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习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0035/0-1726915507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习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0035/0-17269155078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习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0035/0-17269155079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精品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白磷、碘酒B.氧气、明矾、空气
C.铁、熟石灰、干冰D.纯碱、不锈钢、铜
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明矾B.干冰C.苏打D.尿素
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干冰升华B.水凝成冰C.钢铁生锈D.石油分馏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Cl溶液B.Fe(OH)3胶体C.盐酸D.KOH溶液
5.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①0.5 ml·L-1氯化钡溶液和等体积2 m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 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③把1 mL水玻璃加入10 mL 1 ml·L-1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
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A.AB.BC.CD.D
7.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A.发生丁达尔效应
B.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C.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
D.光是一种胶体
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C.用平行光线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9.2022年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火炬中的燃料为C3H8,燃料燃烧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C3H8属于
A.氧化物B.单质C.有机物D.盐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铜、水银、陈醋B.白磷、生石灰、熟石灰
C.液氧、烧碱、啤酒D.干冰、纯碱、碘伏
11.胶体的本质特征是
A.能透过半透膜B.能透过滤纸
C.丁达尔效应D.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
1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CaO不属于( )
A.碱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C.成盐氧化物D.与水反应的氧化物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粒子带电
C.丁达尔效应是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14.下列试验操作不能够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②
③④
⑤
A.①⑤B.②③C.②⑤D.③④
二、填空题
16.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CaO。
(1)CaO属于 (填字母,下同)。
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CaO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
A.酸B.碱C.氧化物D.干燥剂
(3)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CaO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两例并填表。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1)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 色。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2)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 检验。
(3)将适量的Fe(OH)3胶体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接电源的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B.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
C.氢氧化铁胶粒带负电D.氢氧化铁胶体带负电
(4)某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某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木炭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再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片,无红色固体析出。则该粉末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为确认它的否存在,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硫酸
小苏打
氧化铝
干冰
B
苛性钠
盐酸
食盐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熟石灰
冰醋酸(CH3COOH)
胆矾CuSO4·5H2O
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
D
苛性钾
HNO3
碳酸钙
生石灰
SO3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
制备Al2O3
B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
制备Fe(OH)3胶体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2SO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D
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分别为0.1ml/L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CH3COO-和结合H+的能力强弱
物质类别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烧碱属于化合物、白磷属于单质、碘酒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
B.氧气属于单质、明矾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B项正确;
C.铁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化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C项错误;
D.纯碱属于化合物、不锈钢属于混合物、铜属于单质,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2.D
【解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详解】A.明矾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干冰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CO2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B错误;
C.苏打为Na2CO3,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
D.CO(NH2)2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掌握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C
【详解】A. 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是化学反应,故A不选;
B. 水凝成冰液体水变为固态水,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是化学反应,故B不选;
C.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
D.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是化学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4.B
【详解】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钾溶液均属于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B。
5.C
【分析】制胶体时,一定要注意反应物的浓度和用量,不能让粒子颗粒过大,否则会生成沉淀。
【详解】①0.5 ml·L-1氯化钡溶液和等体积2 m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②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 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③把1 mL水玻璃加入10 mL 1 ml·L-1盐酸中,用力振荡,生成硅酸胶体。
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6.D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一氧化碳不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三氧化硫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苛性钾属于碱、HNO3属于酸、碳酸钙属于盐、生石灰(CaO)属于碱性氧化物、SO3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即丁达尔效应,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具有胶体的性质,故合理选项是C。
8.A
【详解】A.FeCl3溶液的颜色为棕黄色,Fe(OH)3胶体的颜色为红褐色,从颜色上能够区别,A错误;
B.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B正确;
C.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NaCl溶液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用平行光线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C正确;
D.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吸附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D正确;
故选A。
9.C
【详解】A.C3H8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不正确;
B.C3H8由C、H两种元素组成,则不属于单质,B不正确;
C.C3H8由C、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碳元素,则其属于有机物,C正确;
D.C3H8分子中不含有金属离子、不含有酸根离子,则不属于盐,D不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 铜、水银都是单质,陈醋是混合物,故不选A;
B. 白磷是单质、氧化钙是化合物、氢氧化钙是化合物,故不选B;
C. 液氧是单质、氢氧化钠是化合物、啤酒是混合物,故选C;
D. 二氧化碳是化合物、碳酸钠是化合物、碘伏是混合物,故不选D;
选C。
11.D
【详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答案为D。
12.B
【分析】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详解】A. CaO能和酸反应生成钙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故A不选;
B. CaO不和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选;
C. CaO和酸反应生成盐,是成盐氧化物,故C不选;
D.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与水反应的氧化物,故D不选;
故选B。
13.B
【详解】A.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故A错误;
B.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定向移动,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粒子带电,故B正确;
C.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与胶体的一种方法,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大小不同,故C错误;
D.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和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应注意的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要认为丁达尔效应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这是容易混淆的。
14.C
【详解】A.AlCl3+3H2OAl(OH)3+3HCl,加热后,Al (OH)3分解生成Al2O3,HCl挥发,A正确;
B.Fe (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为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B正确;
C.HCO3―、SO32―、HSO3―等离子加硫酸能分别产生SO2、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C错误;
D.酸性:CH3COOH>H2CO3>HCO3-,结合质子的能力CH3CO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精品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精品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精品第3课时练习题,文件包含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3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3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