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上《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四上《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第一课时)第1页
    四上《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第一课时)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四两句描写了鸟儿的歌唱声,词句段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学会调动各种感官体会文章的画面感。
    2.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钱塘潮的图片,播放流水声、虫鸣声,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首先当然是依托作者巧妙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感受文中的美景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交流平台”,看看你们会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读教材中的几位小朋友的对话,适时提问。
    思考:(1)前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我们哪些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想象画面;想象声音。)
    (2)第三个小朋友告诉我们还可以从文中“闻”到味道,同学们能接着他的话具体说说吗?(从课文的某句话中“闻”到了什么味道?为什么会这样?)
    (3)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触觉、味觉等。)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类似体会。
    4.指名学生说说交流体会,教师适时指导。
    示例一:读了文章,我不仅能想象画面,“听”到声音,还能“闻”到味道。如读《走月亮》时,我似乎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果园里果子的香味,还有那成熟的稻子的味道……
    示例二: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听到了观潮的人发出的赞叹声。
    示例三:读《秋晚的江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倦鸟晚归,夕阳西照江面的景象,似乎听到了鸟儿发出的疲惫的鸣叫。
    示例四:读《繁星》时,我仿佛看到了繁星满天的景象,感受到了星星温柔的光芒,就像母亲给予的温暖一样。
    5.出示朱自清的《春》中的名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调动多种感官来描绘美丽的春天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这是朱自清的《春》中最脍炙人口的一个片段——“春风图”,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运用多种感官来展开描写。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然后告诉老师,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春风呢?
    生1:触觉。第一句写了春风拂面的触感。
    生2:嗅觉。第二句写到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3:还有听觉。第三、四两句描写了鸟儿的歌唱声、轻风流水的声音和牧童的笛声。
    生4:应该还有视觉。鸟儿、巢、繁花嫩叶、牛、牧童等都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
    6.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对这一板块进行总结。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八个词语,学生齐读,教师纠正字音。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下两组词语之间的关系。
    明确:上面一组词语形容声音大,表示十分欢乐、热闹等。下面一组词语表示声音小,形容十分安静。
    3.教师从中抽出一些词语,请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尝试造句。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造句: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造句:大街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都在庆祝大桥顺利通车。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造句:宁静的夏夜,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造句: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停止了说笑打闹,教室里鸦雀无声。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指名学生描述画面。
    生1:上面的一组词语突出的是声音大,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节日里大街上的景象,我想这样描绘:元宵节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有舞狮子的,扭秧歌的,猜灯谜的……歌舞声,欢呼声,震耳欲聋;烟花腾空飞起,精彩绽放,响彻云霄。
    生2:下面的一组词语正好相反,描写的是很安静,甚至没有声音的场面。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静寂的月夜,我觉得可以这样描绘:太阳落下了,不知什么时候,月亮悄无声息地升起来了,星星在低声细语地交谈着。空旷的原野鸦雀无声,偶尔传来一两声响动,想必是蛐蛐在窃窃私语。
    5.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适时引导第二题的内容。
    过渡:描绘得多生动啊,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了。但是用词语描绘画面时注意联想要合理,不能生拉硬拽,影响内容的表达。下面我们再看一看第二小题,想一想怎样运用给定的表示极短时间的词语描绘某种事物。
    6.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词语,给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7.学生简单讨论,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根据指定词语描绘画面的方法。
    明确:加点的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用这些词语描述事物,就是突出其在短时间内情态、动作、行为等的变化,这种变化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常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8.学生尝试写话,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9.指名学生朗读所写内容,教师简单点评。
    生1:我写的是风,用到的词语是忽然、顿时: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人们顿时慌作一团,纷纷找地方躲避。
    生2:我写的是雷雨,用到的词语是霎时、一会儿工夫:雷声隆隆,暴雨霎时从天而降,一会儿工夫,道路就被淹没了。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课文,学习了从多种感官角度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除此之外,我们还练习了用词语描绘画面,这样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还更灵活地运用了词语,而且对我们思维的拓展也大有益处。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积累生动、优美的词句。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难点)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
    物。(难点)
    3.能按书写要求进行整行书写。(重点)
    4.朗读、背诵古诗《鹿柴》。(重点)

    相关教案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课堂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课堂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