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湘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第1页
    湘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课以家庭人口调查表为主线。第一步,学生自学我们的人口总数及占比;第二步,学生通过描图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原因,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第三步,读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并分析原因。结合相关材料了解中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3.运用人口分布图说明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西北、东南的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中国的人口政策。
    2.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难点: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中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三、学习任务二
    四、学习任务三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第一,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及在世界的占比,通过读各省人口柱状图,说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第二,通过描图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并会分析原因,了解不同阶段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第三,通过读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界线及其东南部和西北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差异。
    七、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
    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完成家庭人口调查与分析。
    教师:分析调查表中数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人口数量
    教师: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多少?
    学生:14.4亿,占18.57%,居世界第一。
    读图1-9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人口数量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一个?河北省的人口大约有多少?
    (2)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从中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项目
    人口数量
    世界国家
    数量(个)
    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数量(个)
    简称
    8000万以上
    19
    5000万以上
    28
    学生: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河北省有7461万人。
    教师: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什么?
    学生: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是广州;澳门简称澳,行政中心是澳门;河北省简称冀,行政中心是石家庄。
    读坐标系图,培养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示:读图时,可以做辅助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先在纵轴上找到8000和5000,然后利用直尺过点做纵轴的垂线。
    学生:人口超过8000万的有广东省、山东省(鲁、济南)、河南省(豫、郑州)、江苏省(苏、南京)、四川省(川或蜀、成都),共5个。
    人口超过5000万的除了以上的5个,还有河北省(冀、石家庄)、浙江省(浙、杭州)、安徽省(皖、合肥)、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共11个。
    温故知新,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2.人口增长特点
    教师:阅读教材第12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2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
    (3)分析计算结果,并说明理由。
    教师提醒:观察横轴和纵轴的数据,仔细描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把各点连起来。
    学生:每10年人口增加情况依次是1.1、1.9、1.4、1.5、1.3、0.7、0.7。根据数据的变化可知,每隔10年增加的人口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人口总数是持续增加的。通过观察曲线,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追问: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我国政府是怎么做的?近年来,为什么出现了老龄化现象?
    学生通过数学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的方法,完成人口曲线的描绘,通过描绘过程培养绘图能力。
    3.中国的人口政策
    教师:到1980年,我国的人口几乎翻了一番,人口的过快增长会带来什么问题?阅读教材第15页,并完成活动第1题。
    学生:人口太多,会使人们生存空间变小,环境污染加剧,人均资源减少等。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教师: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我国现在的人口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2021年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我国出现了老龄化现象。
    教师: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那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什么问题?
    学生:劳动力减少,养老压力增加。
    教师:不同时期,人口政策是不断变化的。
    4.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读图1-10中国人口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一般用什么表示?读图例,总结人口的分布特点。
    (2)读图,人口界线是哪一条线?对比人口界线两侧面积和人口的差异,总结人口地区分布的特点。
    (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1: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一般用人口密度表示。读图例可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人口密度。读图可知,颜色分布不均,因此,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学生通过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2:人口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此线西北地区面积占57%,人口仅占6%,而东南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因此,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学生3:沿海、 沿河、 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平原、 盆地人口多, 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汉族地区人口多,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教师点拨: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经济和交通运输等。
    读图1-11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
    (1)2020年和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变化。
    (2)预测一下,城镇人口以后会怎么变化。
    学生:从2010年到2020年,城镇人口占比增加到63.8%,而农村人口占比减少到36.2%。 中国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

    相关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共1页。

    初中湘教版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检测,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达标检测,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教版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