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78515/0-17268762717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 古诗三首(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78515/0-17268762718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 古诗三首(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78515/0-17268762718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9 古诗三首(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9 古诗三首(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11页。
9 古诗三首一.试题(共9小题)1.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幕江吟(yíng yín) 月似弓(sì shì) 骚人阁笔费评章(gé gē) 梅须逊雪三分白(xùn sūn) 2.选字组成词语。 3.给下面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梅须逊雪三分白。A.退让 B.恭顺 C.不及,比不上4.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第( )句。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是( )句。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6.读《题西林壁》,完成练习。(1)古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分别从 、 两个角度,处在 、 、 、 不同位置观察庐山。(2)诗句“ ”最能说明“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事物,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去观察、分析”这个道理。(3)下列与这首诗说明的道理相符的一项是 。(填序号)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照样子,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填一填,说一说。读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我知道了诗人看到的景物是 、 。江水一开始是青绿色的,随着日落,江水的颜色也在变化。我感觉自己站在江边,仿佛看到 。我也来说一说:读了诗句“ ”,我知道了 ,我感觉 ,看到 。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诗人观察的景物是什么,了解了景物的变化或特征。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描绘的景象。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雪梅(其二)[宋]卢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1)写出你对“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的理解。 (2)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包括 。A.梅和雪B.梅和诗C.雪和诗D.梅、雪、诗(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想一想,写一写。① ② 9.课后提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2)辨字组词。(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李白。 ②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阳春三月。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中,作者主要观察到的景物有 。诗句的意思是: 。(5)古人写送别的诗句很多,请你再写两句。 9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9小题)1.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幕江吟(yíng yín) yín 月似弓(sì shì) sì 骚人阁笔费评章(gé gē) gē 梅须逊雪三分白(xùn sūn) xùn 【考点】汉字读音.【答案】yín sì gē xùn【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似”为多音字。读“sì”时,意为副词。似乎;好像。读“shì”时,意为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故“月似弓”的“似”读作“sì”。“骚人阁笔费评章”出自《雪梅》,意思是: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阁:同“搁”放下。故“骚人阁笔费评章”中的“阁”读作“gē”。故答案为:yín sì gē xùn【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2.选字组成词语。 【考点】同音字;形近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解答】墓地:埋葬死者的坟地。故选“墓”;暮色:黄昏时的天色。故选“暮”;可怜:值得怜悯。故选“怜”;吟诵:有节奏地诵读诗文。故选“吟”;问题: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故选“题”;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故选“提”;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故选“烽”;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因高尚品行和模范事迹而闻名,并以雷锋精神影响了后世一代代中国人。故选“锋”;山峰:山的尖顶。故选“峰”。故答案为:墓 暮怜 吟题 提烽 锋 峰【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3.给下面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梅须逊雪三分白。A.退让 B.恭顺 C.不及,比不上【考点】诗歌词句理解.【答案】C【分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梅须逊雪三分白”出自宋代卢梅坡的《雪梅》,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逊,比不上。故选:C。【点评】紧扣诗句的含义来分析,注意揣摩句意,联系诗歌的整体进行思考。4.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第( )句。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考点】诗歌翻译.【答案】B【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B.出自李白《静夜思》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家乡的感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故选:B。【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是( )句。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考点】诗歌翻译.【答案】C【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C.有误,这句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象。故选:C。【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6.读《题西林壁》,完成练习。(1)古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分别从 横 、 侧 两个角度,处在 远 、 近 、 高 、 低 不同位置观察庐山。(2)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能说明“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事物,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去观察、分析”这个道理。(3)下列与这首诗说明的道理相符的一项是 B 。(填序号)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考点】诗歌内容概括;名言警句;诗歌词句理解.【答案】(1)横 侧 远 近 高 低;(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3)B。【分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解答】(1)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横、侧的不同角度,处在远、近、高、低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的不同面貌。(2)考查了诗歌默写及诗句意思的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写了千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3)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题西林壁》先描写了看到的庐山景色,然后阐述了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对这首诗歌说明的道理相符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故选B。故答案为:(1)横 侧 远 近 高 低;(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3)B。【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7.照样子,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填一填,说一说。读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我知道了诗人看到的景物是 残阳 、 江水 。江水一开始是青绿色的,随着日落,江水的颜色也在变化。我感觉自己站在江边,仿佛看到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我也来说一说:读了诗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我知道了 诗人看到的景物是露、月 ,我感觉 自己站在夜色中 ,看到 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诗人观察的景物是什么,了解了景物的变化或特征。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描绘的景象。【考点】诗歌内容概括;诗歌形象意境;诗歌词句理解.【答案】残阳 江水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看到的景物是露、月自己站在夜色中 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分析】考查诗歌内容概括、诗歌词句理解、诗歌形象意境。解答本题,要培养学生阅读诗歌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诗歌学懂,学活。【解答】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一道残阳铺水中”,一个“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读了这句诗,我感觉自己站在江边,仿佛看到晚霞斜映下的江水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我知道了诗人看到的景物是露、月,我感觉自己站在夜色中,看到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故答案为:残阳 江水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看到的景物是露、月自己站在夜色中 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雪梅(其二)[宋]卢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1)写出你对“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的理解。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2)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包括 D 。A.梅和雪B.梅和诗C.雪和诗D.梅、雪、诗(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想一想,写一写。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②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考点】诗歌形象意境.【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雪梅(其二)》译文: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解答】(1)考查了对诗句意思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答案。(2)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十分春”包括梅、雪、诗。(3)考查了古诗词的积累。结合课内外对描写梅花诗句的积累作答。如:出自王安石的《梅花》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刘著的《鹧鸪天》中的“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故答案为:(1)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和,也会非常的俗气;(2)D;(3)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②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9.课后提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2)辨字组词。(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李白。 × ②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阳春三月。 √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中,作者主要观察到的景物有 孤帆、远影、碧空、长江 。诗句的意思是: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5)古人写送别的诗句很多,请你再写两句。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考点】送别抒情.【答案】(1)líng cí zhōu yǐng;(2)丘陵 孤独 唯一欺凌 狐狸 维护(3)①×②√;(4)孤帆、远影、碧空、长江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5)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解答】(1)考查了对字音的辨析。结合对汉字的学习选择正确读音。(2)考查了对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辨析。注意结合字的音、形、义进行区别。如“陵”与“凌”,部首不同,读音相同,意思不同。陵:丘陵。可组词:丘陵。凌:侵犯;欺侮。可组词:欺凌。(3)考查了对诗的理解。①有误,结合题目可知,这里的故人是指孟浩然。②正确。(4)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认真读诗句,从中找出表示景物的词填空,然后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写出诗句意思。(5)考查了对送别诗的积累。如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答案为:(1)líng cí zhōu yǐng;(2)丘陵 孤独 唯一欺凌 狐狸 维护(3)①×②√;(4)孤帆、远影、碧空、长江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5)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点评】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以及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再分析诗歌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诗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 暮 墓 地 色吟 怜可 诵提 题问 高峰 锋 烽 火雷 山 陵(líng lín) 辞(cí chí) 州(zōu zhōu) 影(yǐn yǐng) 陵 孤 唯 凌 狐 维 暮 墓 墓 地 暮 色吟 怜可 怜 吟 诵提 题问 题 提 高峰 锋 烽 烽 火雷 锋 山 峰 陵(líng lín) líng 辞(cí chí) cí 州(zōu zhōu) zhōu 影(yǐn yǐng) yǐng 陵 丘陵 孤 孤独 唯 唯一 凌 欺凌 狐 狐狸 维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