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二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二试题,共9页。
一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苋菜,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叶色丰富主要供观赏。根、果实等可入药,有明目、利湿、去寒热的功效。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 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区域等高线及等潜水位示意图,图示区城有一条大河流经。据此完成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 地潜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B. 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
c. 日落时观景台影子和河流基本垂直 D.③ 地看不见观景台
2. 图中四地最适合种植苋菜的是
A.① 地 B.② 地 C.③ 地 D.④地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拦河坝坝顶海拔834m。该地山谷风显著。 图为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景观及坝区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据此完成3~4题。
3. 该大坝坝体相对高度可能为
A.229m B,289m C.339m D. 389m
4. 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推测该地局地环流引起的风速变化及原因是
A. 白天风速变小 陆风与山风叠加 B. 夜晚风速变大 湖风与山风叠加
C. 白天风速变大 湖风与谷风叠加 D. 夜晚风速变小 陆风与谷风叠加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洪积扇发育众多,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如同叠瓦,被称为“至叠状洪积扇”。下图为阴山南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 甲地堆积物下层比上层
A. 形成早,颗粒大 B. 形成晚,颗粒大
C. 形成早,颗粒小 D. 形成晚,颗粒小
6. 推测乙、丙洪积扇面积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乙河流域降水更丰沛 B. 乙河流域土质更疏松
C.丙河流域地势更陡峭 D. 丙河流城植被更茂密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从先到后顺序正确的是
4 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
8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B. 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D. 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2022年3月25~31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地区中,风向为东南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31日丁地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 风和日丽 B. 狂风暴雨 C. 连续性降水 D. 沙尘漫天
海进也称海侵,是指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反之则为海退。下图为1998-2018年黄河口侵蚀、淤积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1998-2018年黄河口海进最明显的是
A.2000 年 B.2004 年 C.2010 年 D.2016 年
12. 推测2006-2016年期间
A.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 黄河沿岸生产用水减少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以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导致甲地4月均温比乙地高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 B.纬度 C.洋流 D. 天气
14.影响甲、乙两地降水量年内变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洋流 B.大气环流、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 D. 海陆位置、洋流
某天文爱好者在同一地点连续3个月对太阳位置进行观测,记录了每月22日当地7时太阳位置并合成如下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观测者选择的月份可能是
A. 11、12、1 B.3、4、5 C. 5、6、7 D. 8、9、10
16.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上海 B. 悉尼 C. 新加坡 D. 巴西利亚
17. (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澡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随着七里海区域开发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养殖池、稻田)。下图示意七里海及其周围土地利用状况。
(1)指出七里海湖水含盐量的变化,并描述其变化过程。(6分)
(2)分析20世纪70年代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4分)
(3)推测湿地面积变化对七里海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4分)
18. (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喜冷凉、喜光,不耐严寒和涝灾。下图示意某坡耕地苹果种植区蓄水坑灌方式,蓄水坑灌是在树冠下绕树干挖若干个小蓄水坑(深度多为60~80厘米),泄溉时将水注入坑内,通过坑壁渗入根区土壤。蓄水坑灌使苹果产量提高了约13.7%,增产明显。该地位于45°N。
(1)当地坡耕地苹果种植采用蓄水坑灌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降水特点。(4分)
(2)与传统地面灌溉方式相比,指出坡耕地蓄水坑灌能显著提高苹果产量的原因。(6分)
(3)当地坡耕地果园推广蓄水坑灌后,苹果产量和品质普遍优于平地苹果种植区,简述其原因。(4分 )
19.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面左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右图为“魔鬼塔”实景图。
(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4分)
(3)“魔鬼塔”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4 分 )
20.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尔喀什湖位于中亚干旱区,是世界第四长湖。发源于天山的伊犁河是该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水资源极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季节变化小。雅马渡至卡普恰盖为中游,河道婉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卡骨恰盖以下进入峡谷,水流清澈。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季节变化小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伊犁河在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激的主要原因。(4分)
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DBBCA 6——10:CDADC 11——15:CBDBB 16:A
【答案】11.B 12.A
【解析】11.由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大坝处重叠三条等高线,坝底海拔范围为500到600之间,且由于坝顶已知为834m,故相对高度范围在234到334m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推测该地局地环流引起的风速变化及原因是白天风速变大,白天吹谷风,此时湖泊和山谷都是相对冷源、高压地,故湖风与谷风叠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海拔)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也包括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就是陡崖顶部和陡崖底部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有一个公式是:(n-1)d≤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二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某次滑坡事件最可能发生在,圣克鲁斯岛低地气候干燥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曙城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期11月湘东联考试题pdf,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