙受侮辱,这是我的罪过啊。现在听凭公子的命令。”公子
    重耳想辞去怀嬴,司空季子说:“现在您与子圉的关系,形同道路之人,娶子圉所抛弃的妻子,来成就大事,不是可以吗?”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怎么办?”子犯回答说:“准备夺取子圉的国家,娶他的妻子又有什么呢,只听从秦国的命令就行。”重耳又问子余:“你看如何?”子余回答说:“《礼志》上说:‘准备有求于人,一定先要答应别人的要求。想别人爱自己,必定要自己先爱别人。想别人听从自己,必定要先听从别人。对别人没有恩德,而求别人为自己所用,这是罪过。’如今应该听从秦国,与秦女怀嬴结婚,接受别人的好意而加以珍爱,听从别人的安排而表示感激之情,这样做尚且怕不够,您又怀疑什么呢?”于是重耳将怀嬴送回,然后下聘礼,再把怀嬴迎娶过来。
    材料二:晋文公讨伐原,与大夫们约定要用五天的时间,五天后原还没有投降,晋文公下令退兵。有位官员说:“原用不了三天就会投降了,您不如再等待几日。”晋文公说:“得到原而失去信用,我是不会去做的。”原人听到后说:“有这样讲信用的君主,不能不归降他。”于是就投降了晋国。温人听到了这件事之后,也请求归降晋国。所以说:“讨伐原而使温归降。”说的就是这回事。于是诸侯都归顺了晋国,晋国于是攻打曹国讨伐卫国,主持了践土的集会,在温地和诸侯会盟。后来晋国在南面击败强大的楚国,尊敬侍奉周王室,成为诸侯中的霸主,功绩和齐桓公并列,其根本是在攻打原时所建立起来的信用啊。
    晋文公的时候,周襄王的弟弟太叔叛乱,周襄王出逃,到了郑国,回不了京城成周,派使者到鲁国、晋国、秦国报告灾难。第二年春天,秦穆公把军队驻扎到黄河边上,准备护送周天子回到成周。狐偃对晋文公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比救援王室更有效的了,而且是符合大义的行动,诸侯们都会信服。继承文侯的事业,并在诸侯之中宣扬信用,现在是时候做了。”晋文公辞退秦军顺流而下,驻扎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温城,左翼部队去迎接周襄王。周襄王返回王城,晋军在温城俘获了太叔并在隰城杀了他。晋文公朝见周襄王,周襄王设盛宴用醴酒款待晋文公,赏赐给他田地。晋国这时候开始开辟南阳的疆土。三年之后,晋文公再次会盟诸侯并朝拜周天子。晋文公终成霸业。
    相关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1: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 学案(含答案)+ 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1: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 学案(含答案)+ 课件,文件包含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1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共43张pptpptx、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31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含答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考点2 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考点2 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 课件,共60页。

    2023届高考专项复习:分析散文结构,概括散文内容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项复习:分析散文结构,概括散文内容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类型一分析散文思路,设问方式,间接考查型,线索类别,线索作用,即时小练,类型三分析句段作用,类型四概括内容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内容概括分析 学案(含答案)+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