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课件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课件,共51页。
考点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
知识拓展 大气成分的时空变化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图示
二、能量来源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使得大气增温。大气增温的
同时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易混易错 大气逆辐射并非只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
典例 (2023安徽合肥质检一,6—7)1815年4月,地处东南亚的S岛发生人类历史上最强
的火山喷发事件,在距离S岛800 km以外的人们连续多日听到隆隆的雷声,看见飘动的
灰尘。受此事件影响,1816年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造成西
欧、亚洲、北美农作物大范围减产。下图示意火山喷发后海拔25 km处大气温度距
平和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北半球农作物大范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对 ( )A.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B.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C.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D.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2.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减弱B.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减弱C.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增强D.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增强
答案 1.A 2.A
解析 1.火山喷发使空气中飘浮大量的火山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造成北半球农作物大范围减产。A正确。2.读图可知,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为负值,说明降水减少。大量火山灰在大
气中滞留,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会使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
减弱,A正确。
五、逆温1.概念: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2.辐射逆温形成过程
(1)图a为对流层正常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
近地面的大气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了
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2)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层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图c)。
(3)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逐渐增温,逆温层便自下而上逐渐消失(图d),最终恢
复正常(图e)。
3.其他类型逆温及成因
典例 (2021广东,12—14,9分)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
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
答案 1.C 2.D 3.B
解析 1.冬季谷地会受到来自山坡的下沉冷气流影响,造成进一步的降温,加强了辐射逆温,C正确;山峰、丘陵地形易形成辐射冷却,但形成下沉气流后会减弱其辐射逆
温,A、D错误;平原地形对辐射逆温的加强作用不大,B错误。2.日出之前是一天中因辐射作用造成的气温最低的时段,容易形成较强的辐射逆温,逆
温抑制了大气的垂直运动,多形成晴朗无风的天气,D正确。3.黄河源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冬季寒冷,下沉气流盛行,多晴朗天气,大气逆辐射弱,辐
射逆温多发,B正确。
考点3 热力环流1.成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近地面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空气水平
运动(从高压流向低压)。
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地区,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在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
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
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易混易错 城市风的环流方向无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因为市区的温度始终高于郊区。
(4)沙漠和森林之间的风向变化①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白天,近地面风
由森林吹向沙漠(图a)。②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森林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夜晚,近地面风
由沙漠吹向森林(图b)。
方法技巧 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高低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图中PD'=PC'、PA'=PB'。(3)综上分析可知,图中PB>PA>PD>PC。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
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的凸出方向相反。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裸地)与海洋(湖泊、绿地):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裸地)、上凸处为
海洋(湖泊、绿地)。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绿地)、上凸处为陆地(裸地)。(2)判断市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市区,上凸处为郊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1)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2)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
考点4 风一、风的形成1.风的形成过程 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法技巧 风向的判断方法1.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具体方法是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
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
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第二步:画风向。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南、北半球,然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90°,即与等压线平行),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三、风力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
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下图,风力:A>B>C>D。
典例 (2022浙江6月选考,24—25,6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
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下面两题。
1.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 )
A.春季的低纬度 B.夏季的中纬度C.秋季的中纬度 D.冬季的高纬度2.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C
解析 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13千米,且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低纬度对流层的高度约17—18千米,高纬度约8—9千米(夏季更高、冬季稍低)。由图示可以看出春季
低纬度对流层顶的风速介于0—15 m/s,与该地对流层顶的风速(>20 m/s)不符,A错误;
夏季的中纬度风速基本有正、负值,且最大值出现在12千米左右,与上图纬向风速随
高度变化规律一致,B正确;秋季中纬度和冬季高纬度地面到高空30千米范围内的等风
速线数值均为正值,与该地平均纬向风速的垂直变化不符,C、D错误。2.该地位于北半球,且甲、乙、丙三地风速大小依次为甲>乙>丙。近地面风是在水平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风向约与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致成45°夹角;高空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两个力作用下形成,风向与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同一地点,由地面向高空,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之间的夹角
逐渐增大,地面风与高空风风向之间的夹角接近45°;随着海拔升高,由于受地面的摩擦
力逐渐减小,风速逐渐增大;且相对于地面风向,高空风风向在其基础上右偏(受地转偏
向力影响)。据此对比分析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的风向可知,选项C正确。
名师点睛 甲、丙高程面上的风向及受力分析依次如下: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与人类活动
典例示范(2023江苏苏州期中,8—9)常用的地膜有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透光性较差的一种),下
面两图分别为吐鲁番地区露天西瓜种植景观图和温室大棚“悬空西瓜”种植景观
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有利于 ( )
A.抑制杂草B.地温回升C.增强地面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2.与露天种植的西瓜相比,该地温室大棚种植的“悬空西瓜” ( )A.甜度更高 B.成本更低C.果色更均匀 D.病虫害更多
解题思路 1.与透明地膜相比,黑色地膜透光性差,会减少膜下的太阳辐射,使膜下杂
草光合作用弱,抑制膜下杂草的生长,A项正确;地温回升、增强地面辐射均不是黑色
地膜对比透明地膜的优势,B、C项错误;黑色地膜下太阳辐射量减少与大气的逆辐射
无关,D项错误。2.温室内昼夜温差小,不利于糖分积累,“悬空西瓜”的甜度较露天种植的低,A项错
误;温室的建设成本更高,B项错误;“悬空西瓜”的各个面受光均匀,露天种植的西瓜
有一面接触地表,阳光照射少,“悬空西瓜”的果色更均匀,C项正确;种植方式与病虫
害无关,D项错误。
答案 1.A 2.C
考法实践(2024届重庆田家炳中学高三10月检测,16—18)农业生产中,冬季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
减少霜冻带来的危害。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2为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
三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2.地膜覆盖农田可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 ( )A.减少大气逆辐射B.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C.增加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答案 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练习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1)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课件,共49页。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课件,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