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近细胞(背诵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91025/0-17272569090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走近细胞(背诵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91025/0-17272569091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走近细胞(填空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91025/1-17272569097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一轮】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讲义(填空+背诵)
第1章 走近细胞-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 走近细胞-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讲义,文件包含第1章走近细胞背诵版docx、第1章走近细胞填空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后人经过整理并加以修正总结出来的):(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P2~3)
2.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P4)
3.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P5“科学方法”)
4.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P5)
5.植物(如冷箭竹)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看作细胞层次,又可看作个体层次。心肌属于组织层次,心脏属于器官层次。(P6)
[重要图解]
某种病毒模式图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但是,
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P8“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2)
[易错提醒]
错点1:对细胞学说涉及的生物类型及细胞学说意义理解有误
精析:从细胞学说要点可看出,细胞学说通过揭示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此,细胞学说未涉及原核细胞;未涉及病毒;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三个“未涉及”);细胞学说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均来自老细胞)。
错点2:对病毒是否是生物、病毒含有的核酸、病毒的遗传物质及基因相关概念理解有误
精析: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但病毒含有的核酸只有DNA或RNA,不能理解为“既含DNA又含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被认作生物主要原因是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并不是能进行新陈代谢,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一些只有RNA的病毒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因此,不能理解为“基因肯定或一定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必备知识]
1.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P9“探究·实践”)
2.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P9“探究·实践”)
3.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成正比。 (P9“探究·实践”)
4.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变暗,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少,每个细胞的体积变大。(P9“探究·实践”)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P9“探究·实践”)
6.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倒立的像,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装片中细胞的位置则偏左下方。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P9“探究·实践”)
7.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原核生物,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P10)
8.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P11)
[重要图解]
显微镜的构造
1.请指出左图中1—9分别对应的结构
= 1 \* GB3 ① 目镜 = 2 \* GB3 ② 粗准焦螺旋 = 3 \* GB3 ③细准焦螺旋
= 4 \* GB3 ④镜筒 = 5 \* GB3 ⑤ 转换器 = 6 \* GB3 ⑥ 物镜
= 7 \* GB3 ⑦ 载物台 = 8 \* GB3 ⑧ 遮光器 = 9 \* GB3 ⑨反光镜
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并找到目标,把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其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光圈和反光镜。(P9“探究·实践”)
2.蓝细菌细胞模式图
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细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P11)
3.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原核生物。(P12“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2)
4.大肠杆菌细菌结构模式图
①细胞质 ②核糖体 ③细胞膜 ④拟核 ⑤鞭毛 ⑥细胞壁
[易错提醒]
错点1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 精析:如蓝细菌。
错点2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 精析:如蓝细菌和硝化细菌。
错点3 细胞不一定都有生物膜系统 精析:如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
错点4 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精析:区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细胞结构,而不是细胞多少。例如,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的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是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错点5 细胞分裂不一定都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精析:如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原核细胞的二分裂。
错点6 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
精析: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一般都是细菌。
错点7:高倍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移物像、细准焦螺旋使用及视野亮度调控”等方面出错
1.不明确显微镜成像原理,导致移物像时出错
精析: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因此,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的过程中,在视野中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如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2.换高倍物镜后准焦螺旋的使用出错
精析:换用高倍物镜后,一般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否则易压碎装片或损坏物镜。
3.误认为“光线越强、视野越亮观察效果越好”
精析:显微镜观察时的光线强度、视野亮度应根据观察标本确定。当观察颜色深的标本时,光线应强;观察颜色浅的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可通过调节光圈、旋转反光镜等调节光线。观察透明标本时,一般视野要暗,以增大明暗反差;观察透光不佳的标本时,视野要亮。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111条,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知识点必背111条,共11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知识点必背111条,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