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卷)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3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习俗。刚出锅的粽子很烫,“烫”是形容粽子的( )
A.质量大B.温度高C.体积大D.密度大
【分析】根据常识判断即可。
【解答】解:粽子烫手是因为温度高,故选B。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常识问题,了解温度的概念即可解决,属于基础题。
2.(3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是中国核电技术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它发电时利用了核裂变释放的下列哪种能量( )
A.核能B.动能C.光能D.势能
【分析】核裂变利用的是核能,据此回答。
【解答】解:核裂变与核聚变是核能释放的两种形式,故核裂变释放的是核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获得核能的方法之一即核裂变,属于基础题。
3.(3分)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人耳能辨别鸟声与琴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传播速度B.音调C.响度D.音色
【分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解答】解: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人耳能辨别鸟声与琴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比较简单。
4.(3分)内能的利用推动了工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列机器设备利用内能工作的是( )
A.电动机B.计算机C.汽油机D.照相机
【分析】生活中存在很多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的现象。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计算机是利用电能工作的,照相机是利用光能来工作的。
【解答】解:A、电动机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因此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不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计算机是利用电能工作的,故B错误;
C、蒸汽机是热机的一种,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利用内能工作的,故C正确;
D、照相机是利用光能来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及工作过程,其中熟练掌握热机的工作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属于基础题。
5.(3分)“贵州村超”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中,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此过程中对足球分析正确的是( )
A.相对球门静止B.运动状态改变
C.惯性逐渐消失D.受平衡力作用
【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运动;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受力平衡。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解答】解:A、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相对于球门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D、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运动方向改变,因而运动状态是改变的,受力不平衡,此时的重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D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不可能消失,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惯性、运动状态与相对运动和平衡力的分析,属于中档题。
6.(3分)《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人能通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 )
A.光的折射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从水盆中看到农夫属于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多选)7.(3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V,灯泡L额定电压为6V,通过L的电流I随其两端电压U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无论如何移动滑片,L的电阻始终为20Ω
B.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L的实际功率减小
C.为保证电路安全,R接入的最小阻值为10Ω
D.L实际功率为0.75W时,R的阻值为24Ω
【分析】(1)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根据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确定电路中电流变化,利用P=UI判断L的实际功率变化;
(3)根据图乙确定灯泡额定电压对应的额定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求出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4)根据图乙结合P=UI确定当L实际功率为0.75W时,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解答】解:A、在移动滑片过程中,由图乙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增大,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变大,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L的电阻不会始终为20Ω,故A错误;
B、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由图乙可知,L两端电压减小,根据P=UI可知,L的实际功率减小,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U﹣UL=9V﹣6V=3V,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滑===10Ω,即R接入的最小阻值为10Ω,故C正确;
D、当L实际功率为0.75W时,根据图乙结合P=UI可知,灯泡两端电压为3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U﹣UL'=9V﹣3V=6V,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滑'===24Ω,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电功率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等知识,从图乙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多选)8.(3分)如图甲所示的条凳,人若坐在凳的一端,极易使其另一端上翘而摔倒。现将其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B、C点分别与凳脚的E、F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当人对水平凳面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压力作用于A点,可将条凳视为绕E点转动的杠杆
B.只要压力作用于凳面的中间,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C.只要在A、D点同时施加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D.在B或C点施加一个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答】解:
A、若压力作用于A点,则会使得条凳有逆时针旋转的力,此时支点为E,故A选项正确;
B、压力若作用在凳面的中间,则此时条凳无论以E还是以F为支点,均不会有翻转的可能,故B选项正确;
C、若A、D同时施加压力但大小不相等,还是有可能会上翘,故C选项错误;
D、在B或C点施加压力,若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此时压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其力臂为0,对条凳的平衡无影响,此时条凳一定不会上翘。故D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属于较为简单的问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2分)如图所示,安装在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船头底部的破冰艏(shǒu)是我国南极科考时的破冰利器,它犹如一把利刃,能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冰层的压强实现破冰。
【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解:破冰艏(shǒu)是我国南极科考时的破冰利器,它犹如一把利刃,能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增大压强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10.(2分)如图所示是银行卡信息读卡器,将银行卡的磁条在读卡器的刷卡槽内快速刷过时,相当于磁体穿过闭合金属线圈,产生了 感应电流 ,经读卡器处理,就能识别卡片信息。
【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将带有磁条的磁卡在刷卡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的原理相似。
故答案为:感应电流。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1.(4分)泡茶时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浮沉“起舞”。如图所示,冲泡茶叶时,部分茶叶表面附着气泡使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 上浮 ;茶叶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而下沉。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解:冲泡茶叶时,部分茶叶表面附着气泡使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茶叶会上浮;茶叶充分吸水后由于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使得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
故答案为:上浮;大于。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2.(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阻值为20Ω,灯泡L标有“6V,3W”字样。当闭合开关S、S1,L正常发光,滑片P在a端时,干路电流为I;当闭合开关S、断开S1,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10Ω时,电路中电流为I′。则I:I′= 4:1 。
【分析】当闭合开关S、S1,滑片P在a端时,灯泡和电阻R并联,根据灯泡正常发光得到灯泡的电压,由P=UI求出通过灯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I;当闭合开关S、断开S1,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10Ω时电路中的电流I′,进一步求出两次电流之比。
【解答】解:当闭合开关S、S1,滑片P在a端时,灯泡和电阻R并联,
因灯泡L正常发光,则灯泡的电压为6V,根据并联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可知,电源电压U=6V,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则干路电流为I=IL+IR=0.5A+0.3A=0.8A;
当闭合开关S、断开S1,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10Ω时,电路中的电流:,
故两次电流之比为I:I′=0.8A:0.2A=4:1。
故答案为:4:1。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以及滑片移动过程中的干路电流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到最终的比例关系即可,属于中等难度的题。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2分)如图所示是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2两端电压,导线不能交叉。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说明电压表与L2并联,根据电源的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再根据电流流向法、按先串后并的原则连接实物图。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灯串联,连接连个灯泡之间的导线,电压表与L2并联,电源是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其电压为3V,则电压表的量程已经选择了,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连接,属于基础题。
14.(2分)一把带电塑料梳子靠近桌上的一些小纸片,如图所示是纸片A离开桌面上升时的情景。请画出纸片A所受重力G和吸引力F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纸片上升时,吸引力大于重力,据此画图。
【解答】解:带电塑料梳子靠近桌上的一些小纸片,如图所示是纸片A离开桌面上升时运动状态改变,吸引力大于重力,都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认清运动状态改变。
15.(2分)如图甲所示,将两实心正方体金属块A和B(mA=mB,VA<VB),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浸没于装有水的相同烧杯中,静止时下表面距杯底的高度均为两杯中水面相平。现将两金属块缓慢从水中竖直向上提起,直到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悬挂A的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下表面距杯底高度h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悬挂B的测力计示数F随h(从h0开始)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忽略金属块离开水面时带出的水,不计阻力)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B的浮力大小,根据称重法计算拉力,结合移动的距离分析拉力的变化,最终离开水面时拉力等于重力。
【解答】解:将两实心正方体金属块A和B(mA=mB,VA<VB),则两个正方体的重力相等,而B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B的浮力较大,因而需要的拉力较小,由于B的边长较大,故比A先露出水面,且上升相同高度时,露出水面的体积较大,减小的浮力较大,拉力增大比A快,图像在A的下方,由于重力相等,最终拉力相等,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与平衡条件的分析,属于中档题。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3分)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金属钱币。下表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
(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哪种材料制作“钱范”?
(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摄氏度?为什么?
【分析】(1)根据晶体熔化时,温度必须达到熔点分析;
(2)模具不能熔化,据此分析。
【解答】答:(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模具的熔点必须高于铜的熔点,否则模具会熔化,因而必须选择熔点较高的铁材料制作“钱范”;
(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1525℃,因为超过这个温度,模具会熔化。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条件,属于基础题。
17.(3分)电流热效应引发的用电事故屡屡发生,其中很多是由于电路老化或电线选择不规范所致。如家庭电线使用时间过长,出现绝缘皮老化脱落;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选用电线过细。请回答:
(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你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2)用焦耳定律说明大功率用电器连接细电线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分析】(1)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2)根据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和焦耳定律分析解答。
【解答】答:(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你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2)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这种细电线的横截面积小,电阻大,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容易引发火灾。
【点评】本题考查安全用电、导体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耳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20题各10分,共28分)
18.(8分)小明和小红为了测量灯泡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其阻值最 大 处。
(2)闭合开关,观察不到灯泡发光,但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小明认为灯丝断了。小红说:“灯泡和电流表是 串 联的,若灯丝断了,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
(3)移动滑片至灯泡发光,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泡电阻为 5 Ω。
(4)他们发现:多次正确实验得出的灯泡电阻差距较大。为找到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实验中还需关注灯泡 温度 的变化。
【分析】(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开始时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的一端。
(2)若灯丝断,则电路中将不会有电流,灯泡不亮的原因是电流较小而不是断路。
(3)读数计算即可。
(4)根据“灯丝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来分析即可。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可以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其阻值最大处。
(2)灯泡和电流表是串联的,故电流表有示数不是因为灯丝断了,而是因为电流过小。
(3)根据电流表读出示数为0.2A,再算出;
(4)灯丝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关注温度的变化。
故答案为:(1)大;(2)串;(3)5;(4)温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灯泡的电阻测量,利用基本操作过程,了解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即可解决,难度不大。
19.(10分)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度为6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三次成倒立实像的相关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 大 ,像变 大 。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应从 光屏 (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此时能否用(1)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出观察到的像高?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则表中第 2 次实验的成像情况不能探究,理由是: u+v<45cm 。
【分析】(1)利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3)根据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同侧,且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同侧,因此人眼应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
因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不能用(1)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出观察到的像高;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的物距等于第3次实验的像距,第1次实验的像距等于第3次实验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而第2次实验,u+v=40cm<45cm,因此仅移动凸透镜不能探究第2次实验。
故答案为:(1)刻度尺;(2)大;大;(3)光屏;不能;(4)2;u+v<45cm。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20.(10分)小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组合式滑梯,各个滑梯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小朋友从不同的滑梯滑至底端时的快慢也有所不同,速度快的甚至会冲出滑梯摔在地上。这一现象引起了小明的思考:人沿滑梯滑至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他猜想:与人开始下滑的起点高度有关。
小明用木块、硬纸板、垫块进行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纸板一端置于垫块上,另一端置于水平桌面上模拟滑梯,用纸板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木块模拟人,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木块滑至底端O点时速度的大小,距离越长表明速度越大。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释放后木块保持静止,是因为木块受到沿纸板向 上 的摩擦力,若要让木块下滑,写出一种操作方法: 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
(2)解决上述问题后继续探究。如图丙①所示,从纸板顶端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M点;如图丙②所示,从纸板中部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N点。比较木块两次在桌面上的运动距离,可以得出结论:木块沿纸板下滑的起点越高, 滑至底端时速度越大 。
(3)根据上述探究,小明认为,要保证人不因速度过大冲出滑梯,设计时可以考虑在滑梯底端再连接一段 水平 方向放置的滑梯,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所学物理知识说明这样设计的必要性。
(4)结合你坐滑梯的经历,谈谈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沿滑梯下滑的快慢?(写出两个因素即可)
【分析】(1)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相等运动趋势相反;
(2)根据滑行的距离分析速度大小;
(3)克服摩擦力做功,将动能转化为内能;
(4)根据能的转化分析。
【解答】解:(1)若释放后木块保持静止,木块相对于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而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若要让木块下滑,可以减小摩擦力,最简单的方法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
(2)解决上述问题后继续探究。如图丙①所示,从纸板顶端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M点;如图丙②所示,从纸板中部释放木块,木块运动至桌面上的N点。比较木块两次在桌面上的运动距离,速度大的动能大,克服摩擦力做功做,可以得出结论:木块沿纸板下滑的起点越高,滑至底端时速度越大。
(3)根据上述探究,小明认为,要保证人不因速度过大冲出滑梯,设计时可以考虑在滑梯底端再连接一段水平方向放置的滑梯,人在滑梯上受到较大的摩擦力,克服摩擦力做功,将动能转化为内能,使得速度减小。
(4)结合你坐滑梯的经历,能会影响人沿滑梯下滑的快慢有滑梯的粗糙程度、滑梯的倾斜程度、滑梯的高度等。
答案为:(1)上;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2)滑至底端时速度越大;(3)水平;人在滑梯上受到较大的摩擦力,克服摩擦力做功,将动能转化为内能,使得速度减小;(4)滑梯的粗糙程度、滑梯的倾斜程度。
【点评】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8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3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5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为多少伏。
(2)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为多少安。
(3)通电10s,整个电路电流所做的功W为多少焦。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分析;
(2)根据I=计算;
(3)根据W=UIt计算。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电阻R1和R2串联,闭合开关S,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则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为:U2=U﹣U1=3V﹣2V=1V;
(2)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为:I1===0.4A;
(3)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则I=I1=0.4A,
通电10s,整个电路电流所做的功:W=UIt=3V×0.4A×10s=12J。
答:(1)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为1V;
(2)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为0.4A;
(3)通电10s,整个电路电流所做的功为12J。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流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22.(8分)神舟系列飞船完成载人飞行任务后,航天员如何安全返回地球?且看科技含量十足的返回舱如何带航天员安全“回家”,如图1所示。
返回舱从进入大气层开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速度从7.9千米每秒逐渐降至几百米每秒,实现“超级减速”。
第二阶段:当返回舱距离10km左右时,降落伞打开,使返回舱速度从200m/s降至约7m/s。
第三阶段:返回舱降至距地面1m时,底部的反推发动机接收指令点火,产生向上的推力,使返回舱速度降至1~2m/s实现“温柔”着地。
请根据上述介绍,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航天员安全“回家”,返回舱降低高度的三个阶段共同的核心任务是 减速 。
(2)返回舱在某阶段需通过舱内测距装置向地面发射信号,当返回舱接收到地面反射信号,即可测出此时其所在高度。若信号采用电磁波,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信号采用超声波,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返回舱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大致位置。由此判断,返回舱实时测距装置发射的是 电磁 波。
(3)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通过烧蚀带走因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但仍有部分热量传至舱内使其温度升高。你认为在返回舱的设计上如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写出两条设计办法即可)
(4)第一阶段的“超级减速”过程中,请比较内能增加量E1和返回舱重力势能减少量E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忽略返回舱质量的变化)
【分析】(1)根据材料中提到的信息回答;
(2)超声波速度慢,延迟高,高空空气稀薄,因此在航天上一般会选择电磁波通信;
(3)想到返回舱吸收热量的方式即可;
(4)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
(1)根据材料,为了保障安全,使得飞船着陆时速度为安全值,三个阶段都需要让返回舱减速,故核心任务是减速。
(2)超声波速度比电磁波慢很多,故传播时间长,收到信号时候下降高度大,如下图。因为超声波速度慢,信息传递延迟性较大,另外高空空气稀薄,声波损失较大,综合考虑,应该使用电磁波测距。
(3)为了舱内温度不至于升的太高,可以利用热传递的特点,即返回舱整体用隔热性好的材料即可。也可以利用物态变化,在返回舱的内侧放置一层熔点低的物质能够在热量传进来时,让该物质熔化吸热,使得舱内温度不至于升的太高。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返回舱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内能升高,故内能增加量E1应该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2和动能减少量之和,故E1应该大于E2。
故答案为:(1)减速;(2)如下图;电磁;(3)方法一:返回舱用隔热性好的材料制造;方法二:返回舱内部放置一层熔点低的物质;(4)E1应该大于E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通信、能量的转化、材料的选择,结合题中所给出的一些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即可,有一定的难度。材料
熔点t/℃
铝
660
铁
1525
物高6cm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cm
30
20
15
像距/cm
15
20
30
像高/cm
3
6
12
2023年贵州省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卷):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南省中考真题物理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中考真题物理真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物理(贵州省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物理(贵州省卷)(解析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