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物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物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1页
    [物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2页
    [物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三)(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三)(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简答题,实验室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太空之旅携带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为探月工程“绕、落、回”完美收官,经地面工作人员测量,此次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质量共1731g,与在月球上相比,这些样品的质量( )
    A. 没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月壤样品从月球带回地球是位置变了,但样品中所含月壤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故A正确。
    故选A。
    2. 墨子在《墨经》中提出:“昔斤必半,毋与非半,不可昔斤也。端,物质到一半的时候,就不能再斫开它了。如果物质没有可分的条件,具有现代原子的意义,关于原子(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带正电
    B.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空间大,但是其质量比较小
    C. 原子失去电子时带正电
    D. 原子失去电子时带负电
    【答案】C
    【解析】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带负电,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空间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核的所有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故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座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座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座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 座垫内物质熔点高于人体温度
    C. 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吸收热量
    D. 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D.座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晶体,故AD错误;
    B.物质要熔化需要达到熔点并且继续吸热,人体的温度高于物质的熔点,故B错误;
    C.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
    故选C。
    4. 如图为白天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土地( )
    A. 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 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 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 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答案】A
    【解析】因为水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海岸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海岸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而夜晚,海岸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得少,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故A符合题意。
    5. 如图所示,是放学路上发生的情景,路边的同学和车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路边的同学感觉乘客运动的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 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
    C. 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 以路边站立的同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A.汽车中的乘客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路边的同学感觉乘客运动的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A错误;
    B.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C正确;
    D.汽车中的乘客与路边站立的同学之间有位置变化,以路边站立的同学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6.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一种古代机械——踏车,它通过脚踏装置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灌溉农田。若人踩踏车,使踏车的转动速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为踏车提供动力,消耗了弹性势能
    B. 取水时,水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取水时,水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D. 取水时,水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对水不做功
    【答案】C
    【解析】A.人用力踏自行车时,即消耗了人的生物能而非弹性势能,故A错误;
    B.取水时,水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因此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错误;
    C.若人踩踏车,使踏车的转动速度不变。取水时,水在上升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受平衡力作用,故C正确;
    D.取水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竖直方向上有移动距离,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因此重力对水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7. 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际赛事的城市。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物体A重400N,该工人重500N,两个滑轮质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250NB. 动滑轮重为100N
    C. 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120WD. 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850N
    【答案】BD
    【解析】A.由图可知,绳子承重段数为2,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得:F=250N,由于人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拉力
    F支持=G-F=500N-250N=250N
    故A错误;
    B.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由可知可知,动滑轮重为
    G动=nF-G=2×250N-400N=100N
    故B正确;
    C.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
    D.由两个滑轮质量相等可知
    G定=G动=100N
    则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
    F拉=3F+G定=3×250N+100N=850N
    故D正确。
    故选BD。
    8. 图甲是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图乙中的a、b分别是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随两电压表V1、V2的示数变化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线a是电流表A的示数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关系图像
    B. 当电压表V1、V2的示数相等时,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中点位置
    C. 电源电压是6V
    D. 定值电阻阻值是10Ω
    【答案】ACD
    【解析】A.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正比,所以图线b是对应的是定值电阻,a对应滑动变阻器。由甲图可知,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故A正确;
    BD.定值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当电压表V1、V2的示数相等时,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值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故B错误,D正确;
    C.当电流为0.1A时,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1V和5V,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故电源电压为6V,故C正确。
    故选AC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两分,共10分)
    9. 在铜仁市开展“创文明城市,人人参与”活动中,某学校LED显示屏中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如图所示,其他的LED灯仍能正常发光,由此可知_____联的。
    【答案】并
    【解析】由图可知,当显示屏中的“谐”字部分未显示出来,当其中一盏灯烧坏,其他灯仍能工作,所以它们之间能独立工作,是并联。
    10. 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管乐器,它是玉屏当地侗族、汉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答案】空气柱
    【解析】箫是管乐器,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11.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回答当t=7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 _____N。
    【答案】6
    【解析】由图丙可知,在9~12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等于推力,由图一可知,此时推力等于6N,故滑动摩擦力为6N。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当t=7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也为6N。
    12. 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由接点1转到接点2时,电压表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此时L1和L2消耗的电能之比W1∶W2=______。
    【答案】4 1∶2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当S接1时,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由图乙可知,电源的电压U=6V,当S接2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乙可知,此时L1两端的电压U1=2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L2两端的电压
    U2=U-U1=6V-2V=4V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此时L1和L2消耗的电能之比
    W1∶W2=U1It∶U2It= U1∶U2=2V∶4V=1∶2
    三、画图题
    13. 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图中光路图。
    【答案】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14.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灯泡、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答案】
    【解析】灯与开关串联,为了安全,开关一端要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如图所示

    15.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离开水面一段距离。请画出绳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受拉力随时间图像。

    【答案】
    【解析】当物体上表面未露出水面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没有变,由F浮=ρ水gV排得,F浮不变,拉力不变,图像如下图乙下中AB段;当物体上表面露出水面时,浮力随时间减小,拉力增大,如图中BC段;当物体全部露出水面,拉力等于重力,不变化,如图中CD段,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
    16.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近期的贵州山火将我们的绿色森林变为光秃秃的山头,使我们很多小动物丧失家园和失去生命,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伤害,有时候我们丢的矿泉水瓶在太阳下也可能会是火灾的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瓶为什么会是火灾的来源?
    (2)我们在森林防火中可以做哪些事情?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1)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树叶等。
    (2)不带火种进山、不在林区吸烟、不在林内燃放烟花爆竹等。
    17. 暑假期间,小茗的爸爸驾车带他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出发之前小茗爸爸检查了汽车的刹车片和冷却系统。
    (1)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什么汽车冷却系统用水作为冷却液?
    (2)驾驶和乘坐车辆时,行车安全不可少,请写出一条增加行车或乘车安全性的措施。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用水作为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与其他液体相比,升温相同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冷却效果更好。
    (2)驾驶车辆和乘车时系好安全带,避免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而造成事故。
    五、实验室题
    18. 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______有关;
    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______有关。
    【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
    物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______;
    【分析论证】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实践应用】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______(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答案】速度 质量 大 质量相同时,汽车(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超载
    【解析】[1]“十次车祸九次快”是速度快容易车祸,所以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
    [2]“安全驾驶莫超载”是超载质量大容易车祸,所以汽车的动能可能跟质量有关。
    [3]物块被撞得越远,球对物块做功越多,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大。
    [4]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质量一样,球位置越高,到水平面速度越大,物块运动越远,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5]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高度一样,球质量大,物块运动远,说明速度一样时,质量越大,物体动能越大,故可以解释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19.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某小组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亮了,实验过程中不当之处 _________;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C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__________;
    (3)连接正确后,测出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将电流表的读数写入表格;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5)评估交流: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改进方案 __________。
    【答案】(1)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解析】(1)[1]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亮了,说明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路就接通。
    (2)[2]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3]由表格中数据得
    所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5)[4][5]表格中只有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0. 阅读材料并完成问题。
    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和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的拉力也越大。物体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形变叫做弯曲形变。对于弯曲形变来说,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例如,把弓拉得越满;把物体放在支持物上,物体越重,支持力就越大。在金属丝的下面挂一个横杆,用力扭这个横杆,这种形变叫扭转形变。放开手,发生扭转形变的金属丝产生的弹力会把横杆扭回来。金属丝扭转角度越大
    定量的研究各种形变中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F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叫做胡克定律。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遵从胡克定律,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弹簧的形变主要是 _________(选填“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或“扭转形变”);
    (2)弹箭的劲度系数与所受弹力大小 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M、N分别是底面积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实心长方体,把它们放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上,把不计质量的两根不同材质、原长相同的弹簧甲、乙同时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分别挂上M、N后静止(如图2所示):
    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M的质量比N的质量大;
    b.弹簧甲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乙受到的拉力相等;
    c.M受到重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②胡克定律F=kx中的x即为图中的弹簧伸长量,上述图2中的甲弹簧和乙弹簧,劲度系数更大的是 _____(选填“甲”或“乙”);若甲弹簧的伸长量为5cm,M重0.5kg,则甲的劲度系数为_____N/cm。
    【答案】(1)拉伸形变 (2)无关 (3)a 乙 1
    【解析】(1)弹簧在一条直线上拉长,没有弯曲,故属于拉伸形变。
    (2)根据短文可知,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有关,故与弹力大小无关。
    (3)[1] a.根据图1,天平平衡, M和N质量相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M和N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M和N所受重力相等,两者在弹簧拉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即M和N所受拉力相等;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弹簧甲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乙受到的拉力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根据F=kx可知,在拉力相同时,形变量与劲度系数成反比。而乙弹簧伸长量更小,从而判断出乙劲度系数更大。
    [3]根据F=kx可得,劲度系数为
    五、计算题
    2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30Ω,当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S、S1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3)S、S1都闭合时,通电1min电流通过R2做的功。
    【答案】(1)6V;(2);(3)108J
    【解析】解:(1)当S闭合,S1断开时,只有R1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源电压为
    (2)当S、S1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通过R2的电流为
    则R2的阻值为
    (3)当S、S1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通电1min电流通过R2做的功为
    答:(1)电源电压为6V;
    (2)R2的阻值为;
    (3)S、S1都闭合时,通电1min电流通过R2做的功为108J。
    22.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问题,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两个目标,同时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在东南沿海、西北沙漠优势突出。风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所以我国加大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如图甲所示,某风电场使用的发电机其机舱、发电机组合体重达385吨。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轮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1)风能是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图甲风电场所用的发电机的机舱、发电机组合体的重力是多少;(g取10 N/kg)( )
    (3)图乙为风力发电机组总体结构图,风轮到发电机部分为发电主体,其他部分则是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结合电磁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4)目前一些小型风力发电机可以在3 m/s的风速条件下正常发电。若某风电场常年风速大小基本不变,请结合风力发电机结构,分析增速机对风力发电的作用和对发电功率的影响。( )
    【答案】(1)可再生 (2)3.85×106 N (3)见解析 (4)见解析
    【解析】(1)[1]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再生能源。
    (2)[2]发电机的机舱、发电机组合体的重力
    (3)[3]风力推动风轮叶片转动,带动发电机中闭合线圈转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4)[4]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可知,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不同,感应电流大小不同,且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相同时间发电功率越大。增速机是将风轮转动的速度增大后,带动发电机更快转动,提高发电功率。若没有增速机,风力发电所需环境风速大小会提高,适用范围会受影响。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C处的电流/IC
    B处的电流/IB
    A处的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0.52A
    0.3A
    0.22A

    相关试卷

    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卷三:

    这是一份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卷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实验室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卷二:

    这是一份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卷二,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四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四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四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四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