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
1. 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过程是( )
A. 产生语言B. 使用工具C. 制造工具D. 使用火
【答案】C
【分析】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人会制造工具。解答时可以从人比类人猿高等的特点方面来分析。
【详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是人和动物也有根本的区别,如人类具有语言思想意识,能制造工具,进行创造性劳动。动物只能使用简单工具,不能制造工具,没有创造性劳动。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人会制造工具。C正确。
2. 在现代类人猿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黑猩猩B. 长臂猿C. 猩猩D. 大猩猩
【答案】A
【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详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DNA的差异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即黑猩猩和人类的DNA差异最小,遗传物质与人类最接近,因此表明黑猩猩与人类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故选A。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怀孕期间,即使生病,也不轻易服药,唯恐药物影响胎儿发育。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胎盘B. 子宫内膜C. 胚盘D. 输卵管
【答案】A
【分析】在怀孕时,母亲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详解】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母亲与胎儿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胎盘。
4. 输卵管堵塞造成后果是( )
A. 不能产生卵细胞B. 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C. 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D. 不能产生雌性激素
【答案】C
【分析】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
【详解】A.卵细胞是卵巢产生的,与输卵管堵塞无关,A不符合题意。
B.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营养物质由卵细胞提供,后期发育主要由母体提供,B不符合题意。
C.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如果输卵管堵塞,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成受精卵,因而不能怀孕,C符合题意。
D.雌性激素是卵巢分泌的,输卵管堵塞,雌性激素分泌不受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受精卵,到呱呱坠地的婴儿,再到现在乖巧懂事的你,生命是如此神奇,如图是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④表示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其染色体复制后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B. ①表示受精过程,该过程在子宫内完成的
C.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分娩后才开始进行呼吸作用
D.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胎儿
【答案】A
【分析】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娩出。
【详解】A.③→④细胞数量增多,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表示细胞分裂分化过程;细胞分裂时,其染色体复制后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保证细胞分裂前后遗传物质的稳定性,A正确。
B.①表示受精过程,该过程在输卵管内完成,B错误。
C.胎儿时时刻刻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D错误。
故选A。
6. 图1和图2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①储存精子
B. 图1中④只与男性的第一性征有关
C. 图2中②是产生卵细胞的场所
D. 图2中④是成熟胎儿和胎盘产出的通道
【答案】D
【分析】图1中的①膀胱、②输精管、③附睾、④睾丸;图2中的①子宫、②输卵管、③卵巢、④阴道。
【详解】A.图1中③附睾可以暂时储存精子,具有分泌功能,对精子起营养作用,并促进精子继续分化成熟,A错误。
B.图1中④睾丸发育是第一性征;睾丸能够分泌雄性激素,与男性第二性征有关,B错误。
C.图2中③卵巢是产生卵细胞的场所,C错误。
D.图2中④阴道是成熟胎儿和胎盘产出的通道,D正确。
故选D。
7. 海南粽子是一道端午节传统美食。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迈瑞溪粽子最为驰名,定安黑猪肉粽子中的瘦肉被消化和吸收进入人体后,主要功能为( )
A. 提供能量B. 修复和建造身体
C. 缓冲保温D. 促进肠胃蠕动
【答案】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而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定安黑猪肉粽子中的瘦肉主要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故其被消化和吸收进入人体后,主要功能为修复和建造身体,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 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下列食物中含膳食纤维较少的是( )
A. 水芹菜B. 地瓜叶C. 豆腐D. 玉米
【答案】C
【分析】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它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详解】ABD.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以及预防结肠癌,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分析可知,水芹菜、地瓜叶和玉米含膳食纤维较高,ABD不符合题意。
C.豆腐含蛋白质较高,蛋白质是基本物质,含膳食纤维较少,C符合题意。
故选C。
9. 请认真分析如表关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若以“唾液”为变量时,则能形成对照实验的两支试管是( )
A. 1号和2号B. 1号和3号
C. 2号和4号D. 3号和4号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若以“唾液”为变量时,除有无唾液外,其它条件如搅拌、温度都相同,所以能形成对照实验的两支试管是3号和4号。
10. 下列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A. 鼻B. 咽C. 肺D. 喉
【答案】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详解】A.鼻腔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没有发声功能,A不符合题意。
B.咽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没有发声功能,B不符合题意。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C不符合题意。
D.喉不但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患者在医院吸氧时,氧气需先通过潮气瓶(如图)。潮气瓶的功能类似于( )
A. 鼻毛
B. 鼻腔内毛细血管
C. 鼻腔内黏膜
D. 气管“C”形软骨
【答案】C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详解】A.鼻腔前部的鼻毛有阻挡灰尘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B不符合题意。
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潮气瓶内含蒸馏水可湿润吸入的气体,因此潮气瓶的功能类似于鼻腔内黏膜,C符合题意。
D.气管的“C”形软骨保证了气体的畅通,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论语·乡党》中提出“食不言”,其实,这里面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吃饭不语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分开状态
B. 呼吸时,喉口打开,空气通过食道进入肺内
C. 吞咽米饭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米饭进入气管
D. 吃饭说笑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米饭进入气管易引起咳嗽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可见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
【详解】A.说笑发声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拉紧状态;吃饭不语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分开状态,A正确。
B.当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通过气管进入肺内,B错误。
C.吞咽食物时,喉口被会厌软骨盖住,以免食物进入气管,C正确。
D.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结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D正确。
故选B。
13. 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婴儿的呼吸系统第一次开始工作,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 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呼吸道和肺
C. 气管、支气管和肺
D. 肺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仔细阅读下表中的数据。在气体成分这一栏中,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分析】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
【详解】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是因为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呼出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消耗了氧气,在气体成分这一栏中,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C,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隔。此装置还可以反映胸廓内压力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向下拉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少,液面B上升
B. 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液面A上升
C. 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上升
D. 向上推橡皮膜,胸廓容积增大,液面B下降
【答案】D
【分析】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膈肌、肋间肌等)收缩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的过程,也是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提供原动力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详解】A.向下拉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肺内气压减少,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所以液面B上升,A正确。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故液面A上升,B正确。
C.向下拉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故液面B上升,C正确。
D.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胸廓容积减小(不是增大),故液面B下降,D错误。
故选D。
16. 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B. B、C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C. B作用发生的条件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D. 图中所示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肺泡
【答案】C
【分析】呼吸全过程如图:
【详解】A.过程A表示肺的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
B.图中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B错误。
C.B表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正确。
D.图中所示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组织细胞,肺泡里氧气的含量最高,D错误。
故选C。
17. 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液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流动。
【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是并列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 打完针、拔针后要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口几分钟,以防持续出血,这一过程中能促进凝血的是( )
A. 血小板和红细胞B. 血小板和血浆蛋白
C. 血小板和白细胞D. 血小板和血红蛋白
【答案】B
【分析】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详解】A.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浆蛋白中的一些凝血及抗凝血因子,能够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B符合题意。
C.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C不符合题意。
D.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如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当人生病需要输液时,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组织细胞所要流经血管的次序是( )
A. a→b→cB. b→a→cC. c→a→bD. b→c→a
【答案】A
【分析】图中a管腔大,管壁较薄,是静脉;b管腔小,管壁较厚,是动脉,c是毛细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和途径: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详解】生病从手背注入药液时,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经过的循环路线:手部的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患病部位 ),当人生病需要输液时,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组织细胞所要流经血管的次序是a静脉→b动脉→c毛细血管。故选A。
20. 如图为人体某器官处的三种血管模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由图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乙为肺部的血管,则其中的血液中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
B. 若乙为肾脏部位的血管,则其中的血液中尿素、二氧化碳含量都较少
C. 若乙为小肠部位的血管,则其中的血液中含营养较多、氧气较少
D. 若甲为大脑部位的血管,则其中的血液中含营养较少、氧气较少
【答案】D
【分析】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图中乙是动脉,丙是毛细血管,甲是静脉。
【详解】A.如果乙为肺部的血管,则甲是肺动脉,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血液中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A错误。
B.如果乙为肾脏部位的血管,则乙是肾动脉,肾动脉内流动脉血,血液尿素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少,B错误。
C.如果乙为小肠部位的血管,则乙内流动脉血,其中的血液中含营养较少、氧气较多,C错误。
D.若甲为大脑部位的血管,则内流静脉血,其中的血液中含营养较少、氧气较少,D正确。
故选D。
21. 省人民医院有一位A型血患者急需少量输血,另一位A型血患者急需大量输血,给他们输入的血液分别最好是( )
A. O型、A型B. O型、O型
C. AB型、AB型D. A型、A型
【答案】D
【分析】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可见,有一位A型血患者急需少量输血,另一位A型血患者急需大量输血,给他们输入的血液分别最好都是同型血——A型、A型,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 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记录某人在休息的一天和运动的一天,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休息的一天,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B. 运动的一天,散失的总水量增加,与细胞的呼吸作用无关
C. 运动时汗液分泌增多,有利于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
D. 呼出气体中含有的少量水分,也属于人体排出的废物
【答案】B
【分析】排泄是组织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详解】A.由图表可知,休息时,尿液排出量最多,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A正确。
B.运动时,细胞呼吸作用加快,分解大量有机物,因此,运动的一天,散失的总水量增加,与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关,B错误。
C.由图表可知,运动时,汗液排放量增多,可以有效散热,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因此呼出气体中,也含有少量水分,D正确。
故选B。
23.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分别是( )
A. 动脉血、动脉血、动脉血B. 动脉血、混合血、静脉血
C. 静脉血、混合血、动脉血D. 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关于肾小球内的血液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需要从肾小球的功能角度去分析。
【详解】肾动脉属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仍然是动脉血,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是动脉血,A正确。
24. 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排尿时排出的尿素分别产生于( )
A. 肺、肾脏B. 肺、组织细胞
C. 气管、血液D. 组织细胞、组织细胞
【答案】D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详解】呼吸作用是指人体吸收氧气,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都是在组织细胞产生的。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排尿时排出的尿素都产生于组织细胞。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5. 下列代谢产物中既能从皮肤排出,又能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排出的是( )
A. 二氧化碳B. 尿素C. 无机盐D. 水分
【答案】D
【分析】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详解】人体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③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既能从皮肤排出,又能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排出的是:水。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6.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肾脏,②是输精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
B. 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升、排出尿液约1.5升,是因为②的重吸收作用
C. ③结构内的液体是储存的原尿
D.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
【答案】D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
【详解】A.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A错误。
B.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升、排出尿液约1.5升,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②输尿管输送尿液到膀胱,B错误。
C.③膀胱结构内的液体是储存的尿液,C错误。
D.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D正确。
故选D。
27. 听觉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和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依次是( )
A. 耳蜗、前庭B. 鼓膜、耳蜗
C. 鼓膜、听小骨D. 听小骨、耳蜗
【答案】B
【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接受声波和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依次是鼓膜和耳蜗。
28. 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A. 大脑B. 耳蜗C. 听小骨D. 鼓膜
【答案】A
【详解】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选A。
29. 在人眼中,俗称“黑眼球”和“白眼球”的是( )
A. 角膜和巩膜B. 虹膜和巩膜
C. 虹膜和脉络膜D. 巩膜和视网膜
【答案】B
【分析】眼球的结构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详解】由分析可知: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俗称“白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B.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C.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一个神经元不能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答案】A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详解】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A错误。
B.大脑的功能是在大脑皮层上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能够调节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B正确。
C.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传导神经冲动,C正确。
D.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神经元不能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D正确。
故选A。
31.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 白细胞包围吞噬病菌
B. 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C. 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减速
D. 植物的根向水生长
【答案】B
【分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
【详解】A.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的作用,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属于反射,A不符合题意。
B.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属于反射,B符合题意。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减速属于应激性,不是反射,C不符合题意。
D.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植物的根向水生长属于应激性,不属于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在我国举办。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 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
B.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 不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 围海造陆,兴建人工岛屿
【答案】D
【分析】生物圈包括了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在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里,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也是其中的生物,若是生物圈失去了平衡,人类也就很难在地球上生存了。所以,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的健康,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
【详解】A.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
B.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对生物圈有利,B正确。
C.不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能减少森林砍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圈,C正确。
D.围海造陆,兴建人工岛屿,会破坏海洋和海岸线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生物圈,D错误。
故选D。
33. 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X表示感受器
B. 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详解】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
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
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C错误;
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34. 如图为人体某腺体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某物质a及其运输和作用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液中物质a含量极其微少,但种类多
B. 若a是甲状腺激素,它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C. 若a为雄性激素,它能促使男性出现喉结、遗精等现象
D. 若a为胰岛素,它能促使肝脏合成并贮存的(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D
【分析】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图中:a激素。胰岛、甲状腺、性腺都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再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
【详解】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种类很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B正确。
C.睾丸可以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在雄激素的作用下男性出现喉结、遗精等第二性征,C正确。
D.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转化成糖原,D错误。
故选D。
35. 观察如图,分析找出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图甲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由大变小
B. 从营养平衡角度看,图乙属于合理膳食
C. 图丙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能力的变化
D. 图丁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小肠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
【答案】B
【分析】(1)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3)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血液流经不同器官,由于不同的器官的作用不同,所以当血液流经这些器官时,发生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详解】A.由图甲可知,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的肺内气压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BC段肺内气压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外肌舒张,胸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使胸廓容积缩小,A正确。
B.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摄取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的大致比率,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最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类,主要是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第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第三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第四层为奶制品,豆制品,均主要提供蛋白质;第五层为油脂类,需要量是最少的,图乙所示的蛋奶类过多,B错误。
C.低温和高温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发挥,低温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高温会使唾液定粉酶失去活性。因此,图丙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能力的变化,C正确。
D.饭后半小时,流经小肠的血液,由于吸收作用,流出小肠的血液中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比流入小肠的多;由于小肠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血液中氧气给组织细胞,因此流出小肠的血液比流入小肠的血液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同时经过小肠处物质交换,流出小肠的血液比流入小肠的血液中尿素(形成于肝脏)等代谢废物基本不变,与图丁各物质变化相吻合,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四道题,共30分,标注的除外,每空1分)
36. 琼海的温泉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当地人已经把温泉鹅与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嘉积鸭,并列为琼海的两大美食。其鹅蛋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每100克含量)所示:
(1)据表可知,鹅蛋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鹅蛋部分成分表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有两类:________和维生素。
(3)如图是鹅蛋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字母a、b、c表示物质成分,序号①、②、③、④表示结构名称。
Ⅰ:蛋白质通过消化作用最终分解成的物质c为______,其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后由血液成分中的______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
Ⅱ:c进入组织细胞后,经过复杂的变化,构建成人体细胞的组成物质,若要为细胞供能,还需物质______(填图中字母)的参与,将其氧化分解。
Ⅲ:c被氧化分解产生的尿素等物质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肾脏内,通过①的_______作用进入到肾小囊和肾小管,并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由④流出的血液与③中的血液相比,所含尿素的量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答案】(1)脂肪 (2)无机盐
(3)①. 氨基酸 ②. 血浆 ③. a ④. 过滤##滤过 ⑤. 减少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题图中:a氧气,b二氧化碳,c氨基酸;①肾小球,②肾小管,③肾动脉、④肾静脉。
【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100克鹅蛋中含脂肪15.6克,故鹅蛋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脂肪。
(2)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可见,鹅蛋部分成分表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有无机盐和维生素两类。
(3)Ⅰ: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故蛋白质通过消化作用最终分解成的物质c为氨基酸;血浆呈现淡黄色、半透明,约占血液总量的55%,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可见,氨基酸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后,由血浆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
Ⅱ:生物的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见,若要为细胞供能,还需物质a(氧气)的参与,将有机物氧化分解。
Ⅲ: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脏时,一部分尿酸和尿素等代谢废物会随尿液排出,所以血液中的尿素减少。可见,c氨基酸被氧化分解产生的尿素等物质,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肾脏内,通过①肾小球的过滤(或滤过)作用进入到肾小囊和肾小管,并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由④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与③肾动脉中的血液相比,所含尿素的量减少。
37.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____]填序号,______上填写名称)
(1)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______。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______]。
(2)防止血液从⑦倒流回④的结构是______。
(3)当结构④和⑩收缩时,③和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此时,血液被心脏泵出到血管______中,进行血液循环。
(4)某人经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组织细胞,经过了______次心脏。
【答案】(1)①. 肌肉组织 ②. ⑩
(2)动脉瓣 (3)①. 舒张 ②. 肺动脉和主动脉
(4)2##两##二
【分析】(1)图中:①上腔静脉、②肺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下腔静脉、⑥主动脉、⑦肺动脉、⑧肺静脉、⑨左心房、⑩左心室。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详解】(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⑩左心室的壁最厚。
(2)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因此防止血液从⑦肺动脉倒流回④右心室的结构是动脉瓣。
(3)当左右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左右心房收缩;此时,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因此,当结构④和⑩收缩时,③和⑨所处的状态是收舒张,此时,血液被心脏泵出到血管肺动脉和主动脉中,进行血液循环。
(4)某人经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经过肾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动脉→脑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脑组织细胞。因此,某人经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组织细胞,经过了2次心脏。
38. 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3只健康小鼠的注射和灌胃剂量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1)实验一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鼠。B鼠和C鼠出现相关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C鼠淀粉灌胃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该物质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进入血液,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填字母)。
a.组织液;b.小肠上皮细胞;c.毛细血管壁细胞
(3)实验二中B鼠和C鼠症状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鼠。
(4)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等特点。据实验推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可以通过___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① A ②. 低血糖
(2)①. 葡萄糖 ②. bac
(3)B (4)①. 胰岛素分泌不足 ②. 注射胰岛素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详解】(1)实验组的结果是为未知的,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而对照组是已知的,不用试验就知道的常识。因此实验中A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起对照作用。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因此B鼠和C鼠在注射胰岛素后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2)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从进入人体到被人体利用,需经过一系列的生理过程。淀粉先在口腔内被消化,后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葡萄糖经小肠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被吸收进入血液,小肠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因此葡萄糖在吸收进入血液前,会经过组织液。因此正确顺序为小肠上皮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
(3)淀粉要被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因此,注射葡萄糖的B鼠症状会先得到缓解。
(4)由实验可知,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含量,因此糖尿病可能是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含量偏高而引起的。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方法。
3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的大脑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当人在黑暗环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会将光暗信息传给大脑,大脑向腺体松果体发出指令,分泌褪黑素(如图示)。褪黑素是一种胺类激素,它可以改善睡眠,帮助入睡。而当太阳升起,太阳光中的蓝光则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随着光照渐强,人体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
材料二:很多青少年喜欢睡前玩手机和平板,甚至熬夜打游戏,常常导致失眠现象的发生。这是因为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基本上属于蓝光。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睛对蓝光更敏感。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1)据材料一分析,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______的调节,但也受______调节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和图分析,人体调节产生褪黑素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该过程的感受器是______;效应器是______。
(3)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通过______,将光暗信息传给大脑。
(4)据材料二分析,青少年晚上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导致失眠的原因可能是:当视觉感受器感受到蓝光刺激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大脑,大脑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入眠。生长激素减少,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是______。
(5)根据材料二中的科普信息,为了自身健康成长,你应该怎么做?______。
【答案】(1)①. 神经系统 ②. 激素
(2)①. 反射弧 ②. 视网膜 ③.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细胞
(3)视神经 (4)①. 减少 ②. 生长缓慢、身材矮小(或其他合理答案)
(5)睡前不要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围绕资料作答,意思对即可)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故材料一中“人的大脑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属于反射,说明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又因为在此反射中,松果体会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种胺类激素,所以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材料一中“人的大脑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属于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故本题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细胞。
(3)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故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通过视神经,将光暗信息传给大脑。
(4)由材料一“太阳光中的蓝光则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及材料二中“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基本上属于蓝光”可知青少年晚上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时,当视觉感受器感受到蓝光刺激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大脑,大脑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入眠。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生长激素减少,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生长缓慢、身材矮小等。
(5)根据材料二中的科普信息可得,青少年晚上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导致失眠,故睡前不要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
试管
加入物质
是否搅拌
保温温度(℃)
试剂
1号
少许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0
2滴碘液
2号
少许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73
3号
少许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37
4号
少许馒头碎屑+2ml清水
搅拌
37
选项/气体成分
A
B
C
D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汗液
尿液
粪便
呼出气体
休息
100
1800
200
300
运动
2000
500
200
600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11.1克
2.8克
15.6克
192微克
80微克
300微克
维生素E
钾
锌
钠
钙
镁
4.5毫克
74毫克
1.43毫克
90.6毫克
34毫克
12毫克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