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案设计
展开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家的思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家庭的部分。
道德修养: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尊重长辈,培养孝亲敬长的美德。
法治观念:了解并自觉履行孝亲敬长的法定义务。
健全人格:学会与家人友好相处,培养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
责任意识: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以实际行动孝亲敬长,为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教学
重点
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感受家庭的温暖,理解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
教学
难点
理解“家”的内涵,特别是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
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具体做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理解家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和丰富内涵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
春节回家路:家的呼唤与归途的期盼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家家户户团圆的期盼。在这一时期,“回家”成为了无数人的共同目标,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和艰辛,人们都渴望回到那个充满温暖和甜蜜的家。
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踏上归途,尽管可能会面临政策、核酸检测、健康码状态等因素的考验,但回家的决心和期盼不会改变。
思考:这体现了什么?
学生:
教师:家的意味深远,它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心灵的归宿和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授新课
探究一:家是什么?
据英国媒体报道,2023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储藏室内一批文物被盗。这批文物包括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首饰、宝石及玻璃制品。大英博物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长期公开展出的有2000件,它们大多都是在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和内乱动荡时期被掠走或盗取得来的。
大英博物馆被盗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有网友留言,希望“拍一部动画片,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馆》,让各个文物拟人化,然后复苏过来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
于是《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自创网络短剧应运而生,并火爆全网。
思考:1、漂泊在外的小下壶最迫切的想法是什么?对她而言,家人是什么?
2、请结合生活经验,介绍一下你的“家”
例:①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
②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我们是一家人
3、怎样才能组成家庭成为家人?
学生:
教师: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几种情形:
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④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探究二:家意味着什么?
小玉壶的重要任务是什么呢?谜底揭晓了——她是一个信使,她要把跨越千山万水的家书送到还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文物们的手上。
逃跑出来的小玉壶脸上脏脏的,看到张永安的柜子,惊叹“这么大柜子只住两个人啊”,张永安让小玉壶“从哪来回哪去”,小玉壶表现得很开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归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归不去的游子、旅人,对家的思念从未断绝。
“如果国宝会说话”,它对家的思念应该也从未断绝。
思考:1、小玉壶脸上脏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这么人柜了只住两个人啊”说明什么?
3、“从哪来回哪去”,小玉壶以为是回中国所以很开心,对她而言,家意味养什么?
学生:
教师: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漠不关心和不加保护的态度,摆放玉壶的展台是没有玻璃罩遮挡的,可以被随意触摸!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都是挤在一个柜子里,没有名字,只有编号。这意味着归宿、港湾,会被保护和欣赏。
笔记: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古代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家教的典范与传承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三次搬家。这个故事体现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用心,也揭示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孟母通过改变居住环境,为孟子提供了一个更有利于他成长和学习的环境,这种对教育的执着和付出,让人深感敬佩。
岳母刺字:岳飞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此激励他为国尽忠。她通过刺字的方式,将家国情怀深深地烙印在岳飞的心中,成为他一生奋斗的动力。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母亲用荻草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写字识字。在贫困环境下,母亲依然坚持教育子女的决心和智慧。欧阳修的母亲通过画荻教子的方式,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他对学习的热爱和坚持。
思考:请结合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我们成长的作用。
学生:
教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谷文昌家风故事:党员干部谷文昌,一生艰苦朴素、一心为民、公私分明、清廉简朴。在子女眼中,谷文昌严厉,甚至有些“不近人情”,5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没有得到过他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政策允许的事,他也不为子女“争取”。
“路只有自己走才会越走越宽广”,这是谷文昌与儿子谷豫东分别时的嘱咐。几十年过去了,谷家后人始终将这句话牢记心头。他们说,“父亲用一言一行教会我们做人的准则,踏实做人、干净做事,不追逐名利,不享受特权,父亲留下的家风,使我们永远受益。”
思考:1、“谷氏家风”对谷家后代有什么作用?
2、在你的家里,父母长辈仃什么精神品质在影响着你?
学生:
教师:①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②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春节是在外游子与家中亲人团聚的日子。不管离家有多远,人在路途中,亲人在心里,“回家”是春节每个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共同主题。这表明( )
①子女只有在父母身边才能表达孝心
②“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回家过年是我们每个子女的法定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法律条文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仁爱孝悌,待人有礼 B.尊老爱幼,孝亲敬长
C.诚信友善,乐于助人 D.善待父母,自立自强
3.网友们经常在假期结束后晒私家车的后备厢,里面全都塞满了父母的食物。大家纷纷评论:我们看过笑了又哭了,满满都是爱啊!下列对此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只有家里的食物才美味
B.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C.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D.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4.等你考上大学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了,有孩子了,妈妈就享福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
A.孝敬父母只需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
B.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C.尽孝在当下,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D.孝敬父母,需要做到事事顺从,百依百顺
5.中央广播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评选出了10名(组)2021年“最美孝心少年”,他们的孝心孝行故事具有时代感。其中,常年坚持代父行孝的照顾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他们的事迹体现了()
A.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
B.平等待人的生活氛围
C.踏实刻苦的美好品德
D.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6.在我国的家庭文化中,“家”负担了重要的教育职能、情感交流职能,这体现了家是()
①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是心灵的港湾
③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摇篮
④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家的意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家的意味教案设计</a>,共7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家的意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家的意味教案设计</a>,共10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家的意味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材料分析,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