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题含解析第1页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题含解析第2页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千米,设站6座, 适合银发群体的旅游项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9月26日,国内首条空轨武汉光谷空轨“光子号”正式开通运营(如图1),全长10.5千米,设站6座。空轨列车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运营,2~3节270°大玻璃窗车厢按不同客流运输需求编组,车厢内设置有靠窗吧台,最高运行时速60千米。图2为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穿楼照片,截至2023年6月该线路运营里程为31.36千米,设车站25座,使用4节、6节、8节车厢编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相比于重庆轻轨,武汉空轨( )
    A. 载运量更大B. 运营里程更长C. 辐射量更大D. 转弯半径更小
    2. 该条武汉空轨建设的首要目的是( )
    A旅游观景B. 商务通勤C. 科技试验D. 美化城市
    3. 武汉交管部门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控空轨的( )
    A. 停靠车站的位置B. 上下车旅客数量
    C. 线路的安全质量D. 意外情况的处置
    【答案】1. D2. A3. A
    【解析】
    【1题详解】
    武汉空轨是世界首条径向空中轨道交通线路,与重庆轻轨相比,武汉空轨车体更短,转弯半径更小,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重庆轻轨车厢更多,运载量更大,运营里程更长,辐射量更大,ABC错误。所以选D。
    【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空轨列车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运营,2~3节270°大玻璃窗车厢按不同客流运输需求编组,车厢内设置有靠窗吧台,最高运行时速60千米”可知,武汉空轨车厢采用270°大玻璃窗,且有靠窗吧台,运行速度为60千米,主要为了旅游观景,A正确;空轨车厢较少,运行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商务通勤需求,B错误;空轨已投入使用,不是为了科技实验,C错误;空轨对于城市的美化功能较弱,D错误。所以选A。
    【3题详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武汉交管部门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控空轨的停靠车站的位置,A正确;不能监控上下车旅客的数量、线路的安全质量,BC错误;也不能进行意外情况的处置,D错误。所以选A。
    【点睛】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是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适用于中小城市交通工具。由于空轨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克服了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弊病,在建造和运营方面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
    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银发群体)已达2.8亿。中国银发群体已成为高频次旅行用户,超六成银发群体平均每年出行3次以上。据相关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或将超过4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2.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我国超六成银发群体平均每年出行频次较高的原因是( )
    A. 当地医疗水平低B. 时间金钱较充裕
    C. 留守老年人数多D. 劳动力外出打工
    5. 适合银发群体的旅游项目是( )
    A. 徒步探险B. 水上蹦床C. 康养旅居D. 潮流购物
    6. 有利于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规模的做法是( )
    A. 推广超前的消费观念B. 增加公共交通的多样化
    C. 增投适老化产品及服务D. 组织老人参加社会活动
    【答案】4. B5. C6. C
    【解析】
    【4题详解】
    我国超六成银发群体平均每年出行频次较高的原因是银发群体主要为退休人员,时间金钱较充裕,B正确;银发群体平均每年出行频次较高与当地医疗水平低、留守老年人数多、劳动力外出打工关系不大,ACD错误。所以选B。
    【5题详解】
    银发群体的特点是老年人口多,身体状况差,不适合剧烈运动,但有闲暇时间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徒步探险、水上漂流都是比较剧烈的运动,不适合老年人,康养旅居适合老年人,AB错误;康养旅居运动量较小,休闲性较高,是最适宜银发群体的旅游项目,C正确;银发群体对于潮流购物大兴趣较低,D错误。所以选C。
    【6题详解】
    推广超前的消费观念不利于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规模,A错误;增加公共交通不能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规模,B错误;增投适老化产品及服务,有利于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规模,C正确;组织老人参加社会活动,不能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总消费规模,D错误。所以选C。
    【点睛】银发族,就是指黑发与白发之间的人,即老年人。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银发族阵容越来越庞大,中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亿6000万,中国将步入老年人口成长高峰,每年平均增加800万银发族。一个城市居民从退休后到百年终老之时,如果想让生活过得比较富足的话,大中城市一对老人一年6.8万元。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包含9省2市,实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的关键。下图为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水平( )
    A. 区域差异减小B. 呈现西高东低C. 均呈上升态势D. 安徽达高水平
    8. 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是( )
    A. 农业经济比重B. 城镇失业比率C. 工业排放废水D. 人均粮食产量
    【答案】7. C8.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减小,A错误;整体呈现中间和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B错误;整体呈上升趋势,C正确;安徽没有达到高水平,D错误。所以选C。
    【8题详解】
    农业经济比重越高、城市失业比率越高、工业排水废水越多,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越低,ABC错误;人均粮食产量越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两者呈正相关,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可称城市持续发展,与此相近的还有城市可持续性、可持续城市和生态城市三个名词。这三个名词分别从不同角度(即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城市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城市则更注重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状态.而生态城市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学)表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而对于城市如何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演进,它们的内涵则完全一致。
    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当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值大时,有效辐射就大;当近地面气温增大时,有效辐射就减小。下图为我国菜地某日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推测可导致地面有效辐射增大的因子是( )
    A. 空气混浊B. 厚云覆盖C. 海拔变高D. 湿热天气
    10. 可能出现逆温的时段是( )
    A. 8时B. 12时C. 16时D. 20时
    【答案】9. C10. A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结合题干材料“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当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值大时,有效辐射就大;当近地面气温增大时,有效辐射就减小”可知,空气混浊会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下垫面温度偏低,大气逆辐射相对较强,地面有效辐射减小,A错误;湿热天气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小,地面有效辐射小,B错误;下垫面海拔越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地面辐射越多,而大气较稀薄,大气逆辐射较少,地面有效辐射增大,C正确;厚云覆盖会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相对较多,地面有效辐射减小,D错误。所以选C。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8时地面有效辐射为负值,说明地面辐射小于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说明下垫面温度低,大气温度较高,近地面气温受下垫面影响,气温较低,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受下垫面影响减弱,出现下冷上暖的逆温结构,A正确;12时、16时、20时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不易出现逆温,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但大多数时候也会带来显著的大气污染。
    二、非选择题(共5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礁体是人为放置在海底、模拟天然礁石的结构物,由于其突出于海床表面,会导致原有的平稳流场发生扰动,礁体附近的海洋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人工礁体对鱼群的增殖和聚集作用主要是通过其生态效应、流场效应和遮蔽效应实现的,同时,人工鱼礁的引入有助于改善水质,减少海洋赤潮等发生的频率。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早期放置的轮胎礁,由于时间过长,捆绑轮胎的尼龙绳或钢带在海水中逐渐失效,生态效益逐渐减小,至今为止,还有超半数的废弃轮胎在海底等待被打捞上岸。左图示意海底人工礁体,右图为轮胎礁打捞图。
    (1)结合人工礁体对水流的影响分析其对鱼群的增殖作用。
    (2)简述人工鱼礁如何改善水质。
    (3)简述佛罗里达州东海岸轮胎礁的尼龙绳或钢带失效可导致哪些生态效益减小。
    (4)基于美国拆除轮胎礁现象,推测我国人工鱼礁的研究方向。
    【答案】11. 水流受人工鱼礁阻挡形成上升流,上升流将底层盐类物质带到中上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人工鱼礁能抵挡海流对海洋生物的冲击;人工鱼礁能使海流带来的泥沙和漂浮物如海藻、浮游生物等滞留、沉淀,为海洋生物提供觅食和生长场所。
    12. 人工鱼礁投放后,大量的生物附着,海藻等底栖植物的生长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鱼类及一些贝类等底栖动物则可通过滤食消耗掉大量有机物、浮游生物,从而净化水质。
    13. 尼龙或钢带失效后,轮胎松动,易被风暴带动翻滚、碰撞天然栖息地,破坏原有海底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小
    14. 人工礁体相关材料的选用(耐腐蚀、污染小等);提高礁体的抗滑移能力、抗倾覆能力;人工鱼礁结构造型设计;人工鱼礁的布设格局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人工礁体为材料,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海洋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人工礁体是人为放置在海底、模拟天然礁石的结构物,由于其突出于海床表面,会导致原有的平稳流场发生扰动”可知,人工鱼礁可以阻挡水平水流,形成上升流,上升流将海洋底层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的中上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饵料丰富;人工鱼礁能够减缓海洋底层水流的速度,减弱对海洋生物的冲击;人工鱼礁能够促进海底泥沙的淤积,能够为海底藻类生长提供附生条件,为海洋生物提供觅食的场所和遮蔽环境,能够为期提供生存的环境。
    【小问2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人工鱼礁投放之后,会减低海底水流速度,为海洋生物和藻类等附生提供场所,海藻生长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降低水体营养化程度;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会消耗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氧气,改善水质;人工鱼礁附近的附生海洋生物和部分鱼类,可以虑食海水中的有机质、浮游生物,能够净化水质。
    【小问3详解】
    轮胎礁的尼龙绳或钢带失效,轮胎会松动,容易被风暴潮、海啸等带动,在海底翻滚、位移,会碰撞天然栖息地,破坏海底的生态环境,导致海洋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问4详解】
    佛罗里达州东海岸轮胎礁的尼龙绳或钢带失效,所以我国人工鱼礁应该选择耐腐蚀、污染小的材料;要提高人工鱼礁的稳定性,增强抵御风浪、风暴潮、海啸的能力,提高其抗倾覆、抗滑的能力;人工鱼礁的造型要设计的更加合理;人工鱼礁的布局、位置要设计的更加合理,更适应我国附近沿海海域鱼类的生长习性等。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位于北纬42°,东经128°附近,其北坡冰缘地貌发育强盛,尤以倒石堆发育最为典型。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石堆中砾石棱角分明,大小混杂,结构疏松,在形成稳定型倒石堆之前容易滑落,开展倒石堆地貌研究可协助山区地质灾害预防与评估。左图为长白山主峰北坡某河流源头倒石堆分布图,右图为不同发育阶段倒石堆剖面示意图。
    (1)简要说明倒石堆的形成过程。
    (2)说出左图中倒石堆的分布特征。
    (3)据右图指出相比于发育型倒石堆,稳定型倒石堆表面物质不易滑落的原因。
    【答案】12. 高山冰缘环境下风化作用盛行,使岩体剥离产生大量岩屑,受外力作用搬运到岩壁下坡度较缓区堆积而成。
    13. 倒石堆沿山脊发育;区域东部的倒石堆规模比西部较大;海拔1900~2000m处倒石堆发育层数较多,海拔1900m以下、2000m以上发育层数较少(或倒石堆发育层数南北两端较少,中间增多)。
    14. 稳定型倒石堆坡度较缓(或整体呈凹形);稳定型倒石堆中细粒物质增加,结构更紧密;稳定型倒石堆表面生长植被(根系固结能力强)。
    【解析】
    【分析】本题以倒石碓为材料,涉及地貌成因以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其北坡冰缘地貌发育强盛,尤以倒石堆发育最为典型”可知,该高山冰缘位置,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岩体破碎,形成大量的碎屑物质,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碎屑物质沿着坡面下滑,在坡底坡度较缓的地区堆积,形成倒石碓。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倒石碓多沿山脊线发育;河流东侧的倒石碓规模大于河流西侧;图中倒石碓大多是发育于海拔1900—2000米,该该海拔高度倒石碓层数较多;海拔1900米以下和2000以上的位置,倒石碓层数较少;整体而言,导致对南北两侧层数较少,中间层数较多。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发育型倒石堆相比,稳定型倒石堆坡度较小,表面物质更稳定;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稳定型倒石堆整体呈凹形,坡面物质不易滑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发育型倒石堆相比,稳定型倒石堆表层物质粒径更小,结构更紧实,稳定性更强;与发育型倒石堆相比,稳定型倒石堆表层植被覆盖率更高,根系固定能力更强。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松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核心区内海伦市属于波状起伏的漫岗漫川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旱地坡耕地较多。学者对该区域的黑土进行相关研究,发现1988年、2009年、2020年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23%、4.73%、4.62%。下图为1988至2020年间海伦市玉米、大豆、水田水稻耕作下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2018年开始,这里推进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秸秆粉碎、深翻深埋,土地越来越肥沃,粮食产量越来越高。为进一步保持、恢复土壤肥力,针对海伦市情况,学者建议严格控制水稻面积,进行玉米和大豆轮作。
    (1)说明海伦市1988年至2020年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并推测其影响因素。
    (2)与旱地相比,简析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高的原因。
    (3)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学者建议海伦市严格控制水稻面积,进行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合理性。
    【答案】13. 变化特征: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有所减弱。因素:开垦程度;人口数量;黑土地保护政策;农耕方式等。
    14. 水田耕作下土壤淹水,土壤通气性较差,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速度较弱;水田耕作水分含量大,土壤平均温度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较慢
    15. 海伦市旱地、坡耕地较多,过多改造成水田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稻面积;玉米和大豆轮作,残茬或秸秆还田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同时截留流失土壤;玉米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可减少水土流失。
    【解析】
    【分析】本题组以东北松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核心区海伦市的黑土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影响因素、有机质含量高的成因、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合理性等地理问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土壤有机含量变化成因和农业生产轮作成因,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1988年、2009年、2020年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23%、4.73%、4.62%,因此1988年至2020年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有所减弱。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该地区土壤肥沃,人口增加,农业耕作强度大,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2018年开始,该地区推进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秸秆粉碎、深耕深埋,土地越来越肥沃,粮食产量越来越高,也就是黑土地保护政策和农耕方式转变,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速度减慢,土地越来越肥沃。
    【小问2详解】
    与旱地相比,水田耕作下土壤淹水,土壤通气性较差,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速度较弱,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水田比旱地水分含量大,土壤平均温度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较慢,都会导致水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高。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寒地黑土核心区内海伦市属于波状起伏的漫岗漫川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旱地坡耕地较多。大豆、玉米属于耐旱农作物,种植在旱地、坡耕地地区较多,过多改造为水稻种植可能会加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稻面积;控制水稻面积,玉米和大豆轮作,残茬或秸秆还田可增加下渗,截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弱风力和蒸发,同时截留水土流失的土壤;玉米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可减少坡耕地地区的水土流失。
    【点睛】

    相关试卷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9°N,115,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月考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月考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3℃左右, 图中灵河的流向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赤峰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