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设计
展开一、课标分析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课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核心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和第五节《制作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顺利地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出丰富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需要学生多动手操作,多思考交流,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
此时的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于学生而言,仍然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做好分组实验,并引导学生顺利地分析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很是关键。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相当紧密,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思考,运用知识。
教学目标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核心素养
通过让学生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问题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运用什么光学器件工作的?它们的成像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环节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
教师: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
教师:你猜想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
3.设计实验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我们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带有刻度尺的)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 cm)、光屏。
教师:请大家利用所给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物距、像距、成像在同侧还是异侧。
学生猜想。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实验步骤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40 cm、30 cm、20 cm、18 cm、14 cm 和5 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教师提问:当物距为5 cm 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拿掉光屏,透过凸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5.进行实验
6.分析和结论
(1)实验结论:
(2)实验分析:
教师提问: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等大的像?
学生设计实验,部分同学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实验设计。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及现象积极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
①当u>2f 时,成缩小的像;当u<2f 时,成
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不仅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也学习了“探究自然规律”的一般方法。
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总结结论,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1)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④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简单描述为: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放大的像;当u=2f 时,成等大的像。
②当u
③当u>f 时,成实像;当u
(3)提高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的能力。
(4)提高学生总结结论的能力。
环节三:例题
例1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 点时,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当蜡烛位于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例2 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 cm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7 cm
C.8 cm D.16 cm
例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为20 cm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3 cm,则凸透镜的焦距( )
A.f>20 cm
B.13 cm
可让部分同学到讲台上讲解。
及时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检验学习成果。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例题
例4 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 cm处时,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以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多少?
板书设计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的特点
像距(v)
应用
物像
位置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异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f
u=2f
异侧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
f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
—
—
—
—
探照灯
u
正立
放大
虚像
—
放大镜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五章第3节。
2.“练习与应用”1~7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新课教学,归纳与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人教版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