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提优自主检测-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90329/0-17272323096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同步练+单元测试+期中+期末统编版
第四单元提优自主检测-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提优自主检测-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共3页。
第四单元提优自主检测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分)二 查字典,完成练习。( 5 分 )查“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停止, 放弃;②荒芜,衰败;③残疾;④失去效用的,没有用的。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jiūchūzāogāozhòuméixī mièsǎngzi()()()( )()kùnnanpáoxiàopéngpàishā yǎhòunǎo sháo()()()( )()1. 这儿以前是一片废墟。2. 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学会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3. 姐姐的手十分灵巧,常常用废纸折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三选择题。(填序号)(12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狞 笑(níng) 搀 扶(cān) B. 祭 奠(diàn) 魁梧(kuí)C. 保 佑(yòu) 蜷 缩(jiǎn) D.收 敛(niǎn) 几 乎(jǐ)2.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 猛 然 抱 怨 势 不 可 当 B. 倾 听 废 话 心 惊 肉 跳C. 惊 慌 探 望 你 拥 我 挤 D. 呻 吟 阴 冷 自做自受3.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久病初愈,身体还很虚弱。B.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他没有料到的。C. 你做作业不假思索就随便写出答案,这样你永远无法进步。D. 越是没有本领的人,越喜欢在人面前指手画脚。4. 下列关于桑娜的心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焦急不安)B.“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忐忑不安)C.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如释重负)D.“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充满疑问)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年》的作者是高尔基,他是德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B.《小英雄雨来》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 ) ( ) ( )( )( )( )( )( )C.《金色的鱼钩》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老班长 崇高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D. 阅读小说时,既要了解故事情节又要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6.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 。 !① 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②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③ 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④那油菜花的黄,黄得蓬勃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四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1.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2分)2.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教室外 ,屋里却 3.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6处错误)(3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之后,又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这 几档节目在宏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方面起到了盛大的作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 全国;也为那些一味崇尚愉乐的电视制作者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1.“她来祭奠两个人”这句话选自课文《 》。句中的“她”指 ,“两个 人”指 。“两个人”都具有 的精神。2.“思乡”是亘古不变的情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 ”两 句诗写尽了诗人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我还积累了两句关于思乡的诗:“ 。” 六 口语交际。(4分)李雨欣星期天想和同学一起到新华书店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可是妈妈怕她累着,不想让她 去。如果你是李雨欣,你会怎样说服妈妈呢?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 4分)( 一 )穷 人(节选)(13分)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 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 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 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 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久久地坐在床前。1. 读选文中画“——”的句子,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 。我从中可体会到 。(2分)2. 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她先是 ,继而 ,甚至 ,最后 。(4分)3.“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指 。桑娜为什么 说“揍我一顿也好”?(4分)4.“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你觉得桑娜这时可能在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3分)(二)窗(11分)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 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 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两人的病情不允 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每天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 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 容了。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 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能得 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 想法就变得愈加强烈。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 促,时断时续,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 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洗漱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稍过几天,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接 着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 他探头朝窗口望去。…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靠窗的那位病人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享受 → ( )→ ( )→愈加嫉妒→ ( ) → 满 意2. 文中两次提到了不靠窗病人“盯着天花板”,第一次是(),第二次是( ) 。(2分)A. 同伴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B.被“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这种机会呢”的念头折磨得很痛苦的心态C.听同伴描述窗外景象时满足、享受的心态3. 小说用了很多笔墨去描写靠窗的那个病人临死前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2分)4. 小说的结尾大多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篇小说的结尾会是怎样的呢?根据小说内 容,下列结局最合适的是( )。说一说你的理由。(4分)A. 他看到了之前病友所描述的一切 B.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C.他看到了一条河和一座桥 D. 窗外的世界很精彩八 习作。(3 0分)小说《在柏林》十分感人,结尾令人感觉意犹未尽。头发灰白的老兵上战场后会发生什么呢? 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感人的故事,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