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三上《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三上《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第1页
    三上《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第2页
    三上《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图猜字,情境引入,读通读顺,感知全诗,用耳听,听秋之“显”音,用心听,听秋之“隐”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粗知诗的大意。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一起看大屏幕,(出示“秋”字的甲骨文)这是什么?
    生:(自由应答)蟋蟀!
    师:我要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
    生:秋。
    师:秋。你想猜什么?
    生:它好像是个“蟀”字。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究竟是什么字呢?(出示“秋”字)
    生:秋。
    师:我们继续看,(出示蟋蟀图片)这是一只——
    生:(齐)蟋蟀。
    师:(出示“蟋蟀”)看这个词。我们一起读—
    生:蟋蟀。
    师:这“秋”字跟蟋蟀有啥关系?你们看出来没有?我们猜一猜。
    生:因为夏天蟋蟀叫,秋天蟋蟀就走了。
    师:是啊,蟋蟀大多就是从夏季开始鸣叫,一直到秋天,当天气慢慢变得有些冷了,它就不叫了。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就画了这样一个东西,代表了秋天的“秋”字。我们来看这个字究竟怎么变化来的。(出示“秋”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籀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师:你们知道哪些带“秋”字的成语?
    生:秋高气爽。生:一日三秋。
    师: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生:一日三餐吧?
    师:不是哦,一日三秋是个成语,这个同学可真有文化!一日三秋,一天过去就像三个秋天过去了。三个秋就代表了三年,对不对?你们今天回去查查什么叫“一日三秋”。还有其他带“秋”字的成语吗?
    生:老气横秋。
    师:太棒了!你也很有文化。咱们来看。(出示:秋高气爽、秋色宜人、秋风习习、春华秋实。)秋的成语有很多,咱们一起来读两遍。
    (生齐读)
    师:好!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记下来,下次我问你带“秋”字的成语,你又多知道了几个,对不对?课外我们还要搜集,还要去积累。(稍顿)这是带“秋”字的成语,有些成语虽然不带“秋”字,但是实际上说的就是秋天。你们知道这样的成语吗?
    生:赏心悦目。
    师:好,秋天的景色很美,也让我们感觉到很舒服。这样的成语有很多,咱们一起看,(出示:金桂飘香、硕果累累、层林尽染、五谷丰登。)预备——读!
    (生齐读)
    师:这几个成语表面上没带“秋”字,其实说的都是秋。你看,秋天到了,桂花的香味是那么浓,那便是——
    生:金桂飘香。
    师:是的。秋天到了,所有的树林好像被染成了金色的,那么漂亮!这就叫——
    生:赏心悦目。
    师:而这样的树林,就是—
    生:层林尽染。
    师:真好!秋天到了,农民伯伯的庄稼丰收了,那便是—
    生:五谷丰登。
    师: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成熟了,挂满了枝头—
    生:硕果累累。
    师:是的。这些成语说的都是“秋”。我们一起再读。
    (生齐读)
    师:这里一共有八个成语,有的带“秋”字,有的不带“秋”字,但是都跟秋天有关。(稍顿)同学们,关于秋天,人们大多数都注意到了它的气候、它的色彩、它的收获、它美丽的景色,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秋天的——(指黑板上的课题)
    生:(齐)秋天的声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诗人毕国瑛老师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一起读课题——
    生:(齐)听听,秋的声音。
    师:很整齐!再来一次,认真一点,仔细一点听。预备—读!
    生:(齐)听听,秋的声音。
    师:(语速放慢,轻轻地)静静地听!预备—读!
    生:(轻声齐读)听听,秋的声音。
    师:是的,只有用心,才能听得清楚,才能听到最美的声音。
    二、读通读顺,感知全诗
    师: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七课,我们读两遍:第一遍自己读,把诗句读通,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第二遍,跟同桌一起合作,一人读一小节,好吗?
    (生朗读)
    师:我们看看,经过合作,你们是不是都读准了这些词。(出示,指名读。)
    生:抖抖手臂,蟋蟀振翅,歌韵告别。
    师:好的,第一行三个词语都读正确了,第二个词好像不太肯定。再读一次。
    生:蟋蟀振翅。
    师:全班一起来。
    生:(齐)蟋蟀振翅。
    师:蟋蟀振翅就是它发出声音的一种形式,明白吗?第二行,请一个不举手的。
    生:秋风“凉”过……(笑声)
    师:不要笑,这个字读错了很正常,因为它长得太像“凉”字了。全班一起教她一遍,预备读—
    生:(齐)秋风掠过。
    师:秋风掠过。你再来。
    生:秋风掠过。
    师:真好!继续。
    生:丰收歌吟,辽阔透明。
    师:真好!来,一个词读两遍,不要拖音。预备—起!
    (生齐读)
    师:太棒了。这首诗会读了吗?请这位同学读第1节。
    (生读,将“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读成了“是黄叶告别的话音”。)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就是稍微有点着急了,最后一行看清楚,再读一次。
    (生读)
    师:是的,你刚才读成了“告别”,现在发现了是“道别”。这首诗中有个“告别”,也有个“道别”,这样就不重复了,对不对?我们读的时候注意。第2节,你来。
    (生读,很流畅。)
    师:第3节,我想请这边四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读。一排排大雁,预备——起!
    (生齐读)
    师:下一节请你读。
    (生读)
    师:真好!来,这边四个小组,一起来读下一节。
    (生分组齐读)
    师:最后一节我们全班来,预备——起!
    (生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咱们合作把这首诗读一遍。蓝色部分请男同学读,红色部分请女同学读,紫色部分我们全班读,黑色部分我来读,明白了没有?(文字颜色标记见配套课件)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把掌声送给自己。(生鼓掌)太棒了!我们之所以合作默契,是因为大家刚才认真倾听,弄清了老师的要求。
    三、用耳听,听秋之“显”音
    师:同学们,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啊?
    生:黄叶的声音,蟋蟀的声音,大雁的声音,秋风的声音。
    师:没错!不过,这三节为什么不这样写呢。(出示)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上的黄叶,唰唰—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在振动翅膀,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在大声地鸣叫;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生自由读诗,讨论。)
    生:这样写的话太生硬了。
    师:太生硬怎么了?
    生:生硬就没有意思。
    师:生硬就太没意思了!你还有补充。
    生:黄叶告别的话音,那些都是拟人句,会显得更加鲜活一点。
    师:注意!他用了一个词叫什么?生:(齐)鲜活。
    师:女同学说这样太生硬了,男同学说原文那样才鲜活。多有意思呀!这么有意思、这么鲜活的诗,让我们坐直,一起把它的“有意思”、把它的“鲜活”读出来。听听,秋的声音,预备—起!
    (生齐读)
    师:读着读着,你是不是感觉,黄叶好像舍不得那棵大树,于是它发出了“唰唰”的声音,在跟大树—
    生:(自由应答)道别。
    师:他可能在跟大树说什么呢?生:它可能会跟大树说再见。
    师:你既然不舍得分别,那就多说几句呗!
    生:再见,我们下次还会相遇的。
    生:再见,树妈妈!明年,我还做你的女儿。
    生:树妈妈,我真的不想和你说再见,可是,我实在有些困了。
    师:多有情义的黄叶啊!我们期待明年再见。你看看,蟋蟀在振动翅膀,在和阳台告别,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生:再见了,朋友!我们明年再见!
    师:他加上了“朋友”两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得到,蟋蟀跟阳台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两三个月来,蟋蟀每天都跟阳台相伴。
    生:再见,我的老兄!谢谢你给我一个安全的家!
    师:这是真心实意地感谢阳台呢!你们看,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串暖暖的叮咛,它叮咛谁?它说了些什么呢?
    生:再见,我的朋友,以后我还会回来的。
    师:是的,天气变凉,大雁要飞到南方去,所以它说我们下次还会再见。
    生:白云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飞翔吗?
    师:哇,多有意思!那轻柔的云,真的像在自由地飞呢!我们再看,那秋风掠过田野,也是像在唱歌,那是一首怎样的歌?
    生:丰收的歌!生:愉快的歌!生:欢乐的歌!
    师:是啊!田野已经丰收!自然是愉快的,欢乐的!同学们,我们看,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一下子就变成了—
    生:(齐)黄叶道别。师:变成了—
    生:(齐)蟋蟀歌韵。师:变成了—
    生:(齐)大雁叮咛。师:变成了—
    生:(齐)秋风歌吟。
    四、用心听,听秋之“隐”音
    师:同学们,“听听,秋的声音”,这“听”字,你知道它本来的写法吗?来,我们一起睁大眼睛看。(出示“听”字的繁体“听”)左边有一个什么?
    生:(齐)耳朵!
    师:是的,用耳朵来听。(板书:用耳)但是,同学们,用耳朵听还不够啊!还要用什么听?
    生:还要用心听。
    师:是的,还要用心来听。(板书:用心)同学们,用耳听,我们能听到黄叶的声音、蟋蟀的声音、大雁的鸣声、秋风掠过田野的声音;但是,光用耳朵听是不够的,用心来听,你才能感觉到黄叶是在道别,蟋蟀是在跟阳台告别,你才能感觉到大雁撒下的是暖暖的叮咛,秋风掠过田野则是一片丰收的歌吟!咱们一块儿来美美地读,读出那“鲜活”的味道。听听,秋的声音。预备—起!
    (生齐读)
    师:这么美、这么“鲜活”的诗句,我们应该好好地积累下来。(出示前三节,部分镂空。)我们试一试,听听,秋的声音,预备起—
    (生填空背诵)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不但要用耳朵,还要用——
    生:心。
    师:是的,用心去听,秋的声音不仅仅有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你们再去诗句里看看,秋天还藏在哪里?
    生:在小花上。师:还在——
    生:在每一片叶子里。师:还在——
    生:美丽的汗水里。师:还在——
    生: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师:原来,秋天的声音在这么多地方都有呢!我们用“心”去听—“在每一片叶子里”,那么,有一片叶子可能在说……有一朵小花可能在说……有一滴汗水可能在说……有一颗饱满的谷粒可能在说……你选一个,跟同桌说说,开始。
    (生讨论)
    生:有一颗饱满的谷粒说:我不要被人类吃掉,我还想活着。
    (生笑)
    师:哈哈,这颗谷粒有意思!你好不容易长成熟了,现在又要被人类给吃掉,有些不舍,是吗?不过,没有关系,因为人类都会感恩你的。
    生:有一朵小花说:太阳,你别跑啊。
    师:她想追上太阳!你干吗要追上太阳?
    生:因为太阳光很温暖!
    师:是啊,每一朵小花的开放,都因为有太阳温暖的照耀。
    生: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有一片叶子在说:再见了,家人们,我要去旅行了。
    师:哇,太棒了!用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话,这就叫“鲜活”。
    生:有一颗饱满的谷粒说:再见了,泥土!我要去人类的胃里度假。
    师:哈哈!它从泥土里出来,现在要去人类的胃里度假。太好玩了!是的,同学们,只要你用心去听,我们这个世界就有太多太多美妙的声音!只有用心去听,你才能感觉到这声音的动人,感觉到这个世界多么美妙!所以,让我们不断地去听,去静静地听。“听听,走进秋”(出示第4~6节),预备—起!
    (生齐读)
    师:继续,我们继续去听秋的声音!我们知道,那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
    生:(齐读)向远方匆匆地去。
    师:所以,我们要走进秋,走进这—
    生:(齐读)辽阔透明的音乐厅。师:我们要好好地用耳去听——生:(齐读)秋的声音。
    师:我们要好好地用心去听——生:(齐读)秋的声音。
    师:(语速放慢,声音变轻)好好地用心去听—
    生:(轻轻地,齐读)秋的声音。
    师:(语速更慢,声音更轻)好好地用心去听—
    生:(更轻地,齐读)秋的声音。师:就这样,用耳、用心去听秋
    的声音,去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下课。

    相关教案

    2021学年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会连,我会填,课文再现,积累比赛,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