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5825/0-1727102722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5825/0-17271027228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5825/0-17271027229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单元主题是统编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本单元在导读页中用一个问句“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揭示了单元的人文主题“大自然的礼物”。然后从读、写两个方面提示了单元语文要素:一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二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大自然的声音》以独特的视角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将大自然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比作歌手,把他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熟悉的东西。但学生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三年级学生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学习,学习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和“学表达”,这些都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难和不适。而这些困难、不适一定会体现在从阅读到表达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体会大自然声音美妙的同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重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应以读为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体验、品味,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交融,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刻。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在设计导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和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进美丽的大森林,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容中去,使文本内容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教学过程中还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运用对比朗读的方法,感受风声的起伏变化,为积累喜欢语句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 通过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感悟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3. 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借助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感悟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四、教学准备
学生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七个字。借助课后练习题二,完成对课文脉络的梳理,通过交流有新鲜感的词语、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教师准备PPT,小练笔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
1.互相介绍,我姓梁,大家可以叫我梁老师,我喜欢听音乐,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首轻音乐《森林狂想曲》,想听吗?
2.播放音乐
大家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师生随着轻快的节奏轻打节拍,模仿动起来。
(二)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就是大自然的声音。小动物们正在开音乐会呢,他们还给我们送来了邀请函,想不想去参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森林音乐会,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
(三)诊断学情,生成主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1课第一课时,老师来考考大家,
1.出示词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唧哩哩,哗啦啦,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师:大自然的声音丰富多彩,可直接用拟声词描绘,也可以通过感受来展现。再来读一遍词语。
2.师:课文不仅描绘了这些声音,还思路清晰地分为几个方面来写大自然的声音。
(出示思维导图)课后第二题。看着思维导图,你又发现了什么?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段“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句话来写的,分别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展开。板书:风、水、动物
3.找出课文描写风、水、动物这几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几句话是文章最关键的句子,连起来就像一首小诗,出示诗句。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4.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吗?(学生提问,老师梳理问题)
同学们真是会学习的小朋友,不仅善于提问题,还会从中尝试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些音乐家和歌手演奏的乐曲到底有多美妙呢?板书:美妙?我们现在就去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
(四)探究新知,自主建构
1.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风声的美妙
师:你们听,风,这位音乐家正在演奏他的手风琴呢!
出示句子: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指名读句子
并提问:你们见过手风琴吗?手风琴是怎样演奏的?
出示手风琴的图片,播放乐曲。
分析句子,这里把风比作音乐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作者想象奇特,把风比作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猜谁是他的手风琴?
学生答:树叶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句子: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师:作者为什么说风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而不是弹钢琴,拉小提琴呀?
出示手风琴图片,引导观察,找出手风琴与风翻到树叶两者之间的联系。
出示句子: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学生读)
师:树叶为什么会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出示句子: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歌曲。
创设情境:出示森林的图片,森林里各种各样的树木长着各不相同的树叶,硬的、软的、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等等,当风吹过松树叶时,发出:哗哗的声音。当风吹过白桦树叶时,发出:沙沙声。
出示句子: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指名读,全班齐读句子,感受不一样的声音。
师:不一样的季节,会有怎样的歌曲?
预设:春天柳枝轻轻柔柔,柳叶嫩嫩绿绿,当风吹过,吱吱呀呀的。
学生读: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预设:秋天树叶都黄了,硬绷绷,脆生生,当风吹过,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学生读: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师:风,这位音乐家可厉害了,即使同一片树叶同一季节里,当微风拂过,当狂风吹起时,他奏出的乐曲也不一样。
出示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学生自读句子,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微风与狂风时声音的不同?用笔画出来。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激动”“充满力量”等词语。
出示句子,分男女生读句子,师生对读句子。
2.创设情境,练习背诵
出示段落,学生补充关键词语。
师:当微风拂过,吹走了两个词,谁来补充出来?
指名读
微风吹呀吹,又吹走了几个词?谁来补充?
当狂风吹起,把这些词都吹走了,你还能补充出来吗?
3.小结方法,学法迁移
4.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水的声音
(1)自主合作学习
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及合作交流的要求,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
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适时引导。
师:水这位音乐家的乐器是什么?(板书:打击乐器)
(2)在感受水的美妙时,老师创设情境:“你们都是小雨点,小雨们的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把学生带入情境,学生变身为可爱的小雨点纷纷落下。
小雨点打在屋檐上——滴滴答答
小雨点打在树叶上——沙沙沙
小雨点打在窗户上——叮叮咚咚
小雨点更大了落下来——噼里啪啦
(课件出示:滴滴答答
沙沙沙
叮叮咚咚
噼里啪啦)
师:小雨点仅仅落在这些地方发出这样的声音吗?
学生想象小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3)师: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起歌
出示文字: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第一小组读小溪的句子,一二组读河流的句子,一二三组读大海的句子,这声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全班齐读句子。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真正感悟到,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师小结:作者在写水这位音乐家时,抓住了谁发出的声音?(板书:小雨滴,小溪,河流,大海)
3.角色体验,欣赏动物的声音。
以读带讲,理解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师:听了风之音,水之曲,动物们也不甘示弱。听
出示句子: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师生对读。
学生朗读感受大自然中动物们发出的美妙的声音。
(板书:鸟叫 虫鸣 蛙唱)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唱呢?
师: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出示句子:他们的歌声好像在告诉我们:“我在唱歌,我很快乐。”
师:你感受到动物们的快乐了吗?加上自己的感受再读。
师小结构段特点:二、三、四自然段,每段都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接着写他们怎么演奏的,演奏出怎样的声音。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耳倾听,用心感受,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美妙的声音。板书:观察 倾听 感受
(五)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1.播放清晨的鸟叫声,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音。
2.出示学习任务,小练笔: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3.搭支架,帮助完成小练笔
学生想象补充: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抽油烟机是一位( ),他喜欢( ),发出( )。
(六)布置作业
1.背诵2-3自然段。
2.继续完成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
风 水 动物
手风琴 打击乐器 鸟叫
小雨滴 虫鸣
小溪 蛙唱
河流
大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设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赏析,感受风声的美妙,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家和我不一样,我来当小作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由篇入课,感受大自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