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抛掷一枚硬币的某次实验的结果
下面有三个推断:
①当抛掷次数是100时,计算机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是47,所以“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47;
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总在0.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
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此实验,则当抛掷次数为150时,“正面向上”的频率一定是0.1.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B.②C.①②D.①③
2、(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果∠A+∠C=100°,则∠B的度数是( )
A.130°B.80°C.100°D.50°
3、(4分)不等式2x﹣1<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B.
C.D.
4、(4分)如图,是某超市一楼与二楼之间的阶梯式电梯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的长为, 则乘电梯从点到点上升的高度是( )
A.B.C.D.
5、(4分)如图,在△ABC中,AB=4,BC=8,AC=6,D、E分别是BC、CA的中点,则△DEC的周长为( )
A.18B.8C.10D.9
6、(4分)若直线l与直线y=2x﹣3关于y轴对称,则直线l的解析式是( )
A.y=﹣2x+3B.y=﹣2x﹣3C.y=2x+3D.y=2x﹣3
7、(4分)如图,一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B.C.D.
8、(4分)对四边形ABCD添加以下条件,使之成为平行四边形,正面的添加不正确的是( )
A.AB∥CD,AD=BCB.AB=CD,AB∥CD
C.AB=CD,AD=BCD.AC与BD互相平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x=_______.
10、(4分)若点A(2,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3)则ab的值是 .
11、(4分)若y=,则x+y= .
12、(4分)某校四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棵数分别是10、10、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
13、(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D=,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EF⊥AC交AD于点E,交AB于点F,将△AEF沿EF折叠点A落在G处,当△CGB为等腰三角形时,则AP的长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已知正方形与正方形(点C、E、F、G按顺时针排列),是的中点,连接,.
(1)如图1,点在上,点在的延长线上,
求证:=ME,⊥.ME
简析: 由是的中点,AD∥EF,不妨延长EM交AD于点N,从而构造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即 ≌ .由全等三角形性质,易证△DNE是 三角形,进而得出结论.
(2)如图2, 在的延长线上,点在上,(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当AB=5,CE=3时,正方形的顶点C、E、F、G按顺时针排列.若点在直线CD上,则DM= ;若点E在直线BC上,则DM= .
15、(8分)已知向量,(如图),请用向量的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向量(不写作法,画出图形)
16、(8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点是直线上一个动点,如图所示,设点的横坐标为且满足过点分别作轴,轴,垂足分别为与双曲线分别交于两点,连结.
(1)求的值并结合图像求出的取值范围;
(2)在点运动过程中,求线段最短时点的坐标;
(3)将三角形沿着翻折,点的对应点得到四边形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点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4)在点运动过程中使得求出此时的面积.
17、(10分)如图,点在同一直线上,,,.求证:.
18、(10分)(1)分解因式:a3-2a2b+ab2;
(2)解方程:x2+12x+27=0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所示,将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叠,∠FEH=70°,则∠BHE=_______.
20、(4分)小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次,出现的结果如下:正、反、正、反、反、反、正、正、反、反、反、正,则出现“反面朝上”的频率为______.
21、(4分)如果点A(1,m)与点B(3,n)都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那么代数式m-3n+6的值为______.
22、(4分)如图,▱ABCD中,∠ABC=60°,AB=4,AD=8,点E,F分别是边BC,AD的中点,点M是AE与BF的交点,点N是CF与DE的交点,则四边形ENFM的周长是______.
23、(4分)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解方程:﹣=1
25、(10分)如图,在中,点对角线上,且,连接。
求证:(1);
(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6、(12分)某学生本学期6次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1)6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为 ,众数为 .
(2)求该生本学期四次月考的平均成绩.
(3)如果本学期的总评成绩按照月考平均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计算,那么该生本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总在0.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当抛掷次数是100时,计算机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是47,“正面向上”的概率不一定是0.47,故错误;
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总在0.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故正确;
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此实验,则当抛掷次数为150时,“正面向上”的频率不一定是0.1,故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明确概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
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C=100°,
故∠A=∠C=50°,
且AD∥BC,
故∠B=180°-50°=130°.
故答案选A.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边平行,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
3、C
【解析】
不等式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求出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移项合并得:2x<2,
解得:x<1,
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故选C.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4、C
【解析】
过C作CM⊥AB于M,求出∠CBM=30°,根据BC=10m,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
解:过C作CM⊥AB于M,
∵∠ABC=150°,
∴∠CBM=180°-150°=30°,
在Rt△CBM中,
∵BC=10m,∠CBM=30°,
∴=sin∠CBM=sin30°=,
∴CM=BC=5m,
即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5m.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坡角建立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5、D
【解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出DE,CD,EC的长度,则△DEC的周长可求.
【详解】
∵D、E分别是BC、CA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AB=4,BC=8,AC=6,
∴DE=AB=2,EC=AC=3,CD=CB=4,
∴△DEC的周长=2+3+4=9,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位线,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
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解答即可。
【详解】
解:与直线y=2x﹣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则
y=2(﹣x)﹣1,即y=﹣2x﹣1.
所以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1.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利用轴对称变换的特点解答是解题关键.
7、D
【解析】
直接利用图象,观察图像可知,要求在的下方,包括交点,就得出不等式x+b<kx+4的解集.
【详解】
解:如图所示:
∵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交于点P(1,3),
∴关于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
故选择:D.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关键.
8、A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依次判定各项后即可解答.
【详解】
选项A,AB∥CD,AD=B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选项A不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选项B,AB=CD,AB∥C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选项C,AB=CD,AD=BC,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C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选项D,AC与BD互相平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D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运用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x=.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b2=c2.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0、1
【解析】
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得出a,b的值,从而得出ab.
解答:解:∵点A(2,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3),
∴a=3,b=2,
∴ab=1.
故答案为1.
11、1.
【解析】
试题解析:∵原二次根式有意义,
∴x-3≥0,3-x≥0,
∴x=3,y=4,
∴x+y=1.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2、1
【解析】
根据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确定x的值,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当x=8时,有两个众数,而平均数只有一个,不合题意舍去.
当众数为1时,根据题意得(1+1+x+8)÷4=1,
解得x=12,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1,1,12,
处于中间位置的是1,1,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1)÷2=1.
故答案为1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解题时需要理解题意,分类讨论.
13、1或.
【解析】
分两种情形①CG=CB,②GC=GB,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在菱形ABCD中,∵∠A=60°,AD=,
∴AC=3,
①当CG=BC=时,AG=AC=CG=3-,
∴AP=AG=.
②当GC=GB时,易知GC=1,AG=2,
∴AP=AG=1,
故答案为1或.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等腰直角;(2)结论仍成立,见解析;(3)或,.
【解析】
(1)结论:DM⊥EM,DM=EM.只要证明△AMH≌△FME,推出MH=ME,AH=EF=EC,推出DH=DE,因为∠EDH=90°,可得DM⊥EM,DM=ME;
(2)结论不变,证明方法类似;
(3)分两种情形画出图形,理由勾股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解:(1) △AMN ≌ △FME ,等腰直角.
如图1中,延长EM交AD于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四边形EFGC是正方形,
∴,,
∴,
∴,
∵,,
∴△AMH≌△FME,
∴,,
∴,
∵,
∴DM⊥EM,DM=ME.
(2)结论仍成立.
如图,延长EM交DA的延长线于点H,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
∴,,
∴AD∥EF,∴.
∵,,
∴△AMF≌△FME(ASA), …
∴,,∴.
在△DHE中,,,,
∴,DM⊥EM.
(3)①当E点在CD边上,如图1所示,由(1)的结论可得三角形DM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DM的长为,此时,所以;
②当E点在CD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由(2)的结论可得三角形DM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DM的长为,此时 ,所以 ;
③当E点在BC上是,如图三所示,同(1)、(2)理可得到三角形DM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如下:∵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 且点E在BC上
∴AB//EF,∴,
∵M为AF中点,∴AM=MF
∵在三角形AHM与三角形EFM中:
,
∴△AMH≌△FME(ASA),
∴,,∴.
∵在三角形AHD与三角形DCE中:
,
∴△AHD≌△DCE(SAS),
∴,
∵∠ADC=∠ADH+∠HDC=90°,
∴∠HDE=∠CDE+∠HDC=90°,
∵在△DHE中,,,,
∴三角形DM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DM的长为,此时在直角三角形DCE中 ,所以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相关的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5、见解析.
【解析】
利用向量的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如图:
即为所求.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平面向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向量的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6、(1),,(2),(3)能,,
(4)
【解析】
(1)先把(1,3)代入求出k的值,再由两函数有交点求出m的值,根据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线段OC最短可知OC为∠AOB的平分线,对于,令,即可得出C点坐标,把代入中求出的值即可得出P点坐标;
(3)当OC=OD时,四边形O′COD为菱形,由对称性得到△AOC≌△BOD,即OA=OB,由此时P横纵坐标相等且在直线上即可得出结论.
(4)设,则,,根据PD=DB,构建方程求出,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反比例函数(x>0,k≠0)的图象进过点(1,3),
∴把(1,3)代入,解得,
.
∵ ,
∴,
,
∴由图象得:;
(2)∵线段OC最短时,
∴OC为∠AOB的平分线,
∵对于,令,
∴,即C,
∴把代入中,得:,即P;
(3)四边形O′COD能为菱形,
∵当OC=OD时,四边形O′COD为菱形,
∴由对称性得到△AOC≌△BOD,即OA=OB,
∴此时P横纵坐标相等且在直线上,
即,解得:,即P.
(4)设B,则,
∵PD=DB,
∴,
解得:(舍弃),
∴,D,,,
本题属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涉及到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求解.
17、详见解析
【解析】
先证出,由证明Rt△ABC≌Rt△DF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
【详解】
解:证明:,
∴△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
,
即,
在Rt△ABC和Rt△DFE中,
,
∴Rt△ABC≌Rt△DFE(HL),
∴.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a(a-b)2,x=-3或x=-9.
【解析】
(1)先提取公因式,在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即可。
(2)运用因式分解法,即可解方程。
【详解】
解:(1)a3-2a2b+ab2
= a(a2-2ab+b2)
=a(a-b)2
(2) x2+12x+27=0
(x+3)(x+9)=27
即:x+3=0或x+9=0
解得:x=-3或x=-9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常用的方法。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70°
【解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H=∠FEH=7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DEH=∠FEH=70°,
∵AD//BC,
∴∠BHE=∠DEH=70°,
故答案为:70°.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反面朝上”一共出现7次,再利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反面朝上”一共出现7次,
则出现“反面朝上”的频率为
此题考查频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
21、1
【解析】
点A(1,m)与点B(3,n)都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代入可求出m、n,进而求代数式的值.
【详解】
解;把点A(1,m)、B(3,n)代入y=得:m=3,n=1
∴m-3n+1=3-3×1+1=1.
故答案为:1.
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正确的代入和细心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2、4+4
【解析】
连接EF,点E、F分别是边BC、AD边的中点,可知BE=AF=AB=4,可证四边形ABEF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AE⊥BF,且AE与BF互相平分,∠ABC=60°,△ABE为等边三角形,ME=F=4,由勾股定理求MF,根据菱形的性质可证四边形MENF为矩形,再求四边形ENFM的周长.
解:连接EF,
∵点E、F分别是边BC、AD边的中点,
∴BE=AF=AB=4,
又AF∥BE,
∴四边形ABEF为菱形,由菱形的性质,得AE⊥BF,且AE与BF互相平分,
∵∠ABC=60°,∴△ABE为等边三角形,ME=F=4,
在Rt△MEF中,由勾股定理,得MF=,
由菱形的性质,可知四边形MENF为矩形,
∴四边形ENFM的周长=2(ME+MF)=4+4.
故答案为4+4
23、x>
【解析】
根据分式、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确定x的范围即可.
【详解】
依题意有2x-3>2,
解得x>.
故该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
故答案为:x>.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2.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含有自变量的表达式都有意义:①当表达式的分母不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全体实数.例如y=2x+23中的x.②当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值要使分母不为零.例如y=x+2x-2.③当函数的表达式是偶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④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除必须使表达式有意义外,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x=1.
【解析】
分式方程变形后,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详解】
原方程可变为:﹣=1,
方程两边同乘(x﹣2),得1﹣(x﹣1)=x﹣2,
解得:x=1,
检验:当x=1时,x﹣2≠0,
∴原方程的解为x=1.
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
25、(1)见解析;(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判断出△ADE≌△CBF.
(2)首先判断出DE∥BF;然后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推得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
【详解】
证明:(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在和中,
∴(SAS);
(2)由(1)可得,
∴,
∴,
∴,
∴,
又∵,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6、(1)109 , 1.(2)109;(3)110.2
【解析】
(1)把6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按照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即可得出结论;
(2)把平时测试成绩相加,再求出其平均数即可;
(3)取4次月考成绩平均分的20%加上期中成绩的30﹪加上期末成绩的50﹪计算即可.
【详解】
解:(1)这6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05,1,1,110,112,113,中位数是=109,众数是1.
故答案为:109,1;
(2)平时测试的数学平均成绩=(分);
(3)总评成绩=(分)
答:该生本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为110.2分。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熟练的掌握数据的分析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成绩类别
第一次月考
第二次月考
期中
第三次月考
第四次月考
期末
成绩/分
105
110
108
113
108
1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数学九上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一次函数y=ax+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2023-2024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若点,,在反比例函数,如图,为线段上一动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2023-2024学年八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分式的值是零,则x的值是,已知,,则,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