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实验过程中,“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属于假说内容
    B.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接近1∶1
    C.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也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D. 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在实验过程中,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A正确;
    B、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B正确;
    C、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现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但没有证实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
    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是测交实验,即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D正确。
    故选C。
    2. 孟德尔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实现了基因重组
    B. F1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例相等,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两对性状的分离现象相互影响,每种性状的分离比不一定为3:1
    D. 任取豌豆的两对性状重复孟德尔实验过程,F2的表型比都为9:3:3:1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不能体现基因重组,A错误;
    B、F1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例相等,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正确;
    C、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两对性状的分离现象相互影响,单独考虑每一对等位基因,分离比都是3:1,C错误;
    D、任取豌豆的两对性状重复孟德尔实验过程,不一定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F2的表型比不一定都为9:3:3:1,D错误。
    故选B。
    3. 某种植物的两对相对性状中,花色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花瓣的单瓣对重瓣为显性。现让黄色单瓣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单瓣植株:黄色重瓣植株:白色单瓣植株:白色重瓣植株=1:3:3:1。下列有关这一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 杂交过程中相关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B. 操作过程不合理,统计数据有较大误差
    C. 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交叉互换
    D. 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交叉互换
    【答案】C
    【解析】
    【分析】控制生物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和基因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单瓣植株∶黄色重瓣植株∶白色单瓣植株∶白色重瓣植株=1∶1∶1∶1。如果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在没有基因突变和基因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子代的分离比为1∶1。
    【详解】A、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如果杂交过程中相关基因仅发生了自由组合,则杂交后代的分离比应为1∶1∶1∶1,与题干不符合,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操作过程是否合理,统计数据是否有较大误差, B错误;
    C、若存在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情况(连锁现象),且遗传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交叉互换,则产生重组配子为AB、ab,重组配子比例较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的配子只有ab,因此由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子代中黄色单瓣植株:黄色重瓣植株:白色单瓣植株:白色重瓣植株=1∶3∶3∶1,符合上述情况, C正确;
    D、如果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交叉互换,则重组配子为Ab、aB,且重组配子所占比例较低,则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中及比例应该为黄色单瓣植株:黄色重瓣植株:白色单瓣植株:白色重瓣植株=3∶1∶1∶3,与题干不符合,D错误。
    故选C。
    4.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D段有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B. AE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 CE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 EF所示的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题图分析:图中实线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虚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
    【详解】A、图中CD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A正确;
    B、图中AD对应的时间段为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E对应的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图中CD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E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FG对应的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其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错误;
    D、EF所对应的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A。
    【点睛】
    5. 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 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 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 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 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并用到了生物实验中的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与R型菌相比,S型菌具有荚膜多糖,S型菌有毒,故可推测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
    B、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使R型菌具有了S型菌的性状,可知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加热杀死S型菌不会使小白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功能丧失,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知其DNA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与R型菌混合,不能得到S型菌,D错误。
    故选D。
    6. 下列有关脱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B. 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D.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者两个DNA分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每个基因中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由多个脱氧核苷酸构成,基因的特异性是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A正确;
    B、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因此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正确;
    C、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基因位于DNA分子上,真核生物的细胞质的DNA分子中也含有基因,C错误;
    D、一个染色体上一般含有1个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一个染色体上可能含有两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C。
    7.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个基因的结构示意图。此基因是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基因全部碱基对可形成2400个氢键
    B. 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A+T):(C+G)为3:2
    C. 该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反映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 该基因复制3次,则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200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的DNA的结构特点,在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且A与T之间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与C之间通过三个氢键相连。该基因是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A占了20% ,则T=A=2000×20%=400,则G=C=2000×30%=600。
    【详解】A、因A-T之间是两个氢键,G-C之间是三个氢键,基因全部碱基对可形成氢键为:400×2+600×3=2600个,A错误;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A+T):(C+G)与DNA双链中(A+T):(C+G)相等,该基因中(A+T):(C+G)=(400+400):(600+600)=2:3,B错误;
    C、该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反映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
    D、该基因复制3次,产生的子代基因为23=8,因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实际新增基因数为8-1=7,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7×600=4200个,D正确。
    故选D。
    8. 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a、B和b)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图1为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1中I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 (图1中III、II片段)。图2表示色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与Y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
    B. 紫花植株基因型有8种
    C. 若蓝花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有1/4开紫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AaXbXb和aaXBY
    D. 若一白花雌株与一蓝花雄株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花雄株所占比例是3/16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1:Ⅰ表示X和Y的同源区段;Ⅱ表示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且B、b基因位于该区段;Ⅲ表示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
    分析图2: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酶1能催化白色色素合成蓝色色素;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酶2能催化蓝色色素合成紫色色素。因此,蓝色的基因型为A_XbXb或A_XbY,紫色的基因型为A_XB_,其余基因型均表示白色。
    【详解】A、I区段是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如XbYB与XbXb杂交的子代,雄性全为显性,雌性全为隐性,A错误;
    B、紫花植株至少有一个A基因和一个B基因,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共6种,B错误;
    C、若蓝花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有1/4开紫花,两亲本的基因型还可能为AaXbY和aaXBXb,C错误;
    D、若一白花雌株(aaXBXB或aaXBXb或aaXbXb)与一蓝花雄株(A_XbY)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花雄株所占比例是3/4×1/4=3/16,D正确。
    故选D。
    9. 如图表示与蓝细菌相关的中心法则中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是β,完成此过程的场所不是细胞核
    B. 图中②③结合的翻译过程主要发生在核糖体
    C. 除图中所示的两种RNA之外,RNA还有tRNA
    D. 一个mRNA上同时结合的多个核糖体最终翻译出的蛋白质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转录是指RNA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作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详解】A、②是mRNA,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可知,图中①是β,由于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故完成此过程的场所不是细胞核,A正确;
    B、②是mRNA,③是tRNA,翻译只在核糖体完成,B错误;
    C、除图中所示的两种RNA分别为mRNA、tRNA,还有rRNA,C错误;
    D、一个mRNA上同时结合的多个核糖体最终翻译出的蛋白质相同,因为模板相同,D错误。
    故选A。
    10. 如图为HIV结构示意图,图中p17、p24均为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p17、p24是利用HIV的RNA作为直接模板合成的
    B. HIV的RNA上含有控制蛋白酶、逆转录酶合成的基因
    C. 逆转录除了需要逆转录酶外,还需要RNA、ATP和核糖核苷酸等物质
    D. 用32P标记的HIV侵染未标记的细胞,则子代HIV一定含有32P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HIV示意图,据图可知,该病毒含有蛋白质和包膜等结构,其遗传物质是RNA,且含有逆转录酶,故HIV是逆转录病毒。
    【详解】A、该病毒为逆转录病毒,其侵入宿主后逆转录为DNA后,再由DNA经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p17、p24,A错误;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HIV的RNA上含有控制蛋白酶、逆转录酶合成的基因,B正确;
    C、逆转录的产物是DNA,故逆转录除了需要逆转录酶外,还需要RNA做模板,ATP提供能量并且需要脱氧核苷酸做原料,C错误;
    D、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用32P标记的HIV侵染未标记的细胞,则子代HIV不一定含有32P,D错误。
    故选B。
    11. 持家基因是所有细胞中均要稳定表达的一类基因。奢侈基因是指不同类型的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DNA的甲基化有关,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持家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必需的
    B. ATP合成酶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都属于持家基因,几乎在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
    C. 有些奢侈基因的表达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
    D. DNA的甲基化过程改变了碱基种类与数量使细胞呈现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的甲基化是将甲基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转移到特定部位的碱基上,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所以,甲基化不能改变碱基的种类。
    【详解】A、持家基因是所有细胞中均要稳定表达的一类基因,因此持家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必需的,A正确;
    B、ATP合成酶和核糖体蛋白是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的蛋白质,因此ATP合成酶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都属于持家基因,这些基因几乎在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B正确;
    C、奢侈基因是指不同类型的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有些奢侈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赋予不同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C正确;
    D、DNA碱基的种类只有四种,分别是A、T、C、G,甲基化只是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不会改变碱基的种类与数量,D错误。
    故选D。
    12. 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可获得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株甲的出现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B. 过程②③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C. 过程⑤⑦形成植株丙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D. 植株甲、乙、丙均存在两种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②③产生等位基因,为诱变;④为杂交;⑤是花药离体培养;⑥是杂交;⑦为花药离体培养。
    【详解】A、植株甲是三倍体,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故三倍体高度不育,不是新物种,A错误;
    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C、植株丙是单倍体,故过程⑦是花药离体培养,没有经过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故过程⑤⑦形成植株丙的方法不是单倍体育种,C错误;
    D、植株甲为AA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A和AAa两种;植株乙是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植株丙是Aa经花药离体培养的子代,基因型有A和a两种,D正确。
    故选D。
    13. 图I为甲家族某遗传病基因电泳图,父亲和母亲的DNA标记组成分别可表示为S1S1和S2S2图2为该遗传病的乙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甲家族的父亲不是该遗传病的患者
    C. 乙家族I 1相应DNA的标记组成为S1S2
    D. 若甲家族的儿子与乙家族的Ⅱ3结婚,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6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析图1:父亲DNA标记组成为S1S1, 电泳结果均在 150bp,说明DNA标记S1电泳结果应在150bp;母亲DNA标记组成为S2S2,电泳结果在300bp,说明标记S2电泳结果应在300bp。
    2、分析图2:1号和2号个体不患病,但有患病的子代,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4号个体为女性,其父亲2号正常,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据图2分析可知,Ⅰ 1号和Ⅰ 2号都不犯此病,但却生出了犯病的女儿Ⅱ4号,可判断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据电泳图谱可以确定甲家族的儿子是杂合子,因此父亲可能是该遗传病的患者,B错误;
    C、设该病的相关基因为A、a,则Ⅱ4号个体基因型为aa,故Ⅰ1号和Ⅰ2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图1中父亲的S1S1电泳结果均在150bp,故其基因型可能为纯合子aa(AA),母亲的S2S2电泳结果均在300bp,说明其为纯 合子AA (aa) ,故儿子基因型应为Aa,则Ⅰ1号(Aa) 为杂合子,其相应DNA的标记组成是S1S2,C正确;
    D、甲家族的儿子为杂合子Aa,乙家族的Ⅱ3基因型为1/3AA、2/3Aa,若甲家族的儿子与乙家族的Ⅱ3结婚,其后代患病概率为2/3×1/4= 1/6,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电泳图谱和遗传系谱图,考查遗传病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系谱图的应用,能正确分析题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4.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两大学说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今生物在器官、胚胎发育、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共同特征支持共同由来学说
    B. 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C.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能很好解释所有生物的进化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共同由来学说: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
    (1)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而实际上,如果个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相应基因必须在群体里扩散并取代原有的基因,这样新的生物类型才可能形成;
    (3)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详解】A、当今生物在器官、胚胎发育、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共同特征支持共同由来学说,A正确;
    B、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B正确;
    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仍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所有生物的进化现象,D错误。
    故选D。
    15. 甲、乙、丙三岛之间相互隔绝,甲岛上某种昆虫的一部分个体被人为地迁移到乙岛和丙岛上。这种昆虫体色受A(黑色)、a(白色)、a₁(灰色)控制,分别统计3年和20年后相关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其中甲岛基因频率一直不变,乙、丙岛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20年间,乙、丙两岛昆虫都发生了进化
    B. 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1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 三个岛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 a1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a1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3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40%+1/2×40%=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的基因频率A=9%+1/2×10%=14%;20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36%+1/2×48%=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的基因频率A=5%,a的基因频率=40%,说明乙岛昆虫的体色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
    B、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l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
    D、al、a和A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l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
    故选D。
    16.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液
    B. 人体内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均是组织液
    C. 组织液中有些物质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D. 内环境是所有生物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的概念:人体内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详解】A、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A错误;
    B、绝大多数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但是也有一些组织细胞生活环境不只是组织液,比如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错误;
    C、组织液大部分转化形成血浆,小部分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C正确;
    D、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D错误。
    故选C。
    17.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
    B. 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C.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会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
    D.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答案】C
    【解析】
    【分析】1、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淋巴或组织液,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胶体渗透压,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决定,与蛋白质等物质也有关系,故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B正确;
    C、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C错误;
    D、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D正确。
    故选C。
    18. 某人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 )
    A. 大脑小脑脊髓B. 小脑大脑脑干
    C. 大脑小脑脑干D. 脊髓小脑大脑
    【答案】C
    【解析】
    【详解】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行动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中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 在动物园内,饲养员经常拎着铁桶喂海狮,海狮听到铁桶晃动的声音就开始分泌唾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
    B. 该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铁桶晃动的声音”是条件刺激
    D. 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铁桶晃动的声音就开始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详解】A、海狮听到铁桶晃动的声音就开始分泌唾液是长期听到铁桶声音后获取生物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
    B、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铁桶晃动的声音”是条件刺激,C正确;
    D、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D正确。
    故选A。
    20.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 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D.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为反射弧结构,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详解】A、根据神经节分析,a为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A错误;
    B、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错误;
    C、反射是在神经中枢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C错误;
    D、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换成引起抑制性效应,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少选得1分,选错得0分)
    21. 某种猎犬毛色有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纯合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将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个体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犬的体细胞中一定同时具备A、B基因
    B. 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为1/16
    C. 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纯合子占1/2
    D. 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AC
    【解析】
    【分析】将纯合黑色犬与纯合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将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个体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是9:3:3:1的变形。可知某种猎犬毛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黑色犬的基因型为A-B-,亲本纯合黑色犬与纯合米白色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
    【详解】A、黑色犬的基因型为A-B-,故体细胞中一定同时具备A、B基因,A正确;
    B、F2巧克力色犬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相互交配,配子类型及比例为2/3Ab、1/3ab(或2/3aB、1/3ab),后代米白色犬aabb比例为1/9,B错误;
    C、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1AAbb、2Aabb、1aabb(或1aaBB、2aaBb、1aabb),故纯合子占1/2,C正确;
    D、F2米白色犬其基因型为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全为米白色犬,不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AC。
    22. RNA按照结构和功能不同,主要分为mRNA、tRNA、rRNA三大类,也有一些小分子RNA,如snRNA(参与核仁内rRNA前体的加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和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B. 一个tRNA中含有多个反密码子
    C. 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rRNA参与
    D. snRNA基因发生突变的真核生物可能无法产生核糖体
    【答案】AD
    【解析】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的条件:(1)原料:核糖核苷酸;(2)酶:解旋酶和RNA聚合酶;(3)能量;(4)模板:DNA的一条链.翻译的条件:(1)原料:氨基酸;(2)酶;(3)能量;(4)模板:mRNA;(5)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 mRN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 tRNA 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6个碱基的位置,2个tRNA的结合位点,A正确;
    B、一个tRNA中含有一个反密码子,B错误;
    C、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故基因表达过程中需rRNA参与,C错误;
    D、通过题干信息可知,snRNA参与核仁内rRNA前体的加工,而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故snRNA基因发生突变的真核生物可能无法产生核糖体,D正确。
    故选AD。
    23. 某二倍体植物中基因型为DD的植株只能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dd的植株只能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Dd的植株为雌雄同株。已知某个该植物种群中只有DD和Dd两种类型,且比例相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让该种群自由交配,F1中Dd的植株占1/2
    B. 让该种群自由交配,D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C. 让该种群连续自交,F2中Dd的植株占1/2
    D. 让该种群连续自交,F1和F2中d的基因频率不同
    【答案】A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该种群有1/2DD、1/2Dd个体,基因型为DD的植株只能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Dd的植株为雌雄同株,所以亲本产生的雌配子有3/4D、1/4d,雄配子有1/2D、1/2d,则F1中Dd的植株占3/4×1/2+1/4×1/2=1/2,A正确;
    B、结合A项分析,F1代中有1/2Dd、3/8DD、1/8dd,在F1代中,D基因频率为5/8。而在亲本中D基因频率为3/4,B错误;
    C、让该种群连续自交,每代中只有Dd雌雄同株的植株才能完成自交,因此F1中Dd自交得到F2中Dd的植株占1/2,C正确;
    D、让该种群连续自交,每代中只有Dd雌雄同株的植株才能完成自交,因此从F1开始,每一代的基因型均为DD:Dd:dd=1:2:1,F1和F2中d的基因频率相同,D错误。
    故选AC。
    24. 现有4个果蝇品系①~④(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4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其中,果蝇的性染色体为I号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紫红眼基因的等位基因
    B. 让②与③的杂交后代相互交配可用来验证分离定律
    C. 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选择①与④杂交
    D. ②与③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答案】B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详解】A、紫红眼基因位于III染色体上,而性染色体是I号染色体,因此正常果蝇的Y染色体上无紫红眼基因的等位基因,A错误;
    B、控制②、③性状的基因都位于II染色体上,且都是一个性状是隐性的,亲本都是纯种,因此②与③的杂交后代是杂合子,子代相互交配可用来验证分离定律,B正确;
    C、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要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翅型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所以可选择②×④或③×④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①与④仅有眼色一对性状的差别,不能用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②与③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是双杂合子,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能产生4种配子,D正确。
    故选BD。
    25. 将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正常的细胞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
    B.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
    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N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A、由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第一次分裂结束结束时,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A正确;
    B、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DNA半保留复制以及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B错误;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含有3H;第二次分裂间期,核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其中只有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3H,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子细胞含3H的核DNA分子数为0~2N,即含3H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C正确;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该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子细胞中染色体均含3H,即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N,D正确。
    故选B。
    【点睛】
    26. 如图为人体的内环境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肌肉注射的药物成分首先会进入①,再被运输到各处组织
    B. 若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则会使③的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
    C. 正常情况下,③渗入转化成①的量远大于渗入转化成②的量
    D. 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仅是由①②③构成的液体环境
    【答案】A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为血浆,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
    【详解】A、肌肉注射的药物成分首先会进入③组织液,A错误;
    B、若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则会使①血浆的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进而导致组织水肿,B错误;
    C、正常情况下,③组织液渗入转化成①血浆的量远大于渗入转化成②淋巴液的量,进而维持细胞外液间的平衡,C正确;
    D、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构成,不能说内环境仅由血浆、淋巴液、组织液构成,D正确。
    故选AB。
    三、填空题(共42分)
    27.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1~4是其体内某一个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分裂图像,图5、图6为描述该动物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图7为该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图1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
    (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_______含量。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化相符的是____。
    (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粒分裂后,细胞将处于图6中的___________组。
    (4)图7中CD段,细胞内含有____个染色体组,____个核DNA分子。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______。
    【答案】 ①. 图2 → 图3 →图1 → 图4 (或2、3、1、4) ②. 次级卵母细胞 ③. 基因突变 ④. 染色单体 ⑤. 图3 ⑥. b、c ⑦. 4 ⑧. 8 ⑨. 图1和图4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
    分析图1: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图2: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3: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分析图4: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为第一极体;
    分析图5:该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分析图6:a组细胞中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一半,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b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c组细胞中DNA含量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分析图7:AF段表示有丝分裂;FI表示减数分裂。
    【详解】(1)原始生殖细胞先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再通过减数分裂方式形成配子,因此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图2、图3、图1、图4;根据图3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再结合图1和图3中染色体颜色可知,图1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染色单体含量。图5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化相符的是图3。
    (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分别将处于图6中的b、c组。
    (4)图7中CD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8个核DNA分子。图7中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图1和图4。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8. 已知果蝇的眼色同时受位于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无色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2)由图可知,基因数量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果蝇的眼色进行了调查,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①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
    ②若让6号与7号个体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共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___种表现型;F1猩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若让9号与10号个体交配,则产生猩红色眼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abb ②. 4
    (2)一种性状可能由两对(或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3) ①. aaBb 或aaBB ②. 0 ③. 9 ④. 3 ⑤. 1/3 ⑥. 2/3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果蝇眼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Ⅱ、Ⅲ号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按照代谢途径,aaB_、A_bb是猩红眼,A_B_为深红眼,aabb为无色眼;根据遗传系谱图,Ⅱ-6、Ⅱ-7为深红眼,基因型是A_B_×A_B_,子代中Ⅲ-9是无色眼,基因型是aabb,因此Ⅱ-6、Ⅱ-7的基因型是AaBb×AaBb;Ⅰ-3、Ⅰ-4是猩红眼,Ⅱ-7为AaBb,Ⅱ-8是aabb,因此Ⅰ-3、Ⅱ-4的组合是Aabb×aaBb。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无色眼基因型是aabb,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
    【小问2详解】
    由题意知,果蝇的眼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
    【小问3详解】
    ①由题意知,Ⅰ-1的基因型是AAbb,与Ⅰ-2(猩红眼)杂交,后代的Ⅱ-5基因型是A_B_Ⅱ-6的基因型是AaBb,因此Ⅰ-2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由分析可知,Ⅱ-4的组合是Aabb×aaBb,都不是纯合子,因此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0。
    ②由分析可知,6号与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让6号与7号个体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则后代(F1)共有3×3=9种基因型;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分别表现为深红眼、猩红眼、猩红眼、无色眼,因此是3种表现型,比例是9:6:1;猩红眼的基因型是A_bb(1AAbb、2Aabb)、aaB_(1aaBB、2aaBb),其中AAbb和aaBB是纯合子,比例是2/6=1/3;9号是无色眼,基因型是aabb,6号、7号的基因型是AaBb、AaBb,10号是猩红眼,基因型是A_bb或aaB_,其中AAbb:Aabb(aaBB:aaBb)=1:2,二者杂交,后代出现无色眼的比例是aabb=1/2×2/3=1/3,猩红眼Aabb(aaBb)的比例是1-1/3=2/3。
    29. 下图甲、乙、丙表示生物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主要可按图___________(甲、乙、丙)进行相关生理过程。
    (2)图乙表示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4)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___________链为模板。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___________。
    在基因表达中,编码序列在基因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全部碱基对数量的10%。若一个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酯键有1198,则该基因表达时需要的氨基酸总数不超过_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答案】(1)丙 (2) ①. 原核 ②. 边转录边翻译(或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或转录和翻译场所相同等)
    (3)1:7 (4) ①. a ②. 由GUC变为UUC ③. 20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图甲表示DNA复制过程;分析乙图:乙图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该图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中;分析丙图:丙图表示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先转录,后翻译。
    【小问1详解】
    神经细胞已经高等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甲中的DNA复制过程,且神经细胞为真核细胞,其中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同时进行,而是先转录后翻译,对应于图丙过程。
    【小问2详解】
    图乙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发生,表示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
    【小问3详解】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共得到8个DNA分子(16条单链),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32P的单链有2条,含31P的单链数目为14条,因此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1:7。
    【小问4详解】
    起始密码子AU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可知基因N转录时以a链为模版,基因H转录时以b链模板。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对应密码子由GUC变为UUC。若一个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酯键有1198,说明该片段共由1200个核苷酸组成,在基因表达中,编码序列在基因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全部碱基对数量的10%,所以编码序列的基因数目不超过120个,根据DNA碱基数∶mRNA碱基数∶氨基酸数=6∶3∶1,可知,若不考虑终止密码,该基因表达时需要的氨基酸总数不超过20个。
    30.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其眼型和翅型分别由A/a、B/b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在Y染色体上。从野生果蝇种群中随机选取若干相应性状的个体杂交,F1个体都能正常存活且雌雄果蝇数量相当,结果如下表:
    (1)若只研究眼型性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母本中纯合子占比为____________。
    (2)依据表中数据推测,翅型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
    (3)使F1中的星眼截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中星眼截翅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两对性状,父本可产生_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同时携带a和B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星眼 ②. 1/2
    (2) ①. X ②. F1雌果蝇中长翅:截翅=2:1,F1雄果蝇中长翅:截数=截翅,与性别关联(F1翅型性状在雌雄个体中表现不同,与性别相关联)
    (3)3/8 (4) ①. 3 ②. 1/6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F1雌果蝇:正常眼:星眼=1:3,正常翅:截翅=2∶1;F1雄果蝇:正常眼:星眼=1:3,正常翅:截翅=1∶1,子代中星眼和正常眼在子代雌雄果蝇中没有差异,故可判断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星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正常翅与截翅在子代雌雄果蝇中有差异,故可判断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正常翅对截翅为显性。
    【小问1详解】
    从野生果蝇种群中随机选取若干相应性状的个体杂交,F1雌果蝇中正常眼︰星眼=1:3,F1雄果蝇中正常眼︰星眼=1:3,推测出控制果蝇眼型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星眼是显性性状。亲本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星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Aa,子代中正常眼︰星眼=1:3,故可判断星眼雌果蝇中AA占1/2,Aa占1/2,即母本中纯合子比例为1/2。
    【小问2详解】
    F1雌果蝇中长翅︰截翅=2:1,F1雄果蝇中长翅︰截翅=1:1,正常翅与截翅在子代雌雄果蝇中有差异,故可判断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长翅对截翅为显性。
    【小问3详解】
    F1雄果蝇中正常翅:截翅=1∶1,故可判断亲本长翅雌果蝇基因型为XBXb,F1雌果蝇中正常翅:截翅=2∶1,即XbXb=1/3,故可判断亲本雄果蝇产生Xb精子的概率是2/3,故亲本雄果蝇基因型为1/3XBY,2/3XbY,故F1中星眼截翅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星眼截翅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两者随机交配,则子代中星眼截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_XbXb)的概率为3/4×1/2=3/8。3年后
    20年后
    乙岛AA(40%)Aa(40%)aa(20%)
    乙岛AA(36%)Aa(48%)aa(16%)
    丙岛AA(9%)Aa(10%)aa(81%)
    丙岛A(5%)a(40%)a₁(55%)
    品系




    隐性性状
    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序号
    II、III
    II
    II
    III
    母本
    多只星眼长翅雌果蝇
    父本
    多只正常眼雄果蝇,翅型有的为长翅,有的为截翅
    F1雌
    正常眼长翅:星眼长翅:正常眼截翅:星眼截翅=4:12:2:6
    F1雄
    正常眼长翅:星眼长翅:正常眼截翅:星眼截翅=3:9:3:9

    相关试卷

    重庆市垫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垫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西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西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西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西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高三生物第1次测评答案docx、高三生物第1次测评答案卷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