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选修三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产业化前景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选修三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产业化前景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基因工程的应用及产业化前景,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修3同步课时作业
1.动物基因工程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成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如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人的生长激素。科学家培养转基因动物成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仅利用了基因工程一项现代生物技术
B.需要进入泌乳期才能成为“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受精卵中
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以用血清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2.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可将酵母菌制造成“工程菌”,用于生产乙肝疫苗,在制造该“工程菌”时,应向酵母菌导入( )
A.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B.抗乙肝病毒抗体的基因
C.抗乙肝病毒的抗体D.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的基因
3.我国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新冠病毒表面受体结合域蛋白,制成的新冠病毒疫苗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以阻断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该疫苗需要接种三次,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下列说法的是( )
A.该新冠病毒疫苗不含病毒的遗传物质
B.该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可以特异结合ACE2
C. 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需要淋巴因子的激活
D.接种三次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
4.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羊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使其能合成人凝血因子且只存在于乳汁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羊乳腺细胞中即可获得乳腺生物反应器
B.人凝血因子基因与载体的结合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C.该过程的核心技术是获取人凝血因子基因
D.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不受性别等限制,受体来源更广泛
5.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
B.可以使用DNA重组技术,使微生物生产稀缺的药物,如免疫球蛋白等
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会创造出新物种
6.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的是( )
A. 培养出抗烟草花叶病的番茄植株B. 在大肠杆菌中获取人的干扰素
C. 培养出兼有鲤鱼与鲫鱼特点的鲤鲫移核鱼D. 利用“工程菌”生产乙肝疫苗
7.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t毒蛋白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Bt毒蛋白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
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毒蛋白基因
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
8.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在医药、动物繁殖、植物育种、环境保护等领域广泛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杂交瘤技术可以制备大量单克隆抗体,为肿瘤治疗提供药物
B.利用体外受精等技术可以实现优质奶牛种群的快速扩大,提高经济效益
C.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开发可降解新型塑料的生物,维护生态环境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具有两种植物的全部优良性状
9.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芯片技术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原理相似
C.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为正常基因
B.原核生物的基因不能用于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C.利用DNA探针可以检测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某种病毒
D.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目的基因来自肝脏细胞
11.转基因抗虫植物含有 Bt 毒蛋白,对人体无毒,但是鳞翅目昆虫幼虫的肠道细胞含有
Bt 蛋白的受体,Bt 蛋白不受体结合导致肠道壁穿孔,使幼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进 Bt 蛋白的合成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虫效果
B.通过 DNA 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 Bt 蛋白基因是否表达
C.将 Bt 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可以使用花粉管通道法或农杆菌转化法
D.将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之前,需要对植物材料进行消毒处理
12.大豆疫霉根腐病极具毁灭性,严重的可引起大豆绝产。该病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科学工作者从自然界找到相应的抗病基因并培育出了转基因抗病大豆。如图为转基因抗病大豆的培育技术路线图,请回答问题:
(1)转基因技术中的核心步骤是图中的_____。该过程中通常用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限制酶同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
(2)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_____植物。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_____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3)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写出两个)。
(4)培育的转基因抗病大豆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其主要表现在_____。自然条件下,培育出的转基因抗病大豆植株不能将抗病基因传递给杂草,依据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培育转基因动物成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除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外,还需要细胞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工程技术(胚胎移植),A错误;转入的目的基因在乳腺中可以高效表达,利用乳腺可以分泌乳汁的特性,受体动物进入泌乳期就能大量产生人的生长激素,B正确;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受精卵,常用显微注射法,C错误;构建重组质粒需要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只在乳腺中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D错误。
2.答案:D
解析:乙肝疫苗是指减毒或灭毒的乙肝病毒,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时,应向酵母菌导入目的基因,即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的基因。
3.答案:B
解析:该新冠病毒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新冠病毒表面受体结合域蛋白,不含病毒的遗传物质;该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可以与新冠病毒表面受体结合域蛋白特异性结合,阻断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接种三次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故选B。
4.答案:D
解析: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羊受精卵中,形成转基因羊,人凝血因子基因在羊乳腺细胞中表达,获得乳腺生物反应器,A错误;人凝血因子基因与载体的结合涉及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构建表达载体,C错误;乳腺生物反应器只能从哺乳期雌性动物的乳汁中获取产物,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雌性和雄性动物的尿液中都可提取到产物,不受性别的限制,受体来源更广泛,D正确。
5.答案:D
解析: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一般只会引起某些性状发生改变,不会引起生殖隔离,可以创造出新品种,但一般不能产生新物种,D错误。
6.答案:C
解析:A、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养出抗病毒的植株,A正确;
B、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可以从大肠杆菌中获取人的干扰素,B正确;
C、鲤鲫移核鱼是采用核移植技术形成的,没有采用基因工程技术,C错误;
D、基因工程可以应用于疫苗的生产,如用“工程菌”生产乙肝疫苗,D正确。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药物,A正确;利用体外受精技术结合胚胎移植,可实现优质奶牛种群的快速扩大,B正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开发可降解新型塑料的超级细菌,以维护生态环境,C正确;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实现两个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的合并,但是目前还不能让杂种植株完全按人们的要求表现出双亲所有优良性状,D错误。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是把缺陷基因诱变为正常基因,A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都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原核生物的基因可以用于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如抗虫棉用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错误。利用DNA探针根据DNA分子杂交的原理可以检测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某种病毒,C正确。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目的基因来自乙肝病毒的核酸,D错误。
11.答案:B
12.答案:(1)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相同
(2)双子叶植物和裸子;T-DNA
(3)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合理即可)
(4)减少了大量使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不同物种(大豆和杂草)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通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以获得相同的末端,便于载体和目的基因连接。
(2)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3)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植物;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4)由于转基因抗病大豆具有抗病的特性,种植该种大豆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轻了环境污染。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自然条件下培育出的转基因抗病大豆植株不能将抗病基因传递给杂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道德问题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选修三第4章 基因工程第4节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