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罪与罚,严重违法行为,各抒己见,刑罚的种类P5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刑事违法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P53)
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P52)
=刑事处分=刑事处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方法。(P54)
(1)严重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2)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3)应受刑罚处罚性 【必然法律后果】
补充主刑适用【同时使用、独立使用】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法院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陈云,犯强制侮辱罪、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6 个月。
又称 刑事处罚 、刑事处分 ,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P54
我国刑罚的种类P54
有人说:未成年人年龄还小,实施了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你认为他说的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刑罚 行政处罚
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
陈某犯罪行为始于什么行为?
陈某的犯罪行为始于不良行为。
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①交友不慎,结交损友②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③思想道德素质低下④法律意识淡薄
小明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罚处罚
5.如何远离犯罪,加强自我防范?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教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这说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容易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请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这说明了什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⑥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守法律,防患于未然。
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3.杜绝不良行为4.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1.(2020•宜昌)夏某因贩卖毒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 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其涉案毒品、原料及 工具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夏某的 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示范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校园欺凌,刑事责任年龄,◎罪与龄,◎罪与因,随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罪与罚,痛心的故事,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加强自我防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