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种植园农业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种植园农业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种植园农业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种植园农业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种植园农业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种植园农业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科特迪瓦北部地区的产业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世纪40—70年代,促使坦桑尼亚剑麻纤维产量激增的因素可能是( )
    A.技术B.市场C.劳动力D.政策
    2.长期大量种植剑麻可能会使坦桑尼亚( )
    A.粮食供应安全度提升B.市场抗风险能力增强
    C.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D.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可可树的习性是( )
    ①喜好高温②喜好湿润③喜好强光④喜好弱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在地表大量覆盖枯枝落叶,其作用是( )
    A.增大气温日较差,提高可可品质
    B.减少雨水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流失
    C.增加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D.增加土壤中的矿物质
    坦桑尼亚的莫希小城地处乞力马扎罗山南麓,是乞力马扎罗区首府,每年有大量外国游客到此停留。乞力马扎罗区也是坦桑尼亚咖啡最火产区,莫希周围就遍布着众多咖啡种植园。咖啡园里种植了一些高大乔木,生产的咖啡品质上乘,主要出口到欧美地区。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山区,海拔一般在500~2000米,喜欢白天温和不酷热的气温,以及少于两小时的直接日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每年大量外国游客在莫希停留的主要目的是( )
    A.品尝和购买当地咖啡B.感受当地独特文化
    C.到热带雨林进行探险D.前往乞力马扎罗山
    6.莫希当地咖啡园里种植高大乔木,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B.白天遮荫降温
    C.增加土壤肥力D.减少水土流失
    7.莫希生产的咖啡品质高,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全年高温多雨
    ②土壤肥沃
    ③海拔较高,气候适宜
    ④采用混和种植技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科特迪瓦位于非洲几内亚湾北岸,历史上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该国南、北部地区大致以7°N为界,且分属不同的气候类型。科特迪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地区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和加工业,经济发展好于北部。下图示意科特迪瓦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科特迪瓦南部经济发展较北部好,其根本原因是南部( )
    A.气候温暖湿润B.交通运输便利C.地势平坦开阔D.开发历史较早
    9.科特迪瓦南部地区发展种植园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 )
    A.地势平坦开阔B.气候高温多雨C.土壤深厚肥沃D.灌溉水源充足
    10.推测科特迪瓦北部地区的产业类型( )
    A.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B.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
    C.以高速发展的工矿业为主D.以高效益的创新产业为主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下图是印度尼西亚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印度尼西亚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干湿分明D.全年四季分明
    12.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迁移农业B.种植园农业C.城郊农业D.畜牧业
    13.雷雨是湿热空气强烈对流运动,同时伴有雷电的强阵雨现象。图中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雷雨天数超过320天,主要原因是该地( )
    ①靠近赤道
    ②周边水域广阔
    ③对流显著
    ④气旋活动频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印尼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棕榈油有着清洁、安全、低碳、燃烧性好等特点。欧盟试图通过使用棕榈油这种生物柴油,完成全球变暖的减排任务。印尼为满足市场需求,焚烧大量泥炭沼泽森林来开辟新的棕榈种植园。右图为泥炭沼泽森林景观图,左图为油棕林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泥炭沼泽森林开发地上的油棕林长势更好,主要是由于( )
    A.热量充足B.地形平坦C.水分充足D.土壤肥沃
    15.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造成当地( )
    A.降水量增多B.蒸发量减少C.物种增多D.经济效益下降
    16.印尼大量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导致( )
    A.印尼及欧盟碳排放量增加
    B.印尼及欧盟碳排放量减少
    C.印尼碳排放量减少,欧盟碳排放量增加
    D.印尼碳排放量增加,欧盟碳排放量减少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富含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镍、铜、金、银等矿产资源。除爪哇、苏门答腊外,印度尼西亚各岛皆缺乏联系全岛的干线道路网。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中国和印尼,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双园”项目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项目,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并原则同意示范园区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中印尼“两国双园”正式落地。不仅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构建了新平台,也为深化东南亚区域合作打造出了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左图为印度尼西亚略图。
    材料二:可可树属热带作物。有关资料显示,可可是印尼的传统优势农产品之一,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三大可可生产和出口国,右图为印尼A岛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图。
    (1)根据图1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限制印尼发展陆上交通运输方式的自然因素。
    (2)根据印尼可可树的种植环境结合印尼的气候条件,推测可可树的生长习性。
    (3)简述中印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对印尼的积极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是世界上第一大香蕉出口国,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5%~30%,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但出口量波动较大。厄瓜多尔的香蕉种植区主要分布于该国的西部,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农场生产模式,农场内均建有运输索道,全国约有5000个农场,农场的面积在2000~6000hm2之间,农场均拥有成熟的种植、管理、贮藏等技术和统一的品质控制标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图左为厄瓜多尔香蕉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右为香蕉园索道景观图。
    (1)说明厄瓜多尔香蕉主要种植于该国西部的区位优势。
    (2)分析厄瓜多尔香蕉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原因。
    (3)与建设公路相比,说明种植园内建设索道的好处。
    (4)为厄瓜多尔应对香蕉出口量波动大提出合理化建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50年代,斯里兰卡种植园的咖啡树由于锈叶病大批死亡的时候,一个精通汉语的英国植物学家进入武夷山茶区,掌握了红茶制作工艺。并把大量茶苗和茶种、茶师、制茶用具带到了南亚。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斯里兰卡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红茶出口国、第四大红茶生产国,茶产业已经成为斯里兰卡出口经济的支柱产业。
    JONES(今仕)锡兰红茶原料被运送到位于首都科伦坡的集团总部,根据各产区的色泽、风味、香气进行专业调配,还以锡兰红茶为基础,经过各种工艺调配纯天然植物形成了1000多种不同口味的红茶,堪称全球最大的口味红茶品牌。2016年年底,JONES(今仕)锡兰红茶被成功引进到中国市场,让中国的消费者享受到这款世界名茶。下图为斯里兰卡茶树分布区示意图。
    (1)分析斯里兰卡早期种植园由种植咖啡转为茶树的主要因素。
    (2)斯里兰卡茶叶按生长的海拔分为高地茶、中段茶和低地茶。说明高地茶茶味浓厚,香气尤其出色,品质更佳的原因。
    (3)中国是茶叶之乡,名茶众多,说明我国还要引进锡兰红茶的原因。
    (4)通过JONES(今仕)锡兰红茶的发展,简述对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于剑麻纤维是军事战略物资,受多次战争的影响,剑麻纤维的市场膨胀,需求增加,促进了剑麻的种植和销售。故选B。
    2.答案:D
    解析:坦桑尼亚长期出口单一初级产品,经济结构畸形发展;剑麻种植园挤占耕地,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订单依赖于欧美的需求,对外经济依赖程度高。故选D。
    3.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可推测可可树喜好高温、喜好湿润。结合材料“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和图可看出,可可树种在椰子树下,根据光在林中垂直衰减原理可分析出可可不喜好强光。林下风力小,可分析出可可喜好弱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表大量覆盖枯枝落叶,可减少雨水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流失,B正确。不会增大气温日较差。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不会增加矿物质。AC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由于莫希位于乞力马扎罗山南麓,且为乞力马扎罗区首府,游客在此停留,前往乞力马扎罗山旅游。D正确。
    6.答案:B
    解析:由于咖啡喜欢白天温和不酷热的气温,以及少于两小时的直接日照,所以高大乔木起到白天遮荫降温的作用。B正确。
    7.答案:C
    解析:由于莫希位于热带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温暖多雨,排水良好,加上处在火山地区,土壤肥沃,莫希咖啡品质高,②③正确,C正确。虽然位于热带,但海拔较高,气温并不是很高,并且降水有季节变化,因此全年高温多雨表述不准确,①错误。“采用混合种植技术”是对自然条件的改造,不属于自然因素,④错误。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历史上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可知,法国的殖民者最先到达南部地区,开发历史较早,导致经济发展好于北部,所以D正确。科特迪瓦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高温多雨,并非温暖湿润,A错误。交通运输便利是南部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南部经济发展较北部好的根本原因,B错误。地势平坦开阔,不是南部经济发展较北部好的根本原因,C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密集型商品农业。读图分析科特迪瓦南部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科特迪瓦南部地区发展种植园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高温多雨的气候,B正确。地势平坦开阔不是发展种植园农业的主要条件,A错误。热带雨林区,土壤不深厚肥沃,C错误。热带雨林区,不需要充足水源灌溉,D错误。故选B。
    10.答案:B
    解析:科特迪瓦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结合材料“科特迪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地区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和加工业,经济发展好于北部”可知,北部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应是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B正确。科特迪瓦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不适宜种植业发展,所以A错误。结合材料“科特迪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地区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和加工业,经济发展好于北部”可知,北部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不会以高速发展的工矿业为主,更不会以高效益的创新产业为主,CD错误。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故A对。
    12.答案:B
    解析:迁移农业分布范围小,不会是该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故A错;该国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故B对;城郊农业具有鲜明的特点,受城区大市场的影响,主要为城区居民提供大的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印度尼西亚作为发展中国家,城郊农业并不发达,故C错;印度尼西亚气候湿热,不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故D错。
    13.答案:A
    解析:赤道地区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弱,气旋活动少,④错。故A对。
    14.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印尼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可知泥炭沼泽森林中微生物对落叶和朽木的分解作用较弱,土壤中留下的有机质较多,土层深厚肥沃。因此,泥炭沼泽森林开发地上的油棕林长势更好,主要是由于土壤肥沃,D正确。故选D。
    15.答案:B
    解析:泥炭沼泽森林开发成油棕林,植被覆盖率降低,蒸腾作用减小,空气中湿度减小,降水量会减少,A错误,B正确。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泥炭沼泽森林开发成油棕林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D错误。故选B。
    16.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印尼大量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需要焚烧大量泥炭沼泽森林来开辟新的棕榈种植园,印尼碳排放量增加。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之后,欧盟棕榈油的使用量会增加。由于棕榈油有着清洁、安全、低碳、燃烧性好等特点,欧盟碳排放量会减少,D正确。故选D。
    17.答案:
    (1)印度尼西亚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国内火山地震多发,地质条件复杂;印度尼西亚地形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地形起伏大,建设难度高;印度尼西亚属于岛国,各岛屿的间隔距离远,陆路交通的建设成本高。
    (2)喜好高温;喜好湿润;喜荫蔽;喜好弱风(抗风能力弱)。
    (3)①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③有利于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④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⑤有利于加强中印两国的经济、文化往来和交流。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国内火山、地震多发,地质条件复杂;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地形起伏大,建设难度高;印度尼西亚属于岛国,各岛屿四面环海,且各岛屿的间隔距离远,陆路交通的建设成本高。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同时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在赤道附近,风力较弱,而可可树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且可可是印尼的传统优势农产品之一,故可推测其生长习性为:喜好高温;喜好湿润;喜荫蔽;喜好弱风(抗风能力弱)。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对中国落后,和中国合作,中国会对其提供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帮助,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城镇化进程;且加强了中印两国的经济、文化往来和交流。
    18.答案:(1)地形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全年高温,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多冲积土,土壤肥沃;临海,海陆交通便利。
    (2)香蕉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国内消费量小;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地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地纬度较高,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宜大规模香蕉。
    (3)提高运输效率,节省劳力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对香蕉的破坏,保证香蕉品质;减少占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4)延长产业链,丰富香蕉出口品种;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完善香蕉出口的市场体系;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香蕉品质。
    解析:(1)香蕉是热带水果,喜高温高湿环境,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说明。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从该地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出,西部沿海主要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西部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高温,雨量充沛;有河流经过,能够提供大量灌溉用水,水源充足;位于山前地区,多冲积土壤,土层深厚肥沃,肥力充足;东部是哥伦比亚和秘鲁,西部靠近太平洋,结合材料“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可知,西部临海,海陆交通便利。
    (2)本小题应从进口国和出口国两方面去分析。对于出口国来说,结合材料“全国约有5000个农场,农场的面积在2000~6000hm2之间,农场均拥有成熟的种植、管理、贮藏等技术和统一的品质控制标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可知,厄瓜多尔香蕉产量大,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国内人口较少,经济水平较低,国内消费量较少。对于进口国来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地纬度较高,气候条件不适宜大规模种植香蕉;且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香蕉的市场需求量大。
    (3)本小题可对比公路和索道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农场占地面积较大,采用公路运输,为保证运输效率,需大范围修建较为密集的公路网,对自然环境和香蕉种植均有影响,而索道相对而言占地面积较小,对自然环境和香蕉影响小。公路主要采用货车运输,装卸等人力成本较高,使用索道可节省劳动力,增加运输频次和运输量;公路运输遇到路途颠簸或地势起伏较大,香蕉容易损耗,而索道运输较为平稳。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索道运输的优势是提高运输效率,节省劳力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对香蕉的破坏,保证香蕉品质;减少占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4)为应对出口量波动大,首先可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丰富香蕉出口品种,提高对市场的灵活性;由材料“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瓜多尔可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完善香蕉出口的市场体系;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品质好,厄瓜多尔已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可进一步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和尽量避免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注重恢复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香蕉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19.答案:(1)锈叶病导致咖啡大批死亡;中国茶树种植技术和红茶制作工艺的传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经济效益高。
    (2)海拔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无农药残留。
    (3)锡兰红茶品质好、种类多、风味独特;我国市场需求量大。
    (4)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大技术投入,研制新茶产品;绿色生产,提高品质。
    解析:(1)分析斯里兰卡由种植咖啡转向茶树种植的原因,应该从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图文资料可知,19世纪50年代,斯里兰卡种植园的咖啡树由于锈叶病大批死亡,一些精通汉语的英国植物学家进入武夷山茶园,掌握了红茶制作工艺。并把大量茶苗和茶树、茶师、制茶用具带到了南亚。茶市场在西亚和欧洲市场需求量大,该地距离市场较近,利润高,经济效益好。
    (2)分析高地茶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从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少方面进行分析。高地茶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无农药残留是其质地优良的原因。
    (3)分析我国进口锡兰红茶的原因,主要从锡兰红茶的优点和我国的市场特点进行分析。锡兰红茶品质好、种类多、风味独特;我国市场需求量大是我国进口锡兰红茶的原因。
    (4)通过JONES(今仕)锡兰红茶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的地方主要在加工技术、打造品牌、绿色生产上。具体是: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大技术投入,研制新茶产品;绿色生产,提高质量。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备考专题一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与现代农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备考专题一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与现代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区位的不利方面分析思路,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农业耕种方式举例,农村农业全产业链的构建具体措施,例题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农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农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9农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9农业专题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农业专题(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农业专题(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9农业专题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9农业专题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