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精练,共5页。
A.《梦溪笔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
B.《神农本草经》:“空青(蓝铜矿类)……能化铜铁訟(铅)锡作金”
C.《本草纲目》:“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俗称鬼火……”
D.《本草经疏》:“丹砂(HgS),味甘微寒而无毒……若经伏火……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
2.(2022贵州黔东南州一模)工业上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可脱除工厂废气中的NO、NO2,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脱除NO、NO2的反应中主要利用了NH3的还原性
B.过程Ⅰ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过程Ⅲ中,每生成1 ml H+,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l
D.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2(NO2)]2++NO===[(NH4)(HNO2)]++H++N2+H2O
3.(2022山东泰安一模)工业废水中含有Cr2Oeq \\al(2-,7)和CrOeq \\al(2-,4),会对水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这种工业废水必须净化处理。一种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流程如下:
CrOeq \\al(2-,4)(黄色)eq \(――→,\s\up17(H+),\s\d15(①酸化))Cr2Oeq \\al(2-,7)(橙色)eq \(――→,\s\up17(Fe2+),\s\d15(②还原))Cr3+eq \(――→,\s\up17(调pH至4),\s\d15(③沉淀))Cr(O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酸化后发生反应为2CrOeq \\al(2-,4)+2H+Cr2Oeq \\al(2-,7)+H2O,溶液橙色加深
B.②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③中,所得沉淀Cr(OH)3中含有Fe(OH)3
D.③中调pH所用物质可以是NH3
4.(2022贵州一模)高铁酸盐是一种处理饮用水的非氯高效消毒剂,工业上制高铁酸钠的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1 ml Na2O2和Na2O的混合物所含阴离子的数目大于NA
C.100 mL 1 ml·L-1 FeSO4 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数目小于0.1NA
D.标准状况下,1个O2分子体积为eq \f(2.24×104,NA) cm3
5.(2022北京石景山区一模)氢化亚铜(CuH)是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可在40 ℃~50 ℃时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制取。CuH在Cl2中能燃烧生成CuCl2和HCl;CuH跟盐酸反应生成CuCl难溶物和H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另一种反应物”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
B.CuH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3Cl2eq \(=====,\s\up17(点燃))2CuCl2+2HCl
C.CuH与Cl2反应时,CuH作还原剂
D.CuH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H+H+===Cu++H2↑
6.(2022湖北八市联考)过氧化钠可用作熔矿剂,使一些难溶于酸的矿物变成可溶于水或酸的物质。过氧化钠与铬铁矿[主要成分为亚铬酸亚铁(FeCr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r2O4+7Na2O2eq \(=====,\s\up17(高温))4Na2CrO4+Fe2O3+3Na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2O2、Na2O分别和SO2反应,生成物均为Na2SO3
B.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Na2CrO4和Fe2O3
C.若有2 ml 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Na2O2为1 ml
D.每生成18.6 g Na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4 ml
7.(2022广东预测考)丙烷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为C3H8+Fe2O3―→CO2+Fe+eq \x(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配平方程式后方框内的化学式为H2O且化学计量数为12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9
C.还原性:C3H8>Fe
D.25 ℃、101 kPa条件下,消耗11.2 L C3H8,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8.(2022广州市一模)联氨(N2H4)可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锅炉被腐蚀,其中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转化中N2H4是还原剂
B.②③转化中溶液呈碱性
C.1 ml N2H4理论上可处理水中1 ml O2
D.上述转化中CuO作催化剂
9.(2022漳州适应性考试)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
B.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5
C.若有5NA个电子发生转移,生成CO2的体积为22.4 L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N-在正极区发生反应
10.(2022山东济宁模拟)工业上除去电石渣浆(含CaO)上清液中的S2-,并制取石膏(CaSO4·2H2O)的常用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Ⅰ、Ⅱ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Mn(OH)2
B.常温下,56 g Ca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溶液中Ca2+的数目小于6.02×1023
C.将10 L上清液中的S2-转化为SOeq \\al(2-,4)(S2-浓度为320 mg·L-1),理论上共需要0.15 ml的O2
D.过程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MnOeq \\al(2-,3)+2S2-+9H2O===S2Oeq \\al(2-,3)+4Mn(OH)2↓+10OH-
11.(2022漯河模拟)PdFe3O4采用双催化剂,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NOeq \\al(-,3)、NOeq \\al(-,2)。Fe3O4中Fe的价态有+2、+3价,用Fe(Ⅱ)、Fe(Ⅲ)表示,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B.过程③中NOeq \\al(-,2)被Fe(Ⅱ)还原为NHeq \\al(+,4)
C.过程④每生成1 ml N2,转移3 ml电子
D.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12. (2022北京综合考试)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是提炼铜的重要矿物原料之一。以H2O2作为氧化剂在硫酸环境中对辉铜矿浸出生成CuSO4的模型如图1。
图1
图2
图3
(1)根据上述转化关系,请回答:
①Ⅰ和Ⅱ的转化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
②将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 Cu2S+______ H2O2+____________ ===______ CuS+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程Ⅱ中,H2O2起主要作用,但加入Fe2(SO4)3可以提高浸出率。过程Ⅱ的浸出模型如图2。结合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释加入Fe2(SO4)3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浸出过程中,Fe3+可以不断再生,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相同时间内,测得Fe2(SO4)3浓度对Cu2+浸出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当c[Fe2(SO4)3]>0.25 ml·L-1后,图中曲线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浸出液中Cu2+浓度,其过程如下:
ⅰ.取a mL浸出液,煮沸除尽过量H2O2,调节溶液的酸度,加入KF(除去Fe3+);
ⅱ.加入过量KI溶液,与Cu2+反应生成CuI白色沉淀和I2;
ⅲ.用0.100 0 m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消耗Na2S2O3溶液b mL(已知:2S2Oeq \\al(2-,3)+I2===S4Oeq \\al(2-,6)+2I-)。
①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浸出液中的c(Cu2+)=________ ml·L-1。
13.(2022北京房山区一模)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某小组同学探究I-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同浓度的稀溶液中氧化性:Ag+>Fe3+>Cu2+。
(1)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黄色立即加深”初步判断有I2生成,选择________(填试剂)进一步证实生成了I2。该条件下氧化性:Fe3+________ I2(填“>”或“I2。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推测实验Ⅲ中I2的生成,与CuI沉淀有关,不能确定氧化性:Cu2+>I2,并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K闭合后,较长时间发现两侧溶液均无明显变化。为了进一步判断Cu2+和I2的氧化性强弱,将左侧电极改为Cu电极,并向右侧溶液中加入I2,发现指针偏转,且左侧溶液颜色加深,证明该条件下氧化性:Cu2+________ I2(填“>”或“Fe,C正确;未给出25 ℃,101 kPa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则无法计算该条件下消耗11.2 L C3H8转移的电子数目,D错误。
8.
答案:D 解析:①转化中N2H4与CuO反应生成N2,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①转化中N2H4是还原剂,故A正确;②中有NH3·H2O参加反应,③中O2得电子,生成OH-,所以②③转化中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1 ml N2H4失去电子生成N2,转移4 ml电子,而1 ml O2得到4 m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理论上1 ml N2H4可处理水中1 ml O2,故C正确;结合图示可知,CuO最终转化为Cu(NH3)eq \\al(2+,4),CuO在反应中发生了改变,所以CuO不是催化剂,故D错误。
9.
答案:A 解析:反应CN-+OH-+Cl2―→CO2+N2+Cl-+H2O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可知Cl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故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CN-+8OH-+5Cl2===2CO2+N2+10Cl-+4H2O,反应中CN-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故B错误;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ml-1,题目未指出是否为标准状况,故C错误;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N-在负极区发生反应,故D错误。
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和方程式书写。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由题图可知,过程 Ⅰ、Ⅱ 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Mn(OH)2,A正确;56 g 氧化钙(1 ml)与水反应产生1 ml氢氧化钙,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1 ml氢氧化钙不能全部溶解,因此溶液中的钙离子数目小于6.02×1023,B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存在关系式:2S2-~S2Oeq \\al(2-,3)~4Mn(OH)2~8e-~2O2,S2Oeq \\al(2-,3)~2O2~2SOeq \\al(2-,4),将10 L上清液中的S2-转化为SOeq \\al(2-,4)(S2-浓度为320 mg·L-1),理论上需要的O2的物质的量为eq \f(10 L×320 mg·L-1×10-3 g·mg-1,32 g·ml-1)×2=0.2 ml,C错误;过程Ⅱ中S2-与MnOeq \\al(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为S2Oeq \\al(2-,3),还原产物为Mn(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MnOeq \\al(2-,3)+2S2-+9H2O===S2Oeq \\al(2-,3)+4Mn(OH)2↓+10OH-,D正确。
11.
答案:A 解析:H2消除酸性废水中NOeq \\al(-,2)的反应为2H++2NOeq \\al(-,2)+3H2eq \(=====,\s\up17(催化剂))N2+4H2O,消除酸性废水中NOeq \\al(-,3)的反应为2H++2NOeq \\al(-,3)+5H2eq \(=====,\s\up17(催化剂))N2+6H2O,消耗H+,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升高,故A错误;过程③为Fe2+与酸性废水中的NOeq \\a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Oeq \\al(-,2)的+3价N元素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反应为NOeq \\al(-,2)+6Fe2++8H+===6Fe3++NHeq \\al(+,4)+2H2O,NOeq \\al(-,2)被Fe(Ⅱ)还原为NHeq \\al(+,4),故B正确;过程④反应为NOeq \\al(-,2)+NHeq \\al(+,4)===N2↑+2H2O,NOeq \\al(-,2)的+3价N元素变为0价,每生成1 ml N2,转移3 ml电子,故C正确;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D正确。
12.
答案:(1)①Cu、S ②1 1 1 H2SO4 1 1 CuSO4 2 H2O ③Fe3+与S2-反应,促进了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促进了CuS的溶解,从而提高了CuS的浸出率
④2Fe2++H2O2+2H+===2Fe3++2H2O ⑤生成的S单质逐渐增多,附着在CuS的表面,对CuS起到了包裹作用,CuS的浸出率反而下降 (2)①2Cu2++4I-===2CuI↓+I2 ②eq \f(0.1b,a)
解析:(1)①根据图1可知,Cu由+1价升高到+2价,S由-2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的元素为Cu和S。②由图可知过程Ⅰ中的反应物有Cu2S、H2O2、H2SO4,产物有CuS,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Cu2S+H2O2+H2SO4===CuS+CuSO4+2H2O。③CuS存在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Fe3+与S2-反应减小了S2-的浓度,促进了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促进了CuS的溶解,从而提高了CuS的浸出率。④浸出过程中,Fe3+可以不断再生,其原理为2Fe2++H2O2+2H+===2Fe3++2H2O。⑤当c[Fe2(SO4)3]>0.25 ml·L-1后,生成的S单质逐渐增多,附着在CuS的表面,对CuS起到了包裹作用,导致了CuS的浸出率反而下降。(2)①ⅱ中反应为Cu2+氧化I-,自身被还原为CuI,I-被氧化为I2,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②根据ⅲ中反应和ⅱ中反应,可得关系式:2Cu2+~I2~2S2Oeq \\al(2-,3),即Cu2+~S2Oeq \\al(2-,3),
Cu2+ ~ S2Oeq \\al(2-,3)
1 ml 1 ml
n(Cu2+) 0.100 0 ml·L-1×b×10-3 L
解得:n(Cu2+)=b×10-4 ml,c(Cu2+)=eq \f(b×10-4 ml,a×10-3 L)=eq \f(0.1b,a) ml·L-1。
13.
答案:(1)作对比实验,证明实验条件下I2不是由NOeq \\al(-,3)或水中溶解的O2氧化得到 (2)淀粉溶液或者四氯化碳 > (3)2Cu2++4I-===2CuI↓+I2 (4)< (5)发生2Cu2++2I-2Cu++I2,由于Cu+与I-生成CuI沉淀,使产物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促进反应进行
解析:(1)实验Ⅰ中没有I2生成,说明实验条件下I2不是由NOeq \\al(-,3)或水中溶解的O2氧化得到,排除NOeq \\al(-,3)或水中溶解的O2的干扰。
(2)由“黄色立即加深”初步判断有I2生成,选择淀粉溶液或者四氯化碳进一步证实生成了I2,Fe3+与I-反应生成I2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故氧化性:Fe3+>I2。
(3)实验Ⅲ中,通过实验现象知,Cu2+与I-反应有CuI和I2生成,说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
(4)题图为具有盐桥的原电池,较长时间发现两侧溶液均无明显变化,说明Cu2+不能氧化I-,将左侧电极改为Cu电极,向右侧溶液中加入少量I2,指针发生偏转,左侧溶液颜色加深,说明发生转化Cu→Cu2+,右侧发生还原反应,发生转化I2→I-,说明该条件下氧化性:Cu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训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