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6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光裸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 )
A. 地衣阶段 B. 苔藓阶段 C. 草本阶段 D. 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2.南京红山动物园区总面积68.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建园时尽可能地模拟不同动物的原生态生活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园区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红山动物园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是对动物最有效的保护
C.雄虎和雌狮经有性繁殖产生的虎狮兽是不育的动物
D.孔雀可以通过物理信息或行为信息,与同类进行交流
3.下图表示某种野兔迁入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50只,标记的1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的是( )
A.250只B.300只 C.500只D.600只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中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间竟争
B.“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植物的向光性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原理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原理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种植的杨树林比自然杨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不发生进化
C.过度的人为干扰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
D.名胜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6.下图表示某地a、b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地区为草原,a为羊,则b可能是牛
B.a、b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b为捕食者
C.a、b两种群均为S形增长,增长速率只受环境影响
D.a、b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未体现的成分只有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经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D.该食物网中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种间竞争
8.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其中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散失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兔子排遗物中的能量存在于j中,狼同化的能量为f+i
B.将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农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C.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所含的能量最少
D.若图中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图中还应补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传统的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将酒曲磨碎后与煮熟并冷却后的高粱、大米等粮食混合,再密封发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酿酒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可在线粒体内产生大量CO,
B.密封后的发酵液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时呈橙黄色
C.若要检测发酵液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平板划线法
D.利用酒精沸点低、易挥发的性质,通过蒸馏的方法可提高酒精度数
10.袋装酸奶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注明“胀袋勿食”。某同学选择一过期的胀袋密封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酸奶胀袋是酸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B.使用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
C.图中过期酸奶中的菌种被稀释了104倍
D.推测图中用到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11.地钱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人工繁育。有关此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B.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程度较高
C.脱分化过程中需要避光培养D.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12.为检测某药物X的抗癌活性,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溶于二甲亚矾的药物X,培养72小时后进行计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孔中细胞数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
B.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肝癌细胞脱落下来并进行计数
C.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无菌蒸馏水,其他条件一致
D.若实验组细胞数远低于对照组,可初步判断此药物有抗癌效果
13.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
B.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
C.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
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
14.数学模型常常用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建种群的增长曲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根据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可解释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C.根据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可解释增长速率越来越小的原因
D.构建种群增长模型: Nt=N0λt,描述了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增长
15.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第2~4年兔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8年间兔种群数量“S”形增长
D.第6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
16. 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其活性位点上含有两个镍离子,在大豆、刀豆种子中含量较高,土壤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分泌脲酶。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M,并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的Ni2+、Mn2+和尿素浓度对细菌M脲酶产量的影响(说明:研究某一项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表明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B. 细菌M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
C. 培养液不含Ni2+、Mn2+,细菌不产生脲酶, 细菌产生脲酶最适离子浓度相同
D. 所有脲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上加工使其与镍结合才具有活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60分。请把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在相应位置上)
17.(每空1分,共10分)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A组:
B组
注: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①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培养基。
②如果要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则需要选择_______(填“A”或“B”)培养,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③在分离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加入_______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某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2)如图是某同学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_______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要灼烧接种环;接种环冷却后从_______开始划线,最后一个区域不要和第一次划线的区域相连。除了图示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获得单菌落,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值一般比实际值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液中各取0.1ml涂布平板,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结果中,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最正确的,每毫升的活菌数是_______。
18.(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5分)狼爪瓦松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其生产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入药。狼爪瓦松野生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市场化需求。因此,目前一般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手段进行培养,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的数字序号代表处理或生理过程。
(1)狼爪瓦松植株乙、丙、丁的获得都利用了_________技术,三种植株中核遗传物质与甲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
(2)①选择幼嫩的叶用于接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启动②③的关键激素是__________。 ⑤需要用_________处理,原生质体的培养液需要维持一定浓度,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3)正常愈伤组织中几乎没有黄酮类化合物,加入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会明显促进愈伤组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且细胞中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酶的含量显著升高,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角度推测,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的作用途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分)。
19.(每空2分,共14分)2021年12月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注册申请,是中国全自主研发的单抗,联合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效果显著。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新冠单克隆抗体时,可以将新冠抗原注入不同人体内,下表表示免疫次数和抗体效价(每分子抗体能结合抗原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若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4000以上,则人体要至少要经过_______次免疫才能符合要求,第一次免疫和第二次免疫时,人体内能产生新冠抗体的细胞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形成的。
(2)制备新冠单克隆抗体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一抗体检测阳性和克隆化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动物细胞的四个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冠单克隆抗体能准确的结合新冠病毒,这主要是因为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答两点)的优点。
(4)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一般可用灭活的病毒或PEG作为诱导剂,融合效果受pH的影响,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PEG诱导细胞融合的最适pH,在pH为1〜8之内设置了系列等梯度的pH,发现随着pH的上升,细胞融合的效果越来越好,请你做补充实验,以达到该实验小组的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每空2分,共14分)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高原鼢鼠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营地下生活的植食性啮齿动物,其采食、挖洞和推土造丘等行为造成草地生境破碎化,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人员调查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鼢鼠不同干扰强度区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LD:轻度干扰;MD:中度干扰;HD:重度干扰;ED:极重度干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高原鼢鼠属于______。
(2)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上分析,上述研究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高原鼢鼠干扰能增加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某杂食性动物丙同时取食某禾本科植物甲和植食性动物乙、某段时间内调查能量流经乙的过程,如下图。
①写出图中字母C表示的含义:______,乙的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
②春季,丙从甲、乙处获得的能量比值为2:1,秋季该比值变成1:2,按照10%的能量传递效率,若让丙获取的能量增加1kJ,则秋季消耗的甲的能量是春季消耗的甲的______倍。
21.(每空1分,共7分)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如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应用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原理,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2)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具有成本低、净化率高的特点。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①图乙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鲤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在____________点时,鲤鱼的数量达到最大。
②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B代表____________,其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能够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答案
1-6ABCDCD 7-12DCDCBC 13-16 BCDB
17.(1) 选择 A 葡萄糖 酚红
(2) 平板划线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小 当两个或者多个细胞(菌落)生长在一起的时候,观察到的往往按照一个菌落计算
乙 个
18.(1) 植物组织培养 乙、丁
(2) 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纤维素酶、果胶酶 保持原生质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稳定
(3)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诱导了细胞内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酶含量升高,催化生成更多的黄酮类化合物
19.(1) 3 B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
(2) 细胞增殖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获得大量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无菌、无毒的环境和适宜的气体环境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 在pH大于8之后继续设置等梯度的pH,重复实验,直至融合效果下降
20.(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消费者
(2) 不能 没有空白对照(无干扰的对照组)
(3) 乙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乙的遗体残骸和丙的粪便 1.75
21.(1) 整体 水平
(2) c 分解者
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3)调节种间关系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纤维素粉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功能群
物种数/个
LD
MD
HD
ED
植食性
13
14
12
19
捕食性
4
3
5
7
辅食性
2
2
1
2
杂食性
1
0
1
0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46,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46,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