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运动的描述第1页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运动的描述第2页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运动的描述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运动的描述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卷:运动的描述,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河南省南阳中学月考)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球表面100米处稍稍悬停,接着竖直缓缓降落,约10分钟后,嫦娥四号自主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9年1月3日10:26”和“约10分钟”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B.在降落过程中,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考系,月球静止不动
    C.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嫦娥四号探测器看作质点
    D.从悬停到着陆,探测器通过的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100米
    2.(2023·广东珠海市模拟)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是最先进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之一,它在任何时刻都能提供持续可靠的定位服务,从手机定位到机场调度、海事救援、授时和测速及地质测绘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位高空飞行的飞机时,用二维坐标就能确定飞机的具体位置
    B.定位一探险爱好者的具体位置时,探险爱好者不可视为质点
    C.测绘的飞机航空路线指的是飞机运动的位移
    D.测轮船在大海中的运动速度时,实际测量的是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为瞬时速度
    3.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一组是( )
    A.路程、时间、速度
    B.重力、质量、加速度
    C.平均速率、温度、加速度
    D.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
    4.(2023·广东广州市月考)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国选手苏炳添力压众强敌,跑出了9秒83的优异成绩,打破亚洲纪录的同时,也进入了决赛,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黄种人选手.会场用传感器记下了运动员苏炳添的各位置与时间信息如图所示.假设运动员做直线运动,根据图中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起点到终点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员前30米的平均速度大于前60米的平均速度
    C.可以推算出最后10 m冲刺的平均速度
    D.可以推算出运动员冲线时的速度
    5.如图所示,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 km,用时1 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 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 km
    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 m/s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D.M点和N点速度方向相同
    6.(多选)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7.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通过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1 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eq \f(\r(5),2)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ABCDE段的平均速率为0.75 m/s
    8.(2023·广东阳春市一中模拟)小明某天在阳春东湖环湖刚好走了一圈,花了1个小时走完了3.5 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3.5 km
    B.路程是3.5 km
    C.平均速度是3.5 km/h
    D.平均速率为0
    9.某国产车型启用全新动力标识,新的命名方式直接与车辆的加速性能联系起来,如图,TFSI前面的那组数字称为G值,单位为m/s2,计算公式为“G=eq \f(Δv,Δt)×10”,式中Δv为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变化量,Δt为不同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G值越大,车辆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B.G值越大,车辆的动力越强劲
    C.100公里每小时是指车辆百公里加速的平均速度
    D.标识为45TFSI的车辆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7.3 s
    10.(2023·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测试)小李打算从A地走路到B地,她得到如下两个方案.若她按方案出行,则( )
    A.“推荐方案”与“方案二”的平均速度相同
    B.推荐方案的位移较小
    C.“方案二”的平均速度约为4.29 km/h
    D.小李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可能一直为0
    11.(多选)(2023·广东东莞市模拟)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原来v>0,a>0,s>0,从某时刻把加速度均匀减小,则( )
    A.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继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12.(多选)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时,t可能为( )
    A.3 s B.5 s C.7 s D.9 s
    13.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沿水平方向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电磁波的速度为3×108 m/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
    A.1 2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
    二、综合题
    14.如图,气垫导轨上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A与B,AB间距离为L=30 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A、B,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A到B所用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滑块通过A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滑块通过B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4)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2023·河南省南阳中学月考)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球表面100米处稍稍悬停,接着竖直缓缓降落,约10分钟后,嫦娥四号自主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9年1月3日10:26”和“约10分钟”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B.在降落过程中,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考系,月球静止不动
    C.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嫦娥四号探测器看作质点
    D.从悬停到着陆,探测器通过的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100米
    答案 D
    2.(2023·广东珠海市模拟)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是最先进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之一,它在任何时刻都能提供持续可靠的定位服务,从手机定位到机场调度、海事救援、授时和测速及地质测绘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位高空飞行的飞机时,用二维坐标就能确定飞机的具体位置
    B.定位一探险爱好者的具体位置时,探险爱好者不可视为质点
    C.测绘的飞机航空路线指的是飞机运动的位移
    D.测轮船在大海中的运动速度时,实际测量的是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为瞬时速度
    答案 D
    3.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一组是( )
    A.路程、时间、速度
    B.重力、质量、加速度
    C.平均速率、温度、加速度
    D.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
    答案 D
    4.(2023·广东广州市月考)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国选手苏炳添力压众强敌,跑出了9秒83的优异成绩,打破亚洲纪录的同时,也进入了决赛,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黄种人选手.会场用传感器记下了运动员苏炳添的各位置与时间信息如图所示.假设运动员做直线运动,根据图中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起点到终点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员前30米的平均速度大于前60米的平均速度
    C.可以推算出最后10 m冲刺的平均速度
    D.可以推算出运动员冲线时的速度
    答案 C
    5.如图所示,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 km,用时1 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 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 km
    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 m/s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D.M点和N点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C
    6.(多选)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答案 BD
    7.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通过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1 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eq \f(\r(5),2)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ABCDE段的平均速率为0.75 m/s
    答案 D
    8.(2023·广东阳春市一中模拟)小明某天在阳春东湖环湖刚好走了一圈,花了1个小时走完了3.5 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3.5 km
    B.路程是3.5 km
    C.平均速度是3.5 km/h
    D.平均速率为0
    答案 B
    9.某国产车型启用全新动力标识,新的命名方式直接与车辆的加速性能联系起来,如图,TFSI前面的那组数字称为G值,单位为m/s2,计算公式为“G=eq \f(Δv,Δt)×10”,式中Δv为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变化量,Δt为不同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G值越大,车辆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B.G值越大,车辆的动力越强劲
    C.100公里每小时是指车辆百公里加速的平均速度
    D.标识为45TFSI的车辆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7.3 s
    答案 B
    10.(2023·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测试)小李打算从A地走路到B地,她得到如下两个方案.若她按方案出行,则( )
    A.“推荐方案”与“方案二”的平均速度相同
    B.推荐方案的位移较小
    C.“方案二”的平均速度约为4.29 km/h
    D.小李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可能一直为0
    答案 D
    11.(多选)(2023·广东东莞市模拟)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原来v>0,a>0,s>0,从某时刻把加速度均匀减小,则( )
    A.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继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答案 BD
    12.(多选)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时,t可能为( )
    A.3 s B.5 s C.7 s D.9 s
    答案 BC
    13.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沿水平方向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电磁波的速度为3×108 m/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
    A.1 2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
    答案 D
    二、综合题
    14.如图,气垫导轨上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A与B,AB间距离为L=30 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A、B,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A到B所用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滑块通过A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滑块通过B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4)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答案 滑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A=eq \f(d,tA)=eq \f(1,0.010) cm/s=100 cm/s;
    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B=eq \f(d,tB)=eq \f(1,0.005) cm/s=200 cm/s;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eq \f(vB-vA,t)=eq \f(2-1,0.200) m/s2=5 m/s2;
    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eq \x\t(v)=eq \f(L,t)=eq \f(0.3,0.200) m/s=1.5 m/s.
    位置
    30米
    60米
    90米
    100米
    时间显示
    3.73秒
    6.29秒
    8.92秒
    9.83秒
    位置
    30米
    60米
    90米
    100米
    时间显示
    3.73秒
    6.29秒
    8.92秒
    9.83秒

    相关试卷

    物理高考《一轮复习综合检测AB卷》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AB卷):

    这是一份物理高考《一轮复习综合检测AB卷》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AB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1.1运动的描述(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1.1运动的描述(讲)(原卷版+解析),共19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逐个突破专题01运动的描述(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逐个突破专题01运动的描述(原卷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点,平均速度,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