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1页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2页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重温美景,合作共读,体味风情,回顾全文,体会方法,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
    3.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重温美景
    1.草原风光图(一碧千里的草原,四面有小丘,有成群的牛羊,还有骏马)。
    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走进了内蒙古大草原,领略了让他“何忍别”的风光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2.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感受让他“何忍别”的人情美。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重温草原的美丽风光,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再次走进草原,走进文本,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共读,体味风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1)“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播放音乐《赛马》,视频内容为万马奔腾,时长约30秒。)
    【设计意图】
    音乐可以启发人的想象。只要运用恰当,音乐绝对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一曲《赛马》,能把学生迅速带入到草原的情境中去。
    (2)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蒙古族同胞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
    2.自由朗读,概括场面。
    (1)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景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2~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再现你所想象到的情景。
    (2)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3.问题入手,小组共学。
    老舍先生在课文结尾写道: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第2~5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点击课件,“蒙汉情深”变红色。)
    4.交流品读,体味“情深”。
    (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配图:蒙古族同胞远迎来客)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生:“男女老少”说明来迎接的人很多。(点击课件,“男女老少”变蓝色。)
    ②这么多人赶来迎接客人,说明蒙古族同胞很热情,还有哪些词语也能体现出来?
    生:从“各色的衣裳”也能体现出来,因为蒙古族同胞把客人到来当成节日一般,才会身穿节日盛装。(点击课件,“各色的衣裳”变蓝色。)
    ③是的,从图上我们看到蒙古族同胞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远迎来客,的确是非常热情。请男生来读这个句子,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指名读)
    ④大家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觉得“飞”字用得特别好,我体会到了马的速度非常快,说明蒙古族同胞想快点儿见到客人,心情很急切。(点击课件,“飞”变蓝色。)
    ⑤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更让我们感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我们一起来读。(全班齐读)
    ⑥小结: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看到了蒙古族同胞远迎客人时骏马疾驰、欢呼雀跃的动人场景。这哪里是马在飞,人在飞,分明是我们的心在飞,是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情意在飞呀!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交流?
    (2)示例一: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①蒙古族同胞和我们是怎样握手的?
    生1:总是握着,握住不散。我从这儿感受到蒙汉两族同胞见面时的激动心情。
    生2:我补充一下,我觉得“热乎乎地”握着,不仅是手热乎乎地握着,而且他们的心也是热乎乎的。(点击课件,“总是”“热乎乎地”“握住不放”变蓝色。)
    ②“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他们的心愿都是什么呢?
    生: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民族团结互助。
    ③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读出蒙汉两族人民相见时兴奋、激动的心情。(指名读,评价读)
    师:我们继续请小组来汇报。
    (3)示例二: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①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1:主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来款待“我们”,我从这体会到了草原人民富有民族风情的待客之道。
    生2:我从主客之间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感情深,就像是一家人。(点击课件,“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变蓝色。)
    ②这样热闹的场面,让你想到了什么时候的情景?
    生:过节,一家人团聚的时候。
    ③啊,蒙汉两族人民多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啊!谁能读读这段话,让我们感受这其乐融融的氛围?(指名读)
    (4)示例三: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①出示套马、摔跤、民族舞蹈等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②全班齐读,读出蒙汉两族人民同欢乐的场景。
    (5)示例四: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分别在即,在夕阳的余晖里,主人和客人依依不舍。正像作者说的那样——(学生读齐读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②让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③假如你们分别是主人和客人,你们会说些什么呢?
    (主人:尊贵的客人们,这次还没招待好,下次还要再来呀!客人: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我们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情谊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也欢迎你们到我们那儿做客。)
    ④小结:从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到依依惜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无不展现着草原的人情美。
    【设计意图】
    以“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蒙汉情深’”这一核心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草原人民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学生从他们的行动——“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中体会到草原的人情美,从而加深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问题,更在于经历了阅读的过程,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习得了阅读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回顾全文,体会方法
    1.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话别,处处都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以课后第二题为例,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生1:在写景中融入感受使景物更有感染力。
    生2: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能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更充分。
    3.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
    示例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示例二: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设计意图】
    借助课后习题,让学生体会本课最主要的特点——情景交融,并在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强化对这一表达方法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写下来。
    2.阅读推荐。艾平的新作《聆听草原》又用怎样的笔触介绍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呢?
    【设计意图】
    抄写句子、课外拓展,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积累,并使书面语言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形成语言表达特色,为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播放视频,创设美的意境。内蒙古大草原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视频,直观地把草原风光呈现在学生面前。悦耳的歌曲,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
    2.启发想象,联想美的画面。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高远素雅的美丽图画。精读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优美的语言变成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如让学生看课件,想象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有的说像湖面上盛开着白莲花,有的说像大海上扬起的白帆。将“话”与“画”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品读玩味,体会美的情感。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始终,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地读,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之情。如让学生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把作者那种“总想高歌一曲”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不足之处是,教学中,我在“渲染”和“勾勒”的理解上时间用得过多,如果直接展示这两种画法的图画,学生理解起来会更直观一些。另外,对学生的评价语也较单调,应结合他们的具体表现灵活评价。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反馈,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设计,共4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整体感知,导入新课,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第1自然段,欣赏草原风光,指导朗读与背诵,课堂演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