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78514/0-1726876269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78514/0-17268762700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78514/0-17268762700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9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9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9页。
9 古诗三首一.试题(共10小题)1.按所学内容填空。(1)《暮江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之情。(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其中写景的两句诗是“ ”。2.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横线上。mù 色中,诗人白居易在江边yín 诵。lú 山脚下,苏轼在西林寺的墙壁上tí 写,山fēng 横看和cè 看都不一样。冬日里,卢钺笔下的梅花和雪花谁也不肯xiáng 服,梅花必xū 比雪花xùn 色三分白,雪花在xiāng 味上就要认shū 了。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sē sè) 瑟半江红(2)横看(kān kàn)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梅雪争春未肯降(jiàng xiáng) ,骚(sāo shāo) 人阁笔费评章。4.比一比,再组词。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缘:①原因 ②缘分 ③因为无缘无故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缘千里来相会 (2)可怜:①可爱 ②值得怜悯 ③不值得一提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 有些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6.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7.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骚人阁笔费评章( )A.写评书的文章 B.评论的文章 C.评议,诗中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8.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冬天的是( )句。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9.古诗中的佳句,经常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请把恰当的诗句填在横线上。(1)美丽的秋天,我望着夕阳映照下的江水,情不自禁地吟起诗句:“ , 。”(2)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用宋朝诗人苏轼的名句“ , ”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10.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著名的 家、 家。与其父 、其弟 合称“ ”。(2)找出诗句中的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 ——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处在 、 、 、 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哪一句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9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0小题)1.按所学内容填空。(1)《暮江吟》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白居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苏轼 ,他是 宋 代诗人,其中写景的两句诗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考点】作家及其作品;诗歌情感主旨.【答案】(1)唐 白居易 对大自然的热爱;(2)苏轼 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作家及其作品,有诗歌情感主旨等,完成这些习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1)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首诗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蕴含了人生哲理。故答案为:(1)唐 白居易 对大自然的热爱;(2)苏轼 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2.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横线上。mù 暮 色中,诗人白居易在江边yín 吟 诵。lú 庐 山脚下,苏轼在西林寺的墙壁上tí 题 写,山fēng 峰 横看和cè 侧 看都不一样。冬日里,卢钺笔下的梅花和雪花谁也不肯xiáng 降 服,梅花必xū 须 比雪花xùn 逊 色三分白,雪花在xiāng 香 味上就要认shū 输 了。【考点】看拼音写汉字.【答案】暮 吟 庐 题 峰 侧 降 须 逊 香 输【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暮 吟 庐 题 峰 侧 降 须 逊 香 输【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sē sè) sè 瑟半江红(2)横看(kān kàn) kàn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梅雪争春未肯降(jiàng xiáng) xiáng ,骚(sāo shāo) sāo 人阁笔费评章。【考点】汉字读音.【答案】(1)sè;(2)kàn;(3)xiáng sāo。【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解答】(2)“横看”的“看”应读“kàn”,指观察并加以判断。读“kān”时,指守护照料。(3)“未肯降”的“降”应读“xiáng”,指投降。读“jiàng”时,指使落下;降低(跟“升”相对)。故答案为:(1)sè;(2)kàn;(3)xiáng sāo。【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4.比一比,再组词。 【考点】形近字;组词.【答案】幕布 瑟瑟发抖 骚客 山峰坟墓 琵琶 跳蚤 锋利【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可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解答】例如:“锋”与“峰”,音同,部首不同,义不同。锋:刀剑等兵器的尖端、快口。可组词“锋利”。峰:指山顶。可组词“山峰”。故答案为:幕布 瑟瑟发抖 骚客 山峰坟墓 琵琶 跳蚤 锋利【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缘:①原因 ②缘分 ③因为无缘无故 ①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 有缘千里来相会 ② (2)可怜:①可爱 ②值得怜悯 ③不值得一提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 ② 有些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① 【考点】多义字;多义词.【答案】(1)①③②;(2)②③①。【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和多义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字或词叫多义字或多义词。本题需要根据句子意思来理解。【解答】(1)“无缘无故”的意思是没有一点原因。故“缘”是原因的意思,应选①。“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只因为自己在这座山中。故“缘”是因为的意思,应选③。“有缘千里来相会”形容两个有缘分的人,不管相隔多远,都会相遇的。故“缘”是缘分的意思,应选②。(2)“可怜的小女孩”意思是令人值得怜悯的小女孩。故“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应选②。“有些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意思是阅读量很少,不值得一提。故“可怜”是不值得一提的意思,应选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故“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应选①。故答案为:(1)①③②;(2)②③①。【点评】只有一个意义的字叫单义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字叫多义字。一个字在它刚刚创造出来时,总是单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日益丰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些字逐渐成了一字多义现象。6.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考点】诗歌情感主旨.【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所学古诗《题西林壁》的理解,《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解答】全诗是:题西林壁 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故选:C。【点评】在古代诗歌中,有一些含有深刻的哲理,又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骚人阁笔费评章( )A.写评书的文章 B.评论的文章 C.评议,诗中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考点】诗歌词句理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解答】“骚人阁笔费评章”的意思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评章:评议,诗中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故选:C。【点评】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8.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冬天的是( )句。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考点】诗歌翻译.【答案】B【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B.有误,这句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象。故选:B。【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9.古诗中的佳句,经常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请把恰当的诗句填在横线上。(1)美丽的秋天,我望着夕阳映照下的江水,情不自禁地吟起诗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2)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用宋朝诗人苏轼的名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1)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分析】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完成诗歌默写不难,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1)丽的秋天,我望着夕阳映照下的江水,情不自禁地吟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用宋朝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故答案为:(1)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0.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 苏轼 ,著名的 文学 家、 书画 家。与其父 苏洵 、其弟 苏辙 合称“ 三苏 ”。(2)找出诗句中的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横 —— 侧 远 —— 近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横 、 侧 不同的角度,处在 远 、 近 、 高 、 低 不同位置观看 庐山 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哪一句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考点】写景咏物.【答案】(1)宋 苏轼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三苏;(2)横 侧 远 近;(3)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阅读诗歌可知,《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2)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学生仔细阅读古诗,从诗中找出即可。即:横——侧;远——近。(3)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前两句写了诗人从横、侧不同的角度,处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这两句诗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故答案为:(1)宋 苏轼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三苏;(2)横 侧 远 近;(3)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幕 瑟 骚 峰 墓 琵 蚤 锋 幕 幕布 瑟 瑟瑟发抖 骚 骚客 峰 山峰 墓 坟墓 琵 琵琶 蚤 跳蚤 锋 锋利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