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6417/0-17271333758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6417/0-17271333758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6417/0-17271333758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2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12 古诗三首(基础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12页。
12 古诗三首一.试题(共11小题)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1)清明节,少先队员们来到烈士墓园jì sǎo ,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寄托深深的āi sī 。(2)2020年,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háng zhōu 开幕,一些城区也举行了分会场活动,出台举措,bù jū yì gé 引进人才。2.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重(chóng zhòng)抖擞(shù sðu) 万马齐暗(àn yīn) 3.同音字填空。祭 继 既 拘 居 鞠4.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但悲不见九州同。 A.九个州B.全国(2)西湖歌舞几时休? A.停止B.不要(3)九州生气恃风雷 A.朝气蓬勃的局面。B.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5.巧填成语,组成城市名称。6.《示儿》一诗中,面对祖国多年未能统一的现状,诗人的遗恨是 ,诗人的遗愿是 。通过对 的坚定期待,表达了诗人 的情怀。7.《己亥杂诗》中的“九州”指的是 。“风雷”本指风和雷两种自然现象,在诗中比喻 。“万马齐喑”本意描述的是 ,在诗中比喻 。面对清末的社会现状,龚自珍以“ ”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急切愿望,从而表现了诗人 的情怀。8.根据内容填空。《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 。9.根据情景填诗句:(1)南宋陆游一生爱国国,临终前还叮嘱儿子:“ , 。”(《示儿》)他曾经悲痛地发出感慨:“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学完《示儿》,小刚前去请教老师:“为什么陆游去世时南宋还未能收复汴州,平定中原?”老师说:“宋代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 。”1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示 儿死去元知万事 ,但悲不见九州 。王师北 中原日,家 无忘告乃翁。(1)把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的字词。①示: ②九州: ③乃翁: (3)本诗的作者是 的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愿是 。(用原句回答)11.阅读。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找出诗中的成语。 (2)给下列字注音。①恃 ;②喑 ;③擞 。(3)解释下面的词语。①生气: ②万马齐喑: (4)本诗的作者是 代的龚自珍。《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 年写的一组诗。(5)翻译最后两句诗。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1小题)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1)清明节,少先队员们来到烈士墓园jì sǎo 祭扫 ,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寄托深深的āi sī 哀思 。(2)2020年,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háng zhōu 杭州 开幕,一些城区也举行了分会场活动,出台举措,bù jū yì gé 不拘一格 引进人才。【考点】看拼音写汉字.【答案】(1)祭扫 哀思;(2)杭州 不拘一格。【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1)祭扫 哀思;(2)杭州 不拘一格。【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2.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重(chóng zhòng)抖擞(shù sðu) chóng sðu 万马齐暗(àn yīn) àn 【考点】汉字读音.【答案】chóng sðu àn【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解答】重:[chóng]重新;再:~逢。[zhòng]重要:~地。故“重抖擞”的“重”应读“chóng”。故答案为:chóng sðu àn【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同音字填空。祭 继 既 拘 居 鞠【考点】同音字.【答案】祭 既 祭继 既 继鞠 拘 居鞠 拘 居【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解答】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故选“祭”。既然:既然是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故选“既”。祭扫:在墓祭奠并打扫。故选“祭”。继承:传承。故选“继”。既往:过往。故选“既”。继续:接着干,不间断。故选“继”。蹴鞠:古代的一种运动。故选“鞠”。拘留: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故选“拘”。居民:住户。故选“居”。鞠躬:弯下身子。故选“鞠”。拘束:感到不自在。故选“拘”。居心:怀着某种念头。故选“居”。故答案为:祭 既 祭继 既 继鞠 拘 居鞠 拘 居【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4.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但悲不见九州同。 B A.九个州B.全国(2)西湖歌舞几时休? A A.停止B.不要(3)九州生气恃风雷 A A.朝气蓬勃的局面。B.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考点】诗歌词句理解.【答案】(1)B;(2)A;(3)A。【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结合诗句的意思去理解,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1)“但悲不见九州同”意思是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故“九州”指的是国家统一。(2)“西湖歌舞几时休”意思是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故“休”是停止的意思。(3)“九州生气恃风雷”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故“生气”为朝气蓬勃的局面。故答案为:(1)B;(2)A;(3)A。【点评】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做题时方便搜索调取。遇到不确定的字词,也可联系诗句整体进行分析解释。5.巧填成语,组成城市名称。【考点】补全词语.【答案】长 春 贵 阳天 津 西 安上 海 开 封【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解答】语重心长 春暖花开 难能可贵 阳春白雪一步登天 津津乐道 声东击西 安如泰山至高无上 海阔天空 金石为开 封官许愿故答案为:长 春 贵 阳天 津 西 安上 海 开 封【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6.《示儿》一诗中,面对祖国多年未能统一的现状,诗人的遗恨是 抗金大业未就 ,诗人的遗愿是 收复失地、祖国统一 。通过对 神圣事业必成 的坚定期待,表达了诗人 忧国忧民 的情怀。【考点】诗歌情感主旨.【答案】抗金大业未就 收复失地、祖国统一 神圣事业必成 忧国忧民。【分析】《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解答】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面对祖国多年未能统一的现状,诗人的遗恨是抗金大业未就,诗人的遗愿是收复失地、祖国统一,通过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期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故答案为:抗金大业未就 收复失地、祖国统一 神圣事业必成 忧国忧民。【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7.《己亥杂诗》中的“九州”指的是 中国 。“风雷”本指风和雷两种自然现象,在诗中比喻 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 。“万马齐喑”本意描述的是 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在诗中比喻 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的现实状况 。面对清末的社会现状,龚自珍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急切愿望,从而表现了诗人 期待优秀人物涌现,期待变革的爱国 的情怀。【考点】诗歌形象意境.【答案】中国 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 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的现实状况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期待优秀人物涌现,期待变革的爱国。【分析】《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解答】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己亥杂诗》中的“九州”指的是中国。“风雷”本指风和雷两种自然现象,在诗中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万马齐喑”本意描述的是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在诗中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的现实状况。面对清末的社会现状,龚自珍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急切愿望,从而表现了诗人期待优秀人物涌现,期待变革的爱国的情怀。故答案为:中国 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 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的现实状况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期待优秀人物涌现,期待变革的爱国。【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8.根据内容填空。《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 林升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考点】课文理解.【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诗作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而且在深邃的意境中,蕴含深沉的意蕴。【解答】《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林升,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故答案为:宋 林升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点评】根据诗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诗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诗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9.根据情景填诗句:(1)南宋陆游一生爱国国,临终前还叮嘱儿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他曾经悲痛地发出感慨:“ 遗民泪尽胡尘里 ,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学完《示儿》,小刚前去请教老师:“为什么陆游去世时南宋还未能收复汴州,平定中原?”老师说:“宋代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示 儿死去元知万事 空 ,但悲不见九州 同 。王师北 定 中原日,家 祭 无忘告乃翁。(1)把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的字词。①示: 告诫 ②九州: 祖国 ③乃翁: 你的父亲 (3)本诗的作者是 南宋 的 陆游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 渴望收复大业、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愿是 家祭无忘告乃翁 。(用原句回答)【考点】其它类别诗歌;古诗文默写;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答案】(1)空;同;定;祭;(2)①告诫;②祖国;③你的父亲;(3)南宋 陆游 渴望收复大业、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4)家祭无忘告乃翁。【分析】《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解答】(1)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学生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回答即可。即:空;同;定;祭。(2)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①示:告诫。②九州:祖国;③乃翁:你的父亲。(3)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诗歌内容的理解。本诗的作者是南宋的陆游。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大业、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4)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阅读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这是诗人的遗愿。故答案为:(1)空;同;定;祭;(2)①告诫;②祖国;③你的父亲;(3)南宋 陆游 渴望收复大业、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4)家祭无忘告乃翁。【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11.阅读。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找出诗中的成语。 万马齐喑;不拘一格 (2)给下列字注音。①恃 shì ;②喑 yīn ;③擞 sǒu 。(3)解释下面的词语。①生气: 生机勃勃的局面。 ②万马齐喑: 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4)本诗的作者是 清 代的龚自珍。《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 1839 年写的一组诗。(5)翻译最后两句诗。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心系着国家命运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考点】其它类别诗歌.【答案】(1)万马齐喑;不拘一格;(2)①shì;②yīn;③sǒu;(3)①生机勃勃的局面;②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4)清;1839;(5)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心系着国家命运的爱国的思想感情。【分析】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解答】(1)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学生仔细阅读诗歌,从诗歌中找出成语即可。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2)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①“恃”的读音为“shì”。②“暗”的读音为“yīn”。③“擞”的读音为“sǒu”。(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①生气:生机勃勃的局面。②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4)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本诗的作者是清代的龚自珍。《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1839年写的一组诗。(5)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6)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心系着国家命运的爱国的思想感情。故答案为:(1)万马齐喑;不拘一格;(2)①shì;②yīn;③sǒu;(3)①生机勃勃的局面;②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4)清;1839;(5)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心系着国家命运的爱国的思想感情。【点评】古诗的学习与积累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与阅读中要注意古诗的学习与理解,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祀 然 扫 承 往 续蹴 留 民 躬 束 心语重心 暖花开难能可 春白雪一步登 津乐道声东击 如泰山至高无 阔天空金石为 官许愿 祭 祀 既 然 祭 扫 继 承 既 往 继 续蹴 鞠 拘 留 居 民 鞠 躬 拘 束 居 心语重心 长 春 暖花开难能可 贵 阳 春白雪一步登 天 津 津乐道声东击 西 安 如泰山至高无 上 海 阔天空金石为 开 封 官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