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鸟的天堂(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6448/0-1727133437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鸟的天堂(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6448/0-1727133437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鸟的天堂(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86448/0-17271334379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按要求写句子,妙笔生花,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踮起脚尖才能看到那棵榕树的树稍。
(2)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用“续”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1)这里到处都是鸟的身影,我们 看了一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2)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 拍掌,越来越多的鸟儿飞了出来。
(3)随着一声鸟叫,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大榕树上又 飞起十来只鸟儿。
4.下面的词语都和“目”有关,试着填一填。
5.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逼:①迫使,威胁;②迫近,接近;③强迫,索取。
(1)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2)刘胡兰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始终没有低头。
(3)每天都有人来他家逼债。
6.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
7.按要求写句子。
(1)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3)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
8.按要求写句子。
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改成疑问句:
改成否定句:
改成感叹句:
改成反问句:
改成双重否定句: 。
9.妙笔生花。
《鸟的天堂》中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写了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又着重写了一只画眉。请你试着用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写课间在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们。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眼,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作者:巴金)
(1)片段描写了早晨“鸟的天堂”由 (动 静)到 (动 静)的过程。
(2)用“______”画出片段中描写“应接不暇”的句子。
(3)“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中连用两个“到处”的作用是
A.突出鸟飞得快。
B.突出鸟叫得欢。
C.写出光线昏暗,只能看到鸟影。
D.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鸟多,场面热闹。
(4)“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自由自在、姿态万千,这是运用了 (静态 动态)描写。
(5)下列对片段内容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
B.片段运用动态描写,不仅具体描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还描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翅膀。
C.第2自然段以一只画眉鸟为例,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
D.从作者的动态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也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6)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 ,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A.这的确是鸟儿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的赞叹
B.这是对大榕树的称呼
11.课 外 提 优
神奇的绿洲﹣﹣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这里层峦叠嶂,风光迷人,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之美称。她拥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古老而诱人的民族风情。她以神奇、富饶、美丽、多姿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水系贯流其间。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她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西双版纳具有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以及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一些古老的热带植物经历了千万年的沧桑巨变,在这里得到了保存、繁衍。不同地质年代和不同植物区系的植物,共同组成了西双版纳独特奇异的植物群落。
西双版纳茂密的森林,多种多样的植物,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繁衍的环境,以及丰富的食物来源。如果你进入丛林之中,就会真切地感到:花丛中彩蝶舞姿的飘逸;林间鸟语的真情;猿猴飞跃于林中的欢乐;看到野象群信步蕉林的幻影。西双版纳密林中,随时都可能看到这些森林中的“居民”和谐地生活在这块过去和现在尚属于它们自己的乐土上。在中国,亚洲象、印度野牛、印支虎、白颊长臂猿、熊狸、鼷鼠、棕颈犀鸟、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孔雀雉、绿孔雀等动物,主要分布在这个地方。
西双版纳的土地面积不到全国面积的千分之二,已发现高等植物达4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600多种。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单中,西双版纳的植物占了全国的一半;境内生活的600多种陆栖野生动物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就有100多种,在整个地球的北回归线沙漠带上,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而成为一块举世瞩目的“绿洲”。
从太空中鸟瞰地球,人们惊异地发现,在地球北回归线地区,绵延不断的茫茫沙漠,形成了灰黄色的荒漠带。在这一荒芜干旱的地带上尚存有几处绿色的斑块。西双版纳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一地带上,被人们誉称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站在南贡山顶,放眼望去,整个西双版纳群山起伏,江河纵横,林海茫茫,显露出无限生机;孔明帽式的傣家楼阁,错落有致地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典型的傣家村寨,依山傍水,散落其间,一幅幅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神奇的绿洲!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举世瞩目:
鸟瞰:
(2)填空。
①西双版纳位于中国 南部,素有世界“ ”之美称。她拥有神秘的 、奇异的 、繁多的 、古老而诱人的 。她以 、 、 、 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
②西双版纳已发现高等植物达 ,陆栖脊椎动物 。境内生活的 多种陆栖野生动物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就有 多种,主要分布有 等珍稀动物。
③在西双版纳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3)问答。
①西双版纳为什么会具有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多种野生动物? 。
②“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请用“ ”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
(4)概括文章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 进行比较。
(5)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体会起作用。
(6)仿照句子:“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神奇的绿洲!”写一句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叹。
。
22 鸟的天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1小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考点】汉字读音.
【答案】xīng fèng dí
sì gàn zhǎng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解答】“兴”[xīng]举办,发动:~办。[xìng]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故选“xīng”。
“缝”[fèng]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子。[féng]用针线连缀:~纫。故选“fèng”。
“的”[de]定于与后面的名词是修饰关系:美丽~风光。[dí]真实,实在:~确。故选“dí”。
“似”[sì]相类,像:相(xiāng)~.[shì][~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故选“sì”。
“干”[gàn]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gān]触犯,冒犯,冲犯:~扰。故选“gàn”。
“涨”[zhǎng]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潮。[zhàng]体积增大:豆子泡~了。故选“zhǎng”。
故答案为:
xīng fèng dí
sì gàn zhǎng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踮起脚尖才能看到那棵榕树的树稍。 稍——梢
(2)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浆——桨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瑕——暇
【考点】错别字.
【答案】(1)稍——梢;
(2)浆——桨;
(3)瑕——暇。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1)树梢:树的顶端。故“树稍”的“稍”错误。
(2)桨:划船的用具。一般为木制,上半截为圆柱形,下半截为平板状。故“浆”应改为“桨”。
(3)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故“应接不瑕”的“瑕”错误。
故答案为:
(1)稍——梢;
(2)浆——桨;
(3)瑕——暇。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用“续”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1)这里到处都是鸟的身影,我们 连续 看了一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2)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 继续 拍掌,越来越多的鸟儿飞了出来。
(3)随着一声鸟叫,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大榕树上又 陆续 飞起十来只鸟儿。
【考点】组词.
【答案】(1)连续;
(2)继续;
(3)陆续。
【分析】本题考查了组词。认真分析所给语境,用“续”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解答】(1)可填“连续”,意思是:持续不中断。
(2)可填“继续”,意思是:连下去;接着做。
(3)可填“陆续”,意思是: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故答案为:
(1)连续;
(2)继续;
(3)陆续。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做到厚积薄发。
4.下面的词语都和“目”有关,试着填一填。
【考点】补全词语.
【答案】接 口呆 短浅 视 一切 如炬 丁 尊长 如豆
【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目不暇接 目瞪口呆 目光短浅 目不斜视 目空一切 目光如炬 目不识丁 目无尊长 目光如豆
故答案为:
接 口呆 短浅 视 一切 如炬 丁 尊长 如豆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5.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逼:①迫使,威胁;②迫近,接近;③强迫,索取。
(1)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②
(2)刘胡兰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始终没有低头。 ①
(3)每天都有人来他家逼债。 ③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一字多义,一字多义一般又叫多义词,指的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知道词的每个意义,然后品读句子,分析语境,根据语境选择相对应的解释。
【解答】(1)逼近:接近,故选:②;
(2)逼供:以精神上的折磨(如长时间的连续审讯)或以肉体上的痛苦(如限制饮食或不许睡觉)来制服犯人,以促其招供。逼,迫使,威胁,故选:①;
(3)逼债:索要债务。故选:③
故答案为:
(1)②;
(2)①;
(3)③。
【点评】做题时,要根据具体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意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的原则,多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总是单义的,因此要结合词语或句子的意思确定多义词的义项。
6.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
【考点】词语搭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每个选项中词语的搭配,看是否合适,然后选择。
【解答】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应根据前面的形容词搭配合适的名词,如可用“灿烂的”与“阳光”搭配。
中间为“地”,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根据具体的形容词搭配合适的动词,如可用“明亮”与“照耀”搭配。
故答案为:
灿烂的(笑容);明亮地(照耀);茂盛的(榕树);缓缓地(移动);翠绿的(颜色); 平静地(说)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合适”二字,有些搭配是约定俗成的,填完后要读一读,根据语感判断是否合适。
7.按要求写句子。
(1)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我们发现了船.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昨天是我的眼睛把我骗了. “被”字句:昨天我被我的眼睛骗了.
(3)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那“鸟的天堂”怎能不是鸟的天堂呢? 。
【考点】改写句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考查学生的缩句的能力,缩句练习时其他的修饰成分应去掉,抓住干,去枝叶.缩句缩到最简.如“我们发现了船.”
(2)改成“把”字句的形式“谁把谁怎么样”即“昨天是我的眼睛把我骗了.”“被”字句“谁被谁怎么样”即“昨天我被我的眼睛骗了.”
(3)去掉“缓缓”或者“渐渐”.
(4)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句中加“怎能”,疑问词“呢”,加上否定词“不”,感叹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
(1)我们发现了船.
(2)“把”字句:昨天是我的眼睛把我骗了. “被”字句:昨天我被我的眼睛骗了.
(3)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4)那“鸟的天堂”怎能不是鸟的天堂呢?
【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8.按要求写句子。
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改成疑问句: 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吗?
改成否定句: 这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改成感叹句: 这真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改成反问句: 这难道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吗?
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不能说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
【考点】疑问句;句式转换;感叹句.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改写句子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要注意分析所给要求改写的句子,明确其内容结构及改写要求,然后改写。
【解答】考查了改成疑问句:加上疑问词“吗”,句末变“?”,即: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吗?
考查了改成否定句:加上否定词“不”,即:这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考查了改成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真”,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将句号换成感叹号,即:这真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考查了改成反问句:只需要加上一个反问词“难道”和一个否定词“不”,句末变问号,即:这难道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吗?
考查了改成双重否定句: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不能说不是”,即:这不能说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故答案为:
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吗?这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真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啊!这难道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吗?这不能说不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点评】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替换或删去原句中“一定、必须、肯定”等表示肯定的词语。
9.妙笔生花。
《鸟的天堂》中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写了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又着重写了一只画眉。请你试着用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写课间在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们。
【考点】情景写话;写作手法.
【答案】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飞出教室,奔向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校园的操场两旁各有两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站满了人,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个激烈比赛的同学。
【分析】考查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解答】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飞出教室,奔向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校园的操场两旁各有两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站满了人,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个激烈比赛的同学。
【点评】写话训练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程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这样学生的写话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眼,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作者:巴金)
(1)片段描写了早晨“鸟的天堂”由 静 (动 静)到 动 (动 静)的过程。
(2)用“______”画出片段中描写“应接不暇”的句子。
(3)“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中连用两个“到处”的作用是 D
A.突出鸟飞得快。
B.突出鸟叫得欢。
C.写出光线昏暗,只能看到鸟影。
D.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鸟多,场面热闹。
(4)“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自由自在、姿态万千,这是运用了 动态 (静态 动态)描写。
(5)下列对片段内容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BCD
A.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
B.片段运用动态描写,不仅具体描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还描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翅膀。
C.第2自然段以一只画眉鸟为例,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
D.从作者的动态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也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6)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 B ,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A
A.这的确是鸟儿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的赞叹
B.这是对大榕树的称呼
【考点】课文内容分析;字词理解与赏析;句子理解与赏析;内容理解与概括;写作手法.
【答案】(1)静 动;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D;
(4)动态;
(5)ABCD;
(6)B A。
【分析】语段选自《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写作手法。阅读可知,文段描写了早晨“鸟的天堂”由“寂静”到“热闹”的过程,即由静到动的过程。
(2)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阅读可知,片段中描写“应接不暇”的句子是“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到处”指各处;任何地方。两个“到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上说明鸟的数量多、叫声欢,让“热闹”一词具体化、形象化。故选C。
(4)考查写作手法。“叫”“飞”“扑翅膀”是动态描写,写出鸟的自由自在、姿态万千。
(5)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正确。阅读《鸟的天堂》,由“这一次是在早晨”可知,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B.正确。“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运用动态描写,不仅具体描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还描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翅膀。C.正确。第2自然段以一只画眉鸟为例,具体描写一只机灵、可爱、富有生命力的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D.正确。由“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眼,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可知,运用动态描写,写出了“鸟的天堂”由“寂静”到“热闹”的过程,“到处”从听觉和视觉上说明鸟的数量多、叫声欢,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也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故选ABCD。
(6)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由“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可知,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其实指的是大榕树。故选B。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是因为作者感受到鸟生活在这里十分自由、幸福,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故选A。
故答案为:
(1)静 动;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D;
(4)动态;
(5)ABCD;
(6)B A。
【点评】语段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常见题型,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1.课 外 提 优
神奇的绿洲﹣﹣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这里层峦叠嶂,风光迷人,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之美称。她拥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古老而诱人的民族风情。她以神奇、富饶、美丽、多姿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水系贯流其间。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她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西双版纳具有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以及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一些古老的热带植物经历了千万年的沧桑巨变,在这里得到了保存、繁衍。不同地质年代和不同植物区系的植物,共同组成了西双版纳独特奇异的植物群落。
西双版纳茂密的森林,多种多样的植物,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繁衍的环境,以及丰富的食物来源。如果你进入丛林之中,就会真切地感到:花丛中彩蝶舞姿的飘逸;林间鸟语的真情;猿猴飞跃于林中的欢乐;看到野象群信步蕉林的幻影。西双版纳密林中,随时都可能看到这些森林中的“居民”和谐地生活在这块过去和现在尚属于它们自己的乐土上。在中国,亚洲象、印度野牛、印支虎、白颊长臂猿、熊狸、鼷鼠、棕颈犀鸟、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孔雀雉、绿孔雀等动物,主要分布在这个地方。
西双版纳的土地面积不到全国面积的千分之二,已发现高等植物达4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600多种。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单中,西双版纳的植物占了全国的一半;境内生活的600多种陆栖野生动物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就有100多种,在整个地球的北回归线沙漠带上,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而成为一块举世瞩目的“绿洲”。
从太空中鸟瞰地球,人们惊异地发现,在地球北回归线地区,绵延不断的茫茫沙漠,形成了灰黄色的荒漠带。在这一荒芜干旱的地带上尚存有几处绿色的斑块。西双版纳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一地带上,被人们誉称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站在南贡山顶,放眼望去,整个西双版纳群山起伏,江河纵横,林海茫茫,显露出无限生机;孔明帽式的傣家楼阁,错落有致地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典型的傣家村寨,依山傍水,散落其间,一幅幅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神奇的绿洲!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举世瞩目: 文中指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全世界都知道。
鸟瞰: 文中指从太空中往下看地球。
(2)填空。
①西双版纳位于中国 云南省 南部,素有世界“ 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 ”之美称。她拥有神秘的 原始森林 、奇异的 热带雨林风光 、繁多的 动植物资源 、古老而诱人的 民族风情 。她以 神奇 、 富饶 、 美丽 、 多姿 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
②西双版纳已发现高等植物达 4000多种 ,陆栖脊椎动物 600多种 。境内生活的 600多种 多种陆栖野生动物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就有 100多种 多种,主要分布有 亚洲象、印度野牛、印支虎、白颊长臂猿、熊狸、鼷鼠、棕颈犀鸟、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孔雀雉、绿孔雀 等珍稀动物。
③在西双版纳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傣族 。
(3)问答。
①西双版纳为什么会具有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多种野生动物? 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她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水、热资源极为丰富 。
②“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请用“ ”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
(4)概括文章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而成为一块举世瞩目的“绿洲”。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 数字 进行比较。
(5)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体会起作用。 西双版纳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一地带上,被人们誉称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形象的写出了西双版纳的神奇和美丽。
(6)仿照句子:“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神奇的绿洲!”写一句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叹。
这是多么神奇、富饶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风水宝地! 。
【考点】记叙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记叙文的阅读,短文写了 西双版纳拥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古老而诱人的民族风情。她以神奇、富饶、美丽、多姿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阅读时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体会。
【解答】(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注意先理解词语的原义,再结合课文分析,举世瞩目:全世界都知道,文中指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全世界都知道。鸟瞰:是从高处往下看,文中指从太空中往下看地球。
(2)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注意揣摩文中句子,可从短文找出。
(3)①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注意结合句子: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她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水、热资源极为丰富,可知答案。②考查了前后照应的句子,就是前面说了,后面又说了一次,或者前面说了原因,后面再说结果。可从文中找出:她以神奇、富饶、美丽、多姿著称于世。
(4)考查了概括能力,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可抓住,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而成为一块举世瞩目的“绿洲”。这一中心句。
(5)考查了比喻句,要有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比喻词,如:西双版纳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一地带上,被人们誉称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把“西双版纳”比作“宝石”形象的写出了西双版纳的神奇和美丽。
(6)考查了仿写句子,注意结合句子的形式是,这是多么怎样的地方,这真是什么,注意写读了本文后的感叹,如:这是多么神奇、富饶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风水宝地!
故答案为:
(1)文中指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全世界都知道。文中指从太空中往下看地球。
(2)①云南省 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 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风光 动植物资源 民族风情 神奇、富饶、美丽、多姿②4000多种 600多种 600多种 100多种 亚洲象、印度野牛、印支虎、白颊长臂猿、熊狸、鼷鼠、棕颈犀鸟、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孔雀雉、绿孔雀;③傣族
(3)①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她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水、热资源极为丰富②她以神奇、富饶、美丽、多姿著称于世
(4)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而成为一块举世瞩目的“绿洲”。 数字
(5)西双版纳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一地带上,被人们誉称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形象的写出了西双版纳的神奇和美丽。
(6)这是多么神奇、富饶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风水宝地!
【点评】词语的理解,注意先理解词语的原义,再结合课文分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注意揣摩文中句子,可从短文找出。概括能力,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
兴奋(xīng xìng)
缝隙(féng fèng)
的确(dí de)
相似(sì shì)
主干(gān gàn)
涨潮(zhǎng zhàng)
目不暇
目瞪
目光
目不斜
目空
目光
目不识
目无
目光
灿烂的
明亮地
茂盛的
缓缓地
翠绿的
平静地
兴奋(xīng xìng) xīng
缝隙(féng fèng) fèng
的确(dí de) dí
相似(sì shì) sì
主干(gān gàn) gàn
涨潮(zhǎng zhàng) zhǎng
目不暇 接
目瞪 口呆
目光 短浅
目不斜 视
目空 一切
目光 如炬
目不识 丁
目无 尊长
目光 如豆
灿烂的
阳光
明亮地
照耀
茂盛的
榕树
缓缓地
移动
翠绿的
颜色
平静地
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综合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读句子,在比喻句后面画“√”,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按要求写句子,理解两个“鸟的天堂”,根据要求完成词语练习,口语交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比一比,辨字组词,选词填空,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判断下列句子运有的修辞方法,按要求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松鼠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为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选词填空,句子俱乐部,课外阅读我能行,课外阅读,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