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专题14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专题14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种电荷,原子及其结构,电流,电压,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表和电压表,电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②实质:自由电子发生了 。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2.带电体的性质:能够 轻小物体。
3.两种电荷:① 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②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5.验电器:①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②原理: 。
二、原子及其结构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 、 构成的。
2.原子 原子核(带 电荷) 质子(带正电)
(带负电) 中子(不带电)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三、电流
1.形成:电荷的 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单位及其换算: (A),毫安(mA),微安(µA);1A= mA=106µA。
四、电压
1.作用: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单位及其换算: (V),千伏(kV);1kV= V。
五、电路
1.电路的构成:①电源:能够提供 的装置;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③开关:控制电路 的装置;④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
2.电路的三种状态
六、串联和并联
七、电流表和电压表
八、电阻
1.物质的导电性
2.定义: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 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 ,通常用字母 表示。
3.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4.单位换算:1kΩ= Ω= MΩ。
5.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 、 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材料一定时,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 。
6.滑动变阻器
高频考点过关
考点一:两种电荷
1.(2022•盐城)用相同的绝缘细线将带正电的轻质甲球和不带电的轻质乙球悬挂,下列情形正确的是( )
A.B.
C.D.
2.(2022•东营)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正电荷从丝绸转移玻璃棒上
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
D.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了异种电荷
3.(2022•襄阳)小强的课桌上有以下物品,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刻度尺B.玻璃镜片C.金属小刀D.橡皮
4.(2022•常州)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核
5.(2022•西藏)如图所示,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6.(2021•遵义)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便飞起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7.(2021•滨州)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另一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导体乙的a、b两端都不带电
B.导体乙的a、b两端都带正电
C.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D.导体乙的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8.(2020•内蒙古)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 (选“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9.(2021•贵港)贵港很多“村村通”的道路两旁都安装有如图所示的太阳能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
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件构成。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是由 材料制成(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 能。
考点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0.(2022•南通)小明在学习电阻概念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先后接入:铜线、铅笔芯、镍铬合金丝,通电后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分别为:亮、较亮、较暗。
(1)该实验现象说明: 。
活动二:小明将三个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的M、N两点间,分别测出不同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实验结果记录在表1中。
表1
(2)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②分析表1数据,可知,同一导体, ;不同导体, 。可见, 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上把导体的这种性质定义为电阻。
活动三:利用表2中提供的导体,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表2
(3)为了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至少需要选择表2中的 (填导体的序号)导体作为研究对象,若仅选择导体③和⑤用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你觉得是否可行?请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
(4)电阻的定义方法,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物理性质。物理学上还有一些用这种方法定义的、能反映出物质或物体某种物理性质的物理量,请列举一个: 。
11.(2022•绥化)“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四根电阻丝,其材料规格如表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转换法。
(3)分别将编号为 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4)分别将编号为B、C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 有关。
(5)分别将编号为C、D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其得到的实验结论被实际应用到了 的工作原理中。
A.电压表
B.电流表
C.滑动变阻器
(6)实验过程中某小组同学更换电阻丝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可用 代替小灯泡完成实验。
考点三: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12.(2022•天津)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0.3A 0.2AB.0.2A 0.3A
C.0.5A 0.3AD.0.5A 0.2A
13.(2022•襄阳)小阳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 电压,就可以分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其原因是电压表 ;
(3)正确连接电路后,若测得L1两端电压为2.5V,则测L2两端电压是 V。
考点四:电路识别、连接、及设计
14.(2022•菏泽)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有以下判断:①L1和L2两灯泡串联,②L1和L2两灯泡并联,③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④电流表A2测电路中的总电流。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2022•鄂州)老师展示了四个电路图,当开关S闭合后,灯L与电阻R串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6.(2022•潍坊)如图所示是某动感单车扶手的示意图,显示屏能显示有关骑行数据。正常骑行中,只有按压显示屏的“开始”按钮(相当于开关S1闭合),且将双手握住“手握感应片”(相当于开关S2闭合)时,显示屏才能接通电源,显示骑行数据。下列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
A.
B.
C.
D.
17.(2022•黔西南州)国家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刹车时,电动机必须断电。所以,电动自行车左右两刹车手柄中各安装有一只开关S1和S2,S是用钥匙控制的电源开关。在行驶中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开关S1或S2断开,电动机立即断电。下列电路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B.
C.D.
18.(2022•梧州)“一盔一带 安全常在”,小佳想制作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1)接收到信号,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9.(2022•安顺)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连接时导线不交叉)
20.(2021•凉山州)某保密室有三道门,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只要有一道门没有关上,红色和绿色的指示灯都会发光。当三道门都关上时,红灯会熄灭,只有绿灯会发光。请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画在虚线的方框内,并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在如图中用笔画线将实物连接成符合要求的电路。(要求:连线不能交叉,线头接在接线柱上。)
21.(2021•兰州)请按要求正确连接实物图。要求: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连线不能交叉。
定义
特点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
电路中 电流通过,用电器 正常工作
断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电路中 电流通过,用电器 正常工作
短路
电源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电路中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用电器 工作
用电器短路
电路是接通的,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
用电器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无法工作
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
各个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
电路图
连接特点
电路中用电器依次连接,只有 条电流路径
各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在电路的两个点之间,有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
工作特点
各用电器之间 影响,当一个用电器断路或损坏时,其余用电器均不能工作
各用电器之间 影响,某支路用电器断路或损坏时,其他支路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开关控制特点
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的位置改变,控制作用不变
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该支路的通断
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
干路电流等于
电压规律
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电源电压
各之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
元件
电流表
电压表
电路符号
作用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测量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使用规则
首先进行调零,所测物理量大小难以估测时要用大量程“试触”
与被测部分
与被测部分
不能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可以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必须让电流从 进 出,被测电流与电压不能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
表盘
读数
方法
明确所选量程及分度值,电表示数=整刻度值+指针偏过的小格数+分度值
量程
0-0.6A
0-3A
0-3V
0-15V
分度值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超导体
定义
导电的物体
导电的物体
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变为0
举例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硅、锗、二极管、三极管等
联系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高温、潮湿)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铭牌
某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2A”表示 ,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规格
使用方法
要“ ”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接通前将滑片调到组织最大处,即远离下接线柱
作用
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导体
导体a
导体b
导体c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电压/V
2
4
6
1
2
3
4
6
8
电流/A
0.2
0.4
0.6
0.2
0.4
0.6
0.2
0.3
0.4
导体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材料
镍铬
镍铬
镍铬
镍铬
锰铜
锰铜
长度/m
1
0.8
1
0.5
1
0.8
横截面积/mm2
0.5
0.8
1.8
0.5
0.5
1.2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灯泡亮度
A
锰铜合金
0.5
0.8
亮
B
镍铬合金
0.5
0.8
较亮
C
镍铬合金
0.5
0.4
较暗
D
镍铬合金
1.0
0.4
暗
第十四课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基础知识过关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②实质:自由电子发生了 转移 。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2.带电体的性质:能够 吸引 轻小物体。
3.两种电荷:① 正 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② 负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5.验电器:①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②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二、原子及其结构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构成的。
2.原子 原子核(带 正 电荷) 质子(带正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中子(不带电)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 相等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三、电流
1.形成:电荷的 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单位及其换算: 安培 (A),毫安(mA),微安(µA);1A= 103 mA=106µA。
四、电压
1.作用: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单位及其换算: 伏特 (V),千伏(kV);1kV= 103 V。
五、电路
1.电路的构成:①电源:能够提供 电能 的装置;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③开关:控制电路 通断 的装置;④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
2.电路的三种状态
六、串联和并联
七、电流表和电压表
八、电阻
1.物质的导电性
2.定义: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 阻碍 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 大 ,通常用字母 R 表示。
3.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Ω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4.单位换算:1kΩ= 1000 Ω= 10-3 MΩ。
5.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材料一定时,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 大 。
6.滑动变阻器
高频考点过关
考点一:两种电荷
1.(2022•盐城)用相同的绝缘细线将带正电的轻质甲球和不带电的轻质乙球悬挂,下列情形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答】解:用相同的绝缘细线将带正电的轻质甲球和不带电的轻质乙球悬挂,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甲、乙两个球相互吸引,所以两个球的悬线不是竖直的,故D正确。
故选:D。
2.(2022•东营)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正电荷从丝绸转移玻璃棒上
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
D.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了异种电荷
【答案】C
【解答】解: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A错误;
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故B错误;
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故C正确;
D、带电体可以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3.(2022•襄阳)小强的课桌上有以下物品,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刻度尺B.玻璃镜片C.金属小刀D.橡皮
【答案】C
【解答】解:A、塑料刻度尺的材料是塑料,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玻璃镜片的材料是玻璃,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金属小刀的材料是金属,属于导体,故C正确;
D、橡皮的材料是橡胶,属于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C。
4.(2022•常州)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核
【答案】A
【解答】解: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故选:A。
5.(2022•西藏)如图所示,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答案】D
【解答】解:喷枪喷出的涂料小液滴相互排斥而散开,所以带同种电荷;
涂料小液滴被喷涂的物件吸引,物件有两种可能:①与涂料小液滴带异种电荷,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不带电,带电的小液滴吸附在不带电的物件表面;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2021•遵义)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便飞起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D
【解答】解: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并非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因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B错误;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故C错误;
D、“章鱼”飞起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7.(2021•滨州)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另一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导体乙的a、b两端都不带电
B.导体乙的a、b两端都带正电
C.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D.导体乙的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答案】D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其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电子会移动到a端,a端带负电荷,b端带正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8.(2020•内蒙古)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 (选“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解答】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则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同种电荷﹣﹣﹣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
故答案为:同种;排斥。
9.(2021•贵港)贵港很多“村村通”的道路两旁都安装有如图所示的太阳能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
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件构成。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是由 材料制成(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 能。
【解答】解:(1)二极管的制作材料为半导体;
(2)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时不用经过加热灯丝、直接能够发光,即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
故答案为:半导体;光。
考点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0.(2022•南通)小明在学习电阻概念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先后接入:铜线、铅笔芯、镍铬合金丝,通电后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分别为:亮、较亮、较暗。
(1)该实验现象说明: 。
活动二:小明将三个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的M、N两点间,分别测出不同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实验结果记录在表1中。
表1
(2)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②分析表1数据,可知,同一导体, ;不同导体, 。可见, 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上把导体的这种性质定义为电阻。
活动三:利用表2中提供的导体,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表2
(3)为了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至少需要选择表2中的 (填导体的序号)导体作为研究对象,若仅选择导体③和⑤用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你觉得是否可行?请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
(4)电阻的定义方法,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物理性质。物理学上还有一些用这种方法定义的、能反映出物质或物体某种物理性质的物理量,请列举一个: 。
【解答】解:(1)实验中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铜线、铅笔芯、镍铬合金丝,即接入电阻的材料不同,通电后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导体导电能力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①滑片P向左滑,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②由表1知导体a电压与电流的比为10,导体b电压与电流的比为5,导体c电压与电流的比为20,故可以得出: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同;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相同。可见,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上把导体的这种性质定义为电阻;
(3)为了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导体的材料,①、⑤符合题意;
为了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导体的长度,①、④符合题意;
为了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长度和导体的材料相同,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①、③符合题意;
故要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至少需要选择表2中的①、③、④、⑤导体作为研究对象;
由表格数据知③和⑤的长度相同,材料不同,横截面积不同,由于没有控制导体的材料相同,所以不能选择导体③和⑤用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4)用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表示电阻,这种方法叫比值定义法,物理学中用某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来表示这种物质的密度。
故答案为:(1)导体导电能力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①见解答图;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同;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相同;电压与电流的比值;(3)①、③、④、⑤;不可行,没有控制导体的材料相同;(4)密度。
11.(2022•绥化)“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四根电阻丝,其材料规格如表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转换法。
(3)分别将编号为 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4)分别将编号为B、C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 有关。
(5)分别将编号为C、D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其得到的实验结论被实际应用到了 的工作原理中。
A.电压表
B.电流表
C.滑动变阻器
(6)实验过程中某小组同学更换电阻丝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可用 代替小灯泡完成实验。
【解答】解:(1)将不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电流大小不同,灯泡亮度不同,因此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灯泡亮度来比较电阻大小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要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因此应将编号为A、B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4)如果选用编号为B、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即此时的长度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故是为了验证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5)如果选用编号为C、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即此时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从而得出结论: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该结论被实际应用到了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中,故选:C;
(6)发现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不明显,则电路的电流变化较小;由于电流表能精确测量电流的大小,所以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代替小灯泡完成实验。
故答案为:(1)小灯泡的亮度;(2)控制变量法;(3)A、B;(4)横截面积;(5)C;(6)电流表。
考点三: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12.(2022•天津)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0.3A 0.2AB.0.2A 0.3A
C.0.5A 0.3AD.0.5A 0.2A
【答案】A
【解答】解:因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1测灯L1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流过灯泡L2的电流:I2=IA﹣IA1=0.5A﹣0.3A=0.2A。
故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3A;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0.2A;
故选:A。
13.(2022•襄阳)小阳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 电压,就可以分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其原因是电压表 ;
(3)正确连接电路后,若测得L1两端电压为2.5V,则测L2两端电压是 V。
【解答】解:(1)实验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应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电源电压的大小,比较三者的数值大小关系,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根据乙图中电压表指针出现反偏情况,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因为两灯泡并联接在电路中,故电压表测出L1两端电压的同时也是L2两端的电压,即L2两端电压也是2.5V。
故答案为:(1)电源;(2)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2.5。
考点四:电路识别、连接、及设计
14.(2022•菏泽)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有以下判断:①L1和L2两灯泡串联,②L1和L2两灯泡并联,③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④电流表A2测电路中的总电流。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答】解:①开关闭合后,电流有两条路径,因此两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②电流表A2串联在干路中,测电路中的总电流;③电流表A1与灯泡L2串联,测灯泡L2的电流;所以①③错误,②④正确。
故选:D。
15.(2022•鄂州)老师展示了四个电路图,当开关S闭合后,灯L与电阻R串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A、闭合开关,电流只有一个通路依次通过灯泡和电阻,属于串联,故A正确;
B、闭合开关,灯泡L被短路,电流只通过电阻,故B错误;
CD、闭合开关,电流同时通过灯泡和电阻,有两个通路,属于并联,故CD错误。
故选:A。
16.(2022•潍坊)如图所示是某动感单车扶手的示意图,显示屏能显示有关骑行数据。正常骑行中,只有按压显示屏的“开始”按钮(相当于开关S1闭合),且将双手握住“手握感应片”(相当于开关S2闭合)时,显示屏才能接通电源,显示骑行数据。下列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A、两开关串联共同控制显示屏,两开关都闭合时显示屏工作,否则不工作,故A符合题意;
B、两开关并联,任何一个开关闭合显示屏都能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只闭合开关S1,显示屏能够工作;再闭合S2,会造成电源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开关S1,显示屏能够工作;只闭合S2,显示屏不能工作,两个开关同时闭合,会造成电源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2022•黔西南州)国家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刹车时,电动机必须断电。所以,电动自行车左右两刹车手柄中各安装有一只开关S1和S2,S是用钥匙控制的电源开关。在行驶中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开关S1或S2断开,电动机立即断电。下列电路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B.
C.D.
【答案】A
【解答】解:由题知,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所以两开关、电动机应串联接在电路中,故A正确。
故选:A。
18.(2022•梧州)“一盔一带 安全常在”,小佳想制作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1)接收到信号,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1)接收到信号,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这说明两个开关相互影响,是串联在一起的,一起控制电动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2022•安顺)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连接时导线不交叉)
【解答】解:根据图甲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所示:
20.(2021•凉山州)某保密室有三道门,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只要有一道门没有关上,红色和绿色的指示灯都会发光。当三道门都关上时,红灯会熄灭,只有绿灯会发光。请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画在虚线的方框内,并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在如图中用笔画线将实物连接成符合要求的电路。(要求:连线不能交叉,线头接在接线柱上。)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指示灯与电源组成通路时指示灯亮,电路是断路或灯被短路时灯熄灭,当三道门都关上即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红灯会熄灭,绿灯会发光,此时红灯短路、绿灯通路,三个开关相互影响,三个开关应该是串联再与红灯并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21.(2021•兰州)请按要求正确连接实物图。要求: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连线不能交叉。
【解答】解: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前后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即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所以应接下方的右接线柱;根据U=IR可知,电流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接到定值电阻的两端,如图所示:
定义
特点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
电路中 有 电流通过,用电器 能 正常工作
断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电路中 没有 电流通过,用电器 不能 正常工作
短路
电源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电路中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用电器 不能 工作
用电器短路
电路是接通的,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
用电器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无法工作
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
各个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
电路图
连接特点
电路中用电器依次连接,只有 1 条电流路径
各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在电路的两个点之间,有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
工作特点
各用电器之间 互相 影响,当一个用电器断路或损坏时,其余用电器均不能工作
各用电器之间 互不 影响,某支路用电器断路或损坏时,其他支路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开关控制特点
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的位置改变,控制作用不变
干路 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该支路的通断
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
干路电流等于
电压规律
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等于 电源电压
各之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等于 电源电压
元件
电流表
电压表
电路符号
作用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测量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使用规则
首先进行调零,所测物理量大小难以估测时要用大量程“试触”
与被测部分 串联
与被测部分 并联
不能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可以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必须让电流从 正接线柱 进 负接线柱 出,被测电流与电压不能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
表盘
读数
方法
明确所选量程及分度值,电表示数=整刻度值+指针偏过的小格数+分度值
量程
0-0.6A
0-3A
0-3V
0-15V
分度值
0.02A
0.1A
0.1V
0.5V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超导体
定义
导电的物体
导电的物体
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变为0
举例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硅、锗、二极管、三极管等
联系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高温、潮湿)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长度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铭牌
某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2A”表示 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为2A ,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规格
使用方法
要“ 一上一下 ”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接通前将滑片调到组织最大处,即远离下接线柱
作用
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导体
导体a
导体b
导体c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电压/V
2
4
6
1
2
3
4
6
8
电流/A
0.2
0.4
0.6
0.2
0.4
0.6
0.2
0.3
0.4
导体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材料
镍铬
镍铬
镍铬
镍铬
锰铜
锰铜
长度/m
1
0.8
1
0.5
1
0.8
横截面积/mm2
0.5
0.8
1.8
0.5
0.5
1.2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灯泡亮度
A
锰铜合金
0.5
0.8
亮
B
镍铬合金
0.5
0.8
较亮
C
镍铬合金
0.5
0.4
较暗
D
镍铬合金
1.0
0.4
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噪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2电流、电压和电阻及其规律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流,电流表和电压表,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4讲—电压,电阻(模拟检测)(原卷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