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第5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5.2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氧化物课堂检测
展开1.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
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2.将过氧化钠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
B.有无色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
C.无气体产生,有沉淀生成
D.有气体产生,无沉淀生成
3.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往100 mL大试管中先加40 mL煤油,取三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胶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橡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B.溶液中有气泡生成,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C.大试管内和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都下降
D.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
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5.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eq \(――→,\s\up7(①))变灰暗eq \(――→,\s\up7(②))变白色eq \(――→,\s\up7(③))出现液滴eq \(――→,\s\up7(④))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
B.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②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开金属钠,切面会逐渐变暗
B.实验室的单质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C.金属钠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固体钠的密度比液体水的密度小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一定条件下,2.3 g 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 g产物,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生成物为碳酸钠
8.某溶液含有①NOeq \\al(-,3)、②HCOeq \\al(-,3)、③SOeq \\al(2-,3)、④COeq \\al(2-,3)、⑤SOeq \\al(2-,4)五种阴离子。现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A.① B.④ C.①④⑤ D.④⑤
9.下列物质均为a g,将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则过氧化钠固体增重为a g的是( )
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10.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
C.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
11.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设计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B.装置B中盛放硅胶的作用只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装置D管口末端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D.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12.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二、综合题
13.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的原理推测钠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实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为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装置2中应盛放________溶液。
(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装置1的操作,待装置______(填数字)中出现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
(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6中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写出Na2O2作供氧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步骤1:按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步骤3:……,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在点燃C处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钠及其氧化物
一、选择题
1.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
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答案 A
2.将过氧化钠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
B.有无色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
C.无气体产生,有沉淀生成
D.有气体产生,无沉淀生成
答案 B
3.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往100 mL大试管中先加40 mL煤油,取三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胶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橡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B.溶液中有气泡生成,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C.大试管内和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都下降
D.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
答案 C
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答案 B
5.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eq \(――→,\s\up7(①))变灰暗eq \(――→,\s\up7(②))变白色eq \(――→,\s\up7(③))出现液滴eq \(――→,\s\up7(④))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
B.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②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6.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开金属钠,切面会逐渐变暗
B.实验室的单质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C.金属钠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固体钠的密度比液体水的密度小
答案 C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一定条件下,2.3 g 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 g产物,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生成物为碳酸钠
答案 D
8.某溶液含有①NOeq \\al(-,3)、②HCOeq \\al(-,3)、③SOeq \\al(2-,3)、④COeq \\al(2-,3)、⑤SOeq \\al(2-,4)五种阴离子。现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A.① B.④ C.①④⑤ D.④⑤
答案 D
9.下列物质均为a g,将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则过氧化钠固体增重为a g的是( )
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答案 C
10.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
C.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
答案 B
11.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设计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B.装置B中盛放硅胶的作用只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装置D管口末端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D.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答案 C
12.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答案 C
二、综合题
13.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的原理推测钠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实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为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装置2中应盛放________溶液。
(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装置1的操作,待装置______(填数字)中出现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
(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6中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饱和碳酸氢钠 (2)C (3)5 变浑浊
(4)①2Na+2CO2eq \(=====,\s\up7(△))Na2CO3+CO ②4Na+3CO2eq \(=====,\s\up7(△))2Na2CO3+C
14.已知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写出Na2O2作供氧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步骤1:按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步骤3:……,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在点燃C处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2Na2O2+2CO2===2Na2CO3+O2
(2)①长颈漏斗 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或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②检验氢气纯度 ③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④Na2O2+H2eq \(=====,\s\up7(△))2NaOH
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氧化物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a href="/hx/tb_c40363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氧化物一课一练</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8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综合训练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氧化物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二册<a href="/hx/tb_c40363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氧化物精练</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