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2022_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展开1. 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 HIV病毒依赖人体淋巴细胞生活
B. 草履虫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 噬菌体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D. 生物需要通过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生长和生殖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细胞中代谢和繁殖,如HIV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这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逃避有害刺激能够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正确;
C、噬菌体是病毒,蛋白质和核酸是病毒的化学组成,但并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错误;
D、人的生殖通过细胞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并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人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可见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选C。
2.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观察到蓝细菌中的叶绿体
B. 能观察到两者都有核糖体
C. 换用高倍镜后,需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来调焦
D. 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能使高倍镜下的视野更明亮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无叶绿体,A错误;
B、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但是核糖体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B错误;
C、换用高倍镜后,需缓慢转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C错误;
D、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能使高倍镜下的视野更明亮,D正确。
故选D。
【点睛】
3. 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是()
A. 细胞学说是关于所有生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学说
B. 证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C. 细胞学说将细胞划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 将万千变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统一了起来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经过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详解】A、细胞学说是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学说,A错误;
B、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未证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B错误;
C、细胞学说并没有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将万千变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统一了起来,细胞学说的创立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D正确。
故选D。
4.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不到体重的千万分之一,但是对人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A. Na、K、Cl、S、O
B. N、H、B、P、S
C. M、B、Fe、Zn、Cu
D. Ni、Ca、Cu、Mg、N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A、K、S、O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N、H、P、S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M、B、Fe、Zn、Cu均属于微量元素,C正确;
D、Ca、Mg、N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C。
5. 小麦种子的胚乳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淀粉B. 蛋白质
C. 水D. 脂肪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这些小分子称为结构单元。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如多糖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免疫、运输、识别等。核酸包括DNA和RN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脂质包括磷脂(细胞膜的成分)、油脂(贮能物质)、植物蜡(保护细胞)、胆固醇、性激素等。
【详解】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一般来说,水在细胞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高,C正确。
故选C。
6.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的斐林试剂可使溶液呈紫色
B.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略
【详解】A.用于鉴定蛋白质的的是双缩脲斐林试剂,A错误;
B.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染色的脂肪滴,B正确;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应等量混匀后再加入,C错误;
D.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入A液,振荡摇匀后再加入B液,D错误。
故选B。
7. 下面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分子的R基中一定含有碳原子
B. 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肽键断裂造成的
D. 某蛋白质由2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至少有(n+2)个氧原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甘氨酸的R基是H,氨基酸分子的R基中不一定含有碳原子,A错误;
B、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
C、高温可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没有断裂,C错误;
D、该蛋白质中的O至少位于肽键和肽链末端的羧基中,所以至少有(n-2)1+22=n+2,即n+2 个氧原子,D正确。
故选D。
8.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08个,羧基总数为810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3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A. 798、2和2
B. 798、12和10
C. 797、1和1
D. 797、11和13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关蛋白质的相关计算: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详解】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所以共有800-3=797个肽键;每个氨基酸上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R基上有808-800=8个氨基、810-800=10个羧基,每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是:8+3=11、10+3=13,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阐明生命规律必须建立在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掌握的基础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染色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 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的功能
C. 生物体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
D. DNA仅分布在细胞核,RNA仅分布在细胞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且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详解】A、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
B、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的功能,如抗体,B正确;
C、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C正确;
D、DNA主要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少数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所以细胞核内也有RNA分布,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质量分数8%盐酸处理的目的之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深的区域
C. 换高倍镜可清楚的看到绿色的DNA分子和红色的RNA分子
D. 操作步骤:取细胞—水解—冲洗涂片—染色—制作涂片—观察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该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详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8%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正确;在低倍显微镜下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进行观察,B错误;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大,对RNA亲和力弱,而吡罗红相反,所以可以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看不到DNA或RNA分子,C错误;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使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结果和结论,相关知识点只要识记即可正确作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为遵循对照原则需设置空白对照
B.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C. 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时需用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
D.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时,要确保被观察细胞保持生活状态
【答案】A
【解析】
【分析】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其中外表皮含紫色大液泡,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无需设置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即可形成对照;酒精在提取绿叶中色素和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时均会使用,但使用目的不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时,要确保实验材料的活性。
【详解】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先后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因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无色,不存在颜色干扰,B正确;
C、在鉴定脂肪时,染色后需用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被染色的脂肪滴,C正确;
D、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需保持活细胞状态,细胞死去后叶绿体和线粒体失去正常形态,D正确。
故选A。
12.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麦芽糖可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C. 蔗糖水解的终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动、植物体内的多糖不同,但组成基本单位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详解】A、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B、麦芽糖可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B错误;
C、蔗糖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属于还原糖,因此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正确;
D、动、植物体内的多糖不同,动物体内的多糖是糖原,植物体内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但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 水稻可从土壤中吸收NH4+,其中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
A. 淀粉和纤维素B. 磷脂和核糖C. 蛋白质和DNAD. 麦芽糖和脂肪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关化合物的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水稻可从土壤中吸收NH4+,其中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含有N元素的物质。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不含N元素,A错误;
B、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N元素,B错误;
C、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两者都含有N元素,C正确;
D、麦芽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不含N元素,D错误。
故选C。
14. 下列能说明无机盐离子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A. 当植物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B. 钠盐是以Na+的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的
C. 农业生产中要给农作物施氮肥
D. 山羊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无机盐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当植物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不是B离子所起的作用,A错误;
B、说明的是钠盐是以离子态存在的,没有体现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B错误;
C、施用氮肥是大量元素,没有体现离子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C错误;
D、血钙低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生物体具有重要作用,Ca2+是离子态的,体现了离子态的无机盐所起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
15. 能使动物细胞质膜比较坚实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B. 磷脂C. 胆固醇D. 多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A错误;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就好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脂膜,形成了细胞质膜的“柔性”,B错误;
C、“刚性”的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磷脂的尾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C正确;
D、细胞质膜上的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D错误。
故选C。
16. 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能够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了细胞膜的()
A. 信息交流B. 流动性功能C. 细胞识别功能D. 选择透过性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含义: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详解】人工膜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故选D。
【点睛】
17. 下列各组生物学术语中,两者不相关的是()
A. 染色质——DNAB. 细胞骨架——纤维素
C. 细胞膜——磷脂D. 核糖体——核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2、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3、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4、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详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错误;
B、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纤维素无关,B正确;
C、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
D、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RNA中含有核糖,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细胞器、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的成分;识记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识记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 生物膜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的组成元素与核酸相似
B.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都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C. 细胞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
D. 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球体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水溶性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和P。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多糖。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1)原因: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大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表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胞吞胞吐等。
(3)意义: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详解】A、细胞膜的组成元素与核酸相似,都含有C、H、O、N、P,A正确;
B、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都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双层膜,而高尔基体只含有单层膜,B正确;
C、细胞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该脂球体为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头部向外,尾部向内,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药物,D错误;
故选D。
19. 下有关实验的组合,表述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脂肪可用苏丹III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详解】A、检测花生的脂肪时用苏丹Ⅲ染液在显微镜下看到橘黄色的脂肪滴,A错误;
B、西瓜本身有红色,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不适合用来做还原糖鉴定实验,B错误;
C、酵母菌不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有二氧化碳产生,要判断呼吸方式应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是否有酒精的产生,C错误;
D、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中,选用口腔上皮细胞作实验材料,用健那绿将其染成蓝绿色便于观察,D正确。
故选D。
20. 生物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往往不能直接被观察到,而要通过标记的方法进行观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科学家通过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豚鼠胰腺细胞,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B. 鲁宾和卡门通过18O标记的H2O和CO2培养小球藻,检测光合产物,探究O2中O的来源
C. 科学家通过诱导用不同荧光物质标记的人和鼠的细胞融合,了解荧光物质混合情况,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卡尔文通过14C标记的CO2培养小球藻,检测放射性的转移途径,观察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
【答案】C
【解析】
【分析】1、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3、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详解】A、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通过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豚鼠胰腺细胞,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A正确;
B、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8O标记的H2O和CO2培养小球藻,检测光合产物,探究O2中O的来源,B正确;
C、科学家用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人鼠细胞融合,探究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
D、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正确。
故选C。
21. 下列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A. 中心体B. 核糖体C. 染色体D. 内质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中心体是没有膜结构细胞器,A错误;
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
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不含膜结构,C错误;
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D正确。
故选D。
22. 科学家为探究细胞核的功能,进行了如下研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①中,a部分属于对照组,b部分属于实验组
B. 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形成对照
C. 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D. 实验还能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功能。
【详解】A、实验①中,a部分为无核部分属于实验组,而b部分为有核部分属于对照组,A错误;
B、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此时有核)与实验①中a部分(此时无核)形成对照,为a部分的前后自身对照,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C正确;
D、实验中无核部分不能分裂,加入核后恢复分裂能力,因此,a和b对照,以及a部分的自身对照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A。
23. 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中的细胞核,控制着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C. ④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有两种存在形态
D. 细胞核内某些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结构⑤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分析题图:①是内质网膜、②是核膜、③是核仁、④是染色质、⑤是核孔。
【详解】A、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中没有细胞核,A错误;
B、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B正确;
C、④是染色质,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因此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有两种存在形态,即染色质和染色体,C正确;
D、⑤是核孔,细胞核内某些大分子物质,如RNA,可通过结构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D正确。
故选A。
【点睛】
2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观察脂肪细胞时,可使用较大光圈增加视野亮度
B. 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
C.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的变化
D. 观察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的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呈绿色和红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暗,此时可以调节较大光圈或反光镜。生物学中用显微镜观察一般选择有色结构,而叶绿体呈绿色,可作为运动的参照。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液泡体积缩小、颜色变深、浓度变大,但是观察一般选易于观察的。由于甲基绿-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因此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导致细胞核中的DNA呈绿色,细胞质中的RNA呈红色。
【详解】A、在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暗,此时可以调节较大光圈或反光镜来增加视野亮度,A正确;
B、细胞质一般沿一定方向流动的,由于叶绿体是有色细胞器,因此可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B正确;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主要观察液泡大小的变化,C错误;
D、由于甲基绿-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因此导致细胞核中的DNA呈绿色,细胞质中的RNA呈红色,D正确。
故选C。
25. 将新鲜的红月季的成熟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色素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与②的颜色与分别是()
A. ①绿色、②绿色
B. ①红色、②绿色
C. ①绿色、②红色
D. ①红色、②红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指的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裂,发生的条件是细胞外液大于细胞液,细胞失水。图中①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细胞外液,②原生质层。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图中①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细胞外液,②原生质层。而本实验的细胞外液是含有少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该细胞外液可以到达①处,①为红色;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红色的细胞外液不能到达②处,而②是红月季的原生质层,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该处为绿色,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学生必须了解红月季叶片原生质层的颜色以及质壁分离后质与壁之间是什么物质。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
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蛋白酶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分为_________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_________。
(2)完成实验步骤和表格中有关的填空。
(3)从注射的物质看,该探究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酶具有_________;从实验现象预测和相关判断看,该实验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控制生物的性状。
(4)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经RNA酶初步水解后的产物分别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两 ②. 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2) ①. DNA酶 ②. RNA酶 ③. DNA是遗传物质 ④. RNA是遗传物质
(3) ①. 专一性 ②. 核酸
(4) ①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③.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解析】
【分析】1、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
2、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共有A、G、C、U四种碱基对应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小问1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分为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以水解对应的核酸。根据实验的目的,本实验检测指标应为鸡胚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小问2详解】
第一组若有病毒产生,则RNA是遗传物质,说明加入的酶不破坏RNA,是DNA酶。第二组若有病毒产生,则DNA是遗传物质,说明加入的酶不破坏DNA,是RNA酶。第二组加入RNA酶,如果有病毒产生,则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如果无病毒产生,则是因为RNA被水解,说明RNA是遗传物质。
【小问3详解】
从注射的物质看,该实验的原理是酶具有专一性。DNA酶只水解DNA,RNA酶只水解RNA。从实验现象预测和相关判断看,该实验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DNA或R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进行控制。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RNA初步水解可得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点睛】本题考查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27. 如图为酵母菌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碱基有_______________种,中文名称从上到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艾滋病病毒的核酸(RNA)相比,图中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_,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共有_______________种。
【答案】(1) ①. 磷酸 ②. 脱氧核糖 ③.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2) ①. 4 ②. 腺嘌呤 ③. 胞嘧啶 ④. 鸟嘌呤 ⑤. 胸腺嘧啶
(3) ①. T#胸腺嘧啶 ②. 8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酵母菌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据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腺嘌呤),不同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小问1详解】
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小问2详解】
图中的碱基有A、G、C、T共四种,中文名称从上到下分别是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T胸腺嘧啶。
【小问3详解】
RNA中的碱基为A、U、G、C,故和HIV的核酸(RNA)相比,图中特有的碱基是T(胸腺嘧啶);由于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种类不同,所以DNA中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二者的核苷酸共有8种。
【点睛】本题结合酵母菌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两种核酸在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28. 农民在储存玉米种子前需将刚收获的玉米种子晒干,之后才收进粮仓存放。如果曝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堆存时玉米会产热以致霉烂。根据科学研究,玉米的产热量与种子消耗氧气量成正比。播种玉米时,农民将玉米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产热速率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几天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玉米种子内的含水量达到峰值。请根据以上事实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农民晒玉米种子时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其在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当把种子晒干后加热烘,直至碳化,此时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_____,其在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变甜,这种甜味物质是______,它是由种子中的______(物质)进行水解生成的。
(3)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中______有密切联系。
【答案】(1) ①. 自由水 ②. 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③. 结合水 ④.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2) ①. 麦芽糖 ②. 淀粉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解析】
【分析】1、晒种子丢去的主要是自由水,但晒干的种子在试管中加热烘烤,碳化时丢掉的是结合水,此时细胞已经死亡。
2、玉米本身富含淀粉,但淀粉没有甜味,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会进行新陈代谢,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麦芽糖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3、由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密切联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动态转化,自由水和结合水的转化受代谢强度和温度的影响,细胞内代谢越强,细胞所处的温度越高,则会有较多的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反之亦然。
【小问1详解】
自由水以游离的状态存在,农民晒玉米种子时种子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参与许多化学反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干种子烘烤、碳化过程中失去的水是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小问2详解】
玉米种子浸泡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淀粉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因此这种甜味物质是麦芽糖;麦芽糖是种子中的淀粉水解生成的产物。
【小问3详解】
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度有关,自由水含量越大,细胞的新陈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小,细胞新陈代谢活动越弱,故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有密切联系。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水、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掌握程度。
29.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⑨]中央液泡)
(1)图中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能为细胞吸收K+提供能量的是[ ]____________。
(3)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 ]____________。
(4)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与该细胞器的形成有关的结构[]____________。
(5)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④主要是蛋白质和_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1)纤维素和果胶
(2)[⑥]线粒体(3)[⑦]叶绿体
(4) ①. [⑧]核糖体 ②. [③]核仁
(5) ①. 叶绿体 ②. 液泡
(6)DN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高尔基体,③是核仁,④是染色质,⑤是核膜,⑥是线粒体,⑦是叶绿体,⑧是核糖体,⑨是液泡,⑩是内质网。
小问1详解】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小问2详解】
为细胞吸收K+提供能量是⑥线粒体,线粒体是“能量车间”。
【小问3详解】
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⑦叶绿体,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站”。
【小问4详解】
淀粉酶是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⑧核糖体,核糖体的形成与③核仁有关。
【小问5详解】
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细胞器是⑨液泡和⑦叶绿体。
【小问6详解】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选
项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
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或现象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苏丹III染液
花生子叶
红色脂肪颗粒
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斐林试剂
西瓜
出现砖红色沉淀
C
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酵母菌
溶液是否由蓝变绿再变黄
D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
人口腔上皮细胞
线粒体呈蓝绿色
组别
注射的物质
实验现象预测(有无禽流感病毒)
相关判断(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
第一组
核酸提取物+_______
①如果有
①则RNA是遗传物质
②如果无
②则DNA是遗传物质
第二组
核酸提取物+_______
③如果有
③则_______是遗传物质
④如果无
④则_______是遗传物质
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_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_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_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喀什地区2022_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2022_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