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练习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1页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2页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3页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1页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2页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秀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秀练习,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3" \h \u TOC \ "1-3" \h \u \l "_Tc29376" 一、热点题型归纳1
    \l "_Tc17993" 【题型一】同素异形体1
    \l "_Tc26924" 【题型二】树状分类法2
    \l "_Tc12217" 【题型三】交叉分类法4
    \l "_Tc30563" 【题型四】氧化物的分类5
    \l "_Tc30563" 【题型五】三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6
    \l "_Tc30563" 【题型六】酸、碱、盐的性质7
    \l "_Tc30563" 【题型七】物质的转化9
    \l "_Tc21895" 二、分阶培优练11
    【题型一】同素异形体
    【典例分析】关于O2和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的性质完全相同
    B.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二者混合后仍属于纯净物
    C.O2转化为O3属于化学变化
    D.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
    【提分秘籍】
    基本规律
    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白磷和红磷等。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变式演练】
    1.据报道,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把放射性物质填入C60中,并置于患者癌细胞处进行放射治疗癌症,下列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球状化合物
    D.C60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2.合成新物质是研究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意大利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关于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个O4分子由两个O2分子构成
    C.O4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
    D.O4和O2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转化
    3.以下选项中哪两个不是同素异形体
    A.O2与O3B.红磷与白磷C.金刚石与石墨D.CO与CO2
    【题型二】树状分类法
    【典例分析】如图是按一定的方法给物质进行的分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B.标准1是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
    C.标准2是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D.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质
    【提分秘籍】
    基本规律
    状分类法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逻辑性很强,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如:
    【变式演练】
    1.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D.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2.下列树状分类方法中正确的是
    A.B.
    C.D.
    3.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的名称是
    A.交叉分类法B.树状分类法C.单一分类法D.复杂分类法
    【题型三】交叉分类法
    【典例分析】按照物质的交叉分类方法判断,H2SO4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挥发性酸 ⑦二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②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⑨D.①④⑤⑦⑧
    【提分秘籍】
    基本规律
    交叉分类法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于同一事物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如:
    【变式演练】
    1.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碱B.可溶性盐C.钠盐D.碳酸盐
    2.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碳酸盐与钠盐属于包含关系D.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
    3.K2CO3在如图的交叉分类法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题型四】氧化物的分类
    【典例分析】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讲,可将P2O5、SO2、SO3、CO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它们同属一类的是
    A.COB.CaO
    C.N2O5D.Fe2O3
    【提分秘籍】
    基本规律
    1.依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及不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iO2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Fe2O3、CaO等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Al2O3(后续学习)等
    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NO、CO等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理解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变式演练】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Ca(OH)2B.Na2O2C.SiO2D.CaO
    2.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属于
    A.碱B.盐C.氧化物D.单质
    3.已知Cr2O3、SiO2、ZnO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Na2O、CaO、ZnO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判断下到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酸性氧化物:CO2、 SiO2、SO2、CO
    B.两性氧化物:ZnO、Al2O3
    C.混合物:HCl、漂白粉、氢氧化铁胶体
    D.碱性氧化物: Na2O、 CaO、MgO、Cr2O3
    【题型五】三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典例分析】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蛋白质分子的直径约为80 nm,在空气中可以形成气溶胶
    B.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均能透过滤纸
    C.纳米材料粒子直径在1~100 n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D.自然界中云、雾、烟都是胶体
    【提分秘籍】
    基本规律
    1.分散系分类及其依据: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典型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FeCl3+3H2O eq \(=====,\s\up10(△))Fe(OH)3(胶体)+3HCl
    (2)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3.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
    (1)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即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2)应用: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现象区别)
    【特别提醒】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制备Fe(OH)3胶体:不能用NaOH、氨水溶液。
    (3)Fe(OH)3胶体不是沉淀,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搅拌,不能加热过度,否则会产生Fe(OH)3红褐色沉淀。
    (4)每个Fe(OH)3胶体粒子都是许多Fe(OH)3分子组成的集合体。
    【变式演练】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的大小
    B.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D.雾、豆浆、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制备胶体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制备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B.烧杯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浅
    C.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
    D.将烧杯中的沸水改为NaOH溶液,也能制备Fe(OH)3胶体
    3.石墨烯纳米颗粒是一种粒子直径介于的材料,将其均匀分散在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形成一种不稳定的溶液
    B.石墨烯和金刚石属于碳的两种同位素
    C.可以用过滤的方式将石墨烯颗粒和蒸馏水分离
    D.该分散系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因此当光束通过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题型六】酸、碱、盐的性质
    【典例分析】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B.
    C.D.
    【提分秘籍】
    基本规律
    1.熟记酸碱盐的通性。
    (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以硫酸为例)
    (2)碱的主要化学性质(以氢氧化钠为例)
    (3)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以碳酸钠为例)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变式演练】
    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碱的通性的是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B.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D.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B.
    C.D.
    3.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A.Fe B.HCl(稀)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题型七】物质的转化
    【典例分析】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部分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提分秘籍】
    基本规律
    1.熟记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2.物质转化应注意的问题
    (1)物质可以依据其组成进行分类,而组成相似的物质在性质上也有相似性。可以基于这种规律预测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某些类别的物质之间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如酸性物质(包括酸、酸性氧化物)和碱性物质(包括碱和碱性氧化物)之间较容易发生反应,其中以酸碱中和反应最为典型。
    (2)学习物质的通性不仅要注意一般情况,也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金属+酸―→盐+氢气,但铜与盐酸就不反应,与其他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3)物质间发生转化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光照、加热(或高温)、催化剂、高压、点燃等。
    【变式演练】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B.
    C.D.
    2.将某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或者)露置于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两端的物质均为碱性氧化物B.②两端的物质都为钙盐
    C.③两端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D.④两端的物质间不反应
    3.以下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
    分阶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冰、生石灰、空气B.碘酒、纯碱、烧碱
    C.液氧、盐酸、沼气D.金刚石、苛性钠、食盐水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是否能透过滤纸D.是否为均一、稳定、透明的外观
    3.对物质合理分类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CO2、SO2、SO3、CO
    B.碱性氧化物:全部的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CaCl2、NaOH、HCl、O3
    D.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4.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Fe(OH)3胶体 ②蔗糖溶液 ③有尘埃的空气 ④溶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A.液态氧——化合物B.食盐水——纯净物
    C.Na2O——碱性氧化物D.NaHSO4——含氧酸
    6.为防止缺碘,可在食盐中加入少量KIO3,KIO3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7.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中,能够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是
    A.观察颜色B.过滤C.利用半透膜渗析D.丁达尔现象
    8.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MgO 属于
    A.酸B.氧化物C.碱D.盐
    9.近期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g
    C.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D.N4转化为N2属于物理变化
    10.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OH→NaClB.CO2→CaCO3C.HCl→AgClD.CuO→Cu(OH)2
    培优第二阶——能力提升练
    1.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
    B.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C.NaCl溶液和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
    D.雾霾是可吸入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
    2.以下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A.AB.BC.CD.D
    4.下面是对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B.碱C.钠盐D.碳酸盐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类别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Na2SO4B.K2SO4C.KHSO4D.NaCl
    6.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H2SO4应属于
    ①酸 ②硫酸盐 ③含氧酸 ④混合物 ⑤化合物 ⑥二元酸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⑤D.②③⑤⑥
    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Na2FeO4不属于
    A.氧化物B.含氧酸盐C.纯净物D.钠盐
    8.在纳米材料备受重视的今天,胶体化学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图是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示意图,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Fe(OH)3胶粒直径在1nm~100 nm范围
    C.由图可知制备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胶体)
    D.观察到液体由黄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
    9.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⑥B.①④⑤⑥C.②③⑤⑥D.全部
    10.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培优第三阶——培优拔尖练
    1.下列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2.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CaOB.H2SO4C.NaOHD.CO
    3.有关胶体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Fe(OH)3胶体的制备是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再煮沸
    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Ca(OH)2→NaOHB.BaCl2→HCl
    C.CuSO4→CuOD.Fe→FeCl2
    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6.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胶体B.豆浆C.云D.蔗糖溶液
    7.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正确的是
    A.银、二氧化硫、硫酸、纯碱、食盐
    B.碘酒、冰、盐酸、烧碱、碳酸钙
    C.氢气、干冰、硝酸、火碱、胆矾
    D.水银、氧化铜、醋酸、石灰乳、碳酸氢钠
    8.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表格的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B.C.D.
    9.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酸性氧化物:、、、
    B.混合物:碱石灰、氨水、水煤气、氢氧化铁胶体
    C.碱:熟石灰、纯碱、苛性钠、氢氧化钡
    D.碱性氧化物:、、、
    10.如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11.利用树状分类法将下列物质归类。
    Si、Na2CO3、CO2、NaOH、粗盐、Fe(OH)3、Al、空气、CaO、HCl、H2、H2SO4、BaSO4、SO2、Na2O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混合物: 。
    12.有以下9种熟悉的元素的单质及熟悉的化合物:氯化氢、二氧化硫、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氮、纯碱、镁片和木炭粉,结合下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 ;② ;③ ;⑤ 。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②和④: ;③和④: 。硫酸的主要
    化学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石蕊溶液)作用
    与活泼金属(Mg)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CaO)反应
    与碱(NaOH)反应
    与某些盐(Na2CO3)反应
    氢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酚酞溶液)作用
    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与酸(HCl)反应
    与某些盐(CuSO4)反应
    碳酸钠的主要化学性质
    与某些酸(HCl)反应
    与某些碱[Ca(OH)2]反应
    与某些盐(BaCl2)反应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简记为A+B===AB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简记为AB===A+B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简记为AB+C===A+CB
    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简记为AB+CD===AD+CB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Na2O2
    CO2
    B
    NaOH
    HCl
    NH4NO3
    Na2O
    SO3
    C
    Mg(OH)2
    CH3COOH
    NaCl
    Mn2O7
    SO2
    D
    KOH
    H2S
    CaCO3
    CaO
    CO
    选项
    酸性氧化物


    混合物
    A
    NaOH
    NaCl
    氢氧化铁胶体
    B
    硫酸铜溶液
    C
    稀盐酸
    D
    CO
    选项




    选项
    A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稀盐酸

    纯净物
    D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精品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核心素养检测-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知识整合讲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师版pdf、专题0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核心素养检测-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知识整合讲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生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