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79909/0-17269126245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79909/0-17269126247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79909/0-17269126247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未知
1.科学家发现,现代人类的两个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最多只有1.5%,这些DNA可能是现代人类真正区别的最重要线索。下列关于人体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脱氧核糖由C、H、O、N、P元素构成
B.DNA的两条单链方向相反,链间的碱基以氢键连接
C.DNA分子中的每一个磷酸都与两个脱氧核糖连接
D.遗传信息鉴定检测的是特定基因的碱基种类
二、单选题
2.犀牛变色龙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部的干燥落叶林,这是变色龙最常见的栖息地之一。他们可以利用体色变化来隐藏自己躲避捕食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变色龙的体色变化属于行为信息
B.干燥气候是影响变色龙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C.变色龙通过变色隐藏自己躲避天敌,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D.信息传递的完成需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三者缺一不可
三、未知
3.老友粉是南宁本土美食,这种粉在烹煮过程添加酸笋、豆豉、酸辣椒、香醋等佐料,从而赋予老友粉独特风味。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制作酸笋时加入“陈酸笋水”可加速发酵进程
B.发酵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酸辣椒咸而不酸
C.在香醋的发酵过程中应一直保持通气条件
D.传统发酵技术使用的菌种均为纯种微生物
四、单选题
4.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定风草”的野天麻为稀有名贵的药用植物,其块茎中的天麻素具有镇静、抗癫痫等作用,对神经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天麻素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导茎段形成愈伤组织需要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
B.过程①前用酒精对茎段进行消毒即可保证外植体不被污染
C.用诱变的方法处理愈伤组织,再经筛选可能获得高产天麻素的细胞
D.步骤③细胞悬浮培养与传代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五、未知
5.某科研团队在热带雨林土壤中分离获得了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为探究影响其纤维素酶活性的条件,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试管1和试管2形成对比实验,则①为30℃水浴处理
B.实验结束时,试管1中的纤维素含量可能最低
C.试管3中纤维素酶的空间结构在低温条件下遭到破坏
D.可增加设置其他温度和pH的试管以完善该实验
六、单选题
6.研究发现空腹时身体通过糖异生将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物质,而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两种成分(未成熟的荔枝中含量较高)会抑制糖异生过程。空腹食用大量荔枝可引起表现为低血糖的“荔枝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B细胞受神经递质和葡萄糖的直接刺激
B.血糖含量降低时,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起协同作用
C.下丘脑的血糖平衡中枢通过交感神经使血糖水平升高
D.次甘氨酸A与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的降糖机理与胰岛素完全相同
7.丝瓜的生长速度很快,而且瓜秧长得很长,要保证丝瓜结瓜多,要适当摘掉一些侧枝(打杈),这样可以节约养分,供应上部生长。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喷施丝瓜植株,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顶芽和侧芽的生长速率。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打杈是为了抑制丝瓜的顶端优势,有利于果实养分的积累
B.萘乙酸浓度为16mg/L时,顶芽和侧芽的生长速率基本相同
C.相同浓度的萘乙酸处理,丝瓜顶芽和侧芽生长速率不同只是因为对萘乙酸的敏感度不同
D.喷施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可能有利于优良丝瓜的增产
七、未知
8.某鸟类羽毛有美羽和素羽之分,美羽(A)对素羽(a)为显性。美羽雄鸟羽毛艳丽,易被天敌发现,而素羽则有利于躲避天敌,但美羽作为一种求偶信号有利于雌鸟的识别,避免与近似物种错误交配使生殖失败,而素羽不利于雌鸟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天敌剧增、没有近似物种的干扰情况下,aa个体占比会增加
B.该鸟类雄鸟个体间表型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C.突变可使该鸟类种群出现多种可遗传的表型
D.若该鸟类种群的生存环境稳定,则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9.在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狼是鹿的天敌,因此下令捕杀狼群,以保护鹿群的数量。这一决策导致狼群数量急剧下降,鹿群数量则迅速增加,总数超过了十万只。然而,这种人为干预导致了森林后期出现植被破坏、土壤裸露等问题,最终鹿群的数量锐减至八千只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后期鹿群的数量减少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B.狼捕食鹿后最终可以获得鹿个体中10%~20%的能量
C.森林中各种生物构成食物链的数量金字塔都是正金字塔
D.森林碳循环过程中,CO2仅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八、单选题
10.黑叶猴俗称“乌猿”,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重庆等地,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喀斯特石山地区的叶猴中分布最广、最为人熟知的一种。弄岗保护区复杂多变的喀斯特雨林生态系统是黑叶猴天然的庇护所,生活着广西最大的黑叶猴野生种群。下列关于黑叶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弄岗保护区中黑叶猴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不改变该区域种群密度
B.利用动物声音的个体识别技术也可开展野外种群数量的监测
C.调查时若发现黑叶猴种群幼年个体所占比例下降,该种群属于衰退型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易地保护
11.科学家利用来自不同育种环境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处理并测定分析其抗寒性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分析DNA去甲基化对白菜型冬油菜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及低温胁迫下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寒能力受DNA去甲基化的调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菜相关基因的甲基化过程是可逆的
B.油菜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引起的表型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C.低温条件下的去甲基化会引起碱基序列的改变
D.被甲基化修饰的抗寒基因不会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12.良风江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菌种类多,误食有毒蘑菇会引起呕吐,具体机制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针对呕吐时图1中突触进行实验,图2表示突触前神经元的刺激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强(S1~S8)的图像,以及在相应刺激强度下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毒素刺激肠黏膜引起的呕吐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B.DVC区两神经元之间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C.在S5~S8期间刺激神经,则兴奋强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持续增大
D.若利用药物抑制肠嗜铬细胞释放5-HT可缓解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九、未知
13.已知甲、乙两种群初始数量相同,且均呈“S”形曲线增长,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的数量在t1~t3之间是先升后降的
B.乙种群在t4时的数量大约是t3时的两倍
C.P点之前乙种群的数量一直比甲种群高
D.t3时乙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14.武鸣沃柑具有外形鲜艳、耐寒性强、成熟期晚和耐贮藏等特点。成熟的沃柑果实呈高饱和的橙红色,果汁充沛爽口、高糖低酸。当沃柑成熟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后再迅速下降的现象。研究人员以新采摘的沃柑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常温有氧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变化趋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能催化淀粉水解为单糖,从而增加沃柑甜度
B.沃柑在贮藏期间,细胞呼吸的耗氧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C.沃柑在采后5天内,果实中有机物的总量一直在下降
D.由图可知,第2天沃柑细胞呼吸速率突然升高可能与乙烯含量有关
15.如图1是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图像(只显示了部分染色体),图2是测定该动物体内细胞①~⑤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雌性
B.4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是b突变而来的
C.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②④⑤
D.图2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③④
十、单选题
16.某植物花色的深浅有五种层次,分别为深红、红、中红、淡红、白色,现有深红和白色的两株植物杂交,产生的F1全为中红花,F1自交得F2,F2中各花色植株数量比为深红∶红∶中红∶淡红∶白色=1∶4∶6∶4∶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含有的显性基因数量越少,花的颜色越浅
B.该植物五种层次的花色中,中红花的基因型最多
C.淡红花植株随机传粉,子代全是淡红花
D.让开红花的植株自交,子代可能出现深红花
十一、未知
17.下图为甲、乙两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Ⅰ-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不考虑XY同源区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经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指的是 。
(2)据图可以判断Ⅰ-1基因型是 。已知人群中出现甲病的概率为1/10000,若Ⅱ-6与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生育两病均患后代的概率是 。
(3)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相比内部多了连续的3个A-T碱基对,由此可推断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控制的蛋白质中可能有 个氨基酸的差别(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4)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主要是为了防止图中 (填“甲病”或“乙病”)类型的遗传病发病率上升。若Ⅱ-7和Ⅱ-8,准备生二胎,为了避免后代再患甲病,遗传咨询医生建议检测第一极体中相应基因,若检测结果是 (写出相应基因及其数量),则相应的卵细胞可用于试管婴儿的培育(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十二、非选择题
18.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适量的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将病原体消灭后恢复正常。但如果持续感染或免疫系统调控不够精准,就会产生更多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细胞因子风暴”,过多的细胞因子可损伤一些正常的细胞,受损的细胞产生的物质又作为抗原,激发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而更多的细胞因子又会引发更多的器官损伤甚至全身受损,称为“炎症风暴”。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 。“炎症风暴”所造成的器官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这是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导致的。
(2)若某病人因“炎症风暴”造成器官损伤需要进行异体器官移植,针对免疫排斥问题,对供者和受者的要求是 。为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还需对受者采取定期注射或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措施。
(3)临床上,环孢素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研究人员利用如下材料用具进行实验,以验证环孢素具有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请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材料用具:A、B品系小鼠各若干只,环孢素溶液,注射器,手术器材,蒸馏水,饲料。
①上述材料用具中有一种不符合实验要求,请指出并改正: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A品系小鼠若干,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给甲组小鼠注射适量的 作为实验组,乙组小鼠注射 作为对照组;切除两组小鼠腹部少量皮肤,取同一只B品系小鼠腹部相同面积的皮肤分别移
植到甲、乙两组小鼠的腹部。
第三步:将两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移植皮肤从移植到脱落的时间,分别记作t甲、t乙。
③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
19.植物叶绿体中的淀粉含量在白天和夜晚的变化很大,淀粉作为储能物质,可在夜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时,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能量。如图1为植物细胞中物质的运输与转化过程。温度对光合产物运输也会产生影响,科学家把14CO2供给甘蔗叶片吸收以后,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定其光合产物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情况,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 ,为这个循环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这个能量是通过 (物质)吸收可见光能后转化而来的。
(2)从图2曲线可以看出,有机物运输的最适温度是在22℃左右。低于最适温度,可能的原因是植株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 减少,导致运输速度降低;高于最适温度,可能的原因是植株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 增多,导致运输速度降低。
(3)在白天光合产物磷酸丙糖,除了用于合成蔗糖,还可用于合成 。研究发现,白天在叶绿体中常见到大的淀粉粒,而夜晚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则消失,同时发现在夜晚蔗糖的合成速率和白天几乎无差别。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20.南美蟛蜞菊生长迅速,无病虫害,繁殖容易,被我国作为城市绿化先锋地被植物、护坡植物和海岸固沙植物广泛栽培。强大的营养繁殖能力使之能不断地延伸其种群;另外,因其具有强烈的化学他感作用,排斥异种,能在一定区域形成单一种群,是一种有害的潜在入侵物种。近期在灵龟山公园已经发现该种植物,且已经导致其他的花草植物出现消失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南美蟛蜞菊入侵爆发初期,会与群落中生态位比较近的种群之间形成 关系。入侵物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 。
(2)在群落中,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地的差异等,生物呈镶嵌分布,这属于群落的 结构。
(3)为研究南美蟛蜞菊对入侵地植被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的影响,除在群落水平对不同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外。还需调查该入侵物种生态位,研究其生态位时需要研究的方面有 (答出2点)等。
(4)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发现该公园内南美蟛蜞菊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区域也逐步稳定扩大,疑似为生态入侵,推测该区域中的氮元素对其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探究了氮元素对南美蟛蜞菊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对照组铵态氮浓度为10mnl。L-1,其余组的铵态氮浓度如下表所示(单位为mnl。L-1)。
①据表推测,不同浓度氮对南美蟛蜞菊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分别是 。
②相关部门接收到有关南美蟛蜞菊入侵公园的举报信息后,一般采取的措施为在其种子成熟前连根拔出,分析其目的为 。
十三、未知
21.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对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等血栓性疾病有良好效果的糖蛋白。某科研机构培育出了含htPA基因的转基因兔,并从转基因母兔乳汁中成功获得了大量的htPA,其培育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的酶是 ,通常会用到两种不同的酶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酶切处理,目的是 。代孕母兔接受早期胚胎允许其着床并妊娠,其生理基础包括 (答出2点)。
(2)生长激素(GH)可促进动物细胞增殖和乳腺生长发育及维持泌乳。研究人员将GH基因导入htPA单转基因兔体内,获得htPA/GH双转基因兔,以期提高兔乳清中的htPA表达量。
①显微注射GH基因准备:制备GH基因重组质粒。
②对兔进行 和同期发情处理:选取3只未发情的htPA单转基因兔作为供体(标号a、b、c),适量注射FSG/hCG(两种促性腺激素),与正常公兔配种,在母兔的 (填部位)形成受精卵。在供体兔配种的同时,选取成年健康母兔作为受体,耳缘静脉注射适量hCG。
③双转基因兔的制备:显微注射GH基因重组质粒到受精卵内,适宜条件培养,胚胎移植。
④转基因兔的整合筛选:无菌剪取新生仔兔的耳尖组织少许,提取基因组。针对htPA和GH两种基因,设计 对引物进行PCR检测。对PCR反应产物进行 ,确定条带大小是否正确。
⑤htPA含量测定:分别测定htPA单转基因兔和htPA/GH双转基因兔乳清中的htPA的表达量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纤维素+2mL纤维素酶溶液
30℃水浴;pH=7
2
纤维素+2mL纤维素酶溶液
①______;pH=3
3
纤维素+2mL纤维素酶溶液
0℃水浴;pH=②______
铵态氮浓度/分布含量
对照组
0.025
0.05
0.1
0.5
地下生物量/g
0.045
0.064
0.058
0.059
0.05
地上生物量/g
0.07
0.039
0.042
0.041
0.05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右图为某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省潮南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某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