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话题,示范引路,指导听说,多向互动,促进交际,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激趣导入,揭示话题
1.课前创设“手工节”情境,学生制作好手工作品,放置在课桌上。学生自由参观作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
2.播放儿歌《人有两件宝》,会唱的学生跟着一起唱,一起欣赏优秀的手工作品。
3.结合学生的手工作品,导入本课的交际话题。
导语:老师刚才一进教室,就发现大家的课桌上摆放着手工作品。此时此刻,你们一定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做手工的快乐吧?好,高举你的作品,大声地告诉我们:“看,这是我的作品!”(生照做)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手工作品。(板书:做手工)
4.初步了解表达的注意事项。
(1)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手工作品的图片,教师挑选出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介绍这个作品是怎么做成的。
预设:这个手工作品的名字叫做“美丽的蝴蝶挂饰”,是用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这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先用剪刀把卡纸剪出蝴蝶的身体、翅膀,再将蝴蝶的翅膀粘在它的身体上,然后给蝴蝶的翅膀贴上装饰物,最后给它拴上绳子。
(2)学生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5.具体指导。
(1)准备作品。把你的手工作品贴上小纸条,写上作品名称、制作人的名字。
(2)介绍作品。介绍时说明自己制作的是什么、怎样做的,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的时候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3)学会倾听。听别人介绍时,态度要认真,要能抓住并记下主要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4)交流评优。小组内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进行初步练说,要求说清步骤。评选出优秀的讲解员和作品。
二、示范引路,指导听说
1.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
师: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手工作品是玩具鼓。我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废铁罐、透明胶带、黑胶带、彩纸、筷子。第一步,先用透明胶带一层一层地将废铁罐的开口处完全封住,注意要贴紧。第二步,用黑色胶带粘贴在罐子的上下两边,最后粘得宽一些。第三步,在废铁罐的中间部分粘贴一层蓝色彩纸,用黄色彩纸在上面进行装饰。第四步,做鼓棒。将筷子用彩纸装饰,装饰的花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最后,按照上面的步骤依次制作几个高矮不一的小鼓。这样,一组玩具鼓就做好啦!
2.学生听完示例后,说一说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并交流记住主要信息的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1)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制作的过程。
(2)注意介绍的顺序。
(3)记住主要步骤。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问,加深印象。
3.交流讨论,提出疑问。
(1)交流获得的主要信息。
①你觉得老师的手工做得怎么样?
②从老师的介绍中,你记住了哪些信息?
预设1:我知道老师的手工作品是玩具鼓。
预设2:我知道老师制作玩具鼓的材料。
预设3:我知道老师制作玩具鼓的步骤。
(2)引导提问:老师说的制作玩具鼓的方法你记住了吗?
4.启发思考,明确方法。
过渡:听了介绍,你们会做玩具鼓了吗?为什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也会做了呢?
小结:因为老师说得很清楚,在介绍的时候用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最后”这些提示顺序的词语(板书: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最后),这样就把制作的过程讲得清清楚楚,你们也一听就明白了。
三、多向互动,促进交际
过渡:听了老师的介绍,大家想不想知道别人的手工作品是怎么做的?老师可是非常好奇呢!接下来,我们会玩一个叫“夺宝奇兵”的游戏,你们必须从“说一说”“听一听”这两关拿到其他同学的小红花,这样才能成为我们的“小巧嘴”和“识记小能手”。下面我们就带着各自的手工作品进入第一关。
(一)第一关——说一说,我是“小巧嘴”。
1.课件出示过关要求。
(1)介绍者要注意按顺序说清楚作品的名称、材料、制作的过程以及制作的感受等。学会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顺序或运用“先……再……然后……”的句型来介绍。
(2)聆听者要注意静静倾听,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出示交流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介绍手工作品,告诉同学你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
(2)组内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记住了哪些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礼貌地提问。
(3)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其他成员认真填写手中的评价表,力求将听到的主要信息记下来。
3.小组代表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过渡:下面我们将请出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来为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因为是向全班同学介绍,所以声音要比刚才更响亮些,让每一个角落的同学都能清晰地听到。其次,还要注意态度大方,有礼貌。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倾听,注意他什么地方讲得特别棒,值得你学习,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生做介绍,其他学生认真听,做好评委,将优胜小组记下来。)
示例1:我做的小手工是一个不倒翁。需要的材料是乒乓球、橡皮泥、白色硬纸、胶水、彩笔和剪刀。我先把乒乓球用剪刀去掉一半,将橡皮泥捏成团填在半个乒乓球内抹平。再把白色硬纸剪成一个扇形,扇形的弧长应稍大于乒乓球的圆周长,并将扇形两边对接,做成一个圆锥形。最后,将纸圆锥与乒乓球粘起来,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头像,白色的锥形帽子也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图案或花纹进行装饰。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示例2:我做的小手工是向日葵花,它需要的材料有黄、白、绿色手工纸以及剪刀、胶水、棕色彩笔。它的制作过程很简单。第一步,做花朵。先用四张
黄色彩纸折成四把小扇子,再把四把小扇子的边缘依次用胶水粘好,粘成一朵圆形的花。
第二步,做花心。先拿一张白纸,用剪刀剪成圆形,接下来用彩笔在里面画上小方格和小点,做成花心。
第三步,做枝干和叶子。先用绿色的彩纸搓成枝干,注意要从一个角开始往下搓,这样才能搓成长条。再用剪刀剪出两片绿叶,最后把绿叶粘在枝干上。
第四步,把所有的东西组合起来。把花心贴在花朵中间,把花朵与枝干、绿叶粘在一起。这样,一朵漂亮的向日葵花就做好啦!
4.所有小组代表介绍完之后,请学生评选出两名“小巧嘴”,并说说中选的原因,再说说落选者的改进办法。
(二)第二关——听一听,我是“识记小能手”。
1.教师随机请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在讲述时抓住制作重点来说。
2.其他同学讨论,选出自己心中的“识记小能手”。
3.投票评选。
教师请学生根据交流情况选出两名记得最清楚、讲得最明白的同学,评选出两名“识记小能手”。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举行“小小展览会”。
(1)看作品,听介绍。
过渡:(在黑板上贴出“小小展览会”字样)我们举行一个“小小展览会”,把你们的手工作品都展示在讲台上,邀请你的好朋友来看作品,你来介绍。还可以先卖个关子,让你的好朋友猜一猜你的制作过程,然后再介绍。
(2)谈感受。
过渡:看了这些手工作品,听了同学的介绍,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3)竞选最佳手工作品。
①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手工作品。
②得奖作品的主人发表获奖感言。
2.全班点评,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发言奖”“最佳小听众”“最佳小评委”等奖项。按“讲清楚”“认真倾听”“记住主要信息”等要求颁发奖状。
3.课堂小结。
介绍手工作品时,按顺序介绍清楚很主要;认真听是记清楚的关键。
4.布置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自己回家做一做,看谁做出的手工作品最具有创意。
教学反思
“做手工”结合了动脑、动手、动嘴三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并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敢说、乐说,在倾听别人介绍的时候学会抓住重点。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夺宝奇兵,将“说”变成一种闯关冒险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了畏惧心理。课堂上,我示范介绍了自己的手工作品,接着引导学生把自己构思、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给大家听,在小组内互相介绍手工作品,最后参与手工作品竞选活动,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在评比的过程中,深化本次口语交际的意义,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掌握了交际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交际能力和文明交往的习惯,在评价中学习赏识别人。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重点)
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重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优秀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制作手工,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相互交流,总结回顾,揭示中心,作业设计,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求,活动准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