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吕文博、高秀峰、柯珂 校题人:李杨、丁玲
【命题单位:辽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真不知道有什么人会喜欢“罐头笑声”①。有一天我对几个学生、两名电话修理工、若干大学教授,还有保安做了一番调查,大家无一例外对其持批评态度。挨骂最多的是电视台,还有它那套笑声音轨,以及靠技术来增强喜感的制度。他们说,这么做愚蠢、虚假、肤浅。尽管我采访的样本很小,可它真实反映了大部分公众对笑声音轨的负面感受。
那么,为什么电视台的高级主管们这么喜欢“罐头笑声”呢?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迎合公众的需求,才得以名利双收。他们虔诚地采用令观众反感的笑声音轨,哪怕他们旗下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提出抗议也照用不误。好些著名导演、编剧和演员都要求从自己担纲的电视节目里取消“罐头笑声”。可这样的要求很少被顺利采纳,成功的都是经过激烈抗争才实现的。
“罐头笑声”对电视台高层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这些精明老练的人死抱这种做法不放呢?答案既简单,也耐人寻味:他们听了研究的话。实验发现,使用“罐头笑声”,会让观众在看到滑稽节目时笑得更久、更频繁,认为节目更有趣。此外,一些证据表明,对糟糕的笑话,“罐头笑声”最为有效。
从这些数据来看,电视台高层的做法完全合理。把笑声音轨加入喜剧节目,哪怕节目品质低下,观众也会觉得很有趣、很滑稽、很好看。
解决了电视台大众笑声音轨这道谜题,一个更让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出来了:为什么“罐头笑声”能对我们产生那样的影响呢?显得怪异的不再是电视台的高层了,他们只不过是依照逻辑和利益来做事罢了。相反,观众们的行为才奇怪呢。为什么我们会对着打了机械笑声鸡血的喜剧节目笑个不停呢?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种拙劣的喜剧很可笑呢?我们很清楚,我们听到的笑声跟先前笑话的幽默程度毫不相关,它不是真正的观众在现场同步发出来的,而是机械师在调音台上人为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伪造得那么假,可是仍能对我们起作用!
要揭示为什么“罐头笑声”有这样的作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另一种强大的影响力武器:社会认同原理。这一原理尤其适用于我们对正确行为的判断,特定情形下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看到别人正在做,就觉得一种行为是恰当的,这种倾向通常都运作得不错。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事,总比跟它对着干犯的错误少。大多数时候,很多人都在做的事,的确也是应该做的事。社会认同原理的这一特点,既是它的强项,也是它的主要弱点。和其他影响力武器一样,它为我们判断如何行事提供了一条捷径,与此同时,选择使用这条捷径的人,也很容易遭到沿途伺机出手的牟利者的攻击。
就“罐头笑声”一例而言,问题出在这儿: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我们利用其他人的笑声来帮助自己判断哪些地方好笑,这没什么愚蠢的,因为它与证据确凿的社会认同原理完全吻合。可我们傻就傻在对明显是伪造出来的笑声也出现了这个反应。不知怎么回事儿,幽默的一个空洞特征——笑声跟幽默的实质一样管用。上一章提到的火鸡和臭鼬玩具的例子很有启发性。由于“叽叽”的特殊叫声一般是跟刚出生的小火鸡联系在一起的,火鸡妈妈完全根据这一声音来给予关照。结果,只要在充气臭鼬玩具身上播放小火鸡“叽叽”叫的声音,就能愚弄火鸡妈妈,模拟的“叽叽”声足以启动火鸡妈妈的母爱磁带。
火鸡和臭鼬玩具的故事,很好地解释了普通观众和播放笑声音轨的电视台高层之间的关系。
我们太习惯于拿其他人的反应来判断节目是否好笑了,我们听到声音就做出反应,并不考虑事物的实质,这样一来,声音也可以愚弄我们。就好像“叽叽”声能刺激火鸡妈妈的哺育行为一样,预先录制好的“哈哈”笑声也能刺激我们发笑。电视台的高管们利用了我们的捷径偏好,以及我们对偏颇证据做出自动反应的倾向。他们知道,笑声音轨能启动我们的磁带。按一下,就播放。
利用社会认同来谋取利益的不只有电视台高管。“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肯定错不了”,这种心态在很多场合都会被利用。每晚开始营业前,调酒师常常会在自己的小费罐子里放上几张之前客户给的票子,给后来的客人留下一个印象:把钱折起来当小费是酒吧里司空见惯的礼貌行为。出于同样的原因,募款员会在筹款箱里放上一些钱,以期产生同样的积极影响。传教士在听众当中安插“托儿”,到了特定的时间,这些托儿就走上台做见证或捐款。
销售兼励志顾问罗伯特在给销售学员的建议中,准确总结了社会认同原理:“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发起行动,所以,要想把人说服,我们提供任何证据的效果都比不上别人的行动。”
研究人员也会使用以社会认同原理为基础的手法,它们有时能取得相当惊人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一直在运用此类手法消除不受欢迎的行为,比如让患有恐惧症的人摆脱极端的害怕情绪。
(摘编自罗伯特·B。西奥迪尼《影响力》,闾佳译)
[作者注]①指电视台播放情景喜剧时,在“观众应该笑”的地方插入的笑声录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采访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罐头笑声都持批评态度,并由此得出结论,大部分公众对笑声音轨具有负面感受。
B. 把笑声音轨加入喜剧节目,即使节目品质低下,观众也会觉得很有趣,很好笑,而节目越糟糕,观众笑得越久,越频繁。
C. “不知怎么回事儿”在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幽默的空洞特征与幽默的实质于观众而言哪一个作用更大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
D. “同样的原因”和“同样的积极影响”表述虽然不同,但意思相同,都是指让后面的人模仿前面的人的行为,积极捐款。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众会对着打了笑声鸡血的喜剧节目笑个不停,是因为受到人为制造出来的笑声的影响,尽管这笑声虚假并与节目的幽默程度无关。
B. 社会认同原理会令人追随其他人的行事方式做事,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为行事提供捷径,坏处是可能使人受到牟利者利用。
C. 电视台的高管们只需利用观众的捷径偏好,将预先录制好的“哈哈”笑声播放出来,就能刺激观众发笑,其实观众是被声音愚弄了。
D. 有的心理学家一直在运用以社会认同原理为基础的手法消除不受欢迎的行为,比如班杜拉让患有恐惧症的人有效摆脱了恐惧的情绪。
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中画线句结论在生活中得到应用的一项是( )
A. 广告商喜欢告诉人们一种产品“销量增长最快”或“销量最大”,以此来说服人们这种产品质量好,值得购买。
B. 电视慈善捐款的制作人不断播出已经认捐的观众的名单,想告诉还没行动的观众“快来捐钱吧,这事应该做”。
C. 一些餐馆老板会在某时期顾客减少的时候,故意让门口排起长队,为自家餐饮的质量制造可见可信的认同感。
D. 一个电商主播在推销老人保健品时,承诺定期为购买者举办健康讲座,并邀请所有感兴趣的老年朋友免费听。
4. 依据材料,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以体现你对社会认同原理的准确理解。
社会认同原理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阐释社会认同原理,作者在行文中引用了大量事实,读者却不感到赘余,为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1. A 2. C
3. D 4. 示例一:社会认同原理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帮助我们判断哪种行为是对的、为我们提供别人意见作为参考的影响力武器。
示例二:社会认同原理是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的、具有强大力量的影响力武器。
5. ①引用“罐头笑声”相关事实,是为了引出“社会认同原理”话题。
②引用火鸡和臭鼬玩具的实验,是为了类比观众和罐头笑声的关系,用以阐释社会认同原理的心理机制。
③引用调酒师、募捐员、传教士等事例,是为了说明社会认同原理的广泛应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而节目越糟糕,观众笑得越久,越频繁”错误。依文意“把笑声音轨加入喜剧节目,哪怕节目品质低下,观众也会觉得很有趣、很滑稽、很好看”可知,并非节目越糟糕,观众笑得越久越频繁,而是节目越糟糕,笑声音轨越有效。
C.“……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错误。由原文“不知怎么回事儿,幽默的一个空洞特征——笑声跟幽默的实质一样管用”可知,文中明确说“一样管用”,可见并无困惑和疑问。
D.“意思相同”错误。依文意,前者指利用社会认同来牟利,后者指让人们学习别人积极捐款。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电视台高管们只需利用观众的捷径偏好……就能……”错误,以偏概全。高管们除了利用观众捷径偏好,还利用了观众“对偏颇证据做出自动反应的倾向”。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D.“承诺定期为购买者举办健康讲座,并邀请所有感兴趣的老年朋友免费听”,不能体现“用别人的行动说服人”。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此题为下定义的题目,首先要明确下定义的基本模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一般表述为“……是……的……”模式。
根据原文“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另一种强大的影响力武器:社会认同原理”可概括出社会认同原理的属概念“影响力武器”,还可以概括出属概念“强大的”;根据原文“这一原理尤其适用于我们对正确行为的判断,特定情形下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看到别人正在做,就觉得一种行为是恰当的,这种倾向通常都运作得不错”可概括出种差“帮助我们判断哪种行为是对的、为我们提供别人意见作为参考”或者“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的”。
在下定义的基本模式框架下,结合字数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语法规范组合成一个单句:社会认同原理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帮助我们判断哪种行为是对的、为我们提供别人意见作为参考的影响力武器。或者:社会认同原理是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的、具有强大力量的影响力武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根据原文“要揭示为什么‘罐头笑声’有这样的作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另一种强大的影响力武器:社会认同原理”可知,引用“罐头笑声”相关事实,是为了引出“社会认同原理”话题。
根据原文“火鸡和臭鼬玩具的故事,很好地解释了普通观众和播放笑声音轨的电视台高层之间的关系”可知,引用火鸡和臭鼬玩具的实验,是为了类比观众和罐头笑声的关系,用以阐释社会认同原理的心理机制。
根据原文“利用社会认同来谋取利益的不只有电视台高管。‘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肯定错不了’,这种心态在很多场合都会被利用”“研究人员也会使用以社会认同原理为基础的手法,它们有时能取得相当惊人的效果”可知,利用社会认同来谋取利益的不只有电视台高管,在很多场合都会被利用,有时能取得相当惊人的效果。引用调酒师、募捐员、传教士等事例,是为了说明社会认同原理的广泛应用。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馆(节选)
老舍
时间 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
地点 同前幕。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面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巳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
(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王淑芬 也不能那么说!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北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不是因为栓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
李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王淑芬 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
李三 太太,您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
王淑芬 哟,你不顺心?怎么?
李三 你还不明白?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着掌柜的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
王淑芬 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
李三 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王淑芬 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李三 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
王淑芬 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
(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李三 老伙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王利发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你涨工钱吗?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
李三 就这么办啦?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
(后面叫:李三!李三!)
王利发 崔先生叫你快去! 咱们的事,有工夫再细研究!
李三 哼!
王淑芬 我说,昨天就关了城门,今儿个还说不定关不关,三爷,这里的事交给掌柜的,你去买点莱吧!别的不说,咸菜总得买下点呀!
(后面又叫:李三!李三!)
李三 对,后边叫,前边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忿忿地往后走)
王利发 栓子的妈,他岁数大了 点,你可得……
王淑芬 他抱怨了大半天了!可是抱怨得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
王利发 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 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远处隐隐有炮声。)
王利发 听听,又开炮了!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
王淑芬 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
王利发 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6. 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了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重新开张,老伙计李三却抱怨工资少而事务多,这一情节暗示出茶馆的前景暗淡。
B. 文中说“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这句话表明了王利发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善于改良,能够顺应时代。
C. “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由此可见李三老于世故,也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
D. “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王淑芬的这句话道出了当时人们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7. 下列对剧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的舞台说明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莫谈国事”的纸条是剧中的重要道具,对它的交代属于细节描写,字写得更大,影射社会更加黑暗。
B. “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既摹动作又写心理,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
C.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冰凉!”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在无奈而悲凉的语气里折射出李三对社会改良的失望,这是一种含泪的幽默。
D. 在影视片或戏剧中,有时会出现一种画外音。上文中的“远处有隐隐的炮声”,就是画外音,与开头的时间交代相照应,暗示了时代背景。
8. 在本文的开头,有大量的用括号标明的文字,这些文字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9.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开头“幕启”处的舞台说明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军阀混战给北京城带来的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特别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是剧中的重要道具,字写得更大,影射社会更加黑暗。
②第二处和第三处属于对人物动作、形象的说明,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9. ①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
②新思潮(王淑芬时兴的圆髻)与旧思想(李三的小辫儿)之间的冲突。
③小人物(王利发一干人等)与大时代(军阀割据)之间的冲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C.“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理解错误,李三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见惯了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景,对社会的改良失去了信心。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剧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分析错误。这些动作描写,不能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主要是表现此时没有顾客光临,她们的无事可做以及对茶馆前景的不自信。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由“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知,开头“幕启”处的舞台说明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军阀混战给北京城带来的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由“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巳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 可知,“莫谈国事”的纸条是剧中的重要道具,字写得更大的细节描写,影射社会更加黑暗.
由“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可知,第二处和第三处属于对人物动作、形象的说明,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矛盾冲突的能力。
细读剧本可知,节选部分有三组矛盾冲突,
分别:
①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就这么办啦?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
②新思潮与旧思想之间的冲突。“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些对话冲突明显。
③小人物与大时代之间的冲突。从节选开头部分“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可知,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军阀割据,社会动荡,开茶馆的王利发,老板娘王淑芬,以及伙计们李三等一干人等,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小人物,面对社会变革他们尽管努力经营,还是难以维持生计,经营惨淡。他们的生活只是变得越来越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问者曰:“申不害、商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商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干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问者曰:“ , , ?”
时曰:“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商鞅之治秦也,设告相坐而责其实,连什伍而同其罪,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而张仪以秦殉韩、魏。惠王死,武王即位,甘茂以秦殉周。武王死,昭襄王即位,穰侯越韩、魏而东攻齐,五年而秦不益尺土之地,乃城其陶邑之封。应侯攻韩八年,成其汝南之封。自是以来,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故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
(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10. 文本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托万乘A之劲B韩C十七年D而不至于霸E王者F虽用术于上G法不勤H饰于官之患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程,是衡量、考核之意,与成语“计日程功”中的“程”意思相同。
B. 慎,是遵循、依顺之意,与《孔雀东南飞》“戒之慎勿忘”中的“慎”意思不同。
C. 弊,是蒙骗、蒙蔽之意,与《出师表》“益州疲弊”中的“弊”意思不同。
D. 道,是取道之意,与《鸿门宴》“道芷阳间行”中的“道”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申不害与商鞅一个提倡运用术,一个主张实行法。韩非认为术和法都是治国的工具,就如同穿衣、吃饭都是维持生计的方式,缺一不可。
B. 旧的法令还未废除,新的法令又颁布施行,导致很多人利用新旧法律的矛盾、前后政令的冲突牟利,也难免让奸臣钻空子。
C. 商鞅治理秦国,设立告奸和连坐制度,该厚赏的就一定厚赏,这使秦国国富民强,却也直接导致一些臣子借强大的秦国谋私利。
D. 稿侯魏冉越过魏国和韩国攻打齐国,并取得了胜利。他借此机会在自己的封地定陶筑起了城池,让自己的实力得以增强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2)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
14. 主客问答是古代的一种写作模式,本文即采用这种模式。请根据你对“对曰”一段的理解,写出“问者”提出的问题。
【答案】10. CFG
11. D 12. C
13. (1)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按照名位去责求实绩,操控生杀大权,考核群臣的能力。
(2)申不害不专一地推行新法,不统一韩国的法令,奸邪的事情就多起来了。
14. 徒术而无法,徒法而无术,其不可何哉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申不害虽然依托军力强大的韩国,经过十七年的努力仍然没有成就霸王之业,就是因为君主虽然在上面用术,却没有免除由于在官吏中不用法进行整顿所带来的祸患。
“故托万乘之劲韩”中“劲韩”作宾语,故在“劲韩”后C处断开;
“者……也”表示判断,“者”后F处断开;
“虽用术于上”和“法不勤饰于官之患”是转折关系复句,且“虽用术于上”中“于上”为后置状语,故在G处断开。
故选CF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这是不好比较评价的。/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有把握按时完成。
B.正确。“戒之慎勿忘”中的“慎”意思是务必、千万。句意:奖赏那些严格守法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
C.正确。“益州疲弊”中的“弊”意思是人力缺乏,民生凋敝。句意:君主没有术就会在上面受蒙蔽。/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D.错误。文中的“道”是遵行。句意:所以奸人看到旧法前令对自己有利就照旧法前令办事。/取道芷阳秘密行军。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直接导致”理解有误。由“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应该是间接导致。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者,……也”,判断句;“任”,才能;“课”,考核。
(2)“擅”,专一地推行;“一”,统一;“奸”,奸邪的事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术者,……法者,……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可知,上文作者提出了“法”和“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四段则回答本段提出的“法”和“术”关系的问题;
由第四段原文“故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可知,提出的问题是:徒术而无法,徒法而无术,其不可何哉。
参考译文:
有人问:“中不害、商鞅,这两家的言论哪一家对治理国家最为急需?”
回答说:“这是不好比较评价的。人不吃饭,十天就会饿死;大寒隆冬,不穿衣服就会冻死。说衣服和食物哪一个更急需,应该说这两样都是不能缺少的,它们都是维持生命必须具备的东西。现在申不害主张的是术而商鞅主张的是法。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按照名位去责求实绩,操控生杀大权,考核群臣的能力。这是君主所要掌握的。所谓‘法’,就是法令由官府明确制定,刑罚在民众心中扎根,奖赏那些严格守法的人,惩罚那些触犯禁令的人。这是臣下所要遵循的。君主没有术就会在上面受蒙蔽,臣子没有法就会在下面闯乱子,术和法是一样也不能少的,都是帝王治理国家必须具备的东西。”
有人问:“只有术而没有法,或者只有法而没有术,这为什么不可以呢?”
回答说:“申不害是韩昭侯的相。韩国是从晋国分离出来的。晋国以前的旧法还没有废除,而韩国的新法又产生了;晋国君主的命令还没有收回,而韩国君主的命令又颁布了。申不害不专一地推行新法,不统一韩国的法令,奸邪的事情就多起来了。所以奸人看到旧法前令对自己有利就照旧法前令办事,看到新法后令对自己有利就照新法后令办事,他们利用了新法、旧法和前令、后令的矛盾从中渔利,那么申不害即使多次让韩昭侯用术,奸臣仍然有办法进行诡辩。所以申不害虽然依托军力强大的韩国,经过十七年的努力仍然没有成就霸王之业,就是因为君主虽然在上面用术,却没有免除由于在官吏中不用法进行整顿所带来的祸患。商鞅治理秦国,设立告奸和连坐的制度来落实犯罪的实情,使什伍之家互相监视、同受责罚,该厚赏的一定厚赏,该重罚的一定重罚。因此秦国的民众努力耕作,劳累了也不休息,战时追赶敌人,冒着危险也不退却,所以国富兵强;但是,君主没有术了解奸邪,只不过是用国家的富强帮助奸臣罢了。等到秦孝公、商鞅死后,秦惠王即位,秦国的法治还未败坏,而张仪把秦国的力量牺牲在韩国和魏国来谋取他的私利。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即位,甘茂出兵打到周而消耗了秦国的实力。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即位,魏冉越过韩国、魏国而攻打东边的齐国,打了五年秦国没有增加尺寸土地,他却在定陶的封地上筑起了城墙。范雎攻打韩国八年,成就了他在汝南的封地。从此以后,所有在秦国受到重用的,都是魏冉、范雎一类人物。所以战争胜利了,大臣得到尊宠;扩大的版图,则成了他们私人的封地:君主没有术来知道大臣的奸情。商鞅虽然多次整顿法令,臣下反而利用他变法的成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诗老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开篇就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表现红梅苞芽期长深藏暗香又艰难孤寂的特点,饶有情致。
B. 过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
C. 苏轼认为石延年不知梅格,苏轼认为吟咏红梅不仅看其霜姿,更应看其绿叶与青枝的有无。
D. 作为一首咏物词,此词融情于物,兼有议论,并通过意境来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形象鲜明,意蕴丰富。
16. “偶作”一词上下关联,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偶作”前文诗句,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
②“偶作”后文诗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
③“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形神兼备,尤贵于神,体现了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意蕴丰富。(“偶作 ”一词上下关联,形神兼备,尤贵于神,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意蕴丰富。)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苏轼认为……更应看其绿叶与青枝的有无”错误,“看其绿叶与青枝的有无”是石延年的观点,而不是“苏轼”。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偶作”前文诗句,写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句中一“慵”字,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苦衷和艰难处境。红梅自身也明白,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寒时节,唯独自己含苞育蕾,岂非有不合时宜之感,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
“偶作”后文诗意立转,写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方,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以“冰脸”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恰如其分的写出了红梅的仪表。
“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形神兼备,尤贵于神,“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离骚》中,屈原用方枘圆凿比喻“道不同不足为谋”的道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2)《登泰山记》中姚鼐经中岭至山顶,途中遇到的“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天门”,因为天气原因,整个登山过程中都“__________”,连石阶都几乎无法攀登。
(3)读书小组要开展“报国之志”诗歌专题探究活动,小刚负责“戍边守疆 保家卫国”板块的诗句整理,我们学过的相关诗文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答案】 ①. 何方圜之能周兮 ②. 夫孰异道而相安 ③. 崖限当道者 ④. (道中)迷雾冰滑 ⑤. 但使龙城飞将在 ⑥. 不教胡马度阴山(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圜、孰、崖、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管是咳嗽、发烧、头痛,还是流鼻涕或鼻塞,人们可能会注意到晚上病情会加重。有几个因素是罪魁祸首,一个是人体的昼夜节律。太阳落山时,它会告诉你的大脑要睡觉休息了,同时刺激某些免疫细胞变得更加活跃。某些激素,如皮质醇, ① 。皮质醇水平在早上最高,有助于在白天抑制炎症, ② 。随着皮质醇水平在晚上下降,症状可能会加重。
另一个因素叫作鼻后滴漏,也就是当你躺下时,喉咙后部开始有黏液集聚。在白天,黏液的集聚不会造成困扰,因为行走时重力会帮你排出黏液。但到了晚上, ③ ,触发人体咳嗽和清理呼吸道的本能。此外,卧室的环境条件,比如空气干燥等,也会刺激呼吸道。
多喝水,这可以让黏液处于较稀的状态,并且可以在人躺下后减少鼻后滴漏的状况。睡前洗个热水澡、使用鼻腔生理盐水喷雾或冲洗鼻子也能起到稀释黏液的效果。也可以晚上在房间使用加湿器来保持湿润。睡觉时多放几个枕头垫高头部,也可以帮助排出黏液。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
【答案】18. ①也遵循昼夜节律 ②缓解各种症状 ③黏液就会聚集起来
19. 多喝水、睡前洗热水澡、睡觉垫高头部等之所以可改善夜间症状,是因为这些做法能稀释或排出黏液。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讲的是人体的昼夜节律,是以皮质醇为例来讲的,后文就是讲皮质醇如何遵循昼夜节律,因而此处可填“也遵循昼夜节律”之类的句子。
第二空,讲的是皮质醇白天水平高,能抑制炎症,后文讲了夜晚“症状可能会加重”,昼夜形成对照,夜晚“症状可能会加重”,那么白天就应该是“缓解各种症状”,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缓解各种症状”。
第三孔,第二段讲的是黏液的昼夜变化规律,说的是粘液晚上的表现,白天“行走时重力会帮你排出黏液”,晚上则只能是“黏液就会聚集起来”,所以此处应该填写“黏液就会聚集起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改善夜间咳嗽和感冒症状的方法,主要有:多喝水、睡前洗热水澡、使用鼻腔生理盐水喷雾或冲洗鼻子、睡觉时垫高头部等方法,原因是这样做可以达到稀释或排出黏液的目的。答题时要“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来简述,则可选择“……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
得出答案:多喝水、睡前洗热水澡、睡觉垫高头部等之所以可改善夜间症状,是因为这些做法能稀释或排出黏液。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原来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一处湖面,冰层坍塌下去。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居然又发现几条粗壮的裂痕从斜刺里交叉过来。某一天,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巨冰已经裂开!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这期间,你应该在岸边多呆些时候。 , 。 , 。 , 。
你眼前终于出现这般景象: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儿又推到湖那边儿。春天的湖水在这浮冰四周,扬起小小的浪头,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摇摇晃晃,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它消失了。冬,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黑黑,而是湛蓝湛蓝。
20.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它们黯淡、晦涩、粗糙和发脏,表面一块块凹下去
②你会深深感到,春天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
③你就会发现,这漆黑而依旧冰冷的湖水泛起的涟漪,柔软又轻灵
④与冬日的寒浪全然两样了
⑤有时,忽然“咔嚓”清脆的一响,跟着某一处,断裂的冰块应声漂移而去
⑥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不再光芒夺目
A. ③⑥④①⑤②B. ③④⑥①⑤②
C. ②④③⑥①⑤D. ②③④⑤⑥①
21. 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
B.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C.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D.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22. 文中第4段的两个省略号分别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20 B 21. A
22. 第一处:引导读者想象湖水不停地舔弄冰块和冰块逐渐融化的情形。第二处:进一步突出了严冬消失时的失落情绪。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通读语段,分析第①句中代词“它们”所指代的对象是第⑥句中“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故⑥①应连在一起,排除A;
第②“春天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和后文春天具体的不同生命力相连,放在最后,排除CD。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黑黑的湖水”比作“巨人”,写出了巨人把巨冰推向两旁、光滑而迷人的胸膛的情景。
A.运用了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其中“校尉”“单于”分别是借代手法,代指士兵和敌人。对偶修辞则体现在“校尉羽书飞瀚海”与“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的对称结构上。
B.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无才思”拟人化了杨花和榆荚,给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思维能力;“漫天作雪飞”则是比喻。
C.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昆山玉碎凤凰叫”中的“昆山玉碎”比喻了美好的东西被破坏;芙蓉泣露香兰笑”中的“芙蓉泣露”和“香兰笑”分别拟人化了芙蓉和香兰。
D.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月如钩”用比喻的手法,将月亮的形状比作钩子,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弯曲形状。“寂寞梧桐”拟人化了梧桐树,赋予了它寂寞的情感。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时间的延续,从冰块裂开到湖中剩下最后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是一个较慢的过程,作者用省略号来表示这种延续,引导读者想象湖水不停地舔弄冰块和冰块逐渐融化的情形,让读者体会到冬天消失、春天到来的渐变过程。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续,表现了作者看到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时情感的强烈波动。通过省略号的使用,进一步突出了严冬消失时的失落情绪。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校训为“完美自我,善待他人,服务社会”,请你为你的母校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意义,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述校训“完美自我,善待他人,服务社会”,该校训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完美自我”,这是每个人对自己的最高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要么陷入一种自我膨胀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么陷入极度自卑的境地中,认为自己一钱不值。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完美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善待他人”,这表现了每个人待人接物的原则。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活,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他们“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能够善待周围一切人,包括犯过错误的人、伤害过自己的人。三是“服务社会”,这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厚植家国情怀,充分发挥力量,用心用情,努力奋斗,展现青春活力,体现青年担当,以新的姿态、顽强的斗志,奋发向上,展现新作为,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由此看来,立意时,要立足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做到“完美自己”“善待他人”“服务社会”,将个人理想与他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既实现个人的梦想,又能服务于社会。
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写发言稿,谈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写作时,可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时可论述我们既要完美自己,又要懂得善待他人,肩负起服务社会的重任。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写作时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除开篇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结束语和致谢。同时,要注意发言稿的语言,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热忱。
立意:
1.认识自我,完美自我。
2.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3.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4. 完美自我,善待他人,服务社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2023_2024学年辽宁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质量监测),共7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