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黔南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87106/0-1727147824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黔南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87106/0-17271478245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黔南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87106/0-17271478245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黔南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黔南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E是BC边上一点,将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处,连接,则的最小值是( )
A.B.C.D.
2、(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3、(4分)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折线图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S2甲,S2乙,则S2甲与S2乙大小关系为( )
A.S2甲>S2乙B.S2甲=S2乙C.S2甲<S2乙D.不能确定
4、(4分)计算一组数据方差的算式为S2=[(x1-10)2+(x2-10)2+…+(x5-10)2],由此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这组数据中有5个数据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
C.计算出的方差是一个非负数D.当x1增加时,方差的值一定随之增加
5、(4分)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则( )
A.3B.4C.5D.8
6、(4分)某小组7名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支援地震灾区,他们捐款的数额分别是(单位:元):50,20,50,30,50,25,1.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50,20B.50,30C.50,50D.1,50
7、(4分)甲、乙、丙、丁四人参加训练,近期的10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13.2s,方差如下表:
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8、(4分)下列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某数学学习小组发现:通过连多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如果从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钱共有3条,那么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度.
10、(4分)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同学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_______.
11、(4分)某地出租车行驶里程()与所需费用(元)的关系如图.若某乘客一次乘坐出租车里程12,则该乘客需支付车费__________元.
12、(4分)如图,直线经过点和点,直线经过点,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
13、(4分)某市某活动中心组织了一次少年跳绳比赛,各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如表所示:
则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中位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b满足a+b﹣=1.
15、(8分)如图,在□ABCD 中,∠ADB=90°,点 E 为 AB 边的中点,点 F 为CD 边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 DEBF 是菱形;
(2)当∠A 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 DEBF 是正方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16、(8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DC上的点,且AF⊥BE.求证:AF=BE.
17、(10分)两地相距300,甲、乙两车同时从地出发驶向地,甲车到达地后立即返回,如图是两车离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
(1)求甲车行驶过程中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若两车行驶5相遇,求乙车的速度.
18、(10分)如图1,在中,AB=AC,∠ABC =,D是BC边上一点,以AD为边作,使AE=AD,+=180°.
(1)直接写出∠ADE的度数(用含的式子表示);
(2)以AB,AE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BFE,
①如图2,若点F恰好落在DE上,求证:BD=CD;
②如图3,若点F恰好落在BC上,求证:BD=CF.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则m的值是________.
20、(4分)某中学随机抽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这50名学生一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是____小时.
21、(4分)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则______.
22、(4分)如图 ,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若再补充一个条件就能使矩形 ABCD 成为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 (只需填一个条件即可).
23、(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若CD=6cm,则EF=_____cm.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鞋子的“鞋码”和鞋长(cm)是一次函数关系,下表是几组“鞋码”与鞋长的对应数值:
(1)设鞋长为,“鞋码”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你需要的鞋长为24cm,那么应该买多大码的鞋?
25、(10分)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的坐标分是,.
(1)的面积为______;
(2)点在轴上,当的值最小时,在图中画出点,并求出的最小值.
26、(12分)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繁荣祖国.”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科技素养,我区每年都要举办中小学科技节.为迎接比赛,该校在集训后进行了校内选拔赛,最后一轮复赛,决定在甲、乙2名候选人中选出1人代表学校参加区科技节项目的比赛,每人进行了4次测试,对照一定的标准,得分如下:甲:80,1,100,50;乙:75,80,75,1.如果你是教练,你打算安排谁代表学校参赛?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90°,BC=AD=3,由折叠的性质得:AB'=AB=1,当A、B'、C三点共线时,CB'的值最小,由勾股定理得出AC==,得出CB'=AC-AB'=-1.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BC=AD=3,
由折叠的性质得:AB'=AB=1,
当A、B'、C三点共线时,CB'的值最小,
此时AC==,
∴CB'=AC-AB'=-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先将各选项化简,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
【详解】
A、,与被开方数不相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错误;
B、,与被开方数相同,故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正确;
C、,与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错误;
D、是整数,不是二次根式,故选项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本题主要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正确对根式进行化简,以及正确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A
【解析】
通过折线统计图中得出甲、乙两个组的各个数据,进而求出甲、乙的平均数,甲、乙的方差,进而做比较得出答案.
【详解】
甲的平均数:(3+6+2+6+4+3)÷6=4,乙的平均数:(4+3+5+3+4+5)÷6=4,
=[(3﹣4)2+(6﹣4)2+(2﹣4)2+(6﹣4)2+(4﹣4)2+(3﹣4)2]≈2.33,
=[(4﹣4)2+(3﹣4)2+(5﹣4)2+(3﹣4)2+(4﹣4)2+(5﹣4)2]≈1.33,
∵2.33>1.33
∴>,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根据方差的公式:S2[(x1)2+(x2)2+…+(xn)2],直接选择答案.
【详解】
在方差的计算公式中,n代表容量,代表平均数,故A正确,B正确;显然S2≥0,C正确;当x1增大时,要看|x1|的变化情况,方差可能变大,可能变小,可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公式,熟练掌握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5、B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直接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根据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6、C
【解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这一组数据中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0,25,30,2,2,2,1,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2,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
故选:C.
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明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是关键.
7、B
【解析】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解答.
详解:从方差看,乙的方差最小,发挥最稳定.
故选B.
点睛: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
8、B
【解析】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A. =2,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B. 是最简二次根式;
C. 根式含有分数,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D. 有可以开方的m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由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n-3)条可求出边数,然后求内角和.
【详解】
∵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n-3)条,
∴n-3=3,
∴n=6,
∴内角和=(6-2)×180°=1°,
故答案是:1.
本题运用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要知道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n-3)条.
10、甲
【解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详解】
∵,,
∴s甲2<s乙2,
∴甲班成绩较为稳定,
故答案为:甲.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1、10
【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再将x=11代入解析式就可以求出y的值.
【详解】
解:由图象知,y与x的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并且经过点(1,5)、(4,8),
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则有:,
解得:,
∴y=x+1.
将x=11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
故出租车费为10元.
故答案为:10.
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由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的运用,解答时理解函数图象是重点,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12、
【解析】
解不等式2x<kx+b<0的解集,就是指函数图象在A,B之间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到y=kx+b与y=2x交点为A(-1,-2),
解不等式2x<kx+b<0的解集,就是指函数图象在A,B之间的部分,
又B(-2,0),
此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x<-1.
即不等式2x<kx+b<0的解集为:-2<x<-1.
故答案为:-2<x<-1.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函数图象即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13、1
【解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来求解即可,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
【详解】
解:本次比赛一共有:5+19+13+13=50人,
∴中位数是第25和第26人的年龄的平均数,
∵第25人和第26人的年龄均为1岁,
∴全体参赛选手的年龄的中位数为1岁.
故答案为1.
中位数的定义是本题的考点,熟练掌握其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原式==2
【解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
=
=
由a+b﹣=1,得到a+b=,
则原式==2.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5、(1)见解析;(2)45°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C∥AB,DC=AB,求出DF∥BE,DF=BE,得出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E=BE,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2)求出AD=B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AB,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DC=AB.∵点E为AB边的中点,点F为CD边的中点,∴DF∥BE,DF=BE,∴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ADB=90°,点E为AB边的中点,∴DE=BE=AE,∴四边形DEBF是菱形;
(2)当∠A=45°,四边形DEBF是正方形.理由如下:
∵∠ADB=90°,∠A=45°,∴∠A=∠ABD=45°,∴AD=BD.∵E为AB的中点,∴DE⊥AB,即∠DEB=90°.∵四边形DEBF是菱形,∴四边形DEBF是正方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证明见解析.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BAE=∠D=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BE=∠DAF,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E和△DAF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ABC=90°,
∴∠CBM+∠ABF=90°,
∵CE⊥BF,
∴∠ECB+∠MBC=90°,
∴∠ECB=∠ABF,
在△ABF和△BCE中,
∴△ABF≌△BCE(ASA),
∴BE=A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17、(1);(2)40千米/小时.
【解析】
(1)甲车行驶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两种,即从A地到B地是正比例函数,返回时是一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0<x≤4)和( 4<x≤7),
(2)求出乙车的y与x的关系式,再与甲车返回时的关系式组成方程组解出即可.
【详解】
解:(1)设甲车从A地驶向B地y与x的关系式为y=kx,把(4,300)代入得:
300=4k,解得:k=75,
∴y=75x (0<x≤4)
设甲车从B地返回A地y与x的关系式为y=kx+b,把(4,300)(7,0)代入得:
,
解得:k=-100,b=700,
∴y=-100x+700 (4<x≤7),
答:甲车行驶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
(2)设乙车速度为m千米/小时,依据两车行驶5相遇,在甲车返回时相遇,即甲乙两车离A的距离相等,得:5m=-100×5+700
解得:m=40
答:乙车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
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关系式、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的关系等知识,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前提,正确识别图象是关键.
18、(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在△ABC中,AB=AC,∠ABC=α,可求得∠BAC=180°-2α,又由AE=AD,∠DAE+∠BAC=180°,可求得∠DAE=2α,继而求得∠ADE的度数;
(2)①由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易得∠EDC=∠ABC=α,则可得∠ADC=∠ADE+∠EDC=90°,证得AD⊥BC,又由AB=AC,根据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
②由在△ABC中,AB=AC,∠ABC=α,可得∠B=∠C=α,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E∥BF,AE=BF.即可证得:∠EAC=∠C=α,又由(1)可证得AD=CD,又由AD=AE=BF,证得结论.
试题解析:(1)∠ADE =.
(2)①证明:∵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
∴AB∥EF.
∴.
由(1)知,∠ADE =,
∴.
∴AD⊥BC.
∵AB=AC,
∴BD=CD.
②证明:
∵AB=AC,∠ABC =,
∴.
∵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
∴AE∥BF,AE=BF.
∴.
由(1)知,,
∴.
∴.
∴AD=CD.
∵AD=AE=BF,
∴BF=CD.
∴BD=CF.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2
【解析】
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取共同部分,即可得到m的值.
【详解】
解:,解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了由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参数,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参数.
20、5.3
【解析】
(4×10+5×20+6×15+7×5) ÷50=5.3(小时).
故答案为5.3.
21、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ABC=90°,BC=4cm,AB=3cm,
∴由勾股定理可知:AC=5cm,
∵点D为AC的中点,
∴BD=AC=cm,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2、AB=BC(答案不唯一).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添加条件即可.
【详解】
解: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B=BC.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矩形,AB=BC,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AB=BC(答案不唯一).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的应用,能熟记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也可以添加AC⊥BD.
23、1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解:∵∠BCA=90°,D是AB的中点,
∴AB=2CD=12cm,
∵E、F分别是AC、BC的中点,
∴EF=AB=1cm,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y=2x-10;(2)38
【解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即可;
(2)代入x=24,求出y即可.
【详解】
解:(1)设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根据题意得:,
解得:,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10;
(2)当x=24时,y=2x−10=48-10=38,
答:应该买38码的鞋.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
25、(1);(2)
【解析】
(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2)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x轴于点P,则P点即为所求,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即可.
【详解】
解:(1)(1)S△ABC=3×3−×2×3−×3×1−×2×1=9−3−−1=
故填:;
(2)点关于轴对称的点
连接,(或点关于轴对称的点连接)
与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注:点的坐标为)
是边长为5和2的矩形的对角线
所以
即的最小值为.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根据题意作出点A的对称点A′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选乙代表学校参赛;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别计算出甲、乙2名候选人的平均分和方差即可.
【详解】
解:选乙代表学校参赛;
∵=75,
∴S2甲=[(80﹣75)2+(1﹣75)2+(100﹣75)2+(50﹣75)2]=325,
S2乙═[(75﹣75)2+(80﹣75)2+(75﹣75)2+(1﹣75)2]=12.5,
∵S2甲>S2乙
∴乙的成绩比甲的更稳定,选乙代表学校参赛.
考查了方差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公式并正确的计算,难度不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选手
甲
乙
丙
丁
方差(s2)
0.020
0.019
0.021
0.022
年龄组
12岁
13岁
14岁
15岁
参赛人数
5
19
13
13
时间(时)
4
5
6
7
人数
10
20
15
5
鞋 长
15
18
23
26
鞋 码
20
26
36
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南昌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绵阳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梅州市重点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