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一轮】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型冲关讲义(新高考通用)
专题13 内环境与体液调节(8大题型)-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型冲关讲义(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内环境与体液调节(8大题型)-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型冲关讲义(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内环境与体液调节8大题型原卷版docx、专题13内环境与体液调节8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01 细胞生活的环境
【例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紧密联系,构成人体内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共同构成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
B.血浆、组织液与淋巴液之间的关系为
C.人体中的CO2在组织细胞与组织液之间双向流动,O2只能单向流动
D.若某人营养不良,则可能会因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答案】D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构成内环境。组织液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
【详解】A、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约占人体体液的1/3,A错误;
B、四种体液成分之间的关系: ,B错误;
C、组织细胞中CO2含量高于组织液,CO2只能由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O2含量则为组织液高于组织细胞,故只能由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C错误;
D、若某人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血浆蛋白质等物质缺乏,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进而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D正确。
故选D。
【变式1-1】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B.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抗体和激素可存在于D中
D.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以及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双向交换物质的,淋巴液是单向流动的,所以根据图示进行判断:A是淋巴液,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D是血浆。
【详解】A、A是淋巴液,C是组织液,D是血浆,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A正确;
B、B是细胞内液,DNA解旋酶参与DNA复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即存在于细胞内液中,B正确;
C、D表示血浆,抗体和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可存在于D中,C正确;
D、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D。
【变式1-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①④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①中蛋白质含量降低,④中液体增加
C.图中属于体液的是①③④
D.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去到高原,由于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①的pH明显下降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处血液流动的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①是动脉端(血浆),②内的液体是细胞内液,③内的液体是淋巴液,④是组织液,内环境由①③④组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详解】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淋巴液、④组织液,A错误;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④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②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①血浆、④组织液、③淋巴液等,C错误;
D、高原地区缺氧,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导致血浆的pH值有所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D错误。
故选B。
02 内环境的稳态
【例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可为细胞代谢提供氧气和养料
B.脑细胞通过脑室内的脑脊液(一种细胞外液)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
C.内环境相对稳定时,其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D.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是自身调节功能异常的结果,与外界环境无关
【答案】B
【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只有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才有可能破坏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详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中,细胞质属于细胞内液里,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之为内环境,A错误;
B、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相当于组织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即血浆渗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成为血浆,B正确;
C、内环境相对稳定时,各项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并不是不发生变化,C错误;
D、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
故选B。
【变式2-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该“媒介”pH的稳定与和等离子有关
【答案】D
【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题述“媒介”是指人体内环境。麦芽糖属于二糖,二糖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单糖才能被机体吸收,A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B错误;
C、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错误;
D、内环境的保持相对稳定与和等离子有关,其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D正确。
故选D。
【变式2-2】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人体内无氧呼吸速率小于有氧呼吸
B.适应高原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短期内剧烈运动可能会产生与图示类似的变化
D.短期内乳酸含量下降是因为与内环境中的Na2CO3发生化学反应被中和了
【答案】D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
【详解】A、ab段上升是因无氧呼吸加强引起,但主要呼吸方式仍是有氧呼吸,A正确;
B、适应高原环境的过程中,机体的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使体内获得的氧气量增多,无氧呼吸减弱,B正确;
C、短期内剧烈运动会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血液中乳酸含量暂时升高,在机体的稳态调节机制下,乳酸含量后又降低到正常水平,C正确;
D、短期内乳酸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血液中的乳酸与NaHCO3反应转化为乳酸钠和H2CO3,H2CO3又分解成CO2和水,CO2排出体外,D错误。
故选D。
考点二 激素与内分泌调节及激素调节的过程
0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例1】实验小组将某动物激素X均分为两份,一份饲喂甲组小鼠,一份注射给乙组小鼠,两组小鼠的起始生理状态等相同。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激素X是肾上腺素,则肾上腺素能定向运输到心脏、肝脏、肌肉等部位发挥作用
B.若激素X是甲状腺激素,则两组小鼠都会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C.若激素X是胰岛素,则甲组小鼠肝糖原的积累量少于乙组小鼠的
D.若甲组小鼠无明显变化,乙组小鼠生长加快,则激素X可能是生长激素
【答案】A
【分析】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胰岛素: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
【详解】A、激素由血液运输至全身细胞,不是定向运输至各器官,A错误;
B、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饲喂和注射都能发挥作用,两组小鼠都会代谢增强,产热增加,B正确;
C、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但其本质是蛋白质,如果进行饲喂,则会被消化酶分解,不能发挥作用,因此甲组小鼠肝糖原的积累量少于乙组小鼠的,C正确;
D、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可以促进机体生长,所以饲喂后多肽因被消化而失去功能,甲组小鼠无明显变化,乙组小鼠生长加快,D正确。
故选A。
【变式1-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B.为研究睾酮的分泌而切除公鸡睾丸的处理运用了实验的减法原理
C.哺乳动物体内激素的受体都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D.促胰液素是由胃酸刺激胰腺后分泌的具有调节机体正常机能的物质
【答案】B
【分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减少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A错误;
B、切除公鸡睾丸的处理属于实验中的减法原理,B正确;
C、有的激素受体分布在靶细胞膜表面,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内,如性激素受体,C错误;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具有维持机体正常机能的物质,D错误。
故选B。
【变式1-2】垂体被称为“内分泌王国”,可分为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垂体前叶又称为“腺垂体”,能合成多种激素;垂体后叶又称为“神经垂体”,它本身并不合成激素,主要储存和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运送到其内的激素。以下关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由腺垂体释放到内环境中并作用于肾脏等靶器官
B.垂体分泌的激素经导管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中
C.垂体分泌微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即能高效调节甲状腺的功能
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信号,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答案】D
【分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下丘脑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前叶,促进垂体前叶合成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相应腺体。
【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神经垂体)释放到内环境中并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A错误;
B、垂体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分泌到内环境中,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C错误;
D、人体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因此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信号,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D正确。
故选D。
02 血糖平衡的调节
【例2】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只参与了神经调节
B.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C.c表示肾上腺髓质,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①⑤⑥分泌减少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a、b、c、d、e 分别指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肾上腺、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①~⑦分别是抗利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中枢,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参与激素调节,A错误;
B、激素②是降血糖的,激素④可以升高血糖,它们之间是拮抗作用,激素④⑦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故激素④⑦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B错误;
C、c分泌的激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且能维持体温,该激素为肾上腺素,故c为肾上腺髓质细胞,d表示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e表示肾脏中肾小管和集合管,能重吸收水分,C正确;
D、寒冷条件下,汗腺分泌减少,尿量增加,①抗利尿激素减少;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升高血糖,且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故激素④肾上腺素、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⑥促甲状腺激素、⑦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均增多,D错误。
故选C。
【变式2-1】机体存在血浆K+浓度调节机制,K+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入K+,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时,血浆K+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最大时依然无法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此时胞内摄入K+的量小于胞外K+的增加量,引起高钾血症。已知胞内K+浓度总是高于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增大
B.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
C.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改变
D.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需同时注射葡萄糖
【答案】A
【分析】神经细胞在静息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大,部分钾离子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形成了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详解】A、已知胞内K+浓度总是高于胞外,高钾血症患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大于正常个体,因此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减小,A错误;
B、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由于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入K+,因此胰岛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B正确;
C、高钾血症患者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容易产生兴奋,因此对刺激的敏感性发生改变,C正确;
D、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入K+,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同时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因此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时,为防止出现胰岛素增加导致的低血糖,需同时注射葡萄糖,D正确。
故选A。
【变式2-2】“控糖”已成为现代健康饮食的热门话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糖原和肌糖原均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摄入过多的糖类所引起的
C.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从而会使血糖升高
D.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答案】B
【分析】1、多糖:由多个单糖缩合而成,是生物体内糖绝大多数的存在形式,必需水解为单糖后才可被吸收,最常见的是淀粉,作为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存在于细胞中。另外还有糖原作为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2、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详解】A、糖原作为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即肝糖原和肌糖原均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A正确;
B、糖尿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很常见,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B错误;
C、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C正确;
D、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
故选B。
03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例3】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经诊断,医生建议采用激素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
B.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
C.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D.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
【答案】C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 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的。当机体感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TRH ; TRH运输到并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TSH ;TSH随血 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 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 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 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也就是说,在甲状腺激素分 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详解】A、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负反馈作用减弱,则TRH和TSH高于正常水平,而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A正确;
B、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TSH应该高于正常;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是缺碘,B正确;
C、甲状腺激素治疗只能够提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C错误;
D、采用激素治疗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检测血液中TRH、TSH等相关激素水平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评估治疗效果,D正确。
故选C
【变式3-1】患者产生针对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TSHR)的自身免疫抗体,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该病常见类型有Graves病和桥本病,前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后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自身免疫抗体与TSH的功能相似会导致桥本病
B.前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后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
C.Graves病和桥本病与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有关
D.如果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持续偏低,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
【答案】D
【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2、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详解】A、若自身免疫抗体与TSH的功能相似,与TSHR结合后,会刺激甲状腺肿大,增强其功能活性,导致甲状腺细胞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会引起Graves病,A错误;
B、由于Graves氏病患者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作用效果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因此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Graves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桥本氏病病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会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细胞死亡,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对垂体的抑制效果降低,故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B错误;
C、Graves病和桥本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有关,C错误;
D、由于Graves氏病患者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作用效果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因此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如果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持续偏低,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D正确。
故选D
【变式3-2】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实现美白、祛斑、消炎等效果,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不良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糖尿病
B.下丘脑细胞中存在有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C.该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
D.性腺、甲状腺、胰岛等都存在上述调节机制
【答案】D
【分析】下丘脑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肾上腺皮质在ACTH的作用下合成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详解】A、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促进肝细胞将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从而导致糖尿病,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由此可知,下丘脑细胞中存在有糖皮质激素的受体,B正确;
C、正常情况下,糖皮质激素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该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C正确;
D、性腺、甲状腺等都存在上述调节机制(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但胰岛中不存在分级调节,D错误。
故选D。
考点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01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例1】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武汉仅用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这就是“中国速度”。这个速度是由7500名建设者顾不上吃、喝,日夜奋战创造出来的。在施工期间建设者们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神经调节的作用速度比体液调节快,但作用范围较局限
B.剧烈工作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会使血浆pH降低
C.血糖大量被消耗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速度加快
D.长时间不喝水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准确、比较急促;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较广泛,A正确;
B、长时间剧烈工作,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缓冲物质反应,故血浆pH值基本不变,B错误;
C、由于大量消耗糖类,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C正确;
D、长时间不喝水、饮水不足时,导致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失水,D正确。
故选B。
【变式1-1】下列关于神经—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血钠含量降低时,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减少
B.下丘脑的活动受甲状腺、垂体等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C.临床上给患者吸入含5%左右CO2混合气体,目的是维持机体pH的稳定
D.与乙酰胆碱参与的调节方式相比,雌激素参与的调节方式作用时间更长且慢
【答案】D
【分析】当丢失大量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详解】A、当血钠含量降低时,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量增加,以促进肾小管重吸收Na+,维持血钠平衡,A错误;
B、下丘脑的活动受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B错误;
C、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C错误;
D、乙酰胆碱参与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雌激素参与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更长、反应速度更慢,D正确。
故选D。
【变式1-2】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
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C.寒冷环境下,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
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
【答案】D
【分析】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收缩,同时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
【详解】A、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肾上腺的分泌,此时肾上腺做了效应器,A正确;
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进入内环境,随着血液循环,运输至下丘脑,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
C、寒冷环境下,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为了保证机体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机体通过调节增加产热量,C正确;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该过程为体液调节,故甲状腺不是效应器,D错误。
故选D。
02 体温的调节
【例2】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体液大量丢失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为维持脑和心脏最基础的氧气供应,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减少皮肤分泌的汗液量。但长时间排汗减少,会使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进而导致器官系统性损伤,该病症称为热射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射病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散热不畅
B.热射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C.热射病患者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帮助机体保水
D.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及时降温和补水是预防热射病的有效措施
【答案】C
【分析】正常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接近,人体的体温处于正常状态;热射病患者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体内产热不能有效散出,进而引起体温升高。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热射病患者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散热不畅,导致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升高,A正确;
B、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热射病患者细胞外液量减少且血钠含量降低,此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B正确;
C、热射病病人已经丢失大量体液,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由下丘脑合成的,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帮助机体保水,C错误;
D、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热射病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体液的大量丢失而引发的,及时降温和补水可以有效预防热射病,D正确。
故选C。
【变式2-1】人在寒冷天气做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体温,人体内的酶活性降低
B.大量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小于细胞外液
C.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大幅降低
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答案】B
【分析】长跑过程中,机体产生乳酸与NaHCO3相互作用,使pH依旧维持在7.35-7.45,失水过多,使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可以降低细胞外液中渗透压。
【详解】A、因为人是恒温动物,所以当冬季外界气温偏低时,人的体温基本恒定,故酶的活性不变,A错误;
B、由于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大量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小于细胞外液,B正确;
C、大量消耗葡萄糖,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
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错误。
故选B。
【变式2-2】寒冷引发机体骨骼肌战栗、频繁排尿、细胞代谢加强;机体的生理变化离不开信息分子参与调节。关于下图中的信息分子发挥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分子A一般需囊泡运输,释放后需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才能进入突触后膜
B.信息分子D的分泌量减少会促进信息分子C的分泌
C.进入低温环境后,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增加
D.信息分子A、B、C、D都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后发挥作用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信息分子A表示传入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信息分子B表示抗利尿激素,信息分子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D表示甲状腺激素。
【详解】A、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一般需囊泡运输,经突触间隙释放后需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并不能进入突触后膜,A错误;
B、信息分子D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信息分子C的分泌,而信息分子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只会减弱对垂体的抑制作用,不能促进信息分子C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
C、分析图示可知,进入低温环境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图中的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但B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不会增加,C错误;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的传递会通过由组织液构成的突触间隙,组织液属于体液,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就是体液运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因此信息分子A、B、C、D都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后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D。
03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例3】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马拉松长跑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完成,长跑结束后,运动员需要补充水分。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立刻起跑,这一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B.图中表示大量饮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线是A
C.长跑过程中,运动员感到口渴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产生渴觉
D.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出现血压升高等机体反应,运动结束后,血压能快速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答案】C
【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立刻起跑,这一过程是后天学习和训练习得的,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
B、据图可知,曲线A表示的是饮用清水的曲线,判断的依据是:饮用清水后,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减轻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引起尿量增加,B正确;
C、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都是大脑皮层,渴觉的产生部位也是大脑皮层,C错误;
D、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出现血压升高等机体反应,运动结束后,血压能快速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其中减压反射是调节血压相对稳定的重要神经调节方式,D正确。
故选C。
【变式3-1】尿毒症是指肾脏功能衰竭。患者因内环境中积累较多代谢废物而表现出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患者需要通过透析进行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激素、尿素、血浆蛋白均是内环境成分
B.葡萄糖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
C.透析液的化学成分应该与人体血浆相似,而理化性质可以不同
D.若尿毒症患者水盐平衡出现障碍,导致血液中钠离子大量流失,则产生的醛固酮会减少
【答案】A
【分析】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详解】A、抗体、激素、尿素、血浆蛋白均是血浆的成分,是内环境成分,A正确;
B、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可以进入血浆,B错误;
C、透析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应该与人体血浆相似,这样才能保证经透析后的血液能仍能维持人体细胞正常生活,C错误;
D、若尿毒症患者水盐平衡出现障碍,导致血液中钠离子大量流失,则产生的醛固酮会增多,因为醛固酮能起促进钠的重吸收,D错误。
故选A。
【变式3-2】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b、c
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多
C.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多
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答案】A
【分析】据图分析:正常人在快速饮入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流量增加,随着机体的调节,两项值又会逐渐恢复,故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饮用等渗盐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而机体的排尿量将逐渐增加,b代表饮用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详解】A、正常人在快速饮入500m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代表饮入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快速饮入500mL等渗盐水(0.9%NaCl溶液)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b代表饮入等渗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A符合题意;
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不符合题意;
C、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所以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C不符合题意;
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机体进行水盐平衡调节,该过程的调节包括神经-体液调节,需要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1】细胞生活的环境
【题型2】内环境的稳态
考点二 激素与内分泌调节及激素调节的过程
【题型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题型2】血糖平衡的调节
【题型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考点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题型1】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题型2】体温的调节
【题型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9大题型)-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型冲关讲义(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2细胞的基本结构9大题型原卷版docx、专题02细胞的基本结构9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细胞的概述及其组成分子(11大题型)-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型冲关讲义(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细胞的概述及其组成分子11大题型原卷版docx、专题01细胞的概述及其组成分子11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体液调节--三年(2021-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3体液调节原卷版docx、专题13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