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页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页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页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页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页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页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页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我知道,课后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积累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并能背诵本词。2.把握词作中“月亮”的象征意义,并能从中体会词人复杂的人生感慨。3.赞美词人兼具“仁、义、忠、悌”的高尚情操,引导当今青少年心中应有家国的人生价值观。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清·胡仔《苕tiá溪渔隐丛话》
    苏轼 (1037-1101),字 ,号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_______派词人。 三苏:是苏轼与父 弟 的合称,都在_______________之列。苏辛:与_________都属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书法“宋四家 ”:擅行书、楷书,与 、 、 并称书法“宋四家”。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对明月的赞美
    天上VS人间1.词中既有“天上“,又有“人间”,苏轼对二者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材料: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谈论王安石新法的弊病。王安石令御史弹劾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自请出京任职,任杭州通判。后转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本词是熙宁九年(1076)中秋在密州所作。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074年-1076年,任密州知州组织民众用火烧、深埋的办法除蝗,保护农业;修渠引水、求雨抗旱,引山水灌溉,解决土地干旱;为民众申请免赋税、减盐税,发救济粮;平定匪患;申请让百姓贩卖许可数量内的盐以增加收入;出台政策制止弃婴陋习,几年时间里挽救了几千个弃婴;修密州府衙、超然台,留下了历史古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把酒问天赞叹美好月夜向往美好天宫
    内心矛盾幻想脱离世俗留恋人间生活
    写对天上宫阙的向往,显示出了苏轼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落寞情绪,在出世(离开官场)、入世的矛盾转折中能看出作者最终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2.下阙中,无眠的词人情感发生了几次变化?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失眠,思念远方兄弟。
    《宋史·苏辙传》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近古罕有。” 《苏轼集》中留有苏轼、苏辙唱和诗词百余首。苏辙《超然台赋序》:“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可见苏轼自请任密州知州是为了和弟弟距离近些。
    月夜失眠,思念远方兄弟。反问月亮,怅恨久别之情。自我宽慰,展现旷达胸怀。
    推己及人,为天下离人发声。
    本词借月抒怀,上片写了月下饮酒大醉后对天宫的浪漫想象和对现实生活的重新确认;下片抒发了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对人生离散的哲理性思考,最后以对人们的美好祝愿作结,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背诵、默写诗歌。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古代诗歌中“月”意象总结
    相思之情: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怀才不遇、贬谪流放之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思乡怀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黍离之悲、亡国之痛: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主要抒发对政治的感慨,下片过渡到对兄弟的怀念。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表明词人对月上仙宫无限向往。C. “转朱阁,低绮户”写月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的样子。
    【解析】“我欲”“又恐”表现出词人虽然向往天上的生活,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2.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发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C.“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作者的忧伤。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抒发作者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解析】“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示范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人家庭,父亲苏洵,母亲程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4课第三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x、水调歌头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阕望月问月,下阕对月怀人,古诗文中月亮的别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