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单元检测卷:简单机械和功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单元检测卷:简单机械和功,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在日常生活中,用10 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 N 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斜面
3.家用的手摇晾衣架如图所示,它实际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假设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 N,则静止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 ( )
A.100 N B.50 N
C.25 N D.20 N
4.一个足球运动员用 100 N 的力踢一个重为5 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了20 m,在球滚动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100 J B.2000 J
C.2100J D.0 J
5.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 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₁、W₂、W₃,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 N的物体在 10 s内匀速上升了 1 m.已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800 J
B.拉力 F的功率是 80 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 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7.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为1.5 W,那么,在考试1 h 的时间内心脏做的功可以把一个质量为50 kg的中学生匀速举高的高度为( )
A.3.6 m B.5.8 m
C.8.2 m D.10.8 m
8.如图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如果在支点左侧的钩码下方,再挂一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重新平衡 ( )
A.在右侧的钩码下再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
B.将右侧的钩码往右移一格
C.将左侧的钩码往左移一格
D.将左侧的钩码往左移半格
9.如图所示,拉力 F=4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A.8 N、8 N B.12 N、8 N
C.8 N、12 N D.12 N、12 N
10.两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力都为G₀,摩擦和绳重均不计,用它们分别匀速提起重为G═5G。的物体时,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 )
A.6 :7 B.7 : 6
C.5 : 6 D.5 : 7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26分)
11.(2分)花匠手握如图所示的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便可以轻松地剪断树枝.这时修枝剪刀属于 .使用时,若在轴上加润滑油,则可以提高杠杆的 .
12.(2分)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 3 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50 c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 N,则课本重力做功 J,水平拉力做功 J.
13.(4分)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 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
14.(6分)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 18 N 的物体缓慢升高0.1m ,拉力大小F=8N,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 0.25 m.有用功为 J,拉力所做的功为 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15.(4 分)如图所示,斜面长5 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 400 N 的力把重1600 N的木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16.(4 分)如图,物体A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若不计动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动滑轮与绳间摩擦,那么物体 A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拉力 F在10s内做功的功率为 W.
17、(2 分)如图,杠杆在力 F₁、F₂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₁ 为 F₁ 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₂ 的力臂l₂ 及力F₁ 的示意图.
18.(2分)如图,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9.(6分)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
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静止.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可以在 B 点处挂 个钩码或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
20.(10分)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表: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在竖直方向上 拉动绳子.
(2)完成表格中数据a、b、c 的计算,填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下面的横线上:
a ;b ;c .
(3)通过比较①③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21.(12 分)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如表数据:
(1)实验过程中应沿 方向拉小车使其匀速直线运动.
(2)表格中的三处空格中的是数据应为:(a) ;(c) ;(b) .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的结论是:斜面倾斜角越 ,斜面拉力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
四、综合题(每题8分,共16分)
22.如图,某人用300 N的拉力,在30 s 内将重 960 N的物体匀速提高 2 m,(绳重及摩擦力不计)求:
(1)有用功和总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动滑轮总重;
(3)人拉绳的功率.
23.如图,已知物体 A 重 10000 N,与地面的摩擦力是3000 N,人通过滑轮组拉动物体使其在10 s 内匀速运动1m,如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求:
(1)有用功的大小;
(2)人做的总功;
(3)人的拉力;
(4)人拉绳的功率.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钩码重/N
4
4
6
动滑轮重/N
0.5
0.9
0.5
拉力/N
2.3
2.5
3.3
钩码上升的高度/m
0.2
0.2
0.2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0.4
0.4
0.4
有用功/J
0.8
0.8
a
总功/J
0.92
1.0
b
机械效率/%
87.0
80.0
C
斜面倾斜角θ
12°
30°
45°
小车重G/N
5
5
5
斜面高h/m
0.2
0.5
0.7
斜面长 s/m
1
1
1
拉力 F/N
2.1
3.6
4.3
有用功W有/J
(a)
2.5
3.5
总功 W总/J
2.1
(b)
4.3
机械效率η/%
47.6
69.4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 杠杆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杠杆 同步课时练,5m, 49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