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9375/0-17271879253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9375/0-17271879254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9375/0-17271879254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9375/1-17271879285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9375/1-17271879285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89375/1-17271879285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满分:100分 时间:9月9日 10:00—12:0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选题,共14小题,每题4分)
1.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下列哪种物质的制备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A. 苛性钠B. 纯碱C. 硫酸D. 硝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侯德榜对原有的制碱方法——氨碱法(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进行改进,最终确定了新的工艺流程,将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和合成氨联合起来,这就是联合制碱法,也称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详解】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符合题意;
C.硫酸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D.硝酸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硫酸B. 胶体C. 蔗糖溶液D. 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胶体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据此解答。
【详解】A.稀硫酸为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AgI胶体属于胶体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B符合题意;
C.蔗糖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 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达到灭火目的,A正确;
B.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利用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原理达到灭火目的,B正确;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是氧气不足造成的,需要调大灶具进风口,C错误;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达到灭火目的,D正确;
故选:C。
4.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 分类观:和均是氧化物
C. 守恒观: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 转化观: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较少数量的元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物质,故A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和均是氧化物,故B正确;
C.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质量比是,1g碳和1g氧气充分反应,碳过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g,故C错误;
D.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A项符合题意:
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B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C.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 蛋白质溶液、液氨均属于分散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错误;
B.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例如氧化铜等,B错误;
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例如Mn2O7等,C正确;
D.蛋白质溶液属于分散系,液氨属于纯净物,不是分散系,D错误;
故选C。
7.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液氯是氯气的液体状态,属于纯净物,A错误;
B.冰水混合物是H2O,属于纯净物,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
C.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属于盐,和酸反应生成两种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电解质,C错误;
D.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属于盐,是碱性氧化物,属于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8.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案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产生的热量散失出去,故A错误;
B.碳酸钙与氧化钙都能与盐酸反应,故B错误;
C.肥皂水可以用于鉴别软水和硬水,硬水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故C正确;
D.氧气验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故D错误;
故选:C。
9. 四氯乙烯(化学式)是一种衣物干洗剂。下列有关四氯乙烯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氯乙烯中含有单质碳
B. 四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为166
C. 四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质量比为
D. 四氯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四氯乙烯由四氯乙烯分子构成,每个四氯乙烯分子中含2个碳原子,不含碳单质,A项错误;
B.四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项正确;
C.四氯乙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质量比为:,C项错误;
D.四氯乙烯由四氯乙烯分子构成,每个四氯乙烯分子中含2个碳原子、4个氯原子,D项错误;
答案选B。
10.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表示2个氢原子
B. 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①表示2个氢原子,故A正确;
B.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②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错误;
C.③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③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
D.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为g,故D错误;
故选A。
11. 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浆和乳汁均显酸性
B. 胆汁比胰液的碱性强
C. 可将pH试纸放入口腔测唾液的pH
D. 饮用苏打水可以缓解胃酸过多症状
【答案】D
【解析】
【详解】A.血浆的pH大于7,显碱性,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胰液的pH大于胆汁的pH,所以胰液比胆汁碱性强,故B选项说法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C选项说法错误;
D.苏打水中碳酸氢钠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饮用苏打水可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 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消耗的与生成的质量比为
B. 反应中、一定要与催化剂接触
C. 反应过程中“”分成“”和“”
D. 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有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与6份质量的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2份质量的甲醇和18份质量的水,消耗的与生成的质量比,A错误;
B.反应中、一定要与催化剂接触,增大接触面积,B正确;
C.化学变化实质: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自由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反应过程中“”分成“”和“”,C正确;
D.该反应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D正确;
故选:A。
13.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药匙取用粗盐,瓶塞要倒放,防止污染药品,图示操作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固体溶解速率,图示操作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且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图示操作错误,C项符合题意;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示操作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物质转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甲、乙、丙、丁是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甲是单质,丁是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相互反应,“→”表示一步转化,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一定是置换反应B. 反应②有氢气生成
C. 反应③④一定有沉淀生成D. 丙一定是盐
【答案】A
【解析】
【分析】甲、乙、丙、丁是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甲是单质,丁是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甲与丁能反应,所以丁是硫酸铜,甲是比铜活泼的常见金属(如铁等),甲能和乙反应且乙能转化为丁,所以乙是稀硫酸,丙能和酸、盐反应,故丙是碱(如氢氧化钠等),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A.甲铁等较活泼金属,丁是硫酸铜,反应①可以是活泼金属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另一种硫酸盐,此类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
B.乙是稀硫酸,丁是硫酸铜,反应②可以是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B说法错误;
C.乙是稀硫酸,若丙是氢氧化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丙是碱,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
15. 利用塑料瓶等用品设计如图装置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
(1)塑料瓶①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填仪器名称)。
(2)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
(4)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应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
(5)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此过程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
(6)反应结束后,装置A中余下的液体可能含有盐酸。请设计实验验证,并写出操作与结论_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3)连接仪器装置,关闭,向A装置左侧塑料瓶中加水,当左侧液面离于右侧时停止加水,能形成稳定的液面差
(4)澄清石灰水 (5)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6)取少量A中剩余液体于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解析】
【分析】装置A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为二氧化碳检验装置,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装置C为二氧化碳收集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会熄灭。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C是收集装置,所以塑料瓶①相当于实验室中的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首先要形成密闭装置,再利用压强原理进行检验。具体方法为:连接仪器装置,关闭,向A装置左侧塑料瓶中加水,当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时停止加水,能形成稳定的液面差;
【小问4详解】
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小问5详解】
装置C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会熄灭,所以体现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小问6详解】
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钙显中性,可用紫色石蕊溶液进行验证。具体方案为:取少量A中剩余液体于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证明含有盐酸。
16. 已知草酸钙()加热易分解。某实验小组对其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草酸钙加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提出问题】非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
猜想三:CO和
猜想四:
【提出质疑】
(1)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结论】
(3)猜想_______成立,则草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反思】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
(2)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3) ①. 三 ②.
(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分析】A装置中CaC2O4受热分解,B装置用于检验CO2,C装置用于干燥气体,D装置用于检验CO。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a、C、O,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故猜想四不成立。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非金属氧化物中有二氧化碳。
若非金属氧化物中有CO,CO能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D中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小问3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非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猜想三成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a元素,则草酸钙加热分解生成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钙,还生成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7. 几种作物无土栽培营养液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如表,配制溶液的仪器如图。几种作物营养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上表中对磷元素需求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
(2)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均属于_______肥。
(3)配制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200g,需要硝酸钾_______g(精确到0.1g)。
(4)将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4.04%,需选择图中的烧杯和_______(填序号)。
(5)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其原理是:,产生3.4g氨气消耗熟石灰的质量是_______。
【答案】(1)甜瓜 (2)复合
(3)14.2 (4)③④⑤
(5)22.2g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对磷元素需求最多的作物是甜瓜;
【小问2详解】
硝酸钾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磷酸二氢铵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均属于复合肥;
【小问3详解】
配制质量分数为7.08%硝酸钾溶液200g,需要硝酸钾;
【小问4详解】
将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4.04%,需选择图中的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和量筒,故填③④⑤;
【小问5详解】
设消耗熟石灰的质量为x g,
,。
18. 皮蛋是川渝等地人们喜爱的食品,制作流程如图。
资料:i.草木灰(含)中常含有砂石和未燃尽的秸秆等固体。
ii.碱,有涩味,可与蛋白质作用,使其凝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料:“过筛”的目的是_______。
(2)调浆:调浆过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裹泥:裹泥时,不慎皮肤接触料浆,处理方法为_______。
(4)封存:需要“密封”的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蒸发和_______。
(5)食用皮蛋时加醋能去除涩味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除去砂石和未燃尽的秸秆等颗粒较大的固体
(2)、
(3)用大量清水冲洗 (4)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皮蛋表面的碱反应,避免皮蛋制作失败
(5)醋能与皮蛋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筛”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砂石和未燃尽的秸秆等颗粒较大的固体;
【小问2详解】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调浆过程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这两个反应都是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裹泥时,不慎皮肤接触料浆,料浆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具有腐蚀性,处理方法为用大量清水冲洗;
【小问4详解】
料浆中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暴露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需要“密封”的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蒸发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皮蛋表面的碱反应,避免皮蛋制作失败;
【小问5详解】
食用皮蛋时加醋能去除涩味,是因为醋能与皮蛋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选项
混合物
盐
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A
液氯
B
冰水混合物
C
盐酸
D
空气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
将水倒入浓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除去粉末中的CaO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D
验证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
血浆
7.35~7.45
唾液
6.6~7.1
胃液
0.9~1.5
乳汁
6.6~7.6
胆汁
7.1~7.3
胰液
7.5~8.0
实验现象
结论
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_______
D中观察到_______
非金属氧化物中有CO
番茄
甜瓜
茄子
硝酸钾()
4.04
6.07
7.08
磷酸二氢铵()
0.77
1.53
1.15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