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小练: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2892/0-1726994316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小练: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2892/0-17269943168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小练: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2892/0-17269943169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一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一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②所示装置
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
D.用图④所示装置将SnCl2溶液蒸干制备SnCl2晶体
2.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3.(2024·上海浦东模拟)青蒿素是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4.5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Ⅱ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Ⅲ的主要过程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5 ℃)中生成缔合物Et2O·H+·[Fe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B.加热蒸干溶液,可以得到CuCl2晶体
C.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可除去半透膜中蛋白质溶液里混有的(NH4)2SO4
D.鉴别NaBr和KI溶液,可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7.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8.下列各物质含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Ⅰ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B.用装置Ⅱ蒸干硫酸亚铁溶液制备FeSO4·7H2O
C.用装置Ⅲ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胆矾晶体
D.用装置Ⅳ分离Cl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碘
10.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A.试剂①为Ba(OH)2溶液
B.操作②为结晶
C.操作③为过滤
D.试剂④为稀HNO3
11.(2023·长沙模拟)某同学进行海带提碘实验,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将灼烧后的海带灰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浸泡后放置在泥三角上,煮沸2~3分钟,冷却后过滤。将适量稀硫酸与双氧水滴入滤液中,充分反应后转移至分液漏斗,打开盛有CCl4的试剂瓶,将橡胶塞倒放,取少量加入分液漏斗中,塞紧瓶塞,将分液漏斗多次振荡放气后静置分液,CCl4层从上口倒出。实验中存在错误的有几处( )
A.1 B.2 C.3 D.4
12.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分液
B.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
D.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二、综合题
13.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钠两种溶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SOeq \\al(2-,4)、COeq \\al(2-,3),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SOeq \\al(2-,4)、COeq \\al(2-,3)均存在。
(2)洗涤碳酸镁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碳酸镁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兴趣小组用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K2Cr2O7晶体,流程如下:
(1)焙烧的目的是将FeCr2O4转化为Na2CrO4,并将Al、Si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调溶液的pH使之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蒸发结晶所产生的副产品是________。
(5)为结晶得到杂质较少的K2Cr2O7粗产品,请结合下图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
a.50 ℃蒸发溶剂
b.100 ℃蒸发溶剂
c.抽滤
d.冷却至室温
e.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
f.蒸发至溶液出现大量晶体,停止加热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②所示装置
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
D.用图④所示装置将SnCl2溶液蒸干制备SnCl2晶体
答案 A
2.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答案 C
3.(2024·上海浦东模拟)青蒿素是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4.5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Ⅱ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Ⅲ的主要过程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答案 D
4.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5 ℃)中生成缔合物Et2O·H+·[Fe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答案 A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B.加热蒸干溶液,可以得到CuCl2晶体
C.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可除去半透膜中蛋白质溶液里混有的(NH4)2SO4
D.鉴别NaBr和KI溶液,可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答案 B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7.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 C
8.下列各物质含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C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Ⅰ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B.用装置Ⅱ蒸干硫酸亚铁溶液制备FeSO4·7H2O
C.用装置Ⅲ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胆矾晶体
D.用装置Ⅳ分离Cl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碘
答案 A
10.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A.试剂①为Ba(OH)2溶液
B.操作②为结晶
C.操作③为过滤
D.试剂④为稀HNO3
答案 B
11.(2023·长沙模拟)某同学进行海带提碘实验,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将灼烧后的海带灰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浸泡后放置在泥三角上,煮沸2~3分钟,冷却后过滤。将适量稀硫酸与双氧水滴入滤液中,充分反应后转移至分液漏斗,打开盛有CCl4的试剂瓶,将橡胶塞倒放,取少量加入分液漏斗中,塞紧瓶塞,将分液漏斗多次振荡放气后静置分液,CCl4层从上口倒出。实验中存在错误的有几处( )
A.1 B.2 C.3 D.4
答案 C
12.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分液
B.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
D.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 B
二、综合题
13.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钠两种溶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SOeq \\al(2-,4)、COeq \\al(2-,3),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SOeq \\al(2-,4)、COeq \\al(2-,3)均存在。
(2)洗涤碳酸镁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碳酸镁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稀盐酸 氯化钡 (2)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让蒸馏水自然流下,重复上述操作2~3次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
14.某兴趣小组用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K2Cr2O7晶体,流程如下:
(1)焙烧的目的是将FeCr2O4转化为Na2CrO4,并将Al、Si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调溶液的pH使之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蒸发结晶所产生的副产品是________。
(5)为结晶得到杂质较少的K2Cr2O7粗产品,请结合下图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
a.50 ℃蒸发溶剂
b.100 ℃蒸发溶剂
c.抽滤
d.冷却至室温
e.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
f.蒸发至溶液出现大量晶体,停止加热
答案 (1)使矿料与氧气充分接触,提高焙烧效率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2CO3反应
(2)H2SiO3 (3)小 2CrOeq \\al(2-,4)+2H+Cr2Oeq \\al(2-,7)+H2O (4)Na2SO4 (5)aedc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O(NO2)
H2O、无水CaCl2
B
Cl2(HCl)
H2O、浓H2SO4
C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盐酸
D
FeCl2溶液(FeCl3)
Fe粉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苯(苯酚)
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过滤
B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分液
C
CO2(SO2)
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D
HNO3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序号
物质
杂质
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固体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选择试剂
①
Na2CO3溶液
④
实验操作
②
③
加热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O(NO2)
H2O、无水CaCl2
B
Cl2(HCl)
H2O、浓H2SO4
C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盐酸
D
FeCl2溶液(FeCl3)
Fe粉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苯(苯酚)
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过滤
B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分液
C
CO2(SO2)
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D
HNO3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序号
物质
杂质
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固体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选择试剂
①
Na2CO3溶液
④
实验操作
②
③
加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物质的量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