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卷: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82807/0-17269893081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卷: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82807/0-17269893083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卷: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82807/0-17269893083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2.下列生物或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的是( )
A.人体肝细胞 B.蚕豆叶表皮细胞
C.流感病毒 D.大肠杆菌
3.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B.色球蓝细菌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色球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C.蓝细菌有细胞壁,但其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
D.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位于拟核
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5.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②
6.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c”从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并把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B.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并把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C.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并把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
D.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并把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
7.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高倍镜下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B.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需要先调节镜头上移,以免损坏玻片标本
C.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需要将视野适当调暗,以便于观察
D.通常低倍镜观察后还要进行高倍镜观察,因为高倍镜下物像清晰度更高
8.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②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③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④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⑤在乙中观察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乳酸菌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念珠蓝细菌 ⑤发菜 ⑥食用菌 ⑦噬菌体 ⑧肺炎双球菌 ⑨支原体 ⑩霉菌
A.①⑧⑩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⑧⑨ D.①④⑤⑥
10.下列是关于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①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含核膜、核糖体
B.框②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框③内的生物均含染色体
D.框④内的生物中只有念珠蓝细菌含叶绿素
11.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应选用②③镜头
C.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D.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4个细胞
12.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杆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3.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选项: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目镜10×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视野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_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若组合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组合D后,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个。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具有________和叶绿素。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和细胞膜。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
(4)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①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标本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②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选择题
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答案 A
2.下列生物或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的是( )
A.人体肝细胞 B.蚕豆叶表皮细胞
C.流感病毒 D.大肠杆菌
答案 C
3.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B.色球蓝细菌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色球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C.蓝细菌有细胞壁,但其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
D.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位于拟核
答案 B
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 B
5.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②
答案 B
6.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c”从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并把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B.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并把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C.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并把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
D.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并把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
答案 B
7.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高倍镜下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B.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需要先调节镜头上移,以免损坏玻片标本
C.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需要将视野适当调暗,以便于观察
D.通常低倍镜观察后还要进行高倍镜观察,因为高倍镜下物像清晰度更高
答案 C
8.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②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③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④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⑤在乙中观察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答案 B
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乳酸菌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念珠蓝细菌 ⑤发菜 ⑥食用菌 ⑦噬菌体 ⑧肺炎双球菌 ⑨支原体 ⑩霉菌
A.①⑧⑩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⑧⑨ D.①④⑤⑥
答案 C
10.下列是关于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①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含核膜、核糖体
B.框②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框③内的生物均含染色体
D.框④内的生物中只有念珠蓝细菌含叶绿素
答案 D
11.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应选用②③镜头
C.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D.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4个细胞
答案 ABCD
12.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杆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选项: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目镜10×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视野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_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若组合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组合D后,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个。
答案 (1)D C
(2)③ 反光镜 光圈(两空可以颠倒)
(3)100 长度或宽度 10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具有________和叶绿素。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和细胞膜。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
(4)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①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标本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②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答案 (1)C、D A、D 藻蓝素 (2)核糖体 (3)拟核
(4)①D ②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