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必修1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B.④⑤⑥
C.②④⑥D.①⑤⑥
2.近日,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或存在第二形态,当水被加热到40~60 ℃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等属性也会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H2O
B.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C.0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D.液态水两种形态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①指南针 ②黑火药 ③转轮排字 ④黏土制陶瓷 ⑤用玻璃瓶盛装“强水”(古书中记载一种能腐蚀五金的液体) ⑥用明矾溶液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⑦湿法炼铜
A.①③④⑤B.①③⑤
C.①③④⑦D.①③⑤⑥
4.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
5.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 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 nm,在低于-183 ℃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6.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光导纤维、聚酯纤维均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石油是混合物,经过分馏可得汽油、柴油等纯净物
D.空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7.2020年9月1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学者成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化学计量反应控制的自限性纳米粒子定向键合》为题发表于《科学》主刊。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的是( )
A.硝酸钾溶液 B.雾
C.霾 D.石灰乳
8.由一种金属阳离子与多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
A.CaOCl2B.(NH4)2Fe(SO4)2
C.BiONO3D.K3[Fe(CN)6]
9.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10.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全部 B.只有②④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③④⑤⑥
1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下列化学反应,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种元素,则下列对应物质不正确的是( )
二、综合题
13.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 可实现对抗原抗体的测定。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馏水(②)60 mL
b.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③)0.75 mL,再滴加0.1 ml·L-1 K2CO3(④)溶液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 n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
(2)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其分散质是________。
(3)步骤d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
14.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eq \(――→,\s\up7(①))铜绿eq \(――→,\s\up7(②))Aeq \(――→,\s\up7(③))Cu(OH)2eq \(――→,\s\up7(④))Beq \(――→,\s\up7(⑤),\s\d5(H2))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15.酰氯类物质有多种,如磺酰氯(SO2Cl2)、亚硫酰氯(SOCl2)、碳酰氯(COCl2)等,磺酰氯(SO2Cl2)能发生剧烈水解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硫酰氯(SOCl2)和氯磺酸(ClSO3H)均能剧烈水解,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B.④⑤⑥
C.②④⑥D.①⑤⑥
答案 C
2.近日,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或存在第二形态,当水被加热到40~60 ℃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等属性也会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H2O
B.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C.0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D.液态水两种形态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3.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①指南针 ②黑火药 ③转轮排字 ④黏土制陶瓷 ⑤用玻璃瓶盛装“强水”(古书中记载一种能腐蚀五金的液体) ⑥用明矾溶液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⑦湿法炼铜
A.①③④⑤B.①③⑤
C.①③④⑦D.①③⑤⑥
答案 B
4.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
答案 A
5.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 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 nm,在低于-183 ℃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答案 B
6.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光导纤维、聚酯纤维均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石油是混合物,经过分馏可得汽油、柴油等纯净物
D.空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答案 A
7.2020年9月1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学者成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化学计量反应控制的自限性纳米粒子定向键合》为题发表于《科学》主刊。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的是( )
A.硝酸钾溶液 B.雾
C.霾 D.石灰乳
答案 B
8.由一种金属阳离子与多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
A.CaOCl2B.(NH4)2Fe(SO4)2
C.BiONO3D.K3[Fe(CN)6]
答案 A
9.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 D
10.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11.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全部 B.只有②④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③④⑤⑥
答案 A
1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下列化学反应,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种元素,则下列对应物质不正确的是( )
答案 B
二、综合题
13.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 可实现对抗原抗体的测定。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馏水(②)60 mL
b.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③)0.75 mL,再滴加0.1 ml·L-1 K2CO3(④)溶液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 n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
(2)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其分散质是________。
(3)步骤d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① ②④ ④ (2)胶体 金颗粒 (3)渗析
14.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eq \(――→,\s\up7(①))铜绿eq \(――→,\s\up7(②))Aeq \(――→,\s\up7(③))Cu(OH)2eq \(――→,\s\up7(④))Beq \(――→,\s\up7(⑤),\s\d5(H2))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 (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OH)2eq \(=====,\s\up7(△))CuO+H2O CuO+H2eq \(=====,\s\up7(△))Cu+H2O (4)① ②③ ④
15.酰氯类物质有多种,如磺酰氯(SO2Cl2)、亚硫酰氯(SOCl2)、碳酰氯(COCl2)等,磺酰氯(SO2Cl2)能发生剧烈水解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硫酰氯(SOCl2)和氯磺酸(ClSO3H)均能剧烈水解,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SO2Cl2+2H2O===H2SO4+2HCl SOCl2+H2O===SO2+2HCl、ClSO3H+H2O===H2SO4+HCl
序号
甲
乙、丙、丁、戊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②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
③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
④
腐蚀品
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
⑤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
⑥
弱电解质
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
选项
A
B
C
D
物质
小苏打
食用油
淀粉
“84”消毒液
类别
碱
油脂(酯类)
天然高分子
混合物
选项
A物质
B物质
C物质
D物质
A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CO2
B
Fe
FeCl2
FeCl3
Cl2
C
AlCl3溶液
Al(OH)3
Na[Al(OH)4] 溶液
NaOH溶液
D
H2S
S
SO2
O2
序号
甲
乙、丙、丁、戊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②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
③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
④
腐蚀品
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
⑤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
⑥
弱电解质
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
选项
A
B
C
D
物质
小苏打
食用油
淀粉
“84”消毒液
类别
碱
油脂(酯类)
天然高分子
混合物
选项
A物质
B物质
C物质
D物质
A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CO2
B
Fe
FeCl2
FeCl3
Cl2
C
AlCl3溶液
Al(OH)3
Na[Al(OH)4] 溶液
NaOH溶液
D
H2S
S
SO2
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小练:硫酸、酸雨及防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氧化物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