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平谷第一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
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发育8层,①层是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⑧层位于地表以下,底层为地下暗河,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示区域( )
A. 褶皱形成于T地层发育前B. 洞层③比⑤形成早
C. 地质构造利于储油D. O所示地层中的岩石为玄武岩
2. 图中695高地为( )
A. 背斜山B. 向斜山C. 断块山D. 火山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溶洞受流水侵蚀(溶蚀)形成,每一层洞穴形成期间,地壳抬升,之后一段时间内地壳相对稳定,岩层再次按受流水侵蚀(溶蚀)形成下一层洞穴,因此③形成的时间较早,⑤形成的间较晚,B正确;该区域褶皱形成相似,说明发生过一次褶皱,T层也发生了明显的弯曲,说明褶皱发生于T层形成之后,A错误;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为地下水发育构造,不利于储油,C错误;O所示地层中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为沉积岩,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695高地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部新两翼老”,为典型的向斜构造,地形类型为山地,因此属于向斜山,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地质构造的类型主要有褶皱和断层,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未受外力作用影响下一般形成山岭,但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和开挖隧道的理想选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未受外力作用影响下一般形成谷地,但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向斜为储水构造。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下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
A. 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 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 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 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4. 郭亮村绝壁岩层( )
A. 一定含有丰富的化石B. 具有层理结构
C. 由变质岩构成D. 由岩浆冷凝而成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郭亮村的岩石砂岩为主,砂岩是河流中砂质沉积物经流水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的;郭亮村位于海拔1700米处,“三面环山,一面临崖”,所以经过了地壳断裂抬升;抬升过程中会受到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的侵蚀。综合上述分析,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D项正确,ABC错。故选D。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郭亮村的岩石砂岩为主,砂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B正确;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但是不一定都含有化石,A错误;砂岩属于沉积岩,不是由变质岩构成,C错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是岩浆岩,而砂岩属于沉积岩,D错误。故选B。
【点睛】三大类岩石的特点,沉积岩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例如砂岩、砾岩等。岩浆岩指地下岩浆入侵,冷却凝固形成。例如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例如大理岩。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包括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图中瀑布( )
A. 落差最大可达80米以上
B. 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
C. 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
D. 为保证水量稳定需上游水库在夏季放水
6. 图示地区( )
A. 总体地势南高北低B. 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
C. 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D. 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该瀑布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其形成主要与流水侵蚀有关,B正确;读等高线可知,该瀑布处有两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20m,所以瀑布海拔应在20m-60m之间,故其落差最大可接近60米。A错误;甲处位于瀑布的上游,且其海拔高于瀑布,并不能看到瀑布挂前川,C错误;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不需要上游水库放水,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图示信息知,图示等高距为20米,据此推知最低处海拔低于880米,C正确;该区域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河流两岸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ABD错误。故选C。
【点睛】1、山顶(山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3、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山脊地势比两侧高,是分水线,所以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4、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山谷是集水线(集水区),水源能汇聚在一起,所以山谷会形成河流 。5、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外形像马鞍而得名。)6、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陡崖适合攀岩运动,可能会有瀑布。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右图①②③④中与左图甲地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8. 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B. 人类活动C. 大气环流D. 地形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网可知甲地位于巴西东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右图中①全年高温,位于热带,降水年内变化约在700-1000mm之间,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与左图热带雨林气候特征不相符,A错误;②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③地全年高温,季节变化大且降水较多,应该是热带季风气候,C错误;④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降水少,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位于南美洲,甲地靠近海洋,且受暖流影响,沿海地势低平,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正确;太阳辐射多少受气候影响,不是气候差异的原因,A错误;人类活动不是气候的主要成因,B错误;两地纬度相同且距离较近,大气环流相同,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3)海陆分布:同纬度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内陆地区相反。(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6)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性质、大气成分等影响区域气候。
9.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盛行风向图。读图,图中( )
A. ①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②地相同B. ③地盛行西南风时恒河正值枯水期
C. ④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D. ②地易受台风危害,多发时间与④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④位于南半球,当④地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C正确。①地位于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形成原因 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地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形成原因是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①地和②地季风成因不同,A错误。③地盛行西南风时,为北半球夏季,印度恒河正值丰水期,B错误。②地位于北半球,易受飓风危害,④地位于南半球,两地多发时间不相同,D错误。故选C。
【点睛】西南季风的成因: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穿越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转向西南方向,路经热带海洋,携带大量水汽,为印度半岛和东南亚一带降水的主要来源。经印度半岛、孟加拉湾向东,可影响到中国华南一带。
下图(a)为2022年3月中旬某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b)为此时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桃花映雪”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a)中( )
A. 气旋中心强度①地比②地小B. ③地位于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大
C. ④地海域气流辐合风浪大D. ⑤地风向偏西北风力比③地小
11. “桃花映雪”照片的拍摄地可能是图(a)中(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答案】10. A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由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及分布规律可知,气旋中心①地气压在1010hPa—1012.5hPa之间,气旋中心②地气压在1005hPa—1007.5hPa之间,气旋中心气压越低强度越大,故①地比②地强度小,A正确。③地所在气旋位于40°N附近,纬度较高,不属于台风,B错误。④地海域为高压脊,气流辐散,且等压线稀疏,风浪小,C错误。根据近地面风向的画法,先画出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北半球风向向右偏30°—45°角,可知⑤地风向为西北风,但⑤地比③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桃花映雪”表明出现降雪天气,应冷锋过境,冷锋降水多在锋后,乙地符合题意,B正确。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A错误。丙地没有经历冷锋过境,无降雪天气,C错误。丁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D错误。故选B。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左图为1962-2014年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统计图,右图为我国夏季锋面雨带形成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反映出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 )
①最大值超700mm②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③季节化较大④年际化较大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13. “空梅”的年份( )
①亚洲高压势力比较强盛②中国东部季风区南涝北旱
③江苏省伏旱可能更严重④西北太平洋高压位置偏北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观察左图可得,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超过650毫米,不足700毫米,①错误;1962-2014年,高于平均值的有19次,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②正确;图像中没有梅雨期的季节变化,只有年际变化,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空梅”的出现主要原因是雨带的推进速度过快,在江淮地区的停留时间过短,说明亚洲高压势力弱,①错误;这会导致北方降水较多南方降水减少,北涝南旱,②错误;如果雨带不在此久留那么副热带高压(西北太平洋高压)可能会长期控制该地区形成“伏旱”,江苏省伏旱更严重,③正确;空梅说明,副热带高压强盛,夏季风势力强,西北太平洋高压位置偏北,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中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中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佛得角群岛由十几个火山岛屿组成,以多雾著称,水资源匮乏。图为佛得角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佛得角群岛( )
A.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 位于南大西洋中部
C. 位于东半球,临近非洲大陆D. 东距大陆西海岸约500千米
15. 岛上多雾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地表河湖众多,蒸发旺盛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多
③多山地,有地形抬升作用
④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佛得角群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地区,位于北大西洋地区,从半球来看,属于西半球靠近非洲大陆,距离大陆西海岸地区约相差经度为5°左右,根据经纬线的应用计算可得,距离大陆西海岸地区约500千米,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佛得角群岛以多雾组成,其形成原因有可能是与当地地形有关,该岛屿有十几个火山岛屿组成,多山地地区,地形抬升,水汽充足,同时,沿岸地区有寒流,降温减湿,水汽容易凝结,该地区雾气多发,③④正确;该群岛岛屿面积较小,河湖数量较小,排除①;岛上多雾且水资源缺乏,可推测岛上降水不多,排除②。故选B。
【点睛】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雾和云的不同在于,云生成于大气的高层,而雾接近地表。 根据凝结的成因不同,雾有数种不同类型。当气温高于冰点时,水汽凝结成液滴。当气温低于冰点时,水汽直接凝结为固态的冰晶,比如冰雾。因为露点只受气温和湿度影响,所以雾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增加,使得露点升高至气温,从而形成雾,比如蒸汽雾和锋面雾;二是气温下降至低于露点而生成雾,比如平流雾和辐射雾。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16. 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喀拉喀什河汇合后,称和田河(如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玉龙喀什河的径流量特征。
和田自古出美玉,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甲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
(2)简述和田玉形成及其在甲处河滩富集的过程。
2000多年以前和田成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这里集散,久而久之成为了南道重镇。
(3)说明玉龙喀什河对和田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答案】(1)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径流量大;年季变化较小;由于蒸发、下渗和人类利用等,径流量逐渐减少。
(2)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作用,由河水向下游搬运,在甲处堆积下来。
(3)和田位于玉龙喀什河沿岸,河流为和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在山前地带形成平坦的地形(冲积扇),农业基础较好。为“古丝绸之路”上往来商旅提供水源和物质(如玉等)补给
【解析】
【详解】(1)结合图示可知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河流年径流量较小;夏季气温高,流量较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河流流量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随着气候变暖,河流沿途的蒸发、下渗和人类过度利用,河流径流量逐渐减小。
(2)结合材料可知和田玉是一种变质岩,因此是地下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经地壳抬升海拔至4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出露地表后,经过外力风化侵蚀,由河水向下游搬运,在地势低平的河流出山口处不断堆积富集,河水流量减小后,便于人们拾玉。
(3)玉龙喀什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出山口后形成山麓冲积扇,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因此该地农耕条件好。和田位于玉龙喀什河沿岸,河流为和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为当地居民和“古丝绸之路”上往来商旅提供水源和物质补给,也可以在此休憩。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8月上旬,太平洋M岛发生数场大火。图(a)为M岛地形图,图(b)为当地时间2023年8月9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c)为甲、乙两地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在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描述其气候特征,并说出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说出图(b)中M岛附近的风向,并说明风对大火的影响。
【答案】(1)甲地: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季节差异明显,5-9月降水少等。
乙地: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差异较小等。
主要影响因素:地形。 (2)风向:东北风。影响:M岛地处等压线密集区,风力大,强风越过山地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气流变得干燥,使火势增大、火灾范围扩大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平洋M岛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特征描述,风向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两地所在M岛地处北半球低纬地区,甲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在20℃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但甲地位于东北信风背风坡一侧,全年降水量整体较少,降水季节差异较为明显,其中5-9月降水少。乙地区全年高温在20℃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且乙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一侧,全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差异较小。导致甲乙两地出现降水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形因素。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压线数值自北向南依次降低,且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到偏右的地转偏向力,因此该地风向为东北风。结合图中信息可知,M岛等压线较其他地方来的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强风越过山地之后,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水汽被蒸发,气流变得干燥,因此,该地干燥的大风会使火势增强,火势范围扩大。
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7月,某天气系统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下图为该天气系统7月18日至28日每天02时(北京时间)的位置及中心气压值变化图。
(1)概述该天气系统的类型、移动方向和强度变化。
(2)绘制该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示意图____,说出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并解释成因____。
(3)分析该天气系统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1)台风(气旋、热带气旋)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先增强再减弱。
(2) ①. 绘图:
②. 受低压(台风/气旋)控制,盛行强烈上升气流,强降水、大风风暴潮
(3)弊:较大范围造成洪涝灾害、风灾、地质灾害及各种次生灾害;使农作物减产欠收,农业损失,影响交通、航运等,造成人员伤亡失。利:带来降水,缓解旱灾;短时降温,缓解高温。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天气系统7月18日至28日每天02时(北京时间)的位置及中心气压值变化图为背景资料,考查台风的移动方向、强度影响因素、影响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小问1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心气压低,应为台风。其源地为西北太平洋,根据其移动路径的经纬度变化来看,形成后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低压系统气压降低为增强,升高为减弱,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的中心气压值先降低后升高,其强度先增强再减弱。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台风属于热带气旋,中心气压较低,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呈逆时针;垂直方向上,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合上升。如图:
受台风影响,上升气流旺盛,会带来大量的降水;台风会带来大风,沿海地区受强风影响,形成风暴潮。
【小问3详解】
台风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弊:使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狂风、暴雨、风暴潮,造成洪涝灾害、风灾、地质灾害及各种次生灾害等;使农作物减产,破坏基础设施,影响交通、航运,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利:台风能带来降水,对长江流域的伏旱(高温炎热天气)有缓解作用。
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岛生产生活用电均来自清洁能源。
(1)说出该岛主要使用的清洁能源,并分析原因。
(2)指出甲、乙两岛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
乙岛东北沿海“女王头”,上部为硬度较大的砂岩,下部为硬度较小的砂岩。在甲南部的赫马岛上,有个看起来像“大象”在海中吸水的玄武岩悬崖。
(3)在“女王头”造型、“大象岩”造型中任选其一,说明其形成过程。
【答案】(1)清洁能源:水能;地热能;甲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处,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地热能丰富;甲岛全年降水较多,多冰川,流量大,地势起伏较大,落差大,富水能,河流较多,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2)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西部城市密度大;沿河分布。
(3)“女王头”造型: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大象岩”造型:地下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岩浆流入海洋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
【解析】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能源的相关知识。
【详解】(1)根据该岛所处板块位置及气候和地形条件判读出主要使用的清洁能源有水能、地热能。读图可知,甲岛为冰岛。据图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岛常年受中纬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甲岛地势中高周低,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冰岛地处大西洋中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地区,故地热能资源也比较丰富。综上所述,冰岛主要使用的清洁能源为地热能和水能。
(2)甲、乙两岛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可以从图中获取,主要从地形、河流等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甲乙两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内陆较少;西部城市密度大;沿河分布。
(3)地貌形成过程可以从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女王头属于沉积岩,故其形成始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砂岩;砂岩遇地壳抬升隆起,受风化、侵蚀等作用,下部受海水侵蚀力强,只剩下硬度较小的砂岩,上部侵蚀作用弱而剩下硬度较大的砂岩,下部剩余部分较小,上部剩余部分较大,故成“女王头”形状;大象岩为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故其形成过程是岩浆受压力作用,沿地壳薄弱部分喷出地表,流入海洋的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玄武岩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大象形状。
【点睛】
20.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2月,中欧陆海快线(下图)正式开通。来自中国的海运货物抵达比雷埃夫斯港之后,可以直接通过铁路转运至匈牙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图中甲为希腊紫外线指数年平均状况分布图。(注:紫外线辐射强度越大,指数越高。)
(1)描述希腊紫外线指数的数值特征,并解释原因。
比雷埃夫斯港区水深为14~25米,是希腊最大的港口。
(2)分析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希腊第一大港的区位条件。
【答案】(1)紫外线指数夏季高,7月达到10;冬季低,12月和1月最低为2;数值季节差异大。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辐射强,数值高;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多,晴天少;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辐射弱,数值低,季节差异大。
(2)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有利于港口建设;位于海湾中,避风条件好;港阔水深,停泊条件好;依托首都,基础设施完善;陆海联运节点,经济腹地广阔,运输量大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欧陆海快线的希腊最大港口雷埃夫斯港为材料,涉及紫外线指数高低的影响因素、港口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甲分析可知,希腊紫外线指数夏季高,7月数值达到最大为10;冬季低,12月和1月达到最低为2;紫外线指数数值季节差异大。据图可知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多晴天,光照充足;且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故紫外线指数数值高;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晴天少;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弱,紫外线指数数值低,所以季节差异大。
【小问2详解】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水域条件、陆域条件、施工建设条件等,主要决定港口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联系、附近港口的数量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等,主要影响港口兴衰。读图可知,比雷埃夫斯港陆地地区等高线数值较小且稀疏,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地质稳定,有利于港口建设;距离雅典较近,可以依托首都等大城市,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完善基础设施;陆海联运节点,可以直接通过铁路转运至匈牙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经济腹地广阔,运输量大。根据图文材料可知,中国的海运货物抵达比雷埃夫斯港之后,可以直接通过铁路转运至匈牙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位于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湾中,海岸线曲折,避风条件好;比雷埃夫斯港区水深为14~25米海港水域深度大,停泊条件好。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