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82718/0-17269862561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82718/0-17269862562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82718/0-17269862562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江苏海安市高三检测)神舟十三号飞船首次采用径向端口对接;飞船从空间站下方的停泊点进行俯仰调姿和滚动调姿后与天宫空间站完成对接,飞船在完成对接后与在停泊点时相比( )
A.线速度增大 B.绕行周期增大
C.所受万有引力增大 D.向心加速度增大
2.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墨子”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 km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36 000 km),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 km/s
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西昌正上方
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G7的周期小
D.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的小
3.(2023·广东茂名市模拟)如图,“嫦娥五号”、“天问一号”探测器分别在近月、近火星轨道运行.已知火星的质量为月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月球半径的2倍.假设月球、火星均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忽略其自转影响,则( )
A.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比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
C.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火星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D.“嫦娥五号”绕月周期比“天问一号”绕火星周期大
4.(2022·河北卷·2)2008年,我国天文学家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2.16米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绕恒星HD173416运动的系外行星HD173416b,2019年,该恒星和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为“羲和”和“望舒”,天文观测得到恒星羲和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倍,若将望舒与地球的公转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公转的轨道半径相等.则望舒与地球公转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
A.2eq \r(2) B.2 C.eq \r(2) D.eq \f(\r(2),2)
5.(2023·广东珠海市模拟)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启了探索火星之旅.“天问一号”首先进入圆轨道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调整姿态悬停在火星上空,再向下加速、减速,着陆火星表面并执行任务.已知地球与火星的质量比为a,地球与火星的半径比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eq \f(a,b)
B.地球与火星的近地卫星周期的比值为eq \r(\f(b,a))
C.地球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为eq \r(\f(a,b))
D.“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运动、悬停、向下加速以及减速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6.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角速度关系为ωa=ωb>ωc
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ab>ac
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b>vc>va
D.周期关系为Ta=Tb>Tc
7.(2023·广东汕头市模拟)早在2012年,某公司提出将人送上火星,展开星际移民的计划.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半径大约是火星半径的2倍.不考虑地球、火星自转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取eq \r(5)=2.2)( )
A.地球的平均密度小于火星的平均密度
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小于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
C.靠近地球表面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火星表面的航天器的运行周期之比约为10∶11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约为11∶10
8.(多选)地月系统是双星模型,为了寻找航天器相对地球和月球不动的位置,科学家们做出了不懈努力.如图所示,欧拉推导出L1、L2、L3三个位置,拉格朗日又推导出L4、L5两个位置.现在科学家把L1、L2、L3、L4、L5统称地月系中的拉格朗日点.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通过处于拉格朗日区的“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把信息返回地球,引起众多师生对拉格朗日点的热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拉格朗日点航天器的受力不再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B.在不同的拉格朗日点航天器随地月系统运动的周期均相同
C.“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应选择L1点开展工程任务实验
D.“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应选择L2点开展工程任务实验
9.(2023·辽宁丹东市月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假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轨道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运行的周期为T=2πeq \r(\f(R+h3,gR2))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线速度大小为eq \r(gR+h)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0
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eq \f(3g,4πGR2)
10.(2023·湖北省荆州中学模拟)设想在赤道上建造如图甲所示的“太空电梯”,站在太空舱里的宇航员可通过竖直的电梯缓慢直通太空站.图乙中r为宇航员到地心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曲线A为地球引力对宇航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直线B为宇航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止且在不同高度的宇航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随着r增大,宇航员的角速度增大
B.图中r0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C.宇航员在r=R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D.随着r增大,宇航员对太空舱的压力增大
11.(多选)(2023·广东惠州市模拟)2018年7月27日,天宇上演“火星冲日”天象,此时火星离地球最近,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段.为此,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于2018年5月5日发射升空,飞行205天,于11月27日成功着陆火星.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eq \f(1,9),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eq \f(1,2),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则( )
A.火星公转轨道的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倍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eq \f(4,9)
C.洞察号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eq \f(\r(2),3)
D.下一个火星探测器的最佳发射期最早出现在2020年
二、综合题
12.如图所示,A、B为地球的两个轨道共面的人造卫星,运行方向相同,A为地球同步卫星,A、B两卫星的轨道半径的比值为k,地球自转周期为T0.某时刻A、B两卫星距离达到
最近,从该时刻起到A、B间距离最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13.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卫星b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重力加速度为g,求:
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多少?
14.常用的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它定位于地球赤道正上方,已知某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该同步卫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海安市高三检测)神舟十三号飞船首次采用径向端口对接;飞船从空间站下方的停泊点进行俯仰调姿和滚动调姿后与天宫空间站完成对接,飞船在完成对接后与在停泊点时相比( )
A.线速度增大 B.绕行周期增大
C.所受万有引力增大 D.向心加速度增大
答案 B
2.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墨子”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 km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36 000 km),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 km/s
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西昌正上方
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G7的周期小
D.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的小
答案 C
3.(2023·广东茂名市模拟)如图,“嫦娥五号”、“天问一号”探测器分别在近月、近火星轨道运行.已知火星的质量为月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月球半径的2倍.假设月球、火星均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忽略其自转影响,则( )
A.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比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
C.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火星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D.“嫦娥五号”绕月周期比“天问一号”绕火星周期大
答案 D
4.(2022·河北卷·2)2008年,我国天文学家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2.16米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绕恒星HD173416运动的系外行星HD173416b,2019年,该恒星和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为“羲和”和“望舒”,天文观测得到恒星羲和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倍,若将望舒与地球的公转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公转的轨道半径相等.则望舒与地球公转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
A.2eq \r(2) B.2 C.eq \r(2) D.eq \f(\r(2),2)
答案 C
5.(2023·广东珠海市模拟)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启了探索火星之旅.“天问一号”首先进入圆轨道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调整姿态悬停在火星上空,再向下加速、减速,着陆火星表面并执行任务.已知地球与火星的质量比为a,地球与火星的半径比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eq \f(a,b)
B.地球与火星的近地卫星周期的比值为eq \r(\f(b,a))
C.地球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为eq \r(\f(a,b))
D.“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运动、悬停、向下加速以及减速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C
6.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角速度关系为ωa=ωb>ωc
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ab>ac
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b>vc>va
D.周期关系为Ta=Tb>Tc
答案 C
7.(2023·广东汕头市模拟)早在2012年,某公司提出将人送上火星,展开星际移民的计划.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半径大约是火星半径的2倍.不考虑地球、火星自转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取eq \r(5)=2.2)( )
A.地球的平均密度小于火星的平均密度
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小于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
C.靠近地球表面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火星表面的航天器的运行周期之比约为10∶11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约为11∶10
答案 C
8.(多选)地月系统是双星模型,为了寻找航天器相对地球和月球不动的位置,科学家们做出了不懈努力.如图所示,欧拉推导出L1、L2、L3三个位置,拉格朗日又推导出L4、L5两个位置.现在科学家把L1、L2、L3、L4、L5统称地月系中的拉格朗日点.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通过处于拉格朗日区的“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把信息返回地球,引起众多师生对拉格朗日点的热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拉格朗日点航天器的受力不再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B.在不同的拉格朗日点航天器随地月系统运动的周期均相同
C.“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应选择L1点开展工程任务实验
D.“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应选择L2点开展工程任务实验
答案 BD
9.(2023·辽宁丹东市月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假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轨道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运行的周期为T=2πeq \r(\f(R+h3,gR2))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线速度大小为eq \r(gR+h)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0
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eq \f(3g,4πGR2)
答案 A
10.(2023·湖北省荆州中学模拟)设想在赤道上建造如图甲所示的“太空电梯”,站在太空舱里的宇航员可通过竖直的电梯缓慢直通太空站.图乙中r为宇航员到地心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曲线A为地球引力对宇航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直线B为宇航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止且在不同高度的宇航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随着r增大,宇航员的角速度增大
B.图中r0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C.宇航员在r=R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D.随着r增大,宇航员对太空舱的压力增大
答案 B
11.(多选)(2023·广东惠州市模拟)2018年7月27日,天宇上演“火星冲日”天象,此时火星离地球最近,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段.为此,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于2018年5月5日发射升空,飞行205天,于11月27日成功着陆火星.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eq \f(1,9),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eq \f(1,2),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则( )
A.火星公转轨道的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倍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eq \f(4,9)
C.洞察号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eq \f(\r(2),3)
D.下一个火星探测器的最佳发射期最早出现在2020年
答案 BCD
二、综合题
12.如图所示,A、B为地球的两个轨道共面的人造卫星,运行方向相同,A为地球同步卫星,A、B两卫星的轨道半径的比值为k,地球自转周期为T0.某时刻A、B两卫星距离达到
最近,从该时刻起到A、B间距离最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 eq \f(T0,2\r(k3)-1)
13.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卫星b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重力加速度为g,求:
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多少?
答案 eq \f(π,3);
14.常用的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它定位于地球赤道正上方,已知某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该同步卫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答案 (eq \f(R,R+h))2g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专题11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专题11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原卷版doc、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专题11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第5章第2练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航天事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5.2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讲)(原卷版+解析),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