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高一化学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原卷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第1页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第2页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第3页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第1页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第2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秀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秀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
    基础达标
    1.分类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碳酸盐 B.钠盐
    C.酸 D.易溶盐
    【答案】C
    【解析】A.Na2CO3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按照阴离子分类,属于碳酸盐,故A正确;B.Na2CO3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按照阳离子分类,属于钠盐,故B正确;C.Na2CO3属于盐,不属于酸,故C错误;D.Na2CO3易溶于水,按照溶解性分类,属于易溶盐,故D正确;故选C。
    2.Na2CO3、NaCl、 NaOH、Na2SO4可按不同标准分类,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合物 B.纯净物
    C.钠盐 D.无机物
    【答案】C
    【解析】A.都是化合物,含有钠元素,都属于钠的化合物,选项A正确;B.NaOH、Na2CO3、NaCl、Na2SO4都是一种物质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B正确;C.NaOH是碱、Na2CO3、NaCl、Na2SO4是盐,选项C错误;D.NaOH、Na2CO3、NaCl、Na2SO4都属于无机物,选项D正确;答案选C。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纯碱、烧碱都属于盐
    C.胆矾、波尔多液都属于纯净物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答案】A
    【解析】A.由同种元素能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B.纯碱是盐,烧碱属于碱,故B错误;C.波尔多液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故C错误;D.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熟石灰是由钙、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A。
    4.下列各组物质符合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分类的是( )
    A.氯气、氧化钠、液氨 B.铝、硫酸钠、氢氧化铁胶体
    C.氢气、澄清石灰水、胆矾 D.臭氧、干冰、碳酸钠
    【答案】B
    【解析】A.液氨为纯净物,故A错误;B.铝为单质、硫酸钠为化合物、氢氧化铁胶体为混合物,故B正确;C.澄清石灰水为混合物,胆矾为化合物,故C错误;D.碳酸钠为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B。
    5.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 )
    【答案】B
    【解析】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故A正确;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把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故C正确;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D正确。
    6.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P2O5、SO2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B.KNO3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
    C.H2SO4是含氧酸、二元酸,也是强酸
    D.NaOH是可溶性碱,也是强碱
    【答案】A
    【解析】A.CO、P2O5、SO2是非金属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P2O5、SO2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KNO3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故B正确;C.H2SO4是二元强酸,属于含氧酸,故C正确;D.NaOH是强碱,是可溶性碱,,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
    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盐酸、碱石灰、消毒酒精、铁水
    B.化合物:CaCl2、NaOH、HCl、O2
    C.同素异形体:C60、干冰、金刚石、石墨
    D.化学变化:硫燃烧、碳酸钙高温分解、氢气与氯气混合气光照下爆炸
    【答案】D
    【解析】A.铁水就是铁单质不是混合物,A错误;B.氧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B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不是碳元素构成的单质,C错误;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氢气与氯气混合气光照下爆炸生成氯化氢均是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8.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答案】B
    【解析】①硝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酸;②氢化物要求组成元素为2种,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③氧化物要求组成的元素为2种,而硝酸的组成元素为3种;④硝酸属于酸,且其组成元素中有氧,所以属于含氧酸;⑤硝酸易挥发,属于挥发性酸;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通常由硝酸根离子来表现强氧化性,为强氧化性酸;⑦每个硝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一元酸;⑧硝酸为纯净物,组成元素不是一种,所以硝酸属于化合物;⑨硝酸属于纯净物;所以答案选择B项。
    9.如图是按一定的方法给物质进行的分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类标准1是所含物质的种类 B.分类标准2是所含元素的种类
    C.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质 D.该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
    【答案】D
    【解析】A.分类标准1是所含物质的种类,由一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故A正确;B.分类标准2是所含元素的种类,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B正确;C.空气、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故类别1为混合物,氮气为单质,故类别2为单质,故C正确;D.根据题图可知,该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故D错误;故答案为:D。
    10.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盐酸是HCl与H2O的混合物,KClO3是化合物,石墨是碳单质,Na2CO3是盐,分类均正确,A正确;B.过氧化钠是纯净物,B错误;C.液氯是单质,纯净物,不是混合物,C错误;D.CuSO·5H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A。
    能力提升
    11.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
    A.CaOCl2 B.(NH4)2Fe(SO4)2
    C.BiONO3 D.K3[Fe(CN)6]
    【答案】A
    【解析】CaOCl2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a(ClO)Cl,所以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因此属于混盐,故A正确;(NH4)2Fe(SO4)2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B错误;BiONO3中没有两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C错误;K3[Fe(CN)6]是含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不是混盐,故D错误。
    1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而其中单质又可以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
    B.乙图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丙图按照是否能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丁图四大基本反应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例如工业生产中的高炉炼铁反应
    【答案】C
    【解析】A.依据单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单质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A正确;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B正确;C.依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C错误;D.无机基本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但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例如工业生产中的高炉炼铁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的范畴,D正确;故选C。
    13.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Al2O3是两性氧化物,则Fe2O3也是两性氧化物
    B.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则K与水反应也可生成和KOH和H2
    C.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则Na2O2也属于共价化合物
    D.Fe(OH)3受热易分解为Fe2O3和H2O,则NaOH受热也能分解为Na2O和H2O
    【答案】B
    【解析】A.Fe2O3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B.K与Na同主族又是相邻周期,性质类似,与水反应也可生成KOH和H2,B正确;C.Na2O2由Na+和O22-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D.NaOH受热不能分解成Na2O和H2O,D错误; 故选B。
    14.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述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
    (2)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的后面。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与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O3等) ③NaOH(或KOH等) ⑥Na2SO4(或K2CO3、Na2SO3、NaNO3等)
    (3)2NaOH+CO2(少量)==Na2CO3+H2O
    (4)2H2O22H2O+O2↑
    (5)稀盐酸(2分) 大理石(或石灰石)(2分)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
    可证明是CO2
    【解析】解答本题应从常见的酸、碱、盐的组成、含义及化学性质入手分析,熟悉常见气体,如CO2、
    O2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检验方法。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等;碱有NaOH、KOH、Ba(OH)2、
    Ca(OH)2等;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
    化,如反应CO2(少量)+2NaOH==Na2CO3+H2O。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
    应2H2O22H2O+O2↑。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直击高考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④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⑤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⑥CH3COOH属于一元酸
    ⑦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⑧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解析】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Al2O3等,①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②正确;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③错误;有些非金属氧化物就不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④正确;解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才称之为酸,NaHSO4溶于水就可以解离出H+,但它属于盐类,⑤错误;一分子醋酸只能解离出一个H+,所以属于一元酸,⑥正确;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O的化合物,醋酸虽然也含氧,但就不属于氧化物,⑦错误;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但是不能与水反应,无法生成硅酸,⑧正确;综上所述②④⑥⑧正确;答案选C。
    16.已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都只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这些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等都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些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1)现有①七氧化二锰、②二氧化硅、③氧化钠、④氧化钙、⑤氧化锌5种氧化物,其中七氧化二锰、二氧化硅、氧化锌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锌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5种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①二氧化硫和氧化钙 ;
    ②二氧化硫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
    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
    ④氧化钠和稀盐酸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⑤氧化钠和水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答案】(1) ①② ③④ ⑤
    (2)SO2+CaO=CaSO3 SO2+2NaOH=Na2SO3+H2O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Na2O+H2O=2NaOH
    (3)C
    【解析】(1)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结合常识及题中信息可知: ①七氧化二锰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③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 ⑤氧化锌属于两性氧化物;故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①②;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③④;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⑤;
    (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二氧化硫和氧化钙SO2+CaO=CaSO3;②二氧化硫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SO2+2NaOH=Na2SO3+H2O;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Na2O+CO2=Na2CO3;④氧化钠和稀盐酸Na2O+2HCl=2NaCl+H2O;⑤氧化钠和水Na2O+H2O=2NaOH;
    (3)A.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N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正确;D.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是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选项
    分类目标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A
    化学反应
    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B
    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C
    化学物质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胶体、溶液和浊液
    D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A
    盐酸
    KClO3
    石墨
    纯碱(Na2CO3)
    B
    过氧化钠
    Fe(OH)3

    食盐
    C
    液氯
    二氧化硫

    碳酸钙.
    D
    CuSO·5H2O
    CuCl2
    水银
    NaHSO4
    物质
    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

    ①HCl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第3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第3课时课时训练,文件包含13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13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1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1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优秀第3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优秀第3课时测试题,文件包含12离子反应第3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12离子反应第3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